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詩情偏向雨聲濃——論杜甫的寫雨詩兼與李商隱比較

2012-04-07 17:04:12劉曙初
關(guān)鍵詞:杜詩李商隱杜甫

劉曙初

(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福建福州 350007)

詩情偏向雨聲濃
——論杜甫的寫雨詩兼與李商隱比較

劉曙初

(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福建福州 350007)

通過對杜甫寫雨詩的分析、對比,文章認為由于雨的特點、居住地的氣候、中國古典詩歌中寫雨詩的傳統(tǒng)和自身的心理特征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使雨成為杜甫經(jīng)常描寫的對象;寫雨詩則表現(xiàn)了杜甫豐富而敏銳的情感,顯示了杜甫生命的境界。其特點為在描繪雨時,杜詩體物工妙;在用雨來營造意境時,杜詩造境渾融;在用雨來象征暗示時,杜詩比興深微;而李商隱的寫雨詩作為個案,則深刻地反映了杜甫寫雨詩的巨大影響。

杜甫;李商隱;寫雨詩;接受;影響

一、杜詩中的“雨”

“片云天上黑,應(yīng)是雨催詩。”(《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晚際遇雨二首》之一)[1]172對杜甫來說,雨是激發(fā)詩情、醞釀詩思的催化劑。因此,他對雨情有獨鐘。杜詩中直接以雨字命題的就有7首(組詩以一首計,下同),還有34首題目中包含雨字,正文中寫到雨的就更多,有219例,大約每七首就會寫到雨。這些寫雨詩幾乎每一首都很精彩。方回《瀛奎律髓》選錄了其中的十六首,并解釋說:“老杜晴雨詩取二十首,似乎太多,然他人無此等氣魄,學(xué)者但觀老杜、圣俞、后山、簡齋四家賦雨甚弘大,其工密、其高爽為如何,即知去入矣。”[2]645

翻開杜甫的詩集,我們會看到姿態(tài)萬千的雨景,聽到各種各樣的雨聲。在程度上,杜詩中有小雨、細雨、微雨、疏雨、急雨、大雨、驟雨等。在溫度上,有寒雨、凍雨等。在時間上,有春雨、梅雨、夏雨、秋雨、朝雨、暮雨、夜雨、久雨、宿雨、立秋雨、甲子雨等。在空間上,有山雨、峽雨、塞雨、江雨、村雨、檐雨、樓雨、松上雨、沙中雨、蜀雨、楚雨、白水雨、灌壇雨、巫山雨等。還有與其他天氣狀態(tài)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雨,如風(fēng)雨、雷雨、云雨、雨露、雨雪、霧雨等。此外還有新雨、白雨、煙雨等等。

其中有些“雨”在不同的文本語境中雖然能指相同,但功能和所指并不相同。有時是描述性的,指作為一種天氣狀況的雨,有時則是修辭性的,是一種比喻或用典,并不是指作為天氣狀況的雨,如雨露、云雨等。杜詩中七處出現(xiàn)雨露,四例是比喻君恩,如《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氣得神仙迥,恩承雨露低?!保?]220三例是指雨水和露水,如《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乾坤霾漲海,雨露洗春蕪?!保?]1868杜詩中十三處出現(xiàn)云雨,五例是化用宋玉《高唐賦》中巫山神女的故事,如《詠懷古跡五首》:“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保?]1522有八例是指云朵和雨水,如《太平寺泉眼》:“如絲氣或上,爛漫為云雨?!保?]599也有些“雨”在同一文本語境中兼具多種所指,既是描述性的,也是修辭性的。如《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皇天悲送遠,云雨白浩浩?!保?]363這里的云雨既指送別時云雨沉沉的天氣,烘托離愁別緒,同時也是運用王粲《贈蔡子篤》“風(fēng)流云散,一別如雨”[3]357的典故,多種功能和所指的復(fù)合使詩歌的意蘊增殖,變得更為豐富。此外,并非所有杜詩中的“雨”都是作為名詞,指一種天氣狀態(tài),有時是作為動詞,指落下,如《寄韓諫議注》“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1]1508,這樣的情況有五例。

作為動詞和純粹修辭手段的雨在杜詩中僅有二十余例,其余絕大多數(shù)的雨,都是指具體時空中的雨,一種現(xiàn)實的天氣狀態(tài)?,F(xiàn)實中的雨引起杜甫的審美注意,激起杜甫的創(chuàng)作沖動和靈感,杜甫也選擇現(xiàn)實中的雨進入詩歌。這種現(xiàn)象折射出杜甫的創(chuàng)作個性,那就是杜甫是一個現(xiàn)實型的詩人,現(xiàn)實中的事物引發(fā)了他的詩興,他也傾向于圍繞現(xiàn)實中的事物展開詩思,最終把它們轉(zhuǎn)化為文本中抒情達意的符號。

二、杜甫為什么愛寫雨

這首先與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和情感心態(tài)有關(guān)。作為一名詩人,杜甫本來感情就豐富飽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向來哀樂何其多”(《渼陂行》)[1]182,又加上人生曲折困頓,處處受挫,心中堆積很多的感慨,于是“蒼茫興有神”(《上韋左相二十韻》)[1]227,難以抑制,稍有外緣的觸動就會流露。而雨又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狀況,因此它激發(fā)杜甫的詩情、成為杜甫詩中的表現(xiàn)對象,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這也與雨的特點有關(guān)。在審美方面,雨景雨聲,在一定程度上隔開了人和外部世界,使人對世界產(chǎn)生某種距離感,讓人能從現(xiàn)實中抽身而出,對世界作某種超越的觀照。更何況雨絲飄揚,雨聲淅瀝,本來就給人視覺和聽覺的審美享受。雨的這種審美特點無疑使它容易得到詩人的青睞。不僅是杜甫,其他詩人的筆下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雨,據(jù)統(tǒng)計,《全唐詩》中寫到雨的有七千多例[4]111。在現(xiàn)實方面,雨作為一種天氣狀況,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會產(chǎn)生影響,有時還是很重大的影響。對個人來說,在外奔波時,雨會明顯增加他的困難,所以奔波中的杜甫一再感嘆“泥濘相攀牽”(《彭衙行》)[1]414、“直愁騎馬滑”(《放船》)[1]1040。在家閑居時,雨會妨礙親朋之間的來往,所以杜甫多次在雨中抒發(fā)對朋友的思念,如《江雨有懷鄭典設(shè)》等。而且孤獨的處境能讓人更安靜地省察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進而促使詩情涌動。此外雨水帶來寒氣,對杜甫這樣的窮人也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如《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所反映的那樣。對社會來說,古代中國主要是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雨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緊密相關(guān),作為一個愛國憂民的詩人,杜甫自然會對雨格外關(guān)注,久旱遇雨或久雨傷農(nóng)都會牽動詩人敏感的神經(jīng),讓他歡喜讓他憂。

第三,還與杜甫居住地的氣候特點有關(guān)。杜甫曾長期在四川和重慶居住,從乾元二年冬入蜀到大歷三年春出峽,前后有八年時間。這一帶又恰好是雨水較多的地區(qū)。杜甫入蜀前主要活動在雨水相對較少的北方,因此他有時難免感到不適應(yīng)。在四川杜甫經(jīng)常感嘆雨多:“蜀天常夜雨”(《水檻遣心》之二)、“蜀雨無時干”(《重簡王明府》)[1]卷10。在重慶時更經(jīng)常感嘆雨多:“江上日多雨”(《江上》)[1]1329、“楚天不斷四時雨”(《暮春》)[1]1604、“峽內(nèi)多云雨”(《寄峽州劉伯華使君》)[1]1717等等,甚至都多到了讓詩人厭煩,恨不得早一點離開:“只應(yīng)踏初雪,騎馬發(fā)荊州。直怕巫山雨,真?zhèn)椎矍??!保ā陡}》之一)[1]1677既然雨如此頻繁地光顧杜甫的生活,又如此深深地影響杜甫的心情,因此它進入杜甫的詩中就是理所當(dāng)然。

不可忽視的是,杜甫對雨的青睞還與中國古典詩歌中寫雨的傳統(tǒng)密不可分。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多次寫到了雨,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5]468、“我徂東山,滔滔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豳風(fēng)·東山》)[5]421,巧妙地以雨景烘托出人物久戍歸來時悲喜交集的心情,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冻o》中也有對雨的描寫,如《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6]80,云雨黯淡的景象表現(xiàn)了山鬼獨自等待時的凄傷和落寞。自此以后雨與中國詩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常常進入他們的詩篇,以至于不甘心做一個詩人的陸游帶著自嘲和心酸感嘆道“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劍門道中遇微雨》)[7]269,把雨當(dāng)做詩人的標(biāo)志性氣候背景。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杜甫對源遠流長的寫雨詩傳統(tǒng)自然是非常熟悉的,這種寫雨詩的傳統(tǒng)不僅對杜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富有啟發(fā),而且融進杜甫的審美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規(guī)范杜甫對雨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從而最終影響杜甫對雨這一審美意象的創(chuàng)造。

三、寫雨詩表現(xiàn)的情感意蘊和人生境界

在寫雨詩中,杜甫流露出或喜或悲的情感,這些情感往往與自然、人生和社會等多種因素緊密相關(guān)。這不僅反映了杜甫感情豐富敏銳的心理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折射出杜甫所達到的人生境界。

有時杜甫賞雨景,聽雨聲,會沉浸在自然的妙境中,如《喜雨》:“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云。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晚來聲不絕,應(yīng)得夜深聞。”[1]卷14本來久旱無雨,應(yīng)該會聯(lián)想到雨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但詩人并沒有這樣,他很快就陶醉在雨境中,欣賞著眼前的云雨花鳥,他對雨是如此的喜愛,以至還覺得不滿足,希望在深夜里仍然能有雨聲相伴。在對雨境超功利的審美觀照中,產(chǎn)生了一種沒有明顯功利色彩的喜雨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欣賞。

雨中的情懷有時與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有關(guān)。如《彭衙行》:“一旬半雷雨,泥濘相攀牽。既無御雨具,徑滑衣又寒。有時經(jīng)契闊,竟日數(shù)里間。野果充糇糧,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保?]1218雷雨使杜甫的奔波更艱辛、更危險。又如《雨四首》之三:“物色歲時晏,天隅人未歸。朔風(fēng)鳴淅淅,寒雨下霏霏。多病久加飯,衰容新授衣。時危覺凋喪,故舊短書稀。”[1]1799在歲末的朔風(fēng)寒雨中,流落天涯的詩人想到自己的衰病、時局的危難和人情的冷落,真是百感交集。

更多的時候,杜甫在雨中是心懷社稷,情系蒼生。他時而為久旱逢雨歡呼雀躍,如《大雨》:“西蜀冬不雪,春農(nóng)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執(zhí)熱乃沸鼎,纖絺成缊袍。風(fēng)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流惡邑里清,矧茲遠江皋?;耐ゲ禁X鶴,隱幾望波濤。沉疴聚藥餌,頓忘所進勞。則知潤物功,可以貸不毛。陰色靜隴畝,勸耕自官曹。四鄰耒耜出,何必吾家操?!保?]907-908時而為久雨傷農(nóng)愁眉不展,如《秋雨嘆》其二:“闌風(fēng)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馬來牛不復(fù)辨。濁涇清渭不可分。禾頭生耳黍穗黑,農(nóng)夫田父無消息。城中斗米換衾綢,相許寧論兩相值?!保?]217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的時局更是讓杜甫在雨中掛念不已,如《村雨》:“雨聲傳兩夜,寒事颯高秋。攬帶看朱紱,開箱睹黑裘。世情只益睡,盜賊敢忘憂?!保?]1175他甚至認為是戰(zhàn)爭引來了雨水:“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保ā队辍罚?]1338,又幻想雨水能消弭戰(zhàn)事:“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吳越。”(《喜雨》)[1]1020

在雨中,杜甫或喜或愁,他的喜悅和愁苦總是與具體時空背景中的現(xiàn)實有關(guān),有的來自對某個雨境的超功利的審美觀照,有的來自特定的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有的來自對社稷蒼生的牽掛,從中不僅可以看出杜甫詩心的廣闊和敏銳,體現(xiàn)了杜甫作為一個詩人杰出的文學(xué)才華,而且也表現(xiàn)了杜甫的人生境界。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境界分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個層次。自然的境界是順著自己的本能或社會的習(xí)俗做事,而對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覺解。功利的境界是為自己而做事,雖然最終的后果可能對他人有利,但他的動機是為自己。道德的境界是覺悟到自己是社會的一部分,他是為社會利益而做事。天地境界是覺悟到社會之上還有更大的整體即宇宙,自己是宇宙的一員,為宇宙的利益而做事[8]554-557。杜甫在寫雨詩中對以審美的態(tài)度觀照自然,忘懷得失,浩然與天地一體,類似天地境界;對人生的體驗和對社稷蒼生的牽掛,往往是從一己的遭遇出發(fā),同情別人尤其是弱者的命運,操心整個社會和國家,這無疑屬于道德境界。杜甫的人生境界超越了自然和功利的層次,達到了道德和天地的層次。詩是人生境界的感性顯現(xiàn),正是由于杜甫達到了這樣崇高的人生境界,杜詩才能如此博大深沉,具有震撼人心的恒久魅力。

四、雨與杜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

詩歌文本是各種符號按照不同的層級組織而成。作為一個意象符號,雨在杜詩文本中有時是藝術(shù)表現(xiàn)的目的,有時是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手段。不同的層級決定了符號在文本中的不同性質(zhì),即它究竟是純粹描繪的對象,是構(gòu)成意境的要素,還是象征暗示的形象。在描繪雨時,杜詩體物工妙;在用雨來營造意境時,杜詩造境渾融;在用雨來象征暗示時,杜詩比興深微。

在對雨境形容刻畫時,杜詩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調(diào)動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各種感覺捕捉雨的特征。如《晨雨》:“小雨晨光內(nèi),初來葉上聞。霧交才撒地,風(fēng)折旋入云。暫起柴荊色,輕霑鳥獸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保?]1631又如《雨四首》之一:“微雨不滑道,斷云疏復(fù)行。紫崖奔處黑,白鳥去邊鳴。秋日新霑影,寒江舊落聲。柴扉臨野碓,半濕搗香粳。”[1]1798一首寫小雨,一首寫微雨。寫小雨時多用實寫,它在霧氣中灑落大地,又隨風(fēng)飄入云中。處處緊扣小雨的特征,寫出雨的形態(tài)、聲音和運動。寫微雨則多用虛寫,寫雨中的景象,尤其是用云進行烘托,如果不是有霑、濕的效果,簡直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把微雨寫得若有若無。與大雨、暴雨、驟雨不同,小雨和微雨的外部特征不鮮明,給人的感官刺激也不強烈,尤其是小雨和微雨之間的差別就更是難以覺察。但杜甫卻能準確地描摹它們的特征,觀察之細致、感覺之敏銳、筆觸之精細,都令人嘆服。杜甫還擅長描寫夜雨,如《春夜喜雨》就是膾炙人口的寫夜雨的名篇。此外,杜詩中有很多寫雨的片段,如“煙添才有色,風(fēng)引更如絲”(《雨》)[1]1247、“風(fēng)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二十判官》)[1]1266、“峽云行清曉,煙霧相徘徊。風(fēng)吹滄江樹,雨撒石壁來”(《雨》)[1]1323、“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飏如絲飛”(《雨不絕》)[1]1331等等,如同零珠散金,為全篇增輝。

在運用雨營造整體意境時,杜甫把雨與其他意象組合在一起,渲染某種氛圍,營造出充滿情韻的詩意空間,令人回味無窮。如《雨四首》之二:“江雨舊無時,天晴忽散絲。暮秋霑物冷,今日過云遲。上馬回休出,看鷗坐不移。高軒當(dāng)滟滪,潤色靜書帷?!保?]1799細雨流云的暮秋,鷗鳥在飛翔,詩人久久地坐在那里觀賞,他的心和世界一樣沉靜,沉靜到了心物兩忘,才能產(chǎn)生“潤色靜書幃”的感覺。在這首詩中,詩人的感情非常沖淡,淡到無跡可求。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無我之境”。杜詩中還有另一類含雨的意境,感情濃烈鮮明,也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有我之境”[9]79。如《江上》:“江上日多雨,瀟瀟荊楚秋。高風(fēng)下木葉,永夜攬貂裘。勛業(yè)頻看鏡,行藏獨依樓。時危思報主,衰歇不能休。”[1]1329風(fēng)雨瀟瀟、樹葉飄零的秋夜,詩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闊大蕭條的秋景恰與詩人悲壯的心情異質(zhì)同構(gòu),梁運昌說“伉爽悲涼,得勢全在前半,得力全在后二句,獨取勛業(yè)一聯(lián)未為知詩”[10]647,正是指此詩情與景的互相配合。杜詩還用雨營造充滿詭異氣息的境界,如《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保?]116渲染了陰森哀傷的氣氛。又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反思前夜風(fēng)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yīng)泣。”[1]277巧妙地形容了劉少府神奇的畫技。無論是在無我之境中,還是在有我之境中,雨都與其他意象組合在一起,融入詩人的情感體驗,形成渾然不分的整體。

杜甫有時還通過描寫雨境暗示、象征自己的心情和印象。如《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戎馬不知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痛哭秋原何處村?!保?]1350前半描寫雨中陰沉凄慘的自然,后半描寫雨中凋殘破敗的社會。正如王嗣奭《杜臆》所云:“前四句因驟雨而寫一時難狀之景妙,……然實興起‘戎馬’以寫亂象?!保?1]257在對雨景的描寫中暗示了詩人對社會的印象。又如《朝雨》:“涼氣曉蕭蕭,江云亂眼飄。風(fēng)鳶藏近渚,雨燕集深條。黃綺終辭漢,巢由不見堯。草堂樽酒在,幸得過清朝。”[1]814前半描寫雨景,后半抒發(fā)心情。風(fēng)雨中鳶藏燕集的景象,其實就象征著避世隱居的心情。在用雨境暗示、象征自己的心情和印象時,杜甫往往是即興取譬,一方面雨境是現(xiàn)實的,生動的,是具有獨立性、實存性的畫面,另一方面它又與詩人的感受、印象妙合無垠,因此這種象征暗示與詩境融為一體,含蓄微妙,似有還無。

五、與李商隱的比較

自中唐以后,杜詩聲名鵲起,成為后代詩人頂禮膜拜的楷模。寫雨詩作為杜詩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受到高度重視,對后代詩人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宋代曾幾的名作《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雨有作》:“一夕驕陽轉(zhuǎn)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錢鐘書先生指出其中的第二聯(lián)“用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的‘床頭屋漏無干處’和《春日江村》第一首的‘江流岸岸深’”[12]127。其實不僅如此,全詩與前引杜甫的《大雨》非常相似,尤其是曾詩的第二聯(lián)“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與杜詩中的“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更是如出一轍,有明顯的借鑒痕跡。當(dāng)然,后代優(yōu)秀的詩人也不僅僅是借鑒杜甫的寫雨詩,而是在借鑒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個人的條件朝不同方向的拓展,從而為寫雨詩的傳統(tǒng)增添異彩,李商隱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李商隱詩中寫到雨的有67例,題目中出現(xiàn)“雨”字的有十二首。如所周知,杜詩與李商隱詩之間存在淵源關(guān)系。李商隱有兩首詩的題目標(biāo)明了是模仿杜甫,而這兩首詩恰好都和雨有關(guān),一首是《杜工部蜀中離席》,結(jié)句云:“江上晴云雜雨云。”[13]1169吳調(diào)公先生指出這首詩的藍本就是杜甫《曲江對酒》[14]180。另一首是《河清與趙氏昆季讌集得擬杜工部》:“勝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汪W行如此,滄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飄蕩釣魚船?!保?3]1956葉蔥奇先生評此詩“蒼老渾成,神似杜詩”[15]540。我們不能確定此詩是以哪一首杜詩為藍本,或許它是從整體風(fēng)格上模仿杜詩,而沒有拘泥于具體某一首,但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商隱對杜甫寫雨詩的深入接受。不過,作為一個極富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的詩人,李商隱并不是蜷縮在杜甫的陰影中,而是在接受杜詩滋養(yǎng)的基礎(chǔ)上,依照自己的審美個性開創(chuàng)寫雨詩的新風(fēng)貌。王蒙先生《雨在義山》一文對李商隱的寫雨詩進行了精彩的分析[16]29-51,我們以此為基礎(chǔ)比較杜甫和李商隱的寫雨詩,以彰顯杜甫寫雨詩的特點和價值,也從一個側(cè)面間接地表明杜甫寫雨詩的影響。

從外部形態(tài)上看,杜詩中的雨既有小雨、微雨和細雨,也有驟雨、大雨、暴雨,如“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對于書懷走邀許主簿》)[1]15又如風(fēng)雷颯萬里的大雨、白帝城中如翻盆一樣的暴雨等等。李商隱詩中的雨則多是細雨、微雨、煙雨,有三首詩直接以《細雨》、《微雨》為題,還有一首是詩題中含有“細雨”;詩中相關(guān)的描寫就更多,如“飛來飛去煙雨秋”(《代贈》)[13]1806、“颯颯東風(fēng)細雨來”(《無題四首》其二)[13]1633、“淡煙輕雨拂高唐”(《席上作》)[13]705等。由此看來,杜甫的詩心更豐富廣闊,李商隱的詩心更輕柔細膩。

從感物方式上看,杜詩對雨的感覺,往往是在現(xiàn)實的場域中由我及物,抒發(fā)自己面對雨景時的心情。如:“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時。輕箑煩相向,纖絺恐自疑。煙添才有色,霧引更如絲。直覺巫山暮,兼催宋玉悲?!保ā队辍罚?]1247雨讓詩人感受到了涼意和悲傷,感受的場域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這種感物方式是在某種固定的場域中、在我與物之間進行,比較直接,因此詩意明白。李商隱詩中的感物方式則比較曲折,如《雨》:“摵摵度瓜園,依依傍竹軒。秋池不自冷,風(fēng)葉共成喧?!保ā队辍罚?3]1625詩人不僅由我及物,描寫自己對雨的觀察,更潛入物中,從秋池的角度體會雨的寒冷。又如名作《夜雨寄北》,不僅描寫現(xiàn)在對巴山夜雨的感覺,還設(shè)想將來在回憶時對巴山夜雨的感覺。詩人的感物方式不僅是由我及物,更由物及物,也不限于某個場域,還躍入另一個場域反身觀照。這種感物方式導(dǎo)致詩意更加曲折層深。

從情感心態(tài)上看,杜詩主要表現(xiàn)了喜雨和苦雨兩種情感模式,雨中的情感與對自然的觀照、對人生的體驗和對社會的關(guān)心緊密相連。情感的觸發(fā)點多樣,內(nèi)涵通常具體而確定,即使是象征和暗示,也會在某個地方吐露本意。因此這種情感是外顯的,容易為讀者辨別。在李商隱的寫雨詩中,詩人的感情雖然也有來自對時局的關(guān)心,如“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戰(zhàn)場”(《夜飲》)[13]1208、“寇盜纏三輔,莓苔滑百牢”(《迎寄韓魯州瞻同年》)[13]1137等,但更多的是來自自己的人生體驗,如仕途的失意、愛情的痛苦、漂泊的無奈等,情感的觸發(fā)點比較集中。這種體驗總體上以“苦”為特征,而缺少“喜”的成分,不過由于詩人往往從在某一具體經(jīng)驗中形成的體驗出發(fā)感知世界,進而隱去具體的經(jīng)驗極力描寫這種泛化了的對世界的感知,于是內(nèi)涵模糊而不確定,因此這種情感是內(nèi)隱的,讀者難以辨別。如《春雨》:“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yīng)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珰緘札何由寄,萬里云羅一雁飛?!保?3]1769開篇就點出一個“悵”字作為全篇的基調(diào),這種悵惋之情顯然是由傷別引起,但詩人并沒有像杜甫那樣明確傷別的對象和環(huán)境,而是通過對雨境的描寫,反復(fù)渲染這種悵惋之情。因此,雖然此詩濃厚的悵惋之情人人能體會,但傷別的具體情形則難以究詰,這就為多種解讀留下了空間。

從詩境上看,杜詩中的雨境通常非常闊大,如《江閣對雨有懷行營裴二端公》:“南紀風(fēng)濤壯,陰晴屢不分。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層閣憑雷殷,長空面水文。雨來銅柱北,應(yīng)洗伏波兵。”[1]2078在宏闊的視野中呈現(xiàn)風(fēng)云變幻的全景。又如名作《水檻遣心》,雖然是描寫微風(fēng)細雨,但背景仍然很遠大:“去郭軒楹敞,無存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保?]卷10視野的遠大,境界的開闊,使詩歌非常壯美,即使有哀傷孤獨之情,也不會過于低沉。如果說杜甫的雨境最突出的特征是視覺上的闊遠,那么李商隱詩中的雨境最突出的特征則是觸覺上的寒冷,并且常常和夢、蕭條、孤獨聯(lián)系在一起,使得詩境非常凄冷,如“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fēng)雨,青樓自管弦”(《風(fēng)雨》)[13]1400、“覺來正是平階雨,獨背寒燈枕手眠。”(《契約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后夢做》)[13]1063、“滯雨長安夜,慘燈獨客愁。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滯雨》)[13]1974

總之,同樣是寫雨,在形態(tài)上,杜詩中的雨姿態(tài)萬千,李詩中的雨細微迷蒙;在感物方式上,杜詩直接,李詩曲折;在情感上,杜詩豐富而鮮明,李詩深摯而朦朧;在詩境上,杜詩闊大,李詩凄冷。這些不同導(dǎo)致了杜詩渾涵汪茫而李詩深曲綿渺的總體風(fēng)格差異。李商隱和杜甫的寫雨詩既有一脈相承的地方,也有迥不相侔地方。二者一脈相承之處直接顯示了杜甫的寫雨詩對李商隱的影響,二者迥不相侔之處則意味著,李商隱在創(chuàng)作寫雨詩時,杜甫的寫雨詩對他造成了“影響的焦慮”,是他有意無意刻意規(guī)避或超越的對象,這實際上也許更深刻地表明了杜甫寫雨詩的巨大影響。

[1]仇兆鰲.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李慶甲.瀛奎律髓匯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傅道彬.晚唐鐘聲[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

[5]程俊英.詩經(jīng)注析[M].北京:中華書局,1991.

[6]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7]錢仲聯(lián).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馮友蘭.貞元六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

[9]王國維.新訂人間詞話[M].佛雛,校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0.

[10]梁運昌.杜園說杜[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11]王嗣奭.杜臆[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2]錢鐘書.宋詩選注(第二版)[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9.

[13]劉學(xué)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5.

[14]吳調(diào)公.李商隱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5]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

[16]王 蒙.雙飛翼[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6.

A Strong Poetic Appeal in the Sound of Rain-On Du Fu's Rain Poems with a Comparative Reference to Li Shangyin

LIU Shu-chu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xiàn)ujian Normal University,F(xiàn)uzhou 350007,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u Fu's rain poem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reasons for Du Fu'spreference of rain poems include the rain characters,the climate of the inhabited area,the tradition of writing rain poem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s well as the poe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rain poems of Du Fu exhibited his abundant and sensitive emotion,which was a sign of his state of mind.When he was describing the rain,the words he used are tactful and lively.He was good at using the rain to create different moods.He also hinted thoughtful meanings in his poems by using the rain as symbolic images.Besides,Li Shangyin's rain poems show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Du Fu's rain poems.

Du Fu;Li Shangyin;rain poem;reception;influence

I222

A

1008-3634(2012)04-0052-06

2012-04-06

福建省教育廳A類項目(JA06073S)

劉曙初(1975-),男,安徽宿松人,副教授,博士。

(責(zé)任編輯 劉 翠)

猜你喜歡
杜詩李商隱杜甫
為什么要像李商隱一樣寫詩
中華詩詞(2023年9期)2024-01-27 11:43:34
夜讀(一)
嘲桃
石榴
兒童繪本(2020年10期)2020-06-01 07:49:07
杜甫改詩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篆刻杜詩記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杜甫與五柳魚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团风县| 清水河县| 彰化县| 仪征市| 阳曲县| 曲沃县| 嘉义县| 弥渡县| 德清县| 高平市| 大埔县| 怀仁县| 唐河县| 肃宁县| 康保县| 舟山市| 高青县| 蕉岭县| 革吉县| SHOW| 巩留县| 香河县| 错那县| 汝阳县| 濮阳县| 陆河县| 遂昌县| 耿马| 郓城县| 基隆市| 贵阳市| 浦江县| 陇川县| 辉南县| 金沙县| 神池县| 神农架林区| 怀柔区| 乌拉特中旗| 鹤峰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