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tǒng)媒體遇到互聯網時,面臨的第一個挑戰(zhàn)就是互聯網的主流模式是免費的。不僅如此,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還可以享受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終端無處不在的信息服務。從新聞到娛樂,從參與到互動,新媒體提供給用戶的是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的全新體驗與服務。新媒體從誕生之日起,似乎就特立獨行地奉行著自己的規(guī)則——“用戶為王”。
一些傳統(tǒng)媒體即使到了數字時代,仍然篤行“內容為王”。數字出版的主要產品是數字化的圖書、期刊、報紙,數字化轉型是將原子變成比特的物理形態(tài)的轉變,“轉型”變成了“轉形”。雖然內容是網站的立身之本,但由于版權保護力度的微弱及復制的零成本,使內容原本具有的獨特價值在互聯網上被極大地稀釋了。單純賣內容已經跟不上新的商業(yè)模式的要求,從用戶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造高附加值的應用產品才是出路。從成本來講,傳統(tǒng)媒體網站依靠編輯生產內容,而基于Web2.0架構的內容生產商再也無需龐大的采編隊伍,只需打造一個吸引受眾參與的內容平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受眾的互動參與,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可以利用網絡直接對話。在用戶踴躍參與的社交網絡,用戶之間互通信息、口口相傳,利用社交網絡不斷地嘗試營銷創(chuàng)新。一些出版商正積極地使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來傳播他們最新的內容,邀請網友進行互動,甚至創(chuàng)造社區(qū)?!扒罏橥酢钡膫鹘y(tǒng)規(guī)則將被打破。支持“用戶為王”的社會網絡既不僅僅是廣播式媒體,也不僅僅是媒介融合的渠道,而是一種全新的互動傳媒。價值從內容、渠道可以一直傳遞到用戶,推動價值鏈的優(yōu)化,大幅度提高總價值。
媒介經營之道,從盈利模式來說,關鍵在于定位。簡而言之,需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給誰看——找準用戶;二是看什么——選準內容;三是何以看——找準渠道。從這個邏輯順序出發(fā),用戶決定了媒體內容和渠道的選擇。定位首先要分眾化自己的服務對象,從而為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產品,在“分眾”中達到“聚眾”的目的。
這種基于“用戶為王”的商業(yè)模式,必須真正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尊重用戶的個性,關注用戶的閱讀體驗,滿足用戶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鼓勵用戶參與監(jiān)督與創(chuàng)新。
目前,媒體市場的天平正在由提供者向需求方傾斜,買方市場正在形成。傳統(tǒng)媒體在感嘆發(fā)行、廣告不斷下滑的現實時,也應該站在受眾的立場,捫心自問:我們真正了解用戶嗎?他們是誰?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數字技術環(huán)境下,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全媒體手段帶來的多方位、立體化、互動式的體驗,使我們的上帝——顧客的偏好、興趣、需求等已經悄然改變。上帝已經改變了約會地點,我們還需要在原地癡心等待嗎?
因此,唯一不變的是需要不斷改變。改變我們對受眾的認識,改變對于我們自己的認識,重新定位媒體人與受眾的關系。
數字化浪潮不斷沖擊著傳媒生態(tài),乃至社會生態(tài)。這是一個變革的社會,一個向民主、自由、平等的價值觀轉型的社會。傳統(tǒng)媒體向數字化轉型首先要看到這個社會大趨勢。就像學生不愿接受老師“填鴨式”的教育一樣,受眾也不喜歡接受媒體單方面的灌輸,無論你的內容多好、渠道多通,受眾更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主見參與到新的游戲中來,舊的游戲規(guī)則中對話語權的壟斷需要被分割,或者叫分享。
紐約大學新聞系教授杰·羅森在博客中寫道:“從前作為受眾的人們,是那些處在一個媒介體系接受端的人們,這一媒介體系是單向的、廣播式的,有著很高的門檻,少數幾家巨頭爭爭吵吵,而大多數人在彼此隔絕的情況下被動傾聽?!爆F在的媒體正如傳媒巨頭默多克曾說的那樣:權力正在發(fā)生轉移,從擁有和管理媒體的人向正在變得日益挑剔的受眾那里轉移。
這些受眾并不是我們想象的低智商、低趣味、低品位,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有著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在網上,我們經??梢圆黄诙龈髀贰案呤帧?,他們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用任何他們喜歡的方式獲得他們想要得到的資訊。我們是誰?我們不是單一的教化者,我們是輿論引導者、利益調節(jié)者、情緒疏導者,我們和受眾是完全平等的關系。
所有的競爭都是基于用戶的競爭。從傳統(tǒng)媒體到新媒體,轉變的不僅是形態(tài),還有企業(yè)文化的轉型。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與創(chuàng)造性的消費是數字出版商業(yè)模式的根本前提。這種基于“用戶為王”的商業(yè)模式,必須真正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尊重用戶的個性,關注用戶的閱讀體驗,滿足用戶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鼓勵用戶參與監(jiān)督與創(chuàng)新。
這才是我們要真正轉變的。如果觀念不轉變,傳統(tǒng)媒體向數字化轉型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