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紅
和現(xiàn)代的機關(guān)單位一樣,古代的衙門也有值夜班的制度。古人值夜的目的多是為了應(yīng)付突發(fā)事件、守護機關(guān)印信等。唐代官員、詩人白居易的“苑花似雪同隨輦,宮月如眉伴直廬”一詩就是在值班室(直廬)里寫成的。
那些忠于職守的值夜者,運氣好的時候,遇到巡夜的上司,多半是要受到嘉獎的?!逗鬂h書·黃香傳》記載:東漢章帝時期有個叫黃香的官員,因為是個孝子,被推薦到尚書臺當“公務(wù)員”。這個人很老實。因為尚書臺每天都要值夜班,那些值班者欺負黃香初來乍到,都要黃香頂班。黃香一個都不得罪,有求必應(yīng)。一次,皇帝心血來潮到尚書臺巡班,找來值班冊一看,不是黃香的班,就問是怎么回事。老實的黃香一五一十地回答說:“俺替別人值班呢!”皇帝聽后,很是感動——這不僅是個孝子,還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同事,馬上就升了黃香的官。
可是,如果腦子不靈光,值夜班遇到皇帝,就非但不能升官,還有倒霉的可能?!端伟揞愨n》記載:某年中秋,宋神宗與一班屬下飲酒賞月。酒過三巡,風雅的宋神宗將正在值夜班的學(xué)士蔡確找來,要他作詩娛樂。這分明是一個取悅皇上的好機會,可惜蔡確肚子里實在沒貨,結(jié)巴了大半天,也沒說出一個字來。宋神宗很掃興,一班嬪妃也在皇帝面前說:“這個學(xué)士,何須鐘愛?!本瓦@樣,機會送到門前又丟了。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則值夜佳話。某個深夜,宋太宗親自來學(xué)士院(國立大學(xué))授旨,值夜班的學(xué)士蘇易簡已經(jīng)睡下了。睡夢中聽到圣駕光臨,蘇易簡急忙起身,在黑暗中穿衣服,十分狼狽。太宗即命一宮女從窗格間遞過蠟燭,木制的窗格間因此而留下了火燎的痕跡。這扇留有火燎痕跡的窗戶歷經(jīng)百年而從未換過,學(xué)士們一直將其視為皇恩浩蕩,從中深切地領(lǐng)會到圣上的殷切關(guān)懷和鼓舞。
由于值夜能接觸到皇帝,因此許多熱衷仕途者將其看作升官的捷徑,明朝的嚴嵩就是此中高手。明世宗信奉道教,好長生術(shù),宮中每有齋醮,就命詞臣起草祭祀文章。這些文章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謂之“青詞”。嚴嵩60歲的時候還每晚親自為皇帝值夜班,不為別的,就因為嚴嵩是“青詞宰相”,替皇帝捉刀的美差當然不能讓別人干了,即使是晚上,也不放過。嚴嵩也因此而專寵幾十年。
說到老年人值夜班,不得不提到姚崇。這位歷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的元老級宰相,在唐玄宗開元二年的某日,或許是值夜班值得累了,便以“年位已高”為辭,請求直令史不要安排夜班,引起其它大臣的不滿。負責排班的直令史非常為難。姚崇于是在值班簿上寫道:“我年紀大了,還讓我上夜班,這樣做是不是太不合情理了?”大家看后,忍俊不已,不再逼他值夜班。從此,宰相不參加值班也形成了一個制度。
最搞笑的值夜趣事發(fā)生在清乾隆年間。某晚,乾隆突然要對準噶爾用兵,急召秘書進來擬旨。偏偏此時在軍機處值夜班的巴延三,是被上司“抓壯丁”安排值班的,現(xiàn)在一下子站到了皇上面前,巴延三又驚又喜,大汗淋漓。乾隆口述圣意,巴延三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氐杰姍C處,巴延三憋得滿頭大汗,一個字也寫不出。幸虧當時跟過去一個小太監(jiān),這個小太監(jiān)很有文才,記憶力也好,他幫巴延三把皇上的旨意寫了下來。兩人誠惶誠恐地把文書交給乾隆時,以為會被苛責,誰料乾隆大夸圣旨起草得好,而且記住了巴延三的名字。后來,在皇上的“關(guān)心”下,這個在軍機處因頂替別人值夜班的巴延三官運亨通,一直當?shù)搅藘蓮V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