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準備回國完婚,臨行前他向清政府建議,帶幾名同文館學生到英國開闊眼界,以培養(yǎng)同英國打交道的人。主持“總理各國衙門”的恭親王奕訢也早就想派人到歐洲各國考察??墒且宦犝f要去“異邦”,大小官員“總苦暈眩,不敢應者”,這時,63歲的漢軍旗人斌椿應聲而出。大多數(shù)史料對斌椿的描述都很程式化,說他是近代以來難得的開眼看世界的領先人物。其實這次出洋考察是在極其低調(diào)的情形下開啟的,因為斌椿不過是前任山西襄陵縣知縣。清朝統(tǒng)治者自然有另外的考慮:斌椿只是個小官僚,倘若考察出了紕漏,也不損天朝顏面。
于是,斌椿接任并率團赴歐,名義上是旅游觀光,實際上抱著考察西方社會的政治目的。1866年3月,斌椿一行從北京出發(fā),先后游歷了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瑞典、芬蘭、俄羅斯、德國、比利時等11個國家,這個考察團的導游也是赫德。
斌椿率領的同文館觀光團在歐洲的游歷不到4個月,收獲并不是很多。斌椿“隨時記載,帶回中國”的,只有薄薄的一冊《乘槎筆記》。其間在歐洲的見聞不到兩萬字,但無論如何,這本書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最早親歷歐洲的記述,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一部分士大夫的傳統(tǒng)觀點:他見識了諸如近代火車、輪船、電報、電梯、蒸汽機、顯微鏡、大型紡織廠、兵工廠,卻認為只不過是些夷人之戲。斌椿為近代中國帶來的唯一先進的東西,就是他留意到的西方標點符號,并在書中向中國文人做了介紹,這是標點符號在中國使用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