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李陵之禍對《史記》選材的影響

2012-04-12 09:01梁建邦
陜西開放大學(xué)學(xué)報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修史李陵漢武帝

梁建邦

(渭南師范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陜西 渭南 714000)

漢武帝天漢二年 (前99),司馬遷《史記》創(chuàng)作進(jìn)入第六個年頭,一場意想不到的巨大災(zāi)難——李陵之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這年秋天,漢武帝以寵姬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主力出兵酒泉,以騎都尉李陵為偏師出兵居延,以強(qiáng)弩將軍路博德為李陵后援,進(jìn)擊匈奴。漢武帝的目的是想借出師大捷為李廣利封侯,但這次主動出擊的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李廣利軍隊取得勝利后在歸途中被匈奴右賢王軍包圍,“漢兵物故什六七”[1]2918。李陵軍隊順利完成了戰(zhàn)略任務(wù)后,在歸途中遇到了幾倍于自己的敵人,他們邊打邊退,“食乏而救兵不到……其兵盡沒,余亡散得歸漢者四百余人”[2]2877。出擊匈奴的慘重失敗,漢朝廷極為震動。漢武帝“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憂懼,不知所出”[2]2729;“全軀保妻子之臣”則落井下石,把責(zé)任推到李陵身上,甚至夸大或虛構(gòu)李陵的錯誤。司馬遷“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凄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2]2730。適會召問,“激于義理”,他想法設(shè)法地擴(kuò)展?jié)h武帝胸懷,“在批評李陵投降錯誤的前提下,坦率地陳述李陵平時的表現(xiàn),用意在于勾起漢武帝對李陵平素的良好印象,以便對李陵有一個基本評價;陳述李陵降敵前的戰(zhàn)況,用意在于表明將士們曾為國拼死而盡了力,李陵兵敗出于無奈,他功過兼而有之,要看到這次戰(zhàn)役的局部勝利,從而回?fù)艉徒衣洞蟪紓儗盍甑膼阂夤?陳述李陵投降已無可奈何,用意在于引導(dǎo)漢武帝正視現(xiàn)實(shí),不要一味地沉浸在悲傷憂郁之中;對李陵進(jìn)行有關(guān)推測,用意在于引導(dǎo)漢武帝更應(yīng)向好的方面想一想,千萬不要一籌莫展”[3]。漢武帝沒有體察到司馬遷陳言的真正用意和良苦用心,自以為司馬遷是在沮毀李廣利,替李陵游說,結(jié)果判定司馬遷“誣上”“誣罔”大罪,處以死刑。

依據(jù)當(dāng)時律令,死刑尚有兩種解脫方法,一是以錢財贖免,一是受宮刑抵免。司馬遷“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在生與死的重大抉擇面前,為了完成《史記》,他放棄了自殺免于受辱的剛烈做法,含冤自請宮刑。司馬遷隱忍茍活,堅持著述《史記》,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嘲譏羞辱,“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2]2736。雖然受宮刑后曾擔(dān)任中書令,在皇帝身邊供職,但中書令通常由“無所比數(shù)”的宦官擔(dān)任,其實(shí)質(zhì)上是對司馬遷的又一次羞辱。這就是司馬遷自稱的“李陵之禍”。

司馬遷慘遭李陵之禍?zhǔn)菬o辜的,他忠于漢武帝和封建朝廷,卻蒙冤遇禍,被漢武帝和封建朝廷處以死刑,最終遭受宮刑。漢武帝是司馬遷李陵之禍的直接制造者。李陵之禍?zhǔn)撬抉R遷生平的極大不幸,給其肉體和精神造成了慘重摧殘,但司馬遷思想因李陵之禍而升華,認(rèn)清了封建帝王和酷吏政治專橫殘暴的本質(zhì),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認(rèn)真思考了人生價值,痛苦地

抉擇了生死榮辱,完善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死榮辱觀,樹立了更高更實(shí)際的人生奮斗目標(biāo),對《史記》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本文試對李陵之禍對司馬遷《史記》選材的影響作以探討。

李陵之禍影響《史記》的選材,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擴(kuò)大了《史記》的描寫范圍,把《史記》寫成了一部描寫古今社會方方面面的全史

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的主旨有一個形成和演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司馬談產(chǎn)生修史想法開始,到司馬遷遭遇李陵之禍前為止,是創(chuàng)作《史記》主旨的形成期。李陵之禍前,司馬遷在父親司馬談的安排下,漫游考察,收集史料傳聞,并接受父命決心寫一部史書。擔(dān)任太史令后,于漢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開始著述《史記》。這一時期,促使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司馬氏世代為周朝史官,當(dāng)繼承祖業(yè)而修史;二是父親司馬談欲“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編著一部史書,論載“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1]3295,臨死時將這一宏大愿望鄭重地囑托給司馬遷。父命難違,為實(shí)現(xiàn)先父遺愿而修史;三是擔(dān)任太史令盡史官之職而修史;四是司馬遷自己欲“述故事,整齊其世傳”,為論載漢興以來“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1]3299而修史。看來,不論是司馬談還是司馬遷,其最初的修史主旨,最主要的都是要論載漢興以來的“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為漢天子和漢王朝歌功頌德。第二個階段從遭遇李陵之禍到接受宮刑,是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主旨的蛻變期。這期間司馬遷無辜遭禍,經(jīng)過激烈痛苦的思想斗爭,他“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2]2733,放棄了引決自裁免于受辱的做法,自請宮刑,為完成《史記》而“隱忍茍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借《史記》了結(jié)“私心”,完成未竟之業(yè),彰表文采于后世,是司馬遷在選擇宮刑免死階段的修史追求,其中已經(jīng)包含了以史寓情言志的思想。第三個階段從司馬遷遭受宮刑后痛定思痛繼續(xù)撰寫《史記》開始,到基本完成《史記》為止。這期間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的主旨得到升華,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是其修史主旨的升華定型期。這一階段,司馬遷總結(jié)并提出了全新的修史主旨:“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于茲……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傳……以拾遺補(bǔ)藝,成一家之言?!保?]3319《報任安書》也說: “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保?]2735司馬遷把創(chuàng)作《史記》同“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聯(lián)系起來,從而樹立了新的遠(yuǎn)大卓越的修史目標(biāo)。這是當(dāng)初歌功頌德的修史主旨所不能同日而語的。其中“成一家之言”是新主旨的高度概括和核心所在。所謂“成一家之言”,就是要通過《史記》表現(xiàn)司馬遷自己的不同于任何古今思想學(xué)說的新的思想體系和觀點(diǎn)。梁啟超曾說,司馬遷“著書最大目的,乃在發(fā)表司馬氏‘一家之言’,與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質(zhì)正同。不過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發(fā)表耳。故僅以近代史的觀念讀《史記》,非能知《史記》者也”[4]427。修史主旨發(fā)生本質(zhì)性變化,必然要求作者“不虛美,不隱惡”,全面真實(shí)地反映古今歷史,探討古今社會、自然人事發(fā)展變化所蘊(yùn)涵的客觀規(guī)律,在著述中表達(dá)自己對社會人事的看法,敢于提出與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shí)的和別人不同的思想觀點(diǎn)來。這正是《史記》增輝的關(guān)鍵所在。

從主要論載漢興以來的“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到了結(jié)“私心”,彰表文采于后世,再到“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便是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主旨不斷升華的軌跡。司馬遷修史主旨發(fā)生本質(zhì)飛躍,正是由李陵之禍引發(fā)的。

修史目的的變化,必然引起修史內(nèi)容的變化。司馬遷最初的修史目的主要是論載漢興以來“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李陵之禍以后,他將修史主旨升華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要記載上起軒轅,下至漢武帝時期兩千多年間社會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制度、風(fēng)俗、自然、人事等的發(fā)展變化,記載包括天子、諸侯、大臣及“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的古今各類人物的事跡。記事的內(nèi)容、規(guī)模和人物范圍都較前擴(kuò)大了。僅從《史記》所記載的人物來說,就不僅僅只是圣明的帝王和建立了功臣的將相、世家、賢大夫一類人,而是從歷代天子、將相大臣,到歷代平民百姓,甚至社會地位很低的人,都成為了《史記》所記載描寫的對象。

二、多為悲劇人物立傳,贊賞不屈不撓克服命運(yùn)壓力成就事業(yè)的積極進(jìn)取精神

司馬遷因李陵事件蒙冤遇禍,思想和肉體受到莫大摧殘,對悲劇人物有一種特殊感情,特別愛寫和善于寫悲劇人物。能傾注全部感情去塑造悲劇形象,渲染悲劇氣氛,表現(xiàn)悲劇人物抗?fàn)庍M(jìn)取、不甘失敗的豪邁氣概,并在悲劇人物身上體現(xiàn)自己蒙怨罹難、不甘沉淪、欲有所為的悲怨豪壯之氣。據(jù)統(tǒng)計,《史記》以寫人物為中心的112篇紀(jì)傳中,有57篇是以悲劇人物的姓字標(biāo)題的。此外還有近20篇雖然沒有以悲劇人物姓字標(biāo)題,但其中寫到了悲劇人物。近80篇的紀(jì)傳共寫了120多個悲劇人物。《史記》無疑是一個悲劇人物畫廊,悲劇氣氛無處不在。他所記載的諸如伯夷、叔齊、伍子胥、商鞅、李斯、蘇秦、蒙恬、荊軻、聶政、屈原、賈誼、項羽、丁公、晁錯、李廣、韓信等,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悲劇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司馬遷并不只是客觀地描寫悲劇人物的歷史事實(shí),而是能通過歷史悲劇人物的遭遇,揭示產(chǎn)生他們悲劇的根源,展現(xiàn)悲劇人物正直的人格和悲壯的精神,表達(dá)司馬遷對他們和對造成他們悲劇的人的看法,在描寫中寄予了司馬遷銘心刻骨的身世感慨。如《伯夷列傳》借好人“積仁潔行”而“餓死”,或“好學(xué)”而“糟糠不厭”,甚至“蚤夭”[1]2124,沒有好報,而壞人“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以表達(dá)自己“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1]2125,“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的歷史感悟?!肚Z生列傳》記載屈原正直愛國,忠于楚國楚君,同奸佞小人做斗爭,最終投江自殺的悲壯事跡,司馬遷說:“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1]2482“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1]2503《屈原賈生列傳》寄寓著司馬遷的悲怨之情,李景星評《屈原賈生列傳》說:“通篇多用虛筆,以抑郁難遏之氣,寫懷才不遇之感,豈獨(dú)屈、賈二人合傳,直作屈、賈、司馬三人合傳讀可也。”[5]269熱情贊揚(yáng)屈原的精神和氣節(jié),對屈原表示無限的景仰和同情。《李將軍列傳》記載了李廣英勇悲壯的一生,顯示了李廣不屈服于命運(yùn)壓力一心想通過打仗立功而封侯的執(zhí)著追求,多側(cè)面渲染了李廣的悲劇氣氛,對李廣以高度贊揚(yáng)。司馬遷說:“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shí)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保?]2878《項羽本紀(jì)》更把項羽塑造成了一個失敗的英雄,特別是垓下之圍和烏江自刎的悲劇氣氛的渲染,讓讀者對項羽這個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頓生同情惋惜之情。司馬遷還善于通過塑造悲劇人物,體現(xiàn)其不屈不撓地成就自己事業(yè)和理想的精神。在《太史公自序》里說:“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保?]3300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馬遷對悲劇人物的鐘愛和從他們身上所學(xué)習(xí)到的不懈的奮斗精神。

三、多熱情贊揚(yáng)見義勇為、“士為知己者死”的俠義行為,深刻揭露批判世態(tài)炎涼

李陵事件時,司馬遷主持公正,不趨炎附勢,出于寬解漢武帝胸懷和回?fù)舸蟪紝盍攴樦~的目的,冒著一定危險在漢武帝面前仗義評說了李陵的一些實(shí)際作為,自有一種俠義豪氣。當(dāng)他被漢武帝錯解蒙冤被判處死刑時,又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替他說句公道話,司馬遷飽嘗了世態(tài)的炎涼和無情。他的這種人生體驗,也影響到了《史記》的選材。其一是多熱情贊揚(yáng)見義勇為、“士為知己者死”的俠義行為,其二是多深刻揭露批判世態(tài)炎涼。明代茅坤曾說:“太史公自以救李陵犯主上,并無故人賓客出救,又貧不能贖,卒下蠶室,故于劇孟、魯朱家之任俠,于猗頓、卓氏輩之貨殖,俱極摹畫?!保?]484王世貞也說:“《刺客》、《游俠》、《貨殖》諸傳,發(fā)所寄也。其文精嚴(yán)而工篤,磊落而多感慨?!保?]484《游俠列傳》中的朱家、郭解、田仲、劇孟,《刺客列傳》中的曹沫、專諸、豫讓、荊軻、聶政等其他俠義篤交之士,都是司馬遷所由衷欽佩仰慕的。他高度贊揚(yáng)俠士刺客說:“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布衣之徒,設(shè)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茍而已也。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保?]3181又說:“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1]2538另外,司馬遷還通過如鄭莊、汲黯、翟公、衛(wèi)青、主父偃等不少人得勢時“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shè)雀羅”,“門下多去”的事實(shí),揭露世態(tài)的炎涼和人情的冷酷,批判趨炎附勢的卑鄙行徑?!都赤嵙袀鳌氛f:“鄭莊、汲黯始列為九卿,廉,內(nèi)行修潔。此兩人中廢,家貧,賓客益落?!保?]3113又說“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shè)雀羅。翟公復(fù)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門曰: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场⑧嵰嘣?,悲夫!”[1]3113—3114對世態(tài)炎涼予以揭露?!缎l(wèi)將軍驃騎列傳》說:“大將軍 (衛(wèi)青)、驃騎將軍皆為大司馬。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自是之后,大將軍青日退,而驃騎日益貴。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1]2938批判大將軍故人趨炎附勢的行經(jīng),對任安對大將軍衛(wèi)青的忠誠如一予以肯定?!镀浇蚝钪鞲噶袀鳌氛f,元朔二年,漢武帝拜主父偃“為齊相。至齊,遍召昆弟賓客,散五百金予之,數(shù)之曰:‘始吾貧時,昆弟不我衣食,賓客不我內(nèi)門;今吾相齊,諸君迎我或千里。吾與諸君絕矣,毋復(fù)入偃之門!’”[1]2962又說:“主父方貴幸時,賓客以千數(shù),及其族死,無一人收者,唯獨(dú)洨孔車收葬之。天子后聞之,以為孔車長者也?!保?]2962主父偃也曾嘆息說:“臣結(jié)發(fā)游學(xué)四十余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1]2961司馬遷感慨地說:“主父偃當(dāng)路,諸公皆譽(yù)之,及名敗身誅,士爭言其惡。悲夫!”[1]2963這其中所寄寓的司馬遷的人生感慨是深刻而感人的。

四、多頌揚(yáng)忍辱發(fā)憤、立功名于天下的“倜儻非常之人”

《史記》滿懷激情地記載了越王勾踐、伍子胥、蘇秦、張儀、范睢、虞卿、季布、張良、韓信等一系列在困境中忍辱負(fù)重,發(fā)憤為作,最終立名的英雄壯舉,說明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fēng)順的,在困難面前應(yīng)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有時甚至需要承受屈辱,委曲求全,以成大事。這正是司馬遷遭遇李陵之禍隱忍茍活的所想所為,是司馬遷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xiàn)。如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返國后,力圖雪恥,“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1]1742。經(jīng)過這樣多年的磨礪和努力,終于使越國強(qiáng)盛起來,打敗了吳國。司馬遷贊頌越王勾踐說:“苦身焦思,終滅強(qiáng)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句踐可不謂賢哉!”[1]1756又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王殺害,伍子胥被迫逃亡。曾逃亡到宋、鄭、晉、吳等國。其“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1]2173,倍受了艱難。到吳國后,又曾“退而與太子建之子勝耕于野”[1]2174,最終向楚君報了殺父兄之仇。司馬遷肯定伍子胥說:“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1]2183淮陰侯韓信在發(fā)跡以前更是倍受貧困折磨和屈辱,他“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1]2609。不得不釣于城下,接受漂母的飯食。甚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 (熟)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1]2610。韓信逆來順受,后來才得以成為劉邦的大將,叱咤風(fēng)云,消滅項羽,封王封侯。張良為一老父揀履穿鞋,也一忍再忍,最終得到了《太公兵法》,養(yǎng)成了遇事沉穩(wěn)老練的性格?!读艉钍兰摇氛f:“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qiáng)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fù)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家蚬种?,跪曰:‘諾?!迦掌矫?,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fù)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fù)早來?!迦眨家刮窗胪?。有頃,父亦來,喜曰:‘當(dāng)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jì)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烊?,無他言,不復(fù)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保?]2033—2034《論語·衛(wèi)靈公》中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司馬遷《史記》正好用眾多歷史人物的所為,給人們說明了這一人生道理。

五、多抒發(fā)對錢財富貴的慨嘆,鼓勵人們發(fā)家治富

司馬遷被處以死刑后,如果要免以處死,依據(jù)當(dāng)時律令,尚有兩種解脫方法,一是以錢財贖免,一是受宮刑抵免。司馬遷是因為“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才被迫無奈選擇受宮刑的。經(jīng)歷了李陵之禍的痛苦抉擇,司馬遷對錢財富貴有了更為深刻的認(rèn)識,《史記》中就有不少地方發(fā)表了他對錢財富貴的感嘆。如蘇秦曾嘆息說:“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1]2262《貨殖列傳》則明確指出追逐富利是人的本性,是人們的共同欲望,說: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xué)而俱欲者也?!保?]3271“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保?]3256在社會中,“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1]3254又說人們具有一種天生的患貧意識。《貨殖列傳》說:“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1]3256占有財富的多少決定著人們社會地位的高低,“凡編戶之民,富相什 (十)則卑下之,伯 (百)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仆,物之理也”[1]3274?!扒Ы鹬冶纫欢贾?,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1]3282,可以“禮抗萬乘,名顯天下”[1]3260。財富可以使人的名聲張揚(yáng),一個財富巨萬的人,即使未被封王封侯,但卻可以具有與封王封侯之人相同的快樂?!白迂暭葘W(xué)于仲尼,退而仕于衛(wèi),廢著鬻財于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子貢結(jié)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yáng)于天下者,子貢先后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1]3258司馬遷還感慨地說:“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夫倮鄙人牧長,清窮鄉(xiāng)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1]3360蜀地卓氏“用鐵冶富”, “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于人君”[1]3327。甚至“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1]3256。司馬遷并因此產(chǎn)生了一種“素封論”的思想,極力鼓勵人們發(fā)家致富。司馬遷說:“今有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保?]3272又說:“由是觀之,富無經(jīng)業(yè),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豈所謂‘素封’者邪?非也?”[1]3282—3283這種對財富地位的由衷感嘆,對財富的深刻認(rèn)識,正是司馬遷由李陵之禍而引發(fā)并把它們寫到《史記》當(dāng)中的。

李陵之禍迫使司馬遷在生死榮辱面前做出抉擇,對他的思想和對《史記》的創(chuàng)作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對《史記》選材的影響是巨大和顯著的。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司馬遷.報任安書.見班固.漢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梁建邦.“司馬遷為李陵辯護(hù)”辨[J].渭南師專學(xué)報.1995,(3).

[4]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梁啟超文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5]四史評議[M].引自韓兆琦.史記選注集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歡
修史李陵漢武帝
《李陵變文》非正統(tǒng)英雄觀新探
朔風(fēng)又起
遣懷
李陵,沒有任何偉業(yè)能和做個忠臣相比
奮不顧身
修史就要長話短說
東方朔智答漢武帝
樹為何名
陪你一起讀歷史(6) 漢武帝竟是“玄幻控”
古老的皮影戲
屯昌县| 资阳市| 泰宁县| 兴文县| 平乐县| 灵川县| 扶绥县| 武乡县| 南川市| 前郭尔| 三台县| 嘉义市| 泰安市| 汝阳县| 双流县| 浪卡子县| 邹平县| 荆州市| 石渠县| 眉山市| 新田县| 乳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乐至县| 浦城县| 武乡县| 边坝县| 宁远县| 丹阳市| 柳河县| 岐山县| 昌乐县| 托里县| 灵璧县| 镇巴县| 安福县| 定结县| 石景山区| 特克斯县| 富源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