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伍喜媛 楊 揚 (西安醫(yī)學院醫(yī)學技術系眼視光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21)
四種試驗性老視近附加的效果對比
王 莉 伍喜媛 楊 揚 (西安醫(yī)學院醫(yī)學技術系眼視光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21)
目的 探討四種老視試驗性近附加的差異。方法 隨機抽取老視患者41例(82眼),年齡40~65歲。首先進行規(guī)范的客觀和主觀的遠矯正驗光(所有41例患者雙眼遠視力矯正都達到1.0以上)。然后在雙眼同時視基礎上給予四種不同的老視試驗性近附加的規(guī)范驗配,將檢測結果與最終的老視處方進行比較,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 不同的試驗性近附加測量方法的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F=6.307,P=0.003<0.01);融合性交叉柱鏡(FCC)近附加測量值與最終的老視處方值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高于其他三方法的測值(P<0.01)。結論 FCC法測得的老視試驗性近附加相對比較準確、可靠。
老視;規(guī)范驗配;近附加
長期以來,人們忽略了對老視度數的規(guī)范驗光,導致許多中老年人戴鏡后出現明顯的視疲勞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工作質量〔1〕。在實際的老視驗配過程中,驗光技師往往用傳統經驗法,即單純地根據年齡按照經驗簡單地加上相應度數。本研究比較四種試驗性老視近附加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1年1~6月來我院檢查的老視患者41例(82眼),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40~65〔平均(48.72±5.43)〕歲。所有眼均經裂隙燈和直接眼底鏡等眼部常規(guī)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所有患者單眼和雙眼最佳遠視力矯正都可達到1.0以上。
1.2 檢查程序 (1)遠矯正(主、客觀驗光):使用蘇州六六YZ24帶狀光檢影鏡進行客觀驗光。所有病例采集自同一臺綜合驗光儀(TOPCON,Japan)。主觀驗光包括:初次最正之最佳視力(MPMVA)、紅綠試驗、交叉圓柱鏡精確散光(JCC)、再次MPMVA、再次紅綠試驗、雙眼平衡等規(guī)范步驟,取得精確的遠用屈光度。所有病例遠用視力矯正都在1.0以上。(2)試驗性近附加:分別應用四種方法獲取近附加值,四種方法分別是:A根據年齡查表獲取經驗近附加;B應用“1/2調節(jié)幅度儲備”原則(即公式法,試驗性近附加=1/工作距離-1/2調節(jié)幅度),取得的試驗性近附加。調節(jié)幅度統一在綜合驗光儀上用移近法測試獲得;C根據融合性交叉柱鏡(FCC)測試;D視遠處方的基礎上逐漸增加度數至視近視力達1.0以上,獲取試驗性近附加。(3)精確閱讀附加度數(負相對調節(jié)/正相對調節(jié),即PRA/NRA測試)。(4)最后確定處方(根據被測者實際閱讀距離和最常用的視標大小,在試鏡架進行細微調整直至被測者感覺清晰、舒適而持久)。
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數據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2.1 最終的老視近附加值 82眼老視患者最終的老視近附加屈光度為+(1.00±3.25)D。平均+(1.62±0.53)D。所有患者單眼和雙眼最佳遠、近視力矯正都可達1.0。
2.2 不同試驗性近附加測量方法之間比較 融合性交叉柱鏡
FCC法測量近附加值(1.52±0.44)D高于經驗法〔(0.81±0.50)D〕、公式法〔(1.01±0.72)D〕及視遠處方基礎上逐漸增加度數法〔(0.92±0.45)D〕(F=6.307,P=0.003<0.01)。后三者無差異(P>0.05)。
2.3 四種試驗性近附加測量值與最終的老視處方值之間比較所測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743,P<0.01),其中C方法測得的試驗性近附加值與最終的老視處方值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均高于根據其他三種方法所測得的試驗性近附加值(P<0.01)。
本研究中,我們比較分析了臨床上常用的四種老視試驗性近附加測量方法,結果發(fā)現FCC終點法測得的老視試驗性近附加相對比較準確、可靠,與最終處方ADD(近附加)區(qū)別不大。A方法:根據年齡查表獲取經驗近附加,是根據一般正視者近距閱讀需求和年齡,大致估計老視度數,而每個驗配個體有各自特點,故此方法測得的近附加值與處方值區(qū)別較大;B方法:應用“1/2調節(jié)幅度儲備”原則(即公式法),取得的試驗性近附加,調節(jié)幅度通過移近法測試獲得,驗配個體需要將調整前的視標清晰度記在腦袋里與眼前的視標清晰度進行對比,再加上每個人對“模糊”的理解不一致,導致用此方法檢測時,個體理解差異、配合不好等干擾因素太多,實際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造成一定的誤差。D方法:視遠處方的基礎上逐漸增加正鏡度數至視近視力達1.0以上,此法需要驗配個體對近視力表有準確的辨別力,對測試者的配合要求較高,測試時間長,易出現誤差。C方法:根據FCC測試,FCC的注視視標為兩組相互垂直的直線,位于近距,每時每刻呈現在被檢測者眼前都是,對水平和垂直焦線像清晰度的比較就很直觀、易懂,測試時間相對較短,易取得被測者的配合,與真實調節(jié)滯后的差異,跟個體理解、配合不好等因素導致的誤差來比較就不是很明顯,所以FCC在對45歲以上老視人群實際使用過程中更方便、也不失準確。
目前,對于老視的機制及調節(jié)假說廣為接受的觀點是,老視是由于年齡的增長,晶狀體老化、變硬,晶狀體囊膜的柔韌性下降引起的〔2〕,晶狀體直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與睫狀肌之間距離縮短,睫狀肌張力減小,對晶狀體赤道部的牽引力下降,因而調節(jié)變得日漸困難出現老視〔3〕。隨年齡的增長每年大約減少0.25~0.40 D的調節(jié)量,這樣到了40歲左右,眼的調節(jié)力已不足于舒適的完成近距離的工作,老花開始出現了。調節(jié)與年齡的關系為:最小調節(jié)幅度=15-0.25×年齡〔4〕。老視出現的遲早與每個人擁有的調節(jié)幅度有關,當人們所使用的調節(jié)力少于所擁有的調節(jié)幅度一半以下時,才感覺舒適并能持久閱讀,若所需的調節(jié)幅度大于調節(jié)幅度的一半以上時,則就有了老視的癥狀,這就是一半“調節(jié)幅度”的經驗公式。老視的發(fā)生及程度還與原有的屈光不正、用眼方法、個人的身體素質、地理位置、藥物有關〔5〕。
本研究使用綜合驗光儀進行老視檢測過程中發(fā)現相同年齡的人調節(jié)力最大差異達到1.25 D,然而傳統老視驗光中以年齡相關的經驗值作為老視近用附加光度,這樣忽視了個體化差異,綜上所述,老視的驗光絕非經驗所能代替,應針對不同個體、不同的需求,按照正規(guī)科學驗光的步驟來獲取處方值。
綜上所述,老視的檢測除了考慮年齡因素外,必須按照科學規(guī)范的驗光程序準確驗光。綜合驗光儀的合理應用為我們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眼調節(jié)參數,對于試驗性近附加的測量,FCC方法有一定的優(yōu)勢。其次,精確測定老視調節(jié)參數是確定近附加的關鍵步驟。這包括調節(jié)幅度、正負相對調節(jié)、調節(jié)范圍等測定。此外要根據老視者的需求、習慣閱讀姿勢、習慣閱讀距離綜合考慮,在一定時間試戴無不良反應后才決定處方,不能簡單的照抄公式值或者經驗值。
1 周 清,陳 劍,徐錦堂,等.綜合驗光儀在老視驗光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3):327-8.
2 Heys KR,Cram SL,Truscott RJ.Massive increase in the stiffness of the human lens nucleus with age:the basis for presbyopia〔J〕?Mol Vis,2004;16(10):956-63.
3 Burke AG,Patel I,Munoz B,et al.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presbyopia in rural T anzania〔J〕.Ophthalmology,2006;113(5):723-7.
4 Morny FK.Correlation between presbyopia,age and number of births of mothers in the Kumasiarea of Ghana〔J〕.Ophthalmic Physiol Opt,1995;15(5):463-6.
5 孫 平,莊朝榮.老視的規(guī)范驗配與老視的經驗驗配的對比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03;11(3):269-70.
R778.1+4
A
1005-9202(2012)16-345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46
陜西省衛(wèi)生廳課題項目(No.2010H28)
王 莉(1976-),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眼視光專業(yè)教學及臨床驗配工作。
〔2011-12-30收稿 2012-01-20修回〕
(編輯 曹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