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劉曉鳴
優(yōu)于選題精于成文
——談談中小學教師教研文章的提煉
■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劉曉鳴
撰寫教研文章的“總法則”,是“有物有序”。這一提法,應能很好地破除教師“寫”的畏難之感。但真要做到“物”“序”俱佳,也頗不易。不下一番扎實的選題煉文功夫,難有好篇章。選題平庸,文面稀松,止于淺表,流于空泛,有敘無理,有法未彰,乃至博客式的“零散、斷續(xù)的頓悟”等等,都是差了一道煉題煉文的“功夫”。至于教余遣興,只愿在博客等空間“隨意、率性”地流瀉吉光片羽,那屬個人自由,另作別論。但若作為教研文章,則是要經(jīng)過好一番制作的。
教研文章的提煉,一要煉所選之題的價值,二要煉所成之文的價值。這“兩煉”,在時空上大致體現(xiàn)為“寫前”與“開寫”兩個階段。至于這兩個階段的微妙互動,那是文事之固有現(xiàn)象,理之當然。
一、煉選題。善于積累,勤于記錄,這既是一種“敘事研究”式的專業(yè)成長方式,也是好的教研文章選題不斷產(chǎn)生的良好基礎。儲備豐富,“想法”自然就多。這是選題的“前煉題時期”。從一個“想法”到成為選題,則至少要過“問、查、清”幾道關?!皢枴保哼@個“想法”會是一個“好選題”嗎?它有價值嗎?它是“實經(jīng)驗,實體會,實嘗試,實建議,實見地”嗎?它的的確確是“真實的問題,真實的研究與解決”嗎?此為第一關?!安椤保核阉饔洃泝Υ?,查閱有關書刊,將“想法”來一番“三堂會審”,看是不是“借來”的,是不是陳舊的,是不是重復的,以進一步?jīng)Q定取舍,調(diào)整角度。“清”:一清切口是否準實,二清材料是否優(yōu)足,三清思路是否清晰。煉選題的更高境界,就是更深入地開掘題材的創(chuàng)新價值,提出新的詮釋,新的方法,新的構(gòu)架,新的發(fā)現(xiàn)。
選題的提煉一般在“寫前”完成,但“開寫”后寫得好也在進一步優(yōu)升選題,故有“題深文深,文優(yōu)題優(yōu)”之文題效應。
二、煉成文。煉成文有兩重煉造維度,一是努力用文字實現(xiàn)選題的全面價值,運籌排布,務求全功;二是努力經(jīng)營出好的語言。二者既分立又重合。教研文章語言的“好”,即是要準確、實在、規(guī)范、簡明,人盡皆知的正確道理少講,可有可無的詞句不用,讓字字句句確切可靠??傮w而言,從經(jīng)營標題開始,煉文的幾個主要向度就應全面觀照落實了。
要“煉”選角度。對慣于“袖手于前,疾書于后”的寫作者而言,此項工作在“寫前”已成。這里單項列出,乃分而言之以資強調(diào),表明選題成文各煉其“煉”。所謂選角度,即指寫前選題既“煉”,大方向已定,在此大框架下,再精選成文角度。面對同一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會有不同的“得”。如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這一主題,不同的探入路徑帶來不同的成果:《讀出味兒讀懂事兒》,《古詩文誦讀教學淺談》,《誦讀法在古詩文教學中的作用》,《低段閱讀教學中怎樣促進學生情感體驗》,《談文言文教學的“讀”》。同為一“讀”,文成各異。選角度一事,功夫不同效果境界懸殊。作者應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正我反,人上我下,人虛我實,人大我小。平時多覽多知,撰文時開拓推敲,可得制勝之機。
要“煉”找切口。為文章找定一個小切口,既能寫得實,深得下去,不致浮在面上,又能與他人文章形成差異,不致雷同。此實為教研文章明智劃算之選。如語文教學中的“長文短教”大家談得多了,但切開一個“小口子”,成為《“長文短教”中的速讀能力培養(yǎng)》,就又別辟蹊徑了。
要“煉”容含量。教研文章屬實用一路,此類好文應有一定的“技術(shù)”含量。這包括教學智慧含量和專業(yè)研究份量。教研文章不像科研文章那么“科技”,但在“有研究、有見地”上總還是有個相應標準的?!盁挕保褪且堰@些“溶質(zhì)”都凝練在一篇之內(nèi)?!霸趩挝幻娣e內(nèi)見密度”。
要“煉”顯新意。教研文章的新意,不是靠華麗語言的外爍,而是靠內(nèi)容特色實力的魅力。立得起的標題、靠得住的文句、優(yōu)質(zhì)新穎的引證實例,都是這種“吸引力”的體現(xiàn)。最終煉制出的文本就是要把文內(nèi)“力道”傳真出來。“想著好”而“寫不好”是常有的事,大人物小人物概莫例外。寫教研文章,要通過行文這一修煉場,將文本再三修改錘煉,直到自認“最好”了,才肯出手。有時作者一改再改仍不滿意,幾至氣餒放棄,但“再”堅持一番,往往就“再掘一寸,便見黃金”了。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