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停停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編輯部,四川達州635000)
貞節(jié)觀雖然出現(xiàn)很早,但是其內涵及對女性的要求、約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文化不同而變化。盡管這種變化是有限的,但仍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
據(jù)筆者所見,明代涉及到貞節(jié)烈女形象的擬話本小說集共23部,分別是:《古今小說》(后改名為《喻世明言》)涉及貞節(jié)烈女形象8個、《警世通言》涉及貞節(jié)烈女形象9個、《醒世恒言》11個、《拍案驚奇》(后改名為《初刻拍案驚奇》)11個、《二刻拍案驚奇》10個、《鼓掌絕塵》1個、《型世言》12個、《石點頭》8個、《西湖二集》5個、《貪欣誤》6個,共81個貞節(jié)烈女形象。清代涉及到貞節(jié)烈女形象的擬話本小說集共12部,分別是:《醉醒石》涉及貞節(jié)烈女形象7個、《鴛鴦針》涉及貞節(jié)烈女形象3個、《五色石》5個、《無聲戲》2個、《十二樓》2個、《八洞天》9個、《五色石》5個、《跨天虹》1個、《云仙笑》2個、《照世杯》1個、《二刻醒世恒言》5個、《珍珠舶》1個。
以上23部擬話本小說集大體按照面世的時間順序,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明代中后期、明清易代時期、清代初期。從不同時期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jié)烈女形象中可以看出貞節(jié)觀在明清時期的嬗變情況。
明代中后期是擬話本小說創(chuàng)作的繁盛時期,此期的擬話本小說“三言”、“二拍”、《西湖二集》、《貪欣誤》、《型世言》、《鼓掌絕塵》等,都塑造了大量的貞節(jié)烈女形象。明代中后期,在陽明新學狂瀾之風以及市民階級價值觀的影響下,出現(xiàn)了以情抗理、張揚個性的人文啟蒙思潮。程朱理學受到了一定沖擊。在此影響下,擬話本小說雖然提倡女性守貞守節(jié),但對于不幸失身的女子,多表示同情和寬容;同時在貞節(jié)與情感之間,強調夫妻雙方情感的地位和作用。如《古今小說》第1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對失節(jié)的女主人公王三巧,作者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寬容。王三巧與丈夫蔣興哥感情很好。結婚四年,蔣興哥外出經商。此后三巧“目不窺戶,足不下樓”,甚是貞節(jié)。但后來中了薛婆與陳商的奸計而失身,被蔣興哥得知后將她休回家中。三巧曾試圖懸梁自縊,被母親救下,母親的一席話頗為發(fā)人深思:“你好短見!二十多歲的人,一朵花還沒有開足,怎做這沒下梢的事?莫說你丈夫還有回心轉意的日子,便真?zhèn)€休了,恁般容貌,怕沒人要你?少不得別選良姻,圖個下半世受用。你且放心過日子去,休得愁悶?!盵1]25-26明末社會貞節(jié)觀已不似明初時那么嚴格,市民更注重的是自身利益與快樂享受。蔣興哥對三巧兒也并非恩斷義絕,休妻亦是委婉,當三巧兒再嫁時,“興哥雇了人夫,將樓上十六個箱籠,原封不動,連鑰匙送到吳知縣船上,交割與三巧兒。”[1]26三巧兒對此甚是感激,后來蔣興哥遇到官司,三巧兒也盡力相救。王三巧雖然失貞,但是作者還是對她給予了極大的同情與諒解。三巧兒的后夫知縣吳杰在得知三巧兒與興哥的事情后,亦將三巧兒與16個箱籠還給蔣興哥。王三巧兒與蔣興哥破鏡重圓,但由妻變妾。對她的失貞,作者還是站在道德的立場上給予了批判,但相對于有些小說的描寫,馮夢龍顯得寬容得多。此時的貞節(jié)觀對女性的要求還比較寬松,在這種寬松貞節(jié)觀的關照之下,女性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也比較幸福。
又如《醒世恒言》第32卷《黃秀才徼靈玉馬墜》中的韓玉娥與黃益之一見鐘情,定期密約。后玉娥遇難,幾經周折輾轉,被鴇兒薛媼救起,薛媼得知玉娥與益之有情,而益之又是個才子,功名如探囊取物,遂對玉娥敬愛有加,好好供養(yǎng),并不相犯。益之中進士后,薛婆欲往相認,玉娥說:“且慢!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未知黃郎真心何如?”[2]686后被黃益之的對頭呂用之訪得玉娥美貌,強搶玉娥。到呂府錦衣玉食伺候,“玉娥只是啼哭,將首飾擲之于地,一件衣服也不肯穿?!盵2]686“呂用之一般也會幫襯,說道:‘我富貴無比,你若順從,明日就立你為夫人,一生受用不盡!’玉娥道:‘奴家雖是女流,亦知廉恥,曾許配良人,一女不更二夫。況相公珠翠成群,豈少奴家一人。愿賜矜憐,以全名節(jié)?!盵2]687此處玉娥的守貞,已不再是僅僅守著禮教冷冰冰的教條,她與黃益之一見鐘情,兩情相悅,她的守貞有著情感因素。她不僅為了禮教而守貞,更是為了愛情而守貞,故此處的貞節(jié)觀,可視為情貞。玉娥抵死不從,又有玉馬保護,呂用之被胡僧所惑,即讓薛媼將玉娥送與黃益之。而當薛媼打趣玉娥,使玉娥誤解又要將她送人時,玉娥說:“奴家所以貪生忍恥,跟隨到此,只望黃郎一會。若轉贈他人,與陷身此地何異?奴家寧死,不愿為逐浪之萍,隨風之絮也!”[2]688而當?shù)弥獏斡弥畬⒆约核浿耍切男哪钅畹狞S郎時,玉娥欣然隨薛媼而走。與黃益之見面后,玉娥拿著玉馬墜對益之說:“妾若非此物,必為呂賊所污,當以頸血濺其衣,不復得見君面矣?!盵2]689玉娥隨時準備為情、為禮而放棄生命,而她選擇自殺的方式,也是及其慘烈的,“以頸血濺其衣”,既體現(xiàn)了玉娥的貞烈,亦從側面看出玉娥面對強權的憤恨與無奈,女性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面對守貞不能的強大勢力,只有以死來抗爭,其結局,也只有死路一條。此處玉娥體現(xiàn)出的貞節(jié)觀,已經不再是盲目地遵從禮教對女性規(guī)定的死板教條,而是更多地滲入了感情因素,黃益之以情打動玉娥,玉娥為他守貞也更多是出于情感的驅使,此處女子守貞已不僅僅是守著一紙死氣沉沉的婚約。以情動人,以才動人,從而使女性積極主動地為男性守貞,是男性貞節(jié)觀進化的一個方面,男性要有才有情,才能達到讓女性為他守貞的標準,而不再是讓女性無條件、單方面地堅守貞節(jié)。
明末,世風日下,市民更加注重感官享樂,重利輕義。對此,一些小說家以道德教化為己任,追求道德至上主義,試圖以道德符號化的人物“為世樹型”,以期達到警醒癡頑、教化風俗、挽救人心世道之目的。因此塑造了大量貞節(jié)烈女、忠臣義士的形象。其中尤以貞節(jié)烈女為多。筆者統(tǒng)計,僅《型世言》、《石點頭》2部作品共54個短篇故事中就描寫了20個貞節(jié)烈女形象,占明代擬話本小說貞節(jié)烈女形象總數(shù)的近四分之一,而且多為傳統(tǒng)的貞節(jié)烈女形象。而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貞節(jié)觀都比較嚴格、苛刻。這種貞節(jié)觀背離了人的情感,極端壓抑人的本性,不再試圖調和道德和人性的沖突、尋找中和禮教和人性的中庸之道,而是以極端的方式刻板地規(guī)定女性必須無條件守貞。
《型世言》第16回《內江縣三節(jié)婦守貞 成都郡兩孤兒連捷》中塑造了3個節(jié)婦形象,分別是吳氏、李氏與陳氏。其中李氏是蕭季澤之妾,為蕭季澤生有一子。蕭季澤病重,臨死前囑咐道:“吳氏、陰氏一同守寡,看管蕭氏的這兩兒。李氏雖有子,但年紀止二十六歲,恐難守節(jié),聽他改嫁,不可索他的錢?!盵3]225蕭季澤的兄弟肖騰娶妾陳氏,“年十九歲,卻也生得有些顏色,還又曉得一手女工針指,更性格溫柔,做人謹慎?!保琜3]224無子。禍不單行,肖騰亦病重,臨死前亦囑咐道:“世建年已十一,已有頭角,將來畢竟成人,賢妻可為我苦守。陳氏隨我七年,無子,年紀尚小,可與出身?!盵3]224世建乃肖騰之子,正妻陰氏所生。在這里,丈夫臨死的遺言是讓兩個小妾改嫁,也可得知李氏、陳氏均為年輕貌美之女子,但是,二人卻并不想改嫁,無論有子無子,均立志守節(jié)?!皟蛇吂褘D,彼此相倚,過了百余日,陰氏因遺言,叫陳氏出嫁。陳氏揮淚道:‘我生作蕭家人,死作蕭家鬼。況大娘多病,我愿相幫,愿管小郎,斷無二心?!沁厖鞘吓吕钍夏晷?,不肯守,又蕭季澤遺命,叫他出嫁,日日看了世延痛哭,道:‘你小小兒子,靠誰照管?’李氏聽了,便罰誓道:‘天日在上,我斷不再醮,決老死蕭家牖下!’與吳氏兩個朝夕相傍,頃刻不離,撫育兒子,不分彼此。”[3]226很多媒婆來提親,家人也紛紛勸李氏、陳氏再嫁,都被她們堅決回絕。陰氏后來病死,陳氏視世建為己出,陳氏家人勸陳氏改嫁,“陳氏聽了,痛哭道:‘世建這個小兒,關系蕭家這一脈斷續(xù),若丟了他,或至他不能存活,或至他流于下賤,是蕭家這脈無望了。我看得世建身子重,就看得我這身子不輕。如今任他仔么窮苦,我自支撐,決不相累。我自依著二房兩個寡婦,盡好作伴,不要你管!再不要你胡纏!”[3]227-228自此,兩邊寡婦相依為命,堅心守節(jié),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李氏之子,與陰氏之子,長大后都中了科舉,做了高官,“里遞公舉,府縣司道轉申,請旨旌表。李南洲少卿為他作《雙節(jié)傳》?!盵3]229
《郭挺之榜前認子》中的青姐,乃米老兒之女,米老兒因欠錢糧賣女,郭挺之仗義相助,米老兒欲將女兒送給郭挺之為妾,郭挺之嚴辭拒絕。青姐自言:“我既得了他的銀子,又送過與他,他受與不受,我就是郭家的人了,如何好又嫁與別人?如若嫁與別人,則前番送與他都是虛意了。我雖是鄉(xiāng)下一個女子,不知甚的,卻守節(jié)守義也是一般,斷沒個任人去取的道理。郭恩人若不要我,我情愿跟隨父母,終身不嫁,紡績度日,決不又到別人家去?!盵4]后青姐得嫁郭挺之為妾,有五個月身孕時,郭挺之隨母舅進京,離開青姐,一別二十年。青姐生子郭梓,獨自撫育成人,郭梓二十歲中進士,與父親郭挺之同年,遂得相認,接親母青姐與父親團圓。
此時擬話本小說貞節(jié)烈女形象所體現(xiàn)出的貞節(jié)觀已經發(fā)展到了極至,女性無條件守貞成為貞節(jié)觀的主流,甚至一直被貞節(jié)觀忽視的小妾也被納入了守貞的規(guī)范之中。貞節(jié)觀要求她們摒棄一切雜念,無條件為亡夫守貞,不為任何誘惑所動。
此時期的擬話本小說主要有:《跨天虹》、《醉醒石》、《鴛鴦針》、《無聲戲》、《十二樓》、《五色石》、《八洞天》等。這個時期的擬話本小說在主題上多集中于對明后期社會政治、人情的反映及對明亡歷史教訓的反思,雖然教化意識依然存在,但貞節(jié)問題顯然已較為淡化。描寫的貞節(jié)烈女形象也不多。對貞節(jié)烈女形象的描寫大多一帶而過,故事的重點并不在宣揚貞節(jié)觀念上。作品中流露出的貞節(jié)觀念多屬于傳統(tǒng)貞節(jié)觀。
《五色石》卷之5《續(xù)箕裘》中的女主人公喜云桂與表親吉孝指腹為婚。不料吉孝被繼母排斥設計陷害,幸被喜家救活。云桂聽到吉孝的死訊時“情愿終身不嫁。”[5]小說中對喜云桂著墨不多,對于她守貞的描寫也只用了幾句話?!蹲硇咽返?回《矢熱血世勛報國 全孤祀烈婦捐軀》中的曹瑞貞,乃姚指揮之妾。姚指揮戰(zhàn)死,曹瑞貞與姚指揮妻武恭人抱著襁褓孩兒逃命,途中被官兵攔下,欲將其帶到軍營淫污。曹瑞貞賺騙官兵,讓他們放了武恭人,掩護武恭人和孩兒逃脫,自己卻被虜,最后因守貞被官兵殺死?!栋硕刺臁肪?《反蘆花》中的辛端娘,躲避兵亂時,因小腳不得速行,為了不拖累丈夫和幼子而投井自盡,后被路過的父親救起,探聽丈夫消息,誤聽死訊。端娘年紀尚輕,但并未再嫁,而是在娘家守寡。后知道長孫陳未死,夫妻團聚。
此期擬話本小說的敘事價值也不在于其道德性,而是傾向于故事性。貞節(jié)烈女形象的出現(xiàn)更多的是因為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所以,對她們多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并且大多將堅守節(jié)烈的背景放置在明清鼎革之變的動亂背景下,多寫因戰(zhàn)亂而拼死守貞的女性形象,例如曹瑞貞、辛端娘等。此外,這些小說在表現(xiàn)女性為貞節(jié)而死時,常與朝臣的忠君相提并論,對應來寫。有的還借守節(jié)大發(fā)忠君之論。如《矢熱血世勛報國全孤祀烈婦捐軀》中就有這樣的話:“蓋臣死國、妻死夫,乃天地間大道理?!盵6]《劉烈女》中也有一段關于男子忠君的議論:“古人說得好:‘國難識忠臣?!凶又戮?,猶女子之事夫;男子殉節(jié)謂之忠,女子殉難謂之烈。然忠與烈,須當患難死生之際才見得,故又云:‘愿為良臣,不愿為忠臣,’那患難死生,是恁么好事?只愿天下太平,做個好官”[7]可見當時人們已不再像明代中后期那樣關注女性的守貞問題,而是更多地關注于戰(zhàn)亂給人們帶來的生活變化和創(chuàng)傷,以及對明亡的反思。
此時期李漁的擬話本小說中所表現(xiàn)出的貞節(jié)觀值得注意。李漁作為怪才橫空出世,他的很多想法標新立異。他在貞節(jié)觀問題上傳統(tǒng)而不極端,中庸而兼顧人情、實利。如《合影樓》中的管玉娟,《夏宜樓》中的詹嫻嫻,《奉先樓》中的舒娘子,《女陳平計生七出》中的耿二娘等都體現(xiàn)出這一特點。李漁在《女陳平計生七出》入話中就有關于忠孝節(jié)義的議論:
“話說忠孝節(jié)義四個字,是世上人的美稱,各個都喜歡這個名色。只是奸臣口里也說忠,逆子對人也說孝;奸夫何曾不道義,淫婦未嘗不講節(jié)。所以真假極是難辨。古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嬲婕?,除非把金銀銅錫,下爐一試,假的壞了,真的依舊剩還你。這忠孝節(jié)義將來一試,假的倒剩還你;真的一試,就試殺了。”[8]
表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貞節(jié)觀的突破。當女性貞節(jié)與丈夫的利益不能相兼時,李漁主張“取重略輕”,即放棄守節(jié),保全利益。
《奉先樓》中的舒娘子為保全丈夫子嗣而失節(jié),李漁對此持肯定態(tài)度。舒娘子忍辱存孤嫁給了一位將軍,將孩子養(yǎng)大,偶遇前夫,將孩子交還給前夫后,“只因舒娘子賦性堅貞,打發(fā)兒子去后,就關上艙門,一索吊死?!盵9]被解救蘇醒后,將軍感她是個“忍辱存孤的節(jié)婦”,讓她與舒秀才及孩子一起離開。無論是“常時”的“節(jié)義”,還是“亂時”的“存孤”,都是以男性利益為基礎,以男性利益最大化為前提。若無事,女子就應該守節(jié),以保證男子宗祠血統(tǒng)的純正;若有事,則女子可以以失節(jié)為代價,來換取對男子更有利的東西,譬如“存孤”。但是此時作者顯然對于為了存孤而失貞的女性給予了極大的寬容,因為不僅安排她與前夫團圓,且借小說人物之口,承認舒娘子是個節(jié)婦,作為失身的女性,仍然被稱為節(jié)婦,這在明清擬話本小說中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李漁這種看似寬容的貞節(jié)觀,其實質仍然是以男性視角為中心,以維護男性利益為準則。
清代前期統(tǒng)治者對政治、文化的控制較為嚴格,采用文化專制的方式來控制國民思想,體現(xiàn)出了提倡宋學、回歸理學的特征。小說家在重視小說娛目賞心的審美效果時,又重新強調教化。故貞節(jié)烈女形象雖不多,但體現(xiàn)出向傳統(tǒng)回歸的特征。此期的擬話本小說集主要有:《云仙笑》、《照世杯》、《娛目醒心編》、《珍珠舶》、《二刻醒世恒言》等。
《娛目醒心編》卷12《驟榮華頓忘夙誓變異類始悔前非》中的自幼與金哥兒指腹為婚,后來金哥兒家道中落,娟娟父母意欲悔親,娟娟得知,便欲尋死。之后幾經周折嫁給金哥兒為妾。娟娟寧愿給金哥兒做妾,也不愿另配他人為妻,皆因禮教貞節(jié)觀要求女性守貞的理念。卷14《遇賞音窮途吐氣酬知己獄底抒忠》中的張氏,在丈夫保安遠行后,獨自帶著幼子生活?!耙率巢恢?,無以存活”[10],張氏不遠千里,開始尋夫,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丈夫。這些貞節(jié)烈女形象雖然不是此時擬話本小說著力刻畫的重點,但是通過只言片語的描寫,會發(fā)現(xiàn)此時對女性守貞程度的要求較之明清易代之際嚴格了許多,有著回歸傳統(tǒng)貞節(jié)觀的傾向。娟娟堅持為一個自己并不熟悉、不識面貌的男子守貞,這表明了娟娟守貞的麻木與盲從,此處她對貞節(jié)堅持的不是因為情感的驅使,而是出于對貞節(jié)觀的遵循。張氏在基本生活不能保障的情況下還堅持守貞,無怨無悔,支撐她的精神支柱主要也還是貞節(jié)觀。此時的貞節(jié)觀已回歸于傳統(tǒng)而苛刻。
明清擬話本小說貞節(jié)烈女形象所體現(xiàn)出的貞節(jié)觀,由于明清兩朝政治、文化的差異,也呈現(xiàn)出不同特點。經歷了由明代中期的相對寬松,到明代中后期的嚴格,再到明清易代之際的淡化,及清代前期向傳統(tǒng)的回歸,這種變化既與不同時代文化、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相一致,同時也與不同時期話本小說的創(chuàng)作心理和審美趣味有關。
在明清擬話本小說眾多的貞節(jié)烈女形象群中,體現(xiàn)出了各種各樣的貞節(jié)觀,從守貞程度上可以分為傳統(tǒng)貞節(jié)觀與變通貞節(jié)觀,從性別角度可以分為男性貞節(jié)觀與女性貞節(jié)觀,無論哪種貞節(jié)觀,其本質永遠不變,即以維護男性利益為宗旨。而在明、清漫長的社會歷史中,貞節(jié)觀也出現(xiàn)了從萌芽期到發(fā)展期,從發(fā)展期到極端期,從極端期到崩潰期,又從崩潰期回歸到發(fā)展期的循環(huán)發(fā)展過程。即使在極端期貞節(jié)觀也沒有被社會所完全認同過,同樣在崩潰期貞節(jié)觀也沒有完全消失,貞節(jié)觀就是以這樣一個雖然是主導思想卻始終沒有被社會完全認同的情況伴隨了明清擬話本小說的始終。
[1]馮夢龍.古今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2]馮夢龍.醒世恒言[M].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65.
[3]陸人龍.型世言[M].北京:中華書局,1993.
[4]天然癡叟.石點頭[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7.
[5]筆煉閣主任.五色石[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2:108.
[6]東魯古狂生.醉醒石[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56.
[7]羅浮散客.貪欣誤[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2:105.
[8]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4:51.
[9]李漁.十二樓[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5:422.
[10]草亭老人.娛目醒心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