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思考臺灣政治:還未成熟

2012-01-01 00:00:00陳思樂
澳門月刊 2012年1期


  
  
  “臺灣民主是華人驕傲!”2012臺灣大選第一次總統(tǒng)候選人辯論上的這句話,讓許多人為之動容。臺灣的民主成就是舉世公認和矚目的,但同樣值得關(guān)注的是,臺灣的政治制度和氛圍還有其不可忽視的問題,這種問題導致臺灣的政治不斷陷入“停滯”的質(zhì)疑。
  還未成熟——
  民主化、本土化的後續(xù)為何?
   翻一翻臺灣《選舉罷免法》的沿革記錄,不難發(fā)現(xiàn),臺灣的政治改革主要有兩次。第一次發(fā)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臺灣政壇風起雲(yún)湧,解除黨禁報禁、結(jié)束威權(quán)體制、國代全面改選、確立總統(tǒng)直選……這些改革都圍繞著兩個關(guān)鍵詞:“民主化”“本土化”。就是這短短的十年,造就了臺灣今日的民主驕傲,也造就了實質(zhì)的臺灣獨立??梢哉f,臺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取得了偉大的階段性成就。
   臺灣的第二次重要政治改革,發(fā)生在2006和2007年?!稇椃ā泛汀哆x舉罷免法》的修訂使國會席次減半,確立了“單一選區(qū)兩票制”—— 一個選區(qū)只產(chǎn)生一名區(qū)域立法委員,選民投兩票,一票選區(qū)域立委,一票選政黨,再根據(jù)政黨得票率分配不分區(qū)立委席位。自此從制度上進一步鞏固了臺灣的“藍綠對峙”格局,多元政治難以發(fā)育,小黨生存空間急劇萎縮。
   在這次改革前,國會席位為255席,臺灣的選舉被認為“混亂”“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更嚴重的是它把整個社會都捲入選舉動員和政治操作之中,帶來了普遍的對立和紛爭。民眾的厭惡和反感造成了巨大的政治改革壓力。
   2002年臺灣團結(jié)聯(lián)盟首次提出國會席次減半,之後公開反對該提案的立委被指為“維護自身既得利益”,因而政治“大佬”紛紛口頭表態(tài)支持。2004年3月時任民進黨主席、臺灣民眾精神領(lǐng)袖林義雄更在立法院門前靜坐逼宮,要求落實該改革。立法院於該年8月倉促表決通過國會減半修憲案。而後兩年,國民、民進兩黨逐漸形成共識修法確立“單一選區(qū)兩票制”。
   資深的前民進黨幕僚李重志坦言,“國會減半”的這個“半”沒有經(jīng)過任何的科學論證,只是一個噱頭式的提法。立委席次不合理地急劇壓縮,使每個立委當選需要獲得的選票急劇上升,直接導致小黨和少數(shù)族群在政治上幾乎喪失了生存空間,更導致大多候選人不敢冒險在選舉中提出深層次的政見,或改用清新的選舉操作。
   比國會減半更不合理的是被稱為“國民、民進兩黨陽謀”的“單一選區(qū)兩票制”,這是日本式的“並立制”而非德國式的“聯(lián)立制”。一個選區(qū)只能參生一個立法委員使選民爲了保證自己的票不成為“廢票”而不會投給小黨或無黨籍候選人。這在法律上奠定了兩黨獨大的格局,所有政治資源進而向兩黨靠攏,而社會則越發(fā)被割裂為“藍”與“綠”兩大陣營。綠黨的“明星”參選人潘翰聲更直指藍綠壟斷釀造社會“仇恨”。
   臺灣的第二次政治改革既沒有深化“民主化”“本土化”進程,更斷送了臺灣政治走向成熟的“多元化”“多黨制”的可能性。李重志坦言,這個政治改革“看不出有什麼進步”。
  還未成熟——
  公費選舉還有多遠?
   提到公費選舉,潘翰聲、李重志和政治評論者張鐵志都堅定地說“要!一定要!”
   目前的臺灣選舉制度下,每一位參選立法委員都需要交二十萬新臺幣(約四萬人民幣)的保證金。這對於獨立參選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對於平時就已經(jīng)“苦哈哈”的小黨來說就更是難以承受之重。
   當參選人得票數(shù)不能達到選區(qū)總票數(shù)除以候選人數(shù)的10%,保證金將被沒收。綠黨此次推出十二位參選人,共繳納二百四十萬保證金,綠黨發(fā)言人王鐘銘承認,這“拼死拼活”籌來的二百四十萬極有可能全部拿不回來。潘翰聲則說,“拼死拼活也只是買到入場券而已?!?br/>   確實,相對於“入場券”,選舉期間的開銷其實更讓新生的政治力量望而卻步。
   某位被認為極有希望當選的立法委員的競選總部主任坦言,如果不靠企業(yè)捐款,只靠中央黨部的補助和民眾的捐款,要搞選舉是“絕對沒有可能”。政治學學者徐開基說,在財團或企業(yè)資助的參選人當選后,參選人或?qū)⑻峁┫鄳?yīng)的“選民服務(wù)”,也可能向中央爭取工程和預(yù)算,使這些資助人可以從中獲利。
   提到傳統(tǒng)認為的公費選舉的缺陷——可能帶來參選人眾多以致社會資源大量耗費在選舉上。潘翰聲激動地說:“現(xiàn)在沒有社會資源大量耗費在選舉上嗎?你覺得跟財團拿錢然後把法規(guī)修得對財團有利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嗎?”
   “民主重要還是成本重要?”潘翰聲一字一頓地說:“這里有技術(shù)的問題也有價值觀的問題,這是兩個不同的層次。可是在臺灣這種不太懂得什麼叫權(quán)益的國家,就會一直講效率?!彼硎荆骸芭_灣是一個不民主的國家,是一個參政權(quán)受到極大剝奪的國家?!?br/>   張鐵志和潘翰聲都認為,相較而言,歐洲國家的民主制度更加成熟完善,而公費選舉是其中尤為重要的部份。
  還未成熟——
  統(tǒng)獨之外,藍綠還剩什麼?
   隨著臺灣八、九十年代的政治改革,國民黨亦走向了“民主化”和“本土化”。可以說,國民黨現(xiàn)在在民主政治、本土政黨的表述上與民進黨並沒有多大區(qū)別。過去民進黨的“草根”“街頭”形象也隨著蔡英文的崛起有所扭轉(zhuǎn)。政治光譜上,一般認為國民、民進兩黨都屬“偏右”政黨。於是,藍綠政見的主要差別似乎就剩下“統(tǒng)獨”了。
   然而由於在過去的選舉中,兩黨過分操弄統(tǒng)獨議題,引起民眾的強烈反感,這一議題遂成為雙刃劍。此次選舉中兩黨似乎達成默契,都對統(tǒng)獨“點到為止”,這也被視為此次選舉較為成熟的體現(xiàn)。
   但擱置了統(tǒng)獨議題,藍綠還剩什麼?
   本次總統(tǒng)大選,馬英九和蔡英文都素有“理性”“溫和”“都會”的標籤,被公認為“同質(zhì)性很高”。兩人的“十年政綱”和“黃金十年”也只有細微差別,以致被指“相互抄襲”。政見和候選人的趨同導致了選情的長時間“難以拉開”和“炒不熱”。
   國民、民進兩黨在政治光譜上無法找到適宜的定位,除了統(tǒng)獨,臺灣社會一些亟待討論的議題,如文化、環(huán)保、政治改革,也無法引起社會的充分討論,這似乎也體現(xiàn)了臺灣政治的不成熟。
   當然,蔡英文在此次選舉中不斷強調(diào)自己“中間偏左”是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蔡所就讀的倫敦政經(jīng)學院也在傳統(tǒng)上被認為立場偏左。但一向?qū)G營較為友善的張鐵志亦指出:“小英自己對於中間偏左的信念也未必清楚,所以並未見到她在這方面有清楚的政策方向?!崩钪刂緞t認為,蔡英文能否在民進黨貫徹自己的“中間偏左”理念需要經(jīng)過執(zhí)政的檢驗。
   但無論如何,若蔡英文真能使民進黨往“中間偏左”的路線轉(zhuǎn)變,確實可能為臺灣民主政治的成熟帶來新的突破口。
  已經(jīng)幼稚———“三隻小豬”
  太可愛,宇昌弊案太惡俗?
   將選舉通俗化、娛樂化、去政治化的先河似乎開自1997年時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陳文茜帶著“辣妹競選團”走上街頭。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陳水扁在各種場合自稱“阿扁”以示“臺灣仔”的親切形象,馬英九在競選時亦會打扮出可愛造型,蘇貞昌的“超越小鋪”販賣的就是“可愛”。
   政治的大眾化和娛樂化本身未嘗不是一種進步,但當大眾化的不是政治理想而是人物形象,娛樂成的不是英國式的機智幽默而是反智式的無厘頭,這不過是在人們的餐桌上多加了一盤垃圾食品,而不是上了一道好菜。
   臺灣政治似乎在剛剛要擺脫悲情、走向理性和審議時,突然過早地被捲入了娛樂的旋風,一如臺灣的文化。
   2012大選,這種“可愛”的選舉文化可謂登峰造極。馬英九首先在競選總部成立時祭出辣妹歌舞,蔡英文隨即推出“小英商號”,馬英九跟進一系列國旗商品。但當終究在“政治去政治化”上學步的國民黨遠遠比不上老祖宗民進黨。
  
   蔡英文臺南造勢時,三位可愛的小朋友手捧小豬撲滿捐給蔡英文,監(jiān)察院遂指稱“不得接受未具選舉權(quán)人的捐款”。民進黨趁此機會逆勢操作推出“三隻小豬”計劃,向支持者大派小豬撲滿,由支持者塞入捐款后送回民進黨。小豬一出受到了空前的歡迎,短時間內(nèi)就派出了數(shù)十萬只,一直“炒不熱”的選戰(zhàn)也達到了最高潮。
   然而,民進黨似乎忘了“見好就收”,舉辦“小豬回娘家”活動稱要讓小豬“擠爆”凱道,推出各式各樣的小豬裝置藝術(shù),甚至一貫被認為“親綠”的民視還播出了“亡夫托夢,婦捐三十年小豬”的新聞,以致一些偏綠的獨立媒體也質(zhì)疑“太過了”。
   除了“可愛風”勁吹,選戰(zhàn)中少不了的是“揭弊案”,這應(yīng)該說是國民黨,尤其是國民黨立委邱毅的拿手絕活。從選戰(zhàn)一開始的蘇嘉全“農(nóng)舍風波”到最新一波“宇昌案”都是邱毅首擊戰(zhàn)鼓。然而“揭弊”牌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奏效,媒體熱情依舊但民眾普遍反映冷淡甚至厭惡。蔡英文女性參選人的身份,以及在“宇昌案”風頭最猛時生病,也讓國民黨的猛攻激發(fā)了臺灣民眾“同情弱者”的心理?!敖冶住迸七m得其反。
  已經(jīng)幼稚——政治膚淺
  與媒體膚淺惡性循環(huán)?
   如果說,選舉熱點的膚淺都是選舉操作的膚淺所造成的,未免有些冤枉了臺灣的政治人物,尤其是新一代的政治人物。蔡英文競選總部的工作人員在面對選舉“太可愛”的質(zhì)疑時立刻回應(yīng):“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因素,媒體!”
   確實,蔡英文力推“理性問政”,國民黨亦步亦趨也要端出“政策牛肉麵”。蔡英文在臺北的萬人造勢會上用接近一個小時闡述對各個地方的政策,馬英九在各種場合也著重論述自己的各項政績和改進計劃。然而除了蔡的“臺灣共識”和馬的“和平協(xié)議”曾引發(fā)一時的爭議和討論外,“十年政綱”和“黃金十年”所發(fā)佈的其他政見猶如石沉大海,一去無影蹤。
   張鐵志聽說蔡英文在臺北造勢陳述了近一小時的政見,略顯感動,但他隨即坦言:“媒體誰要報?”臺灣多年被娛樂、抹黑充斥的選舉操作慣出了只重花邊、懶理政見的媒體,這樣的媒體又導致了臺灣政治的理性化舉步維艱。
   綠黨參選人潘翰聲推出了純手工製作的太陽能自行車以代替?zhèn)鹘y(tǒng)的宣傳卡車,為此他特地舉行了一場新聞發(fā)佈會。有100多家電視臺、平面媒體更不可勝數(shù)的臺灣只到了兩家媒體,而且沒有一家媒體願意聽潘翰聲好好講述太陽能宣傳車的思路和意義,而是指示著潘翰聲騎車上街,並擺出各種動作和畫面。潘翰聲出身社會運動,一向被認為是清新有理想的政治人物。
   臺灣民主的珍貴與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暫時的困境甚至錯誤也必須被正視。正如大陸民主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無可爭辯,但要如何推進民主,推進怎樣的民主,則是必須要從現(xiàn)在開始思考的問題,民主並不是要有選舉和議會而已。
   或許有人會說,大陸尚且沒有民主,就開始討論民主制度可能會存在的缺陷,是不是過於奢侈呢?但對民主的追求與對民主的討論是無法割裂的,如果追求民主只流於呼籲和激情,而不去思考和描繪它實質(zhì)的樣貌,則這種追求不過葉公好龍而已。只是首先要明確的是,有缺陷的是人、制度或政黨,而不是民主本身。民主是一個理想狀態(tài),是永恆的追求,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不斷追求的同時思考和討論它的具體形態(tài)。

祥云县| 安西县| 娱乐| 赤峰市| 石景山区| 泊头市| 冷水江市| 南平市| 昌都县| 蛟河市| 梧州市| 图木舒克市| 牟定县| 临江市| 崇仁县| 绵阳市| 吉木萨尔县| 宜昌市| 恩平市| 汉源县| 六盘水市| 玉溪市| 扶绥县| 咸宁市| 山东省| 襄垣县| 伊吾县| 东兰县| 星子县| 如皋市| 伊宁市| 洛阳市| 和政县| 绥江县| 西丰县| 利川市| 礼泉县| 吴桥县| 高阳县| 军事|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