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
教育部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座談會于近日在北京召開。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會上做重要講話。他指出,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首先要準確把握教育信息化十年規(guī)劃的精髓,必須吃透兩個關鍵點:一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緊密融合”;二是綱要的關鍵思路是“應用驅動”和“機制創(chuàng)新”。其次,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重點要做好“三通兩平臺”。三通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yōu)質教育資源班班通、網絡空間人人通;兩平臺即教育管理信息平臺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會上,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覺司長首先傳達了國務委員劉延東聽取教育信息化工作匯報的會議紀要精神;通報了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的申報工作和初步審查意見;最后布置了教育信息化的試點工作。
王延覺要求,一要充分認識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重大戰(zhàn)略意義,二要準確把握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方向,三要圍繞重點工作進一步充實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內容,四要做好教育信息化試點內容的充實工作。
為推進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總體部署與任務分工,加強部門間統籌協調,共同推進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部際協調小組近日成立。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任部際協調小組組長,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正部級)、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任副組長。
部際協調小組主要職責為統籌規(guī)劃、協調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研究解決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共同推進教育改革發(fā)展重大項目——“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
5月29日,北京西城區(qū)教委與Polycom(寶利通)聯合布局遠程教學系統簽約儀式在京舉行。
北京西城區(qū)教育城域網于2003年開始建設,目前互聯網出口超過1G,基礎網絡與資源建設已經積累一定的基礎,即將啟動遠程教學系統一期工程。此次部署主要涉及中心機房、10所示范學校、50個標準建設學校以及200個合作學校的建設。其中以中學的建設為重點,主要包括視頻教室的全面建設,如自動攝像、圖像顯示、燈光、音響方面的設計和建議,同時包括各種輔助教學設備的集成。
“西城區(qū)教委下屬中小學、校外教育機構180余所,民辦教育380余個,這些都是相對獨立的教育資源;此外,在開展與國外合作學校和教育機構的交流過程中,也存在著距離的障礙。因此,我們希望通過部署先進的遠程視頻教學系統,覆蓋全區(qū)主要學校、合作學校,以及國際交流學校,實現教育資源整合,加強國際間的教育交流?!焙灱s儀式上西城區(qū)教委副主任劉忠如是表示。
目前,Polycom在中國視頻會議市場擁有超過51.4%的市場份額,針對遠程教育的行業(yè)特性,Polycom也提供了多種定制化方案。本次西城教委遠程教學系統中還采用了手寫雙流、追蹤麥克風、吊頂麥克風等Polycom獨有的創(chuàng)新技術。
據悉,西城區(qū)教委遠程教學系統一期工程將于9月建設完成,未來此系統將覆蓋西城區(qū)教委下屬所有教育機構。
全球范圍內的IPv6網絡從2012年6月6日開始正式啟動。與此同時,多個國際組織已發(fā)起全球首次IPv6過渡技術國際測試,首次測試將于11月在中國舉行,選用國際通用IPv6標準。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對IP地址需求越來越迫切。然而,全球IPv4地址告罄也為這場聲勢浩大的網絡革命帶來了難題,加速向IPv6過渡已成當務之急。相關部門透露,IETF,BBF,IPv6 Forum等國際組織已發(fā)起全球首次IPv6過渡技術國際測試,經過中國團隊積極爭取,將于今年11月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行。此舉也得到中國CATR、美國IOL、歐洲ETSI、日本WIDE等機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