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剛
我科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收治住院的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26例。男性14例,女12例,年齡32~81歲,平均年齡56歲,60歲以上患者12例。其中男性患者均有吸煙史。本組病例中咳嗽24例,胸背痛9例,胸悶3例,發(fā)熱1例,痰血8例,消瘦3例,乏力5例,盜汗2例。入院后患者行胸部CT、纖支鏡及肺癌CEA、NSE、SCC、CYFRA21-1四項血液等檢測,肺結核診斷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01年制定的肺結核診斷標準。
胸部CT檢查,見中央型肺癌7例,周圍型肺癌19例,均位于結核同側,其中合并肺不張6例,大量胸腔積液5例。肺癌四項顯示:血CEA增高12例,NSE增高3例,SCC增高3例,CYFRA21-1增高7例,肺癌四項正常7例。纖支鏡檢見肉芽新生物6例;見壞死物3例;開口狹小或充血水腫,支氣管灌洗液脫落細胞學檢查確診肺癌4例。
肺癌經(jīng)細胞學或組織學證實。肺結核合并肺癌菌陽2例,菌陰24例。肺癌均有病理診斷,其中痰脫落細胞學檢查3例,纖支鏡活檢13例,淋巴結活檢1例,胸水細胞學檢查4例,術后病理1例,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刺4例。
近年來肺結核的發(fā)病率有所上升,而老年結核病相對較多,老年人又是肺癌的好發(fā)年齡,從而使兩病共存的機會增多。臨床資料表明結核病患者肺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1.2~2.5倍[1]。肺結核合并肺癌臨床并存率不足1%,而肺癌合并結核并存率占臨床病例約10%[2]。肺結核有明確的發(fā)病原因,而肺癌的發(fā)病原因至今仍未清楚,但與已下幾種因素密切相關,如吸煙、年齡,空氣污染、職業(yè)致癌因子、電離輻射、飲食與營養(yǎng)、遺傳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毒感染等。肺結核與肺癌的關系并不明確,目前有三種學說:①肺結核和肺癌相關學說,國內(nèi)外部分學者從病理學角度證明結核導致瘢痕可以發(fā)生癌變。結核瘢痕損害了肺及支氣管的形態(tài)和功能,阻礙淋巴系統(tǒng)引流及血液的流通,導致癌物質(zhì)滯留,結核病灶的慢性刺激促使病灶和臨近部位的上皮組織化生,進而發(fā)生癌變,此外肺癌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產(chǎn)生免疫抑制因子使機體免疫力進一步下降,易受結核感染;②肺結核和肺癌共存學說,有學者認為肺結核與肺癌獨立存在,兩者并存純屬偶然;③肺結核與肺癌對抗學說,認為結核病灶破壞或阻塞血管交通與淋巴引流限制癌的發(fā)生與擴散。筆者認為肺結核與肺癌并存以上三種學說均有一定根據(jù)。
結合本組資料分析及復習有關文獻,出現(xiàn)以下情況需要警惕兩病共存的可能[3]:① 中年嗜煙男性肺結核患者,臨床上原無結核中毒癥狀,近期出現(xiàn)反復刺激性咳嗽、痰血、低熱、持續(xù)性胸背痛、血性胸水及消瘦,或經(jīng)強化抗癆以及抗炎治療癥狀未減輕,癥狀反而加重;②肺結核治療過程中,胸片顯示病灶增大或出現(xiàn)新陰影,痰集菌無論陰性或是陽性;③靜止的肺結核病灶,新近胸片出現(xiàn)新病灶,肺門增大,肺不張,而查痰集菌陰性,PPD、結核抗體陰性;④ 影像學不符合典型結核病灶形態(tài),病灶為塊影病灶或病灶周邊有毛刺、分葉,以及出現(xiàn)偏心空洞,無論痰集菌陰性或陽性;⑤非肺結核好發(fā)部位,在強化抗癆治療后病灶仍有增大;⑥反復阻塞性炎癥,痰集菌無論是陽性或是陰性;⑦肺結核患者,肺癌四項中有指標增高;⑧ 肺癌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低熱、盜汗、乏力或胸片出現(xiàn)斑片陰影時,需要警惕肺結核并存。
目前肺結核和肺癌并存有增多趨勢,臨床醫(yī)師需要重視患者經(jīng)治療后癥狀的變化,動態(tài)觀察患者影像學變化,不難看出肺癌的影像學特點。臨床醫(yī)師不能滿足于痰集菌陽性而忽視肺癌存在,尤其老年患者宜作常規(guī)查血腫瘤標記物,痰找脫落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早期治療。
1 鄭 葦,高玉堂,汪仲賢,等.肺癌與肺結核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88,11(3):135-138.
2 陳水仙,聶 琦,陶立軒.肺結核合并肺癌54例分析[J].中外醫(yī)療,2009,28(18):84.
3 殷玲麗,劉 穎,等.肺結核合并肺癌20例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12):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