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艷,楊 玲,彭 為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內科,湖北 仙桃 433000)
高血壓腦出血經顱腦血腫碎吸術的護理體會
許 艷,楊 玲,彭 為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內科,湖北 仙桃 433000)
目的:探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經顱穿刺血腫碎吸術后的護理。方法:在做好基礎護理的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頭痛情況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加強引流管護理,嚴格無菌操作,積極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結果: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5例經積極治療與護理,恢復良好28例,輕殘42例,中殘1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結論:加強對高血壓腦出血血腫碎吸術的護理,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高血壓;腦出血;血腫碎吸術;引流;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重癥,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病死率高。外科治療傳統方式是開顱清除血腫,需全身麻醉,手術創(chuàng)傷大,且這類病人多為老年人,手術耐受性差,效果欠佳,因而未能降低病死率及病殘率。后改進的鉆孔血腫抽吸術由于不易吸出血腫而被棄用。因此針對病人病情及臨床實踐,我科采用簡易定向錐顱血腫碎吸術,利用負壓吸引及吸引管內螺旋絞絲轉動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把凝固的血塊絞碎吸出,不傷及正常腦組織,利用尿激酶溶解及持續(xù)引流,利于清除血腫,符合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的要求。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應用以上方法治療高血壓腦出血95例,經過精心護理,均取得良好效果?,F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5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29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63.2歲。患者從發(fā)病到手術時間最長7d,最短4h。出血量在26~73ml。根據Glasgow昏迷評定量表評分:3~5分37例,6~7分45例,8~9分13例。
1.2治療方法
1)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疏導,消除恐懼和焦慮。譫妄、躁動不安者加保護性床檔,必要時加約束帶。向家屬交待病情手術的危害性及此手術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取得家屬的合作,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給予心電監(jiān)護,必要時留置尿管,建立靜脈通路,備好搶救藥品和搶救器材。
2)禁食禁飲,術前剃全頭,頭皮常規(guī)消毒后2%利多卡因局麻。對于效果差煩躁不安的患者給予0.9%生理鹽水500ml加入地西泮注射液50mg緩慢靜點,取得患者的配合。在顱骨上錐孔,用腦針試穿抽出陳血后退出并植入碎吸管,用0.9%生理鹽水500ml加肝素鈉注射液25000u沖洗,必要時尿激酶1~2萬U加生理鹽水3ml稀釋后注入血腫內,夾管1~2h,并放置引流管,術畢無菌敷料包扎。
1.3結果
經積極治療與護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5例中恢復良好28例,輕殘42例,中殘1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
2.1引流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將患者置于重癥室,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注意準確記錄24h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牽拉及折疊,將引流袋懸掛并固定于床頭。為保持引流通暢和有效,維持正常顱內壓,引流管口應高出腦室平面10~15cm。引流袋過高未達到引流目的,可能導致腦疝,引流袋過低則易導致顱內低壓綜合癥。當顱內壓高于此水平腦脊液則流出,從而使顱內壓處于正常水平。同時為保持引流速度均勻一致,可使用輸液器上調節(jié)器調整引流速度,每日控制引流量在150~200ml[1]。若引流液由暗紅色變?yōu)轷r紅色,提示再出血發(fā)生,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搬動患者或外出檢查時應先夾畢引流管,防止逆流。檢查回來時應重新調整引流袋的高度,觀察引流是否通暢。有精神癥狀、意識障礙及煩躁不安者使用約束帶,防止自行拔管,并向家屬做好宣教和指導以取得其配合。
2.2嚴格無菌操作以預防顱內感染
應在無菌條件下接引流袋,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嚴格消毒后敷料包扎完好并妥善固定,不可撓抓,頭枕無菌治療巾,如有污漬及時更換。為保持引流系統的密閉性,更換引流袋時先夾閉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入顱內引起感染。傾倒引流液時必須嚴格消毒,接口處保持無菌,嚴格控制和減少探視人員,病室每日空氣消毒1~2次,嚴防因引流造成的顱內感染。
2.3密切觀察病情,積極預防并發(fā)癥
1)患者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2~4周,頭部抬高15~30°,減少不必要的搬動,引流后再出血多發(fā)生在術后24~48h,故應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15~30min記錄1次,經常呼喚病人姓名及通過問話了解其主觀感受,觀察意識障礙的程度、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能力的變化。腦出血患者如由興奮逐漸轉變成抑制,肢體活動能力減弱或意識障礙加重,出現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躁動不安,血壓升高,呼吸不規(guī)則伴雙側瞳孔不等大,一側瞳孔進行性散大固定,應警惕再出血后顱內壓升高腦疝的發(fā)生,應及時通知醫(yī)生積極處理[2]。
2)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觀察血氧飽和度和生命體征的變化。對發(fā)熱者在積極控制感染的同時,要重視物理降溫,其方式有:酒精擦拭、溫水擦浴及冰毯、冰帽等的使用,但要嚴防凍傷的發(fā)生。觀察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和深淺度的變化。避免用力咳嗽。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呼吸道感染,吸痰管一用一更換。但要避免過度吸痰,以防損傷呼吸道粘膜。遵醫(yī)囑給予霧化吸入治療,定時扣背排痰,必要時做痰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控制及維持血壓在正常范圍或稍高水平,一般以舒張壓不超過90mmHg為宜,防止過低造成腦供血不足,但血壓持續(xù)高于180/120mmHg應排除再出血的可能。
3)做好基礎護理。妥善固定留置尿管、留置胃管,積極做好口腔護理和導尿管的護理。防止扭曲、折疊、阻塞或自行拔管。定期更換,嚴防逆行感染。密切觀察消化道有無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如胃內抽出咖啡色胃內容物和(或)有黑便排除時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定時翻身,體質消瘦可加用氣墊床,以防褥瘡的發(fā)生。指導床上大小便,攝入適量粗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用力排便導致的再出血。加強合理飲食搭配,攝入營養(yǎng)均衡以達膳食平衡,攝食宜低鹽低脂及優(yōu)質蛋白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各肢體處于正確姿位的擺放,縮短患側臥位時間,雙下肢活動受限者將背尾撐起,防止足下垂??祻蛯<移毡檎J為,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系統癥狀不再進展,48h后在康復師指導下可行康復護理,防止患肢攣縮和關節(jié)畸形等廢用性萎縮的發(fā)生,及早實施肢體康復、認知能力及語言的訓練。
腦血腫碎吸術后置管引流,可迅速清除顱內血腫,最大限度的引流出陳血,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減少繼發(fā)性的腦組織損傷。有效的正確的術后護理可明顯減少致殘率及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
[1]吳秀英,孫瑞霞,李長貴,等.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研究進展[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5,20(4):371-374.
[2]趙群.外科護理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9.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1.018
2012-07-09
許艷(1973-),女,湖北仙桃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722.151
A
1673-1409(2012)11-R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