摘要:本研究選取了泰國《中華日報》、菲律賓《世界日報》以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三家東盟國家華文報為研究對象,以它們對2010年9月發(fā)生的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的報道為樣本做內(nèi)容分析,發(fā)現(xiàn)三家報紙都高度關(guān)注此事件,并且在報道和評論中都支持了中方的立場,但在程度和表達方式上有所區(qū)別。筆者把東盟國家華文報對中國的這種情感命名為“娘家情結(jié)”,它與報紙對其所在國的忠誠并不矛盾,是東盟國家華文報紙發(fā)揮聯(lián)系中國和所在國之間橋梁作用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東盟國家華文報紙 釣魚島沖突 娘家情結(jié)
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國更加重視開展與海外華文媒體的交流以及對它們的研究。截至2009年,“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和“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已經(jīng)分別舉辦了5屆和6屆,《世界華文傳媒年鑒》從2003年創(chuàng)刊卷起共出了5卷,還發(fā)表了一批研究論文,出版了幾十部專著。事實表明,在中國的和平崛起中,海外華文媒體正承擔著聯(lián)系中國與世界的橋梁作用。國務院僑辦主任郭東坡在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開幕式上致辭說:“時至今日,中國仍然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依然需要了解中國,而廣大的華文媒體在這方面完全可以充當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雹僦袊侣勆缈偩庉嫻薪鹨舱J為:“海外華文媒體的橋梁溝通作用包括:做華僑華人與所在國政府溝通與當?shù)仄渌迦簻贤ǖ臉蛄?;做全球各地華僑華人溝通的橋梁;做華僑華人以及所在國同中國溝通的橋梁。”②東盟國家是海外華僑華人的聚居地,也是海外華文報紙的誕生地,在當前背景下展開對東盟國家華文報紙的研究是時代的呼喚。
本研究以2010年9月發(fā)生在我國釣魚島海域的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發(fā)生撞船事故所引發(fā)的沖突為典型事件,選擇東盟三個國家有代表性的華文報紙對于這一事件所進行的報道做內(nèi)容分析,分析它們對此事件態(tài)度傾向的異同,并探討影響它們態(tài)度傾向的原因。
樣本選擇和類目建構(gòu)
本研究以泰國《中華日報》(以下簡稱《中華日報》)、菲律賓《世界日報》(以下簡稱《世界日報》)以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以下簡稱《星洲日報》)為研究對象。之所以選取這幾份報紙,是因為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三個國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在東盟國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這幾份報紙分別是這三個國家當前發(fā)行量最大的商業(yè)性華文報紙。
2010年的中日釣魚島沖突從9月7日中國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在釣魚島海域相撞,到9月24日日本方面宣布以保留處分的方式釋放中國漁船船長,前后共18天??紤]到新聞報道和評論有一定的滯后性,樣本選擇了以上三家報紙從2010年9月8日到9月30日為止的所有關(guān)于中日釣魚島沖突的新聞、評論、圖片以及廣告。
類目建構(gòu)以篇為分析單位,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報紙的報道:
0MNJUzgJmyqNd20w4/YjXg== 版面:分為要聞版、國際新聞版、言論專版、廣告版。
報道體裁:分為消息、特稿、社論、個人評論、廣告、圖片。
態(tài)度傾向:社論、個人評論、廣告等觀點類稿件,其態(tài)度分為支持釣魚島是中國領(lǐng)土、支持釣魚島是日本領(lǐng)土、不明確表態(tài)。
報道的主要內(nèi)容:消息、特稿、圖片等新聞信息類稿件按其報道的主要內(nèi)容分為中國官方表態(tài)、日本官方表態(tài)、中國民間(含港澳臺)組織或個人的反應、日本民間組織或個人的反應、兼顧各方活動及表態(tài)、第三方表態(tài)。
新聞來源:分為新華社或中新社稿件、香港中通社稿件、本報稿件、西方通訊社稿件、特約記者和特約撰稿人稿件、讀者來稿、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的稿件。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報道數(shù)量與日期分布。在研究所選取的時間段內(nèi),《世界日報》共有相關(guān)報道103篇;《中華日報》共有相關(guān)報道25篇,平均每天有1.1篇;《星洲日報》報道數(shù)量最大,共有相關(guān)報道152篇。
報道的版面分布?!妒澜缛請蟆返膱蟮乐饕性趪H新聞版和言論專版,上要聞版的不多,只有7篇,占總報道量的6.8%,廣告版也有一些;《中華日報》報道總量雖少,但72%的報道都放在要聞版,重視的程度相當高;《星洲日報》則是把絕大部分的報道放在了國際新聞版,只有4篇上要聞版,僅占總報道量的2.6%。
報道的體裁分布。三家報紙都是以消息為主,分別占總報道量的65%(《世界日報》)、88%(《中華日報》)和67.8%(《星洲日報》)。相比較而言,《世界日報》的報道體裁比較多樣化,有消息、社論、個人言論以及廣告,其中社論和廣告都是這家報紙所特有的報道形式,個人言論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占總報道量的26.2%,說明該報對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有非常明確的表態(tài)?!吨腥A日報》則體裁比較單一,除消息外,只有3篇特稿,主要是深度報道,也有夾敘夾議,基本上沒有以發(fā)表言論的方式對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表態(tài),其態(tài)度傾向主要體現(xiàn)在對新聞報道的選擇上?!缎侵奕請蟆反罅渴褂脠D片來報道新聞,除新聞照片外還輔以示意圖、資料圖等,以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易讀性,言論不多,沒有代表編輯部的社論和來自普通讀者的言論,只有專欄作家和特約撰稿人的個人言論,說明該報表達對此事件的態(tài)度傾向是十分謹慎的,它力求給讀者以客觀公正的印象。
言論的立場。本研究把社論、個人言論、廣告等直接表達意見和態(tài)度的稿件都看成言論,《中華日報》沒有發(fā)表關(guān)于此事件的言論?!妒澜缛請蟆饭灿醒哉?6篇,明確支持釣魚島是中國領(lǐng)土的為35篇,占總數(shù)的97.2%,不明確表態(tài)的1篇,占總數(shù)的2.8%,明確支持釣魚島是日本領(lǐng)土的為0?!缎侵奕請蟆饭灿醒哉?6篇,明確支持釣魚島是中國領(lǐng)土的10篇,占總數(shù)的62.5%,不明確表態(tài)的6篇,占總數(shù)的37.5%,同樣,明確支持釣魚島是日本領(lǐng)土的為0。從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世界日報》和《星洲日報》關(guān)于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的言論都站在支持中方的立場上。
新聞來源分布?!吨腥A日報》的新聞來源相對單一,六成來自香港中通社,來自新華社或中新社的也超過三成,突出反映了該報的親華立場?!妒澜缛請蟆返男侣剚碜韵愀壑型ㄉ缁蛐氯A社、中新社的稿件也超過五成,另有15%的稿件是該報重新編輯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報保持著良好的編讀往來,有“世界廣場·大廣場”專版專門發(fā)表讀者來稿,還有非常具有菲律賓華文報特色的家事廣告,讀者通過刊登廣告表達自己的情感,以上兩項相加有約20%的稿件來自讀者,這些稿件都屬于言論性稿件,表達了該報讀者在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中的態(tài)度傾向,這是其他報紙所沒有的?!缎侵奕請蟆穼χ腥蔗烎~島事件報道中只有3篇稿件來自香港中通社或新華社、中新社,僅占所有稿件的2%,該報重新編輯的稿件比例較大,占了總稿件數(shù)的63.8%,西方通訊社的稿件占了19.7%,還有部分稿件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偟目磥?,《星洲日報》力求以新聞來源多樣化的方式凸顯其中立的立場。
新聞主要內(nèi)容分布。三家報紙都比較集中地報道了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中中國官方表態(tài)以及民間的反應,其中《世界日報》此兩項占其報道總量的70.1%,《中華日報》占其報道總量的84%,《星洲日報》占其報道總量的55.9%。與此同時,也有相當比例的報道兼顧了中日雙方的態(tài)度和反應。《世界日報》和《星洲日報》還有部分報道主要反映日本官方和民間的態(tài)度和反應以及第三方的態(tài)度(在這里指美國)??紤]到在很多國際事務中,美國都作為不在場的大國發(fā)揮重要影響,因此報道美國對于此事件的立場是有必要的。
結(jié)論與思考
東盟國家華文報都有一種“娘家情結(jié)”。這首先表現(xiàn)在以上述三家報紙為代表的東盟國家華文報紙都重視有關(guān)中國的重大事件的報道。三家報紙都高度關(guān)注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其間幾乎每天都有相關(guān)報道。從報道的篇數(shù)上看,《中華日報》最少,但在版面安排上給予了更多的突出處理,72%的報道放在要聞版,24%的報道用頭版頭條加通欄標題的方式予以強調(diào);《世界日報》報道的篇數(shù)居中;《星洲日報》版面最多,其報道的篇數(shù)也是最多的。
其次,上述三家華文報紙在此事件的報道和評論中都對中方立場給予了支持。在言論的立場上,絕大部分言論都明確支持釣魚島是中國領(lǐng)土,作為平衡,雖有一些評論沒有明確表態(tài),但明確支持日方立場的則一篇也沒有,對中方立場支持的力度不可謂不大。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也體現(xiàn)出這一點:三家報紙都集中報道了中國官方和民間的態(tài)度和反應,《世界日報》和《星洲日報》同時也兼顧了對日本官方表態(tài)的報道,分別占報紙報道總量的14.9%和14.7%,對日本民間的反應只作了很少的報道,分別占兩報報道總量的1.5%和2.9%,這與它們大篇幅報道中國民間組織和個人的抗議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報紙的立場是顯而易見的。
這場沖突最后解決的標志性事件,是日本于2010年9月24日宣布以保留處分的方式釋放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三家報紙都對此作了重點報道?!吨腥A日報》在9月25日頭版頭條發(fā)表了題為《日本宣布放還中國船長中方將派包機接回重申日方對中方船長進行任何形式所謂司法程序都是非法和無效》的中通社電訊稿,并以通欄標題的形式予以強調(diào)?!妒澜缛請蟆吩?月25日用頭版整版予以突出報道,頭條發(fā)表了題為《日方宣布放還船長詹其雄中國政府決定派包機接回》的新華社電訊稿,并以通欄標題、配法新社新聞照片的方式強調(diào)處理,還刊發(fā)了題為《日內(nèi)閣官房長官表示將努力修復日中關(guān)系》、《香港專家學者認為日本在正義壓力之下不得不放還中國船長》、《晉江民眾高興日本放還船長》的消息,報道各方反應,特別配發(fā)了題為《日本最終還是屈服了!》的社論,社論寫道:“必須指出,在釣魚島主權(quán)爭議中,盡管理由在中國方面,由于釣魚島被日本占據(jù),現(xiàn)實對中方非常不利,交涉甚為困難,但是,中國政府采取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方法,終于迫使日本政府屈服,放還被非法扣押的船長。不過,由于詹其雄船長尚未脫離魔掌,為了防止日本施展陰謀詭計,中國政府必須繼續(xù)與日方交涉,促其盡快讓詹其雄船長回國?!鼻苍~造句明確表達了報紙編輯部的立場和情感?!缎侵奕請蟆吩?月25日也破天荒地在頭版頭條位置發(fā)表了題為《日本釋放中國船長》的短消息,并配發(fā)了兩幅美聯(lián)社照片,同時在國際新聞版發(fā)表了《為兩國關(guān)系著想日釋放中國船長》、《中重申日非法扣留詹其雄》、《船長家人欣喜萬分》、《安倍:放人極度愚蠢》、《仙谷:屬重要雙邊關(guān)系日努力修復與華關(guān)系》、《駐馬中使館斥日歪曲歷史“釣島自古屬中領(lǐng)土”》等多篇消息及一幅照片《日發(fā)布扣押漁船照片》,立體報道了各方反應,其標題、措辭、報道角度也有明顯傾向性,顯示出該報對這一標志性事件非同尋常的重視。
不同報紙在支持中國立場的程度和表達方式上有所區(qū)別?!吨腥A日報》和《世界日報》支持中國的態(tài)度更鮮明,表達方式上也更直白,措辭上有較強的傾向性?!吨腥A日報》對日本官方和民間態(tài)度及反應不予報道,只是單方面報道中方的態(tài)度和反應;《世界日報》雖然都兼顧了,但在報道量上卻明顯傾向中方。又比如,《中華日報》的報道標題《被日方非法抓扣十四名漁民安抵福州船長仍被非法扣押中方再次強烈敦促立即放人》、《日本非法延押中國漁船船長再次激怒中國網(wǎng)民》,以及《世界日報》的報道標題《外交部:日方登船取證屬非法》、《外交部發(fā)言人姜瑜表示日本方面應立即放回遭非法扣留中國船長以免進一步傷及中日間關(guān)系》,都明確強調(diào)日本方面扣押中國漁船船長是“非法”的,明確地表示支持釣魚島是中國領(lǐng)土。《世界日報》的報道標題《日本欲將釣魚島“國有化”》、《清代史料再提供鐵證釣魚島自古屬于中國》、《連串動作挑釁中國日本急欲扳回一城》等,用詞上的傾向性是很明顯的。該報發(fā)表于9月13日的社論《應給日本一點顏色看》以及9月20日的社論《對日本應更強硬一點》都表達了報紙編輯部猛烈抨擊日本侵占中國釣魚島的立場。同時,該報讀者對中方立場的支持也很明確,從讀者來稿的標題《日本居心何在》、《應給日本一點教訓》、《不能忍氣吞聲換和平》中可見一斑。更有特色的是,該報讀者團體還花錢投放廣告來譴責日本,支持中方。
相比之下,《星洲日報》的報道則是比較中立的,有17.6%的報道反映了日本官方和民間的態(tài)度和立場,該報對日本官方的報道(14.7%)甚至比對中國官方的報道(10.3%)還略多一點。總體上對中方的態(tài)度和立場的報道占大多數(shù),但主要不是報道官方活動,而是報道民間組織及個人的活動和反應,共有62篇,占新聞報道總數(shù)(136篇)的45.6%。另外,該報兼顧中日雙方的報道數(shù)量也較大,占新聞報道總數(shù)的23.5%,新聞來源上極少采用新華社、中新社和香港中通社的原稿,似乎刻意要避免給人以支持中國官方的印象。但觀其新聞標題的措辭,如《日諸多動作顯露野心》、《“日扣船長,荒唐!”不放人損中日關(guān)系》、《反對“調(diào)查”中國漁船中警告日勿惡化事件》,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日本方面做法的不滿。又如,該報9月19日用了一個整版發(fā)表了多幅表達中國民間組織和個人抗議活動的照片,照片主要來自西方通訊社,但放在了《群情激昂要船長同仇敵愾保釣島》的總標題下,同樣也反映了該報報道的傾向性,但程度上不如其他兩報那么明顯。
海外華文報的這種“娘家情結(jié)”與其對所在國的忠誠并不矛盾??疾斓娜覉蠹埗际菛|盟國家華人所辦,讀者也以當?shù)厝A人華僑為主,他們在中日釣魚島沖突事件報道中表現(xiàn)出的對中國的關(guān)注和支持,體現(xiàn)了東盟國家華人作為中華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機組成部分,對其祖先曾經(jīng)生活的國度有一種血濃于水的情感。有的作者把這種情感稱之為“中國意識”,以此與“本土意識”相對應,筆者認為這樣的說法不準確,因為“中國意識”和“本土意識”在命名上就暗含了一種預設(shè),即兩者是矛盾關(guān)系,是此消彼長的,似乎“中國意識”濃厚了,就必然造成“本土意識”的淡薄,而事實并非如此。聯(lián)合國人類發(fā)展署2004年的報告指出,那些認為“人們的民族認同與他們對國家的依附相互競爭,因此,存在著在認可多樣性和保持國家的統(tǒng)一性之間的權(quán)衡”③這樣的信念是“神話”,并反駁了這些“神話”。所以,筆者認為把海外華人這種對中國的情感命名為“娘家情結(jié)”比較恰當,既反映了海外華人與中華民族之間有著血濃于水的親情,同時也尊重他們對所在國,即他們的“婆家”的依賴與忠誠,表明兩者之間并非對立關(guān)系。
在本文涉及的三個國家中,泰國和菲律賓的華人與當?shù)孛褡宓娜诤铣潭仍谡麄€東盟地區(qū)是最高的,“泰國華人同化于泰國當?shù)厣鐣某潭仁亲罡叩?,以至于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區(qū)分誰是泰人,誰是華人了”④。同樣,“由于華裔菲律賓人越過種族的界限逐步認同菲律賓,他們的文化傳統(tǒng)也逐漸成為較大的民族傳統(tǒng)的一部分”⑤。他們越是融入所在國,越能直接、鮮明地表達他們對祖籍國的情感。與泰國、菲律賓形成對比的是,馬來西亞是種族關(guān)系比較敏感的國家,就在2010年9月的《星洲日報》上仍有大量新聞報道和言論探討種族問題,其中一篇報道提到當?shù)匾幻鞂σ幻荒芰骼v馬來語的華裔婦女說:“你連國語都講不好,干嗎不回到中國去?”此舉引起華人的強烈不滿。在這種情況下,馬來西亞華人及華文報為了避免加深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政治忠誠的懷疑,唯有對有關(guān)中國的新聞作相對中立性的報道。正如《星洲日報》辦報方針所特別強調(diào)的:“考慮到多元民族社會的特征,為顧全大局,時刻自我克制和約束,適當?shù)匦惺剐侣勛杂蓹?quán)利?!雹尴嘈烹S著種族關(guān)系的進一步融洽,馬來西亞華人也能像泰國和菲律賓華人一樣,有更多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民族認同而不必擔心傷害其他民族的感情。
東盟國家華文報這種“娘家情結(jié)”是其發(fā)揮橋梁作用的感情基礎(chǔ),這種情感與其對所在國的忠誠并不矛盾。在中國—東盟戰(zhàn)略伙伴關(guān)系不斷得到發(fā)展的現(xiàn)實條件下,華文媒體在正面?zhèn)鞑ブ袊嚓P(guān)信息,溝通中國與所在國的聯(lián)系方面是大有潛力的。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加強與他們的聯(lián)系和溝通,探尋多種合作方式,使其更好地發(fā)揮連接中國與所在國的橋梁作用。(基金項目:廣西大學“十一五”、“211工程”三期建設(shè)項目子項目“中國—東盟語言文化傳播比較研究”,項目編號:M160107)
注 釋:
①郭東坡:《在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開幕式的致辭》,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論文集》,第13頁。
②郭招金:《全球化浪潮中海外華文傳媒的定位與角色》,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論文集》,第9頁。
?、勐?lián)合國人類發(fā)展署2004年報告,轉(zhuǎn)引自彼得·史密斯、彭邁克、齊丹·庫查巴莎:《跨文化社會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年版,第340頁。
?、懿茉迫A:《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頁。
⑤德里西塔·昂·西:《融合和認同:二次大戰(zhàn)之后菲律賓華人的社會變遷》,載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南洋問題研究》,1989(3)。
?、迯垥郧洌骸段覀冮_始新的長征——星洲日報復刊有感》,《星洲日報》,1988年4月8日。
(作者為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中國傳媒大學2009級傳播心理學方向博士生)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