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芬 廣西自治區(qū)扶綏縣中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廣西 扶綏 532100)
半夏瀉心湯出自于我國古典醫(yī)籍《傷寒論》,為治療邪氣內(nèi)陷、寒熱錯雜以及脾胃受損于中焦的代表方,常表現(xiàn)為嘔吐、腸鳴、胸脘痞悶以及下利等。目前,上述癥狀臨床大多可診斷為急性胃腸炎而采用西藥治療,如楓蓼提取物(FLE)、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藥物[1,2],對于中藥治療該病的報道則較少。筆者在臨床中以經(jīng)方半夏瀉心湯為主,加味化裁用于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具體的治療過程及結(jié)果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采用隨機的方法,將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胃腸炎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2例,女性患者為28例;年齡為12~72歲,平均年齡為(52.6±12.40)歲。對照組60例,其中男性患者為27例,女性患者為33例;年齡為13~69歲,平均年齡為(50.8±10.3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病情等方面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組所有患者均有食不潔凈食物史,并伴隨不同程度的嘔吐癥狀,每日3~5次,嘔吐物中有酸腐氣味,腹瀉每日6~14次,為黃色水樣便,沒有出現(xiàn)明顯黏液及膿血便,存在不同程度的陣發(fā)性腹痛癥狀;部分患者伴隨發(fā)熱癥狀(38.2~39.8℃);部分出現(xiàn)嚴重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血壓下降以及酸中毒等方面的癥狀。大部分患者均經(jīng)大便常規(guī)檢查以及部分細菌培養(yǎng),除外細菌性痢疾等特異性感染[3]。本組患者均無肝腎脾肺等嚴重疾病的感染。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進行治療,即予以君爾清片(山東魯南制藥集團)1片,1d2次,口服與穿王消炎片(廣東羅定制藥有限公司)1片,1d3次,口服[4]。
治療組:主要以半夏瀉心湯為主加味化裁[5]。藥物組成:白芍、車前子各15g,姜半夏、黨參、廣木香、厚樸、蒼術(shù)各12g,黃連、黃芩各9g,干姜、炙甘草各6g,大紅棗5顆。隨證加減:對于腹脹明顯的患者,應加枳殼、大腹皮各12g;惡心嘔吐嚴重者,加蘇梗及竹茹各9g;發(fā)熱加重者加柴胡、葛根各9g;濕重者加藿香、白蔻各10g;腹中冷痛者,黃連減量、加生姜6g;飲食減少者,加神曲、焦山楂各15g;腹痛甚者白芍加量至30g,更加焦檳榔、延胡各l0g;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5g
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3d為1療程。服藥時應以少量多次為原則,以免藥汁入胃即吐。對個別惡心嘔吐嚴重者,服藥前應先服生姜汁半勺,以開胃止嘔。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出現(xiàn)的一切數(shù)據(jù)均由Excel及Stata/SE11.0兩個軟件加以統(tǒng)計、處理以及分析,采用卡方檢驗(檢驗)的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組間差異以P<0.01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療效標準 對于本研究而言,主要治療的標準包括如下幾個方面[6]:痊愈:癥狀以及陽性體征消失,大便常規(guī)恢復至正常水平;顯效:患者癥狀體征出現(xiàn)明顯地改善,大便常規(guī)得到明顯改善,隱血試驗呈陰性;有效:患者癥狀體征較前有所好轉(zhuǎn),大便常規(guī)較前有一定的改善;無效: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沒有發(fā)生變化或者加重??傆行实挠嬎悖嚎傆行剩剑ㄈ龜?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治療結(jié)果 對照組與治療組兩組療效對比,對照組60例,痊愈12例,顯效14例,有效1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73.3%;治療組60例,痊愈18例,顯效24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0%;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療效有差異顯著(P<0.01)。
不良反應 對照組服用藥物過程中,有5例出現(xiàn)頭暈癥狀,2例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治療組服用過程僅有1例出現(xiàn)頭暈癥狀。兩組患者用藥停止之后,不良反應全部退去。
討 論 急性胃腸炎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細菌或者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導致的,中醫(yī)將其歸為“嘔吐”、“泄瀉”、“胃脘痛”、“霍亂”等范疇。其主要的發(fā)病機理在于患者的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濕邪中阻,久而生熱,濕熱膠滯之邪內(nèi)蘊,以致陰陽乖隔,清濁混淆。清氣當升而不升,趨下而成泄瀉;濁氣當降而不降,逆上而成嘔吐。
傳統(tǒng)的西藥治療主要采用楓蓼提取物(FLE)、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藥物,這些藥物治療的有效率不高(一般僅為80%左右)。而本文中的半夏瀉心湯,其臨床療效顯著,正是“辛開苦降”的典型治療藥劑。方中半夏為君,辛苦入胃,以和胃消痞,降逆止嘔;輔以干姜辛溫散寒,增強其辛開散結(jié)之功;黃連、黃芩苦寒瀉熱,增強其苦降除逆之力;四藥并用,苦辛并進以利升降,寒熱互用以調(diào)陰陽。在治療上若單純攻邪,必致進而傷正,單純顧正,勢必難能祛邪,有犯虛虛實實之戒,故組方時,于辛開苦降之中,佐以參、草、棗補脾益氣以和中,目的在于補瀉并用,加速痞滿的消除,如此辛開苦降與甘溫補塞互用,辛甘化陽而不凝,開塞通閉而不滯[7]。
由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3%(44/60),治療組為95.0%(57/60),二組呈現(xiàn)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綜上所述可以得知,將半夏瀉心湯加味用于治療急性胃腸炎,其臨床療效值得肯定,應該在臨床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加以推廣并應用。
[1]王泓冰,王 平.對急性胃腸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雜志,2008,6(2):166-167.
[2]張麗青.楓蓼腸胃康片治療急性胃腸炎140例[J].中國中醫(yī)急診,2011,20(9):1492-1493.
[3]宋小莉,司銀楚.半夏瀉心湯類方方證關聯(lián)探討[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25(10):2053-2054.
[4]王中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治療兒童急性胃腸炎80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12(7):1182.
[5]曾祥周,楊衛(wèi)麗,張俊清,等.楓蓼提取物抗急性胃腸炎作用的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2):87-88.
[6]朱豫珊.甘草瀉心湯治療急性胃腸炎200例[J].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4(3):51-53.
[7]陳伯倫.半夏瀉心湯治療急性胃腸炎100例[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1999,14(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