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河北唐縣;淑閭;東周墓葬
【摘要】2006年5-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中,對唐縣在淑閭遺址的三座東周墓葬進行了發(fā)掘。墓葬保存完整,出土遺物種類較多,為冀中地區(qū)東周時期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資料。
淑閭遺址位于唐縣高昌鎮(zhèn)淑閭村西至唐縣城北的一座兵營(汽訓隊)之間,向南延伸越過村西南的唐河灌渠。2006年5-9月,為配合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淑閭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4006平方米,分為Ⅰ區(qū)、Ⅱ區(qū)、Ⅲ區(qū)。其中,Ⅰ區(qū)發(fā)掘面積最大,發(fā)現(xiàn)夏、東周、漢等多個時期的遺存,東周遺存中有3座墓葬較為重要,現(xiàn)予以刊布。
墓葬位于唐縣高昌鎮(zhèn)淑閭村西0.7公里處,北距峪山(屬太行山)約1.5公里,西南距唐縣縣城1公里,南距唐河灌渠0.1公里(圖一)。
一、 墓葬形制
三座墓葬均開口于②層下,形制大體相同,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小型墓,長2米左右,寬1米左右。自南向北分別為M1、M2、M3,大體呈西南—東北向排列,間距30~50米。
M1位于Ⅰ區(qū)東南部,探方N105E104西北角,頭端上部被H83打破,同時打破H84。方向95°。墓口距地表0.6~0.7米,長2米,寬1.2米;墓底與墓口長度相同,寬1.1米,深2米。墓壙填土為花土,土質松軟,未經夯打。葬具為一棺,長約1.4米,寬約0.55米,殘高0.45米,棺板厚5厘米。棺內人骨架一具,已嚴重腐朽為粉末狀,性別年齡不詳,仰身屈肢,面向南,雙腿蜷曲偏向北側。棺內無隨葬品。墓壙東壁偏南處有一頭龕,寬30~35厘米,高30.8厘米,深20厘米,距墓底40厘米,內放置陶鬲、陶罐各一(圖二)。
M2位于Ⅰ區(qū)東部,探方N111E106西北部,頭端東南角被H125打破。方向83°。墓口距地表0.9米,長2.5米,寬1.16~1.26米;墓底長2.2米,寬0.93~1.05米,深1.71米。墓壙填土為黃褐、灰褐相雜花土,土質松軟,未經夯打。墓口以下0.4米處平面東部堆積大量石塊,在石塊之間南北并列放置3具馬頭骨,馬頭吻部朝東,在馬頭骨周圍出土馬具和飾品20件。墓口向下1.31米處有熟土二層臺,寬0.12~0.17米。葬具為一棺,殘存板灰痕跡,長2.05米,寬0.75米,高0.4米,厚3~5厘米。棺上四周二層臺上分布石塊若干,應為象征性石槨。棺內有骨架一具,保存較好,仰身直肢,面向上,女性,年齡55~60歲之間。墓主頭頂和腰部出土銅泡飾14件,頭頂泡飾有織物痕,應為覆面上縫綴的泡飾。耳部出土彈簧形耳環(huán)2件,胸部出土銅鏡形飾一件,頸部出土玉串飾5件(圖三)。
M3位于Ⅰ區(qū)東北部,探方N122E106中部,打破G3。方向6°。墓口距地表0.55米,長1.9米,寬0.7米;墓底距墓口深0.8米,長1.7米,寬0.30~0.42米。墓壙填土為黃褐、灰褐相雜花土,土質略硬,較純凈,未經夯打。葬具為一棺,僅存板灰痕跡,長1.72米,寬0.3~0.42米,殘高0.2米。木棺外側為熟土二層臺。棺內有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面向東,已嚴重腐朽,僅存四肢部分長骨。在木棺外東北角二層臺上出土陶盂1件(圖四)。
二、隨葬品
根據(jù)材質不同,分為陶器、銅器、玉器等。
1、陶器
陶鬲1件。M1∶1,夾砂灰陶,折沿方唇,束頸,鼓腹,最大腹徑位于中下部,襠近平,三尖足,整體似罐形。領部以下飾粗繩紋,呈花生皮狀。內有小型動物(羊?)肋骨2條??趶?5厘米,高16.5厘米,足高0.5厘米(圖五,1)。
陶罐1件。M1∶2,泥質灰陶,侈口方唇,矮領,束頸,溜肩,鼓腹略顯折角,最大腹徑位于中部,平底。表面磨光??趶?.6厘米,腹徑13.5厘米,底徑6.5厘米,高9.7厘米(圖五,2)。
陶盂1件。M3∶1,泥質灰陶,圓唇折沿,沿內略下凹,直領,鼓腹,最大腹徑在下部,平底。素面,頸部與腹部之間有凸棱一道。口徑19厘米,腹徑18.8厘米,底徑8厘米,高12.9厘米(圖五,3)。
2、銅器
(1)裝飾品
泡飾14件。標本M2∶1,銹蝕嚴重,圓形,凸面,背有橋形鈕,直徑1.2厘米。
鏡形飾1件。M2∶4,圓形,背有橋形鈕,鈕上磨損呈內凹狀,素面,直徑7厘米(圖六,3)。
耳環(huán)2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標本M2∶3,為銅條盤繞成彈簧狀,直徑4.5厘米(圖六,4)。
(2)馬具
馬銜2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標本M2∶24,為2節(jié)8字形銅銜相連,外環(huán)呈橢圓形,內環(huán)為圓形,內環(huán)小于外環(huán),長20.8厘米(圖六,1)。
轉環(huán)2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標本M2∶26,為以轉軸相連的大小不等的兩個圓環(huán),環(huán)內外遺留鑄造痕跡,大環(huán)直徑2.8厘米,小環(huán)直徑2.5厘米,通長5.5厘米(圖六,2)。
細腰16件。標本M2∶30,為剖面圓形的銅條,中間較細,長2.5厘米。
3、玉器
串飾5件。標本M2∶23,圓球狀,中有穿,直徑1厘米。
三、結語
三座墓葬皆與其他遺跡存在疊壓打破關系。M1的層位關系為 H83→M1→H84;M2的層位關系為 H125→M2→生土;M3的層位關系為②→M3→G3。其中H83、H84、H125出土陶片最晚為東周時期,由此可知M1、M2的年代為東周時期。G3為夏時期聚落的環(huán)壕,M3開口以上的②層為明清文化層,以此可知M3年代的上下限。
三座墓葬保存基本完好,均出土有可供斷代的遺物,據(jù)此可大致確定墓葬的年代。
M1出土陶鬲的形制與徐水大馬各莊M7∶1[1]、燕下都D6T22①∶25[2]相近,只是紋飾與后兩者同類器有所差別;陶鬲的口沿、足跟及粗繩紋與唐縣西城子城址出土的陶鬲殘片相近[3]。唐縣南放水城址的東周遺存中也有此種陶鬲[4],雖無圖片,但根據(jù)“乳足”的描述,形制可能也大致相同。M1出土陶罐的形制與山東曲阜魯故城M207∶5[5]相近,而且器表都為磨光。以上用于對比的墓葬年代為春秋晚期或春秋戰(zhàn)國之交,只有曲阜魯故城M207可早到春秋中期,而陶罐的演變敏感度要比陶鬲弱些,因此暫以陶鬲的年代為準,將M1的年代定在春秋晚期,晚至春秋戰(zhàn)國之交。
M2中未發(fā)現(xiàn)陶器,墓葬中的象征性石槨和馬銜可為判定年代提供參考。從發(fā)掘數(shù)量較多的靈壽城址鮮虞墓葬石槨墓的演變觀察[6],象征性石槨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早期(靈壽M8221)。玉皇廟墓地的這種石槨時代為春秋晚期后段[7],如YYM392,墓主同樣為女性,也有覆面銅泡、服飾銅泡以及銅彈簧形耳環(huán)。M2出土的橢圓形外環(huán)馬銜為中原地區(qū)東周時期馬銜的主要形制,大約出現(xiàn)于春秋早期[8] 。靈壽城址附近的幾座墓葬(M8002、8004)也出土此類馬銜,時代為春秋中期至戰(zhàn)國晚期。而玉皇廟、冀北、晉北等地的戰(zhàn)國中期以前狄人墓葬出土的馬銜或為馬鐙式,或為8字形外環(huán)式,直到戰(zhàn)國中期,橢圓形外環(huán)馬銜才在北方長城地帶出現(xiàn)[9] 。由此可見,橢圓形外環(huán)馬銜有從早到晚自南向北傳布的趨勢,那么處在中原與北方長城地帶中間的冀中地區(qū)這種馬銜出現(xiàn)的時間應該在春秋早期之后,戰(zhàn)國中期之前。結合兩種分析,可大致圈定M2的年代范圍在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早期這一時間段。
M3出土的陶盂與燕下都遺址D6T58②H189∶2形制相似[10] ,后者為春秋中期,由此可大致確定M3的年代亦為春秋中期。
在文化屬性上,M2文化特征鮮明,應屬鮮虞(中山)遺存。M1、M3則缺乏典型的鮮虞(中山)文化因素,而與燕文化則更為接近。M1中除了陶鬲的形制與徐水大馬各莊陶鬲相似外,陶器組合、墓葬形制、屈肢葬等均與大馬各莊墓葬相同。但也不宜將兩座墓劃為燕文化墓葬,原因在于,東周時期的冀中地區(qū)是多種考古學文化的交錯地區(qū),然而文化遺存發(fā)現(xiàn)不多,經科學發(fā)掘的遺址(墓地)更是寥寥無幾。年代序列尚未建立,各種考古學文化的分布、格局、消長還不清晰。因此,尚不具備深入討論M1、M3的文化屬性問題及其與M2的關系的條件,留待以后更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解決。
發(fā)掘:劉連強、高建強
執(zhí)筆:韓金秋
繪圖:毛小強
————————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徐水大馬各莊春秋墓》,《文物》1990年3期。
[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486頁,圖二九二-1。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唐縣西城子城址發(fā)掘簡報》,《文物春秋》2005年3期。
[4]朱永剛,段天璟:《河北唐縣南放水遺址2006年發(fā)掘簡報》,《考古》2011年4期。
[5]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魯故城》,齊魯書社,1982年,第101頁,圖六○-5。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zhàn)國中山國靈壽城》,文物出版社,2005年。本文以靈壽開頭的墓葬均出自該報告,不另注。
[7]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軍都山墓地——玉皇廟》,文物出版社,2007年。本文中涉及玉皇廟墓地之處均出自該報告,不另注。
[8]吳曉筠:《商至春秋時期中原地區(qū)車馬器形式研究》,載《古代文明》(一),文物出版社,2002年。
[9]邵會秋:《先秦時期北方地區(qū)金屬馬銜研究》,載《邊疆考古研究》(第三輯),科學出版社,2004年。
[10]同[2],第479頁,圖二八九-7。
〔責任編輯:張金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