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蘭
(湖南工業(yè)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株洲412007)
【主持人語】被視為“傷痕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標志性作家的韓少功先生,20世紀90年代以后,陸續(xù)發(fā)表出版了《馬橋詞典》《暗示》《山南水北》三部長篇作品及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和思想隨筆,力圖實現(xiàn)對自我的全方位超越,在探索現(xiàn)代性背景下如何變革小說詩學觀念、創(chuàng)新小說文體諸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本期韓少功研究專輯特邀五位作者,從不同角度對其轉(zhuǎn)型之后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闡釋研究。《莊禪智慧對韓少功后期小說的影響》與《從線性敘事到片斷表達——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少功的文體探索》分別從歷時的角度,分析了韓少功小說敘述轉(zhuǎn)向與禪宗思維的關系,總結(jié)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少功小說的敘事特點;《“八溪洞”人的合理生活與〈山南水北〉的敘事策略》與《在昆德拉與韓少功之間——兼與陳思和先生商榷》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分別從共時的角度討論了韓少功創(chuàng)作風格形成的原因,探討了昆德拉的小說創(chuàng)作理論及求真文學觀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暗示>:不是說服,是聆聽的開始》則剖析了韓少功的小說理念對當代閱讀與批評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
莊禪智慧對韓少功后期小說的影響*
陳潤蘭
(湖南工業(yè)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株洲412007)
韓少功后期小說創(chuàng)作從中國莊禪哲學中獲取了創(chuàng)舊圖新、融會東西的靈感和智慧,莊禪哲學的相對主義促成了其小說觀念的重新定位,禪宗的直覺思維特性改變了其小說思維模式,禪宗的神秘主義因素則為其小說表現(xiàn)手法注入了新質(zhì)。
韓少功小說;莊禪智慧;相對主義;直覺思維;神秘主義
韓少功創(chuàng)作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轉(zhuǎn)向,表現(xiàn)出一種全方位的超越趨勢。
與前期創(chuàng)作比較,韓少功后期小說具有明顯的向內(nèi)轉(zhuǎn)的思維傾向:視點由外而內(nèi)、目光由淺層向深層,重心由政治移向人性、文化。審美重心的偏移必然要求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更新。由“問題小說”入門的韓少功面臨著小說觀念、小說審美思維以及小說藝術(shù)表現(xiàn)的巨大挑戰(zhàn),他在尋求蛻變,尋求突破。
錢穆先生談到中國哲學的精神時,曾作過一番很有見地的中西比較:“西方人好言創(chuàng)造,而中國人則言保守。其實創(chuàng)造必求一成。使其有成,自當保守?!嘏f即以開新,開新亦即以守舊……新舊之間,變中有化,化中有變……”[1]韓少功似乎是讀過錢穆先生書的,從他的一些文藝隨筆中可以看出某些精神影響的痕跡。國學熱和尋根運動激活了韓少功的創(chuàng)造沖動與創(chuàng)造想象。他從中國古代的莊禪哲學智慧中獲取了創(chuàng)舊圖新、融化東西的靈感。
在考察中國新時期小說思維結(jié)構(gòu)轉(zhuǎn)型的緣由時,不少論者都執(zhí)于一端,認定是由于西方現(xiàn)代哲學思潮和思維圖式對中國作家的沖擊和誘惑。也有一些研究者指出,這種推斷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確,這種轉(zhuǎn)型應是西方現(xiàn)代哲學思潮和思維圖式?jīng)_擊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維圖式潛在影響的共同結(jié)果?!拔鞣浆F(xiàn)代主義的思維意識除了它對新時期小說的沖擊,更主要還是誘發(fā)了作家對中國傳統(tǒng)思維系統(tǒng)的認同和重建”。[2]
韓少功多次表示過對莊禪哲學的欣賞,認為莊禪哲學中所包含的直覺觀念、相對主義、整體觀念,至今是人類思維的財富?!八^尋根就是力圖尋找一種東方文化的思維和審美優(yōu)勢?!保?]85那么,東方文化的優(yōu)勢具體指什么呢?在同一篇文章中,他舉到了“思維方式的直覺方法”即“直接面對客體的感覺經(jīng)驗”,“是綜合”,“是整體把握”;“還有思維的相對方法”,“所謂因是因非,有無齊觀,物我一體”。至于審美形態(tài)方面,他認為就是朱光潛、聞一多、李澤厚等人提出的“東方偏重于主觀情致說”。
人們通常把莊禪哲學指認為東方神秘主義文化。而“文學又是一個微妙的近于‘佛理’‘禪意’的‘不可說’的題目。文學的閱讀,文學的欣賞,尤其是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這樣精微、這樣動人迷人、這樣復雜、這樣深邃,又是這樣半自覺半不自覺,得其意幾乎是忘其言?!保?]可見,禪與文學天生有不解之緣。其一,“禪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藝術(shù)”?!八赋鰪募湘i到自由的道路”。[5]175“文學是人學”的觀念同樣指向生存狀態(tài)與生命意識。其二,從認知方式看,無論是對宇宙還是對人生的認識,莊禪強調(diào)的最佳方式都是“開悟”,或者稱“頓悟”、“直覺”?!邦D悟”是“不用頭腦作用來認識”,而是“用他自身之內(nèi)各司看、聽、覺、味的力量”來認識的,[5]179-180此所謂“直覺觀念”。悟禪與思想、邏輯、概念、分析、抽象是絕緣的,“悟”的體驗是一種整體的感知。所謂開悟就是認知主體從分析、抽象和概念的囚室中跳出來,在感覺的自由與解放狀態(tài)中,把認知對象作為一個真實的整體來看待,這就是所謂“整體觀念”。參禪悟理與學詩作詩在思維意象上都是通過情感體驗達到對人生理解的真理性把握;其思維方法都采用直覺感悟、整體觀照的方式。而“相對主義”是老莊哲學思想內(nèi)核與佛教“緣起”論因緣和合、遷流變化觀念的互滲。韓少功鐘情于相對主義,不是從認識論角度而是從思維解放的角度立論的。
老莊哲學和禪宗思想有一個相通之處是相對主義的認識論。他們認為,萬事萬物不存在差別,所謂無是非、齊生死、等貴賤。盡管是片面夸大絕對運動而否定相對靜止而導致最終抹煞了事物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是一種典型的懷疑主義思想。但是,其觀察事物的那種因主觀視角產(chǎn)生的模糊意向和懷疑主義氣質(zhì)卻對韓少功的小說觀念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在其創(chuàng)作早期,韓少功奉行的是革命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人物形象的生動性與主題的明晰性是其主要追求。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韓少功的文學觀念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有感于現(xiàn)代傳媒對文學生存的挑戰(zhàn),他冷靜而機智地分析了影視與文學各自的優(yōu)劣短長,提出了文學必須揚長避短的戰(zhàn)略思考。由于“文學無法在平面寫實方面與影視競爭”,“文學也很難在直接宣傳方面與其他輿論工具爭雄”,因此,“重心態(tài)甚于物像,重感悟甚于思想”就成為發(fā)展中的文學“弱化自己的某些特性而同時強化自己的某些特性”的合理選擇。[3]69-73而寫“心態(tài)”、寫“感悟”,是必須強化主體性的,作為主體的作家或者作為表現(xiàn)對象的小說人物,其內(nèi)心感覺、情緒都是復雜而難以定性定量的。這樣一來,莊禪哲學中的懷疑論色彩和相對主義、模糊性這種思維特性啟迪了韓少功的小說觀轉(zhuǎn)向,預示了其后來的小說走向:由物象型向心態(tài)型、感悟型的轉(zhuǎn)變。提出文學尋根的理論后,他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小說應該是一些困境。道家有‘齊物論’,佛家有‘不起分別’說,也是困境?!薄罢軐W、科學、文學最終總是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著一個奇詭難測的悖論。悖論是邏輯和知識的終結(jié),卻是情緒和直覺的解放。”[3]108-109
這里所謂“困境”,就是一些人類無法擺脫又時刻希望求解的矛盾、悖論,例如肉身與靈魂、利己與利他、感性與理性、自由與規(guī)范、競爭與和諧等等。
韓少功早期的問題小說表現(xiàn)了以人為主體審美對象,以倫理道德的價值判斷為審美目的的運思趨向。“美善兼濟”、“美從屬善”的儒家審美標準派生出強化主題、倫理觀照及人格理想的構(gòu)思模式。中國自南北朝、唐宋乃至清代的文學家都強調(diào)“文以意為主”、“意在筆先”。不難看出,理性化的思維方式已得到了歷代作家的認同。這種模式使形象思維活動交織著清晰的邏輯推演,但同時也存在著游離感性形象的某種離心力,有導致形象思維弱化或表層化甚至失之概念與抽象的可能。韓少功早期小說就有這種思維模式的深深印記。他的創(chuàng)作中有一種情況是“先有意念主題”,“再找適當?shù)牟牧?、舞臺”。相對于這類作品,其后期小說更關注人類生存之謎和內(nèi)心奧秘。由外宇宙向內(nèi)宇宙的視點轉(zhuǎn)變,迫使韓少功重新反思并選擇自己的小說思維方式。那么,到何處去尋找改變小說思維方式的文化資源呢?有學者指出:佛文化語言“尤其是禪宗的語言,多帶荒誕性、怪異性、非邏輯性和非科學性?!保?]語言的特征直接表現(xiàn)了思維的特征。因此韓少功指出:“隨著人類進入科學和工業(yè)的時代,整個人類精神發(fā)生了向理性的傾斜,直覺思維,或者說非理性的思維,被忙忙碌碌的人類排拒了,進入了隱秘的潛意識的領域,在那里沉睡。只有在酒后,在夢中,在瘋癲狀態(tài)下,在幼兒時期,總之是在理性薄弱或理性失控的情況下,人們才零零碎碎地捕捉到這種思維的跡象?!保?]110韓少功的明智在于他不盲目排斥理性,甚至承認“有時候從理性思維中受益”,但他更明白,文學思維即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主要是直覺思維。他意識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習慣是理性過盛,并且對形象思維造成了干擾。“既然理性存在,只好把自己推到理性不能解決的地步,迫使理性停止功能。[7]返觀韓少功1985年后的小說,它們大多帶有似幻似真、云遮霧罩的神秘朦朧氣息?!稓w去來》《藍蓋子》《爸爸爸》,乃至《馬橋詞典》等,無不如此。這些小說大都表現(xiàn)人的幽秘復雜心靈以及生存的荒誕色彩,主題幽深朦朧,情節(jié)淡化,且頗具虛幻飄忽的韻味。他大量地描寫夢境、幻覺、癡呆、畸零者、精神病人,或者深入到正常人的潛意識深處。而他這樣處理小說與世界的關系,不僅僅是對現(xiàn)實復雜性的真實反映,更是要抵達對人性的理性把握。正像禪宗智慧通過非理性的直覺參悟,達到的卻是對事物真理性的把握一樣,這正是他的直覺思維不同于西方現(xiàn)代派感性直覺的所在。如《歸去來》在暗示黃治先自我確證的失敗時,重點表現(xiàn)了社會文化對個體自我認知的強大同化力;而《藍蓋子》則是在陳夢桃充滿矛盾、悖反的人生戲劇中表達沉重的生存之思,重點表現(xiàn)了個體選擇對自己命運的某種影響。二者不同于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地方是一個從非理性到非理性,一個從非理性到理性。
禪宗和道家在認識宇宙和人類自身問題上都具有神秘主義傾向。神秘主義與科學主義相對應,其基本特征是否認理性和知識的絕對權(quán)威,認為所有知識和理性都是有限的,人類很難通過感官、概念獲得對事物和自我的真理性認識,而只能由外觀轉(zhuǎn)向內(nèi)識,所謂“絕圣棄智”、“靜觀”、“坐忘”就是最基本的體悟方式。體悟是對“佛性”的明了與對“道”的徹悟。禪宗和道家都把宇宙的本質(zhì)看作是動態(tài)的存在。佛教體察宇宙萬物強調(diào)因緣和合,也即強調(diào)萬物生滅的條件和事物之間的關系,強調(diào)萬有因果律;道家的認識論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等命題也指示了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關聯(lián)與趨勢。無論是禪宗還是道家學說,它們對宇宙的描繪都有混沌一體、不加分別的特征。這一特征正是世人將其歸入東方神秘主義的哲學基礎。在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取得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時代,一些明智的學者開始對它們進行質(zhì)疑。他們意識到東方與西方的認知傳統(tǒng)和認知方法是不同的,不能說哪一種絕對好,哪一種絕對不好?!霸谖鞣?,‘是’是‘是’,‘否’是‘否’;‘是’永不可以是‘否’。反之亦然。東方則使‘是’滑入‘否’,而‘否’滑入‘是’,在‘是’與‘否’之間,沒有嚴謹而生硬的區(qū)分。”[5]30“科學的方法是把物體屠殺,把尸體分解,然后再把各部分合并,由此想把原來活活的生命重造出來,而這實際是完全不可能的;禪的方法則是把生命按它所生活的樣子來感受,而不是把它劈成碎片,再企圖用智力的方法拼合成它的生命,或者用抽象的方法把破碎的片斷粘在一起。”[5]33韓少功對所謂“科學”、“理性”和“知識”同樣懷有警覺,而且明顯地受到禪宗趨近內(nèi)里和整體感知的思維方法的影響。
在韓少功1985年后寫作的小說中,他感悟湘楚文化的神秘魅力,直接將作品中人物意識還原到本土輪回觀念和巫術(shù)思維之中。巫楚文化是一種原始、半原始文化,以湘楚大地為背景的韓氏作品中存在著大量的神秘意象。《爸爸爸》里的丙崽,《女女女》中的鼠流,《會心一笑》里受命復仇的紅頭蜥蜴,《鞋癖》中的亡父顯靈與母親的鞋癖,《馬橋詞典》中石磨石臼大戰(zhàn)留下的斑斑血跡,被砍掉半個腦袋還依然能夠行走的鄉(xiāng)人,以及被老虎跟蹤一路卻還能保全性命的虎口余生者……此外還有不可勝數(shù)的神秘氣氛的渲染,如某種預感、兆頭,心理幻覺乃至根本無來由的詭秘生活現(xiàn)象,等等。所有這些超出了理性意識范圍的事物,作家都想從它們當中看出某種隱秘的意義,發(fā)現(xiàn)某種深藏的秘密,探究某種生存的真相?!杜分衅┯羞@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語:“記得幺姑臨死前咕噥過一碗什么芋頭,似乎在探究人生的某種疑難。這句話在我胸中梗塞多時,而現(xiàn)在我總算豁然徹悟,可以回答她了:吃了飯,就去洗碗。就這樣。”這里化用了趙州從稔與某和尚關于自我的一段對話。這則禪宗公案故事說,趙州有一次被一個和尚問道:“我的自我是什么?”趙州說:“你吃過早粥沒有?”“吃過了?!壁w州又說:“那么,去洗碗吧!”言下之意是你既然在行動,在生活,那么行動主體還不能體悟到“自我”是什么嗎?
《爸爸爸》中“傷痕累累的老鳳”的沉重與騰空飛舞的屋檐的想象,《藍蓋子》中“停棹息槳”,又將“揚起風帆”的大小集鎮(zhèn)的隱喻,無不化成一種意味深長的整體象征。這些象征意象,是作家直覺中的某種人生真實或者心靈真實。似有邏輯又無邏輯,似可理喻又不可理喻,似滿有意義又似全無意義,似可言說又不可言說。這里直覺本身似乎又通向了理性,通向了對生命存在、宇宙存在的執(zhí)著叩問以及對人生價值的不倦探尋。
韓少功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善于運用中國禪宗的審美思維去同化、統(tǒng)攝象征、荒誕、黑色幽默等西方“現(xiàn)代派”技法,善于融會巫楚文化的神秘奇詭與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風姿神韻,善于將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乃至后現(xiàn)代主義熔為一爐。
《爸爸爸》《女女女》中的象征與荒誕,《歸去來》《余燼》《山上的聲音》《鼻血》中的神秘主義氛圍,《很久以前》《雷禍》《領袖之死》中的心理分析與潛意識發(fā)掘,《空城》《人跡》《史遺三錄》中樸素、簡潔的現(xiàn)實主義白描透露出來的精神失落與生存困惑,《領袖之死》《紅蘋果例外》《史遺三錄》中的黑色幽默,《謀殺》《夢案》《真要出事》《歸去來》中的似夢非夢亦真亦幻、精神焦慮、信任危機,都非常巧妙地融會了中西古今的文化精華和審美因子,并能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作家的創(chuàng)作追求、創(chuàng)作個性。
[1]錢穆.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論衡[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34.
[2]吳士余.中國文化與小說思維[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78.
[3]韓少功.文學的根[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
[4]王蒙.維納斯的腰帶·序一[M]//童慶炳.維納斯的腰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1.
[5]鈴木大拙,佛洛姆.禪與心理分析[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6]杜方智.佛典語言化作詩的花朵——佛文化與《野草》研究之十[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7]韓少功.在小說的后臺[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126-127.
Effect of Wisdom of Zhuangzi and Zen on Han Shaogong's Later Novels
CHEN Runl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Han Shaogong acquires innovative thought,inspiration and wisdom of melting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 his later novel recreation period.Relativism of Zhangzi and Zen philosophy promotes the reposition of novel conception.Then,Zhangzi and Ze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on intuition,which influences Han's way of thinking in novel-writing.Finally,the mysticism in Zhangzi and Zen gives him new inspiration for way of expression in his novels.
Han Shaogong novels;wisdom of Zhuangzi and Zen;relativism;intuition thought;Mysticism
I207.425
A
1674-117X(2012)01-0021-04
10.3969/j.issn.1674-117X.2012.01.004
2011-05-15
陳潤蘭(1949-),女,湖南藍山人,湖南工業(yè)大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思潮研究。
責任編輯:黃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