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十二個記者節(jié),這里發(fā)表《范長江與河南》一文,以資紀念。
——編者
河南確山境內群峰競高,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1921年這里就成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楊靖宇等共產(chǎn)黨人在確山領導了農(nóng)民暴動和1927年劉店秋收起義。確山竹溝還是中共鄂豫邊區(qū)委、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谷彰麑⑴硌?937年在竹溝創(chuàng)辦《拂曉報》,并率領新四軍抗日游擊支隊開往豫皖敵后戰(zhàn)場。
出確山縣城西南二十多里,有一個叫蘆廟的小山村。這里原為國有薄山林場的一個工區(qū),1967年改建為中國科學院五七干校,之后轉為駐馬店地區(qū)農(nóng)業(yè)學校,1980年復歸為薄山林場工區(qū)。如今,當年的干校宿舍還在,大食堂兼大禮堂已是斷壁殘垣,墻上的毛主席語錄和大字標語依稀可見。中國當代新聞事業(yè)的先驅、著名新聞工作者范長江就殉難于這里的一口水井里。
范長江究竟在這里度過了怎樣的最后歲月?
戰(zhàn)地記者
范長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內江縣趙家壩村。風起云涌的大革命對范長江影響深刻,青少年時代的范長江為了尋求真理,來到當時的革命中心武漢,進入20軍學兵營,隨后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不久,起義部隊轉戰(zhàn)廣東潮汕失利,范長江在撤退中與部隊失去聯(lián)系,一度淪為乞丐。1928年夏,范長江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學校鄉(xiāng)村行政系,1932年1月進入北平,度過了一段艱苦的半工半讀生活后,下半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他參加了“遼吉黑熱抗日義勇軍后援會”,以“熱河戰(zhàn)地記者”身份隨一支物資支運輸隊前往東北,為南京的《新中國報》和《民生報》寫戰(zhàn)地通訊,但出師不利,隊伍在途中遇到土匪襲擊。歷盡艱辛回到北平后,范長江開始對抗日軍事問題進行研究,并計劃到江西蘇區(qū)和中國西部考察,但未能成行。
1934年下半年,天津《大公報》駐北平辦事處負責人約范長江為《大公報》寫稿,每月固定稿費15元。范長江認為報紙應該回答人民群眾“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問題”,與報社商議以《大公報》記者名義赴各地采訪,報社答應只付稿酬,不給薪金和差費,文責自負。1935年春,范長江從天津塘沽碼頭乘輪船起程,經(jīng)煙臺等地到上海,再溯長江而上,進入四川,在《大公報》上發(fā)表多篇紀實通訊。7月14日離開成都,沿著崎嶇的山路,經(jīng)江岫、平武和甘肅岷縣,經(jīng)蘭州去敦煌、玉門、西寧,北至寧河、五原,歷時10個月之久,一路考察,寫出《毛澤東過陜甘之經(jīng)過》等旅行通訊,首次真實、客觀地向全國報道了紅軍長征的消息,在讀者中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這些文章后來編入《中國的西北角》一書出版發(fā)行,轟動全國,一版再版。回到北平后,范長江成為《大公報》正式記者。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立即奔赴前線,寫出《白靈廟戰(zhàn)后行》、《憶西蒙》等戰(zhàn)地通訊。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fā),范長江預感中國政局即將發(fā)生重大變化,立即從綏遠趕到西安,1937年2月4日下午,在楊虎城將軍公館見到周恩來,采訪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主張等重大內容,并提出去延安采訪和會見毛澤東的請求。2月9日,在博古、羅瑞卿陪同下到達延安,成為中國新聞界以正式記者身份進入延安采訪第一人。當晚,毛澤東在窯洞里與范長江促膝長談,講述了紅軍長征北上的詳細經(jīng)過,并就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中國共產(chǎn)黨的路線、政策以及有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重大問題,作了精辟論述。2月15日,范長江在《大公報》上發(fā)表《動蕩中之西北大局》,不僅真實地報道了西安事變的真相,而且清楚地傳達了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和主張。當天下午,《大公報》從上海運到南京,正在召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蔣介石看到自己的謊言被揭穿,不禁勃然大怒,將正在南京的《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痛罵一頓,命令此后嚴加檢查范長江的文章和私人信件。遠在延安的毛澤東則真誠地致函范長江:“那次很簡慢你,對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們都看過了,深致謝意!”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范長江立即投入緊張的戰(zhàn)地采訪中,他到中共中央駐太原辦事處見到主持抗戰(zhàn)工作的彭雪楓,提出派記者隨八路軍采訪的要求。毛澤東電告彭雪楓:“歡迎《大公報》派隨軍記者,尤其歡迎范長江先生?!痹趹?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場,范長江寫出《盧溝橋畔》、《淮上血戰(zhàn)記》、《血濺臺兒莊》等戰(zhàn)地通訊。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來的直接指導下,范長江與中國文化運動的先驅胡愈之等團結全國廣大進步記者,組成“中國青年記者學會”。此為中國記協(xié)的前身,這天,也成為后來的中國記者節(jié),用范長江名字命名的“新聞獎”也是當今中國青年記者的最高榮譽獎。
1939年5月,在重慶曾家?guī)r50號“周公館”,由周恩來作為介紹人,范長江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指定與周恩來、李克農(nóng)單線聯(lián)系?!巴钅鲜伦儭焙?,蔣介石下令逮捕范長江,范長江在黨組織安排下,輾轉來到香港,創(chuàng)辦我黨在海外的機關報《華商報》。香港淪陷后,范長江回到桂林,1942年7月進入解放區(qū),先后擔任過新華社華中分社、華中總分社和《新華日報》(華中版)社長,華中新聞學校校長,為黨在華中解放區(qū)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谷諔?zhàn)爭勝利后,中共中央和平談判代表團由重慶遷往南京,范長江被周恩來指名由華中解放區(qū)飛抵南京,擔任代表團新聞處處長和中共對外發(fā)言人。他不僅要經(jīng)常發(fā)布代表團的各種宣言,還要接待各界人士來訪,回答各種問題,宣傳中共中央的改革和主張。
1942年2月,范長江西渡洪澤湖,從新四軍軍部來到淮北根據(jù)地新四軍四師師部駐地半城鎮(zhèn)大王莊,淮北新聞界齊聚拂曉報社,歡迎范長江的到來。范長江身著灰布軍衣,腰束皮帶,扎著綁腿,線襪布鞋,在彭雪楓師長陪同下來到報社,應邀作報告,對敵后辦報談了具體意見。根據(jù)形勢要求,新華社淮北支社成立。4月舉辦了由各級、團直屬宣傳隊、劇團、報社工作人員參加的文化大隊集訓,內容有政治、戲劇、舞蹈、音樂、美術等。范長江在淮北停留月余,與賀綠汀等為學員授課,范長江主講新聞業(yè)務知識。
范長江和彭雪楓在交往中曾經(jīng)有過幾次合影留念,但這些珍貴的照片都在戰(zhàn)火中損毀和遺失,只留下幾封書信,現(xiàn)珍藏于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為后人留下永久的紀念。
動亂年代
北平于1949年1月31日宣告和平解放,時任新華總社總編輯的范長江率領一批“新聞兵”,跟隨解放軍先頭部隊開進城內,奉命接管國民黨在北平的各新聞單位,籌辦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張黨報——《人民日報·北平版》??紤]到市委剛剛進城,時間緊、人手少,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彭真召集范長江等人開會,詢問有什么困難,是否先出對開兩版,然后再出對開四版。范長江認為,國民黨的《華北日報》出對開四版,我們是勝利者,無論如何不能少于四版。況且兩版容量太少,很多內容不好安排?!度嗣袢請蟆け逼桨妗啡缙诔霭?,1950年1月,范長江被任命為人民日報社社長。在那緊張的日日夜夜,他每天睡眠不足4個小時,和編輯記者一直值夜班,討論修改稿件,政治上和文字上嚴格把關。他說:在時局艱難的時候,新聞記者要能堅持真理,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實在非常重要。1961年,范長江在《記者工作隨想》中寫道:“一個記者最基本的鍛煉就是群眾觀點鍛煉……記者應該活動在群眾中,他是人民群眾中間的一個活動家,了解群眾的動態(tài),思想感情,熟悉群眾的生活和問題……只要我們能在群眾中扎下根,同群眾有著廣泛的聯(lián)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斗爭,了解他們的思想和感情,那么就可以根據(jù)群眾的要求和愿望去理解中央的方針政策,這樣做大致是不會錯的。”
新中國成立后,范長江歷任上海市管會副主任、解放日報社社長、新華社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第二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科學規(guī)劃委員會秘書長、國家科委副主任、全國科協(xié)副主席、科協(xié)黨組書記等職,為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青山永恒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范長江受到殘酷迫害,被誣陷為“三十年代反共老手”,被宣布停止職務,接受無休止的批判,他在報章上寫下數(shù)百萬字的新聞作品,成為“百口莫辯”的罪證。造反派多是些大學畢業(yè)剛分配到人民日報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和工廠工人,他們并不了解范長江的經(jīng)歷和為人,對范長江在人民日報的工作也一無所知,只見他曾是“資產(chǎn)階級報紙”《大公報》的名記者,便對他胡批亂斗。范長江已經(jīng)年近六旬,又患有高血壓病,站在臺上臉色蒼白,任憑造反派怎樣亂吼亂叫,他都一言不發(fā),表達無言的抗議。他將自己的經(jīng)歷寫成洋洋萬言的《我的自述》,認為自己工作中雖然有缺點和錯誤,但決不是什么“反共老手”,而是一個稱職的進步新聞工作者和革命者。
1969年8月,家人接到通知,范長江要到“五七干校”勞動改造,家屬可以去見一面,行前允許全家團聚一天。家人趕到機關時,一個“負責人”在“訓話”中趾高氣揚地始終把腳蹺到桌子上,滿口污言穢語。范長江忍無可忍,毫不客氣地拍起桌子反擊,氣得對方當場大叫“范長江太囂張”,他對對方的評價則是:“懂什么,二流子!”
中國科學院確山蘆廟五七干校1968年開始選址、建設。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看了軍委總后勤部《關于進一步搞好部隊農(nóng)副生產(chǎn)的報告》后,給林彪寫了一封信,要求全國各行各業(yè)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chǎn)階級”。這一指示被稱為“五七指示”。據(jù)統(tǒng)計,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各省共創(chuàng)辦五七干校106所,下放干部、家屬十余萬人,僅河南南部就有中央各部委創(chuàng)辦的五七干校三十多所。五七干校選址大多為勞改農(nóng)場、國有農(nóng)場、林場所在地。創(chuàng)辦五七干校,也是安置被打倒和精簡干部的需要。是學校,卻沒有教員,只有“反面教員”,那就是被打倒的各級領導干部。
1969年3月,被定性為“反革命”、已遭長期關押的范長江隨中國科學院首批500名勞動改造和接受鍛煉、批判人員乘火車到達河南確山火車站。從確山縣城到蘆莊沒有公路,大家乘解放牌卡車走確泌公路到邢店后,順河道而下到蘆莊,五六十里崎嶇的河道和山路,整整走了一天時間。到達目的地時,人們早已疲憊不堪。第一批到達五七干校的人分為兩班,一班300人搞勞動生產(chǎn),一班200多人搞基建。范長江在基建隊,主要任務是建房子。范長江屬重點監(jiān)管對象,總是被分配干最苦最累的活,經(jīng)常干的是搬磚頭、挑運泥灰等重體力活。1969年8月,在建設五七干校食堂時,范長江負責為北屋山頭上送磚,在兩米多高的建筑架上,范長江動作稍慢了一點兒,被監(jiān)管人員一腳踹到地上,他一聲不吭,趔趄著從地上爬起來,艱難地攀上兩米多高的建筑架,繼續(xù)一絲不茍地工作。
五七干校地處瓦崗公社蘆莊村東北角,時任蘆莊大隊會計的倪炳銀成為五七干校的直接見證人。倪炳銀介紹說:五七干校白天搞基建生產(chǎn)和勞動,晚上要搞斗私批修和大批判,范長江總是大批判的靶子,大喇叭里經(jīng)常傳出大批判的吼叫聲。在批判會上,范長江站立在中間,其他人坐在四周,要求每個人都必須發(fā)言,發(fā)表對“反革命”的仇恨,對“最高指示”的忠誠,少不了有對范長江吐唾沫或拳打腳踢的。范長江經(jīng)常身穿偏黑的中山裝,因為是反革命罪,他的名字基本上被“反革命分子”所代替。平時除集體勞動外,不準與外界接觸,不能自由活動,否則非打即罵,所以特別引人注意,給當?shù)厝罕娏粝铝松羁逃∠蟆7堕L江沉默寡言,村民們也不能近前說話,只能遠遠地抱以同情的目光。
當時五七干校有近千畝田地和近百畝果園、20畝菜地,如果基建上沒有什么重活、累活干了,就讓范長江去挑大糞澆菜園。一擔大糞有50多公斤重,范長江沒干過這種活,又上了年紀,身體狀況也不好。有一次挑大糞時,腰還沒伸直,兩桶大糞潑了一身,屎尿味熏得他差點閉過氣去。但監(jiān)管人員不允許他換衣服。就這樣,范長江帶著滿身屎尿,一直干到歇工。
青少年時代出生入死的磨礪,使艱苦繁重的勞動對于范長江來說算不得什么,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人格的污辱和沒有自由。五七干校其他人員空閑時可以與周圍老百姓接觸,范長江卻不能自由活動,就是每日三餐排隊打飯,范長江也必須排在最后邊。別的人可以買肉吃,而范長江卻不能。食堂的飯經(jīng)常不夠吃,剩下的才能給他吃,沒有了他就只好餓肚子。有時范長江排隊排到前面,也會被監(jiān)督人員拉到最后面,還少不了挨罵和巴掌、拳頭。
在難得的勞動空隙,范長江常常在監(jiān)管員陰鷙的目光下,默默地眺望遠山近嶺,藍天白云,山嶺河流,樹林飛鳥,靜謐的山野風光給予他心靈的慰藉。這里曾經(jīng)是他的戰(zhàn)友彭雪楓將軍率部東征的地方,是新四軍健兒縱橫馳騁的戰(zhàn)場,他也許想起當年戰(zhàn)地記者的槍林彈雨,想起與彭雪楓將軍在淮河岸邊的促膝長談,想起遠在北京下落不明的親人,也許是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憂慮。
1970年10月22日晚,天下著蒙蒙細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批斗會一直開到深夜。23日早晨,五七干校的大喇叭吹起床號,人們陸續(xù)起來洗漱、吃飯、上工,監(jiān)管人員卻發(fā)現(xiàn)不見了范長江,便派人到處搜尋。7時左右,有人在五七干校大門前五六十米處的菜園子旁一口深7米、直徑1.5米左右的水井里,發(fā)現(xiàn)了漂浮在水面上的范長江的尸體,他只穿著一身單薄的衣服。雖是人命關天,干校領導卻不以為然,上午10時許,從隔壁的蘆莊加工廠叫了幾個工人,用塑料布裹著尸體,抬到離干校700米遠的一個山澗里,草草掩埋。一代名記者、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就這樣告別了人間,終年61歲。無休止的身體和心靈的折磨,一連串的政治事件,使視榮譽為生命的范長江心灰意冷,最后無言地走向他整日勞動的菜園,投身于水井,在碧波清泉中得到靈魂的解脫,也表達了對齷齪時世深深的抗議。在這里還埋葬有五七干校的另外兩位殉難者,據(jù)說他們都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因為游泳時不習水性而溺水身亡。
遙想當年,這個小小的山村聚集了一大批精英人物,而當?shù)乩习傩找舱f不清都是些什么人,更不知道范長江的大名,直到今天也搞不清他的官有多大、學問有多深,只知道那是一個個子不高、身材稍胖的人,平時很少與人打交道,走起路來也是心事重重、愁眉苦臉。村民們甚至想,五七干校整天大米白面,星期天還放電影,這樣的日子還能不舒心嗎?
范長江去世后,有關方面一直封鎖消息,家屬深感不平,寫了一封申訴信,送到新華門值班室。毛澤東在信上批示:“應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按革命干部待遇?!庇嘘P方面封鎖消息很久以后,家屬才獲準前往確山,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在野草萋萋的山麓下找到范長江的遺體,在當?shù)鼗鸹髱Щ乇本?97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為范長江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胡耀邦主持了追悼會。
1979年2月7日,國務院發(fā)出《關于停辦“五七”干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各地五七干校陸續(xù)停辦。當年的人們無論是管理者、批判者還是被批判者都回到生活本來的軌道上,有的苦盡甘來,有的墮入十八層地獄,有的被千夫所指。五七干校東倒西歪的青磚紅瓦房、被填平的水井、大禮堂里亂堆著的麥秸,默默地記錄著一段曾經(jīng)過去的歷史。一切都可以改變,唯一不能改變的就是歷史。
范長江生前曾寫過一首紀念魯迅的詩:“橫眉冷對眾虎狼,俯首甘為牧牛郎。層層迫害骨愈堅,種種欺蒙瓦上霜。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堅持真理勇戰(zhàn)斗,先生火炬照四方?!边@也是范長江光明磊落、追求真理、無私無畏人生的真實寫照。
?。ㄗ髡邌挝唬汉幽先請髨髽I(yè)集團)
編校:趙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