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地女性與婚俗問題新考"/>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女閭、巫兒、不親迎及其他
——齊地女性與婚俗問題新考

2012-04-13 13:48劉德增
山東社會科學 2012年3期

劉德增

(齊魯師范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3)

女閭、巫兒、不親迎及其他
——齊地女性與婚俗問題新考

劉德增

(齊魯師范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3)

齊地女性及婚俗有幾樁獨特的現(xiàn)象:女閭、巫兒、不親迎、夜晚迎娶。這些現(xiàn)象乃原始習俗之孓遺。齊地遺存這些原始習俗,乃齊國建國方針所致。

女閭;巫兒;不親迎;原始習俗;齊國建國方針

齊地女性及婚俗有幾樁獨特的現(xiàn)象,禮之所無,后世士大夫為之瞠目,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是“女閭七百”?!稇?zhàn)國策·東周》記曰: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相呂倉,國人不說也。君有閔閔之心。

謂周文君曰:“國必有誹譽,忠臣令誹在己,譽在上。宋君奪民時以為臺,而民非之,無忠臣以掩蓋之也。子罕釋相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管仲故為三歸之家,以掩桓公,非自傷于民也?《春秋》記臣弒君者以百數(shù),皆大臣見譽者也。故大臣得譽,非國家之美也。故眾庶成強,增積成山?!敝芫觳幻?。

“工師藉”,《戰(zhàn)國策·楚策一》“張儀相秦”條作“工陳籍”?!芭偲甙佟被蜃鳌芭?cè)佟雹伲矍澹菁o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鮑彪注“宮中七市,女閭七百”曰:“閭,里中門也。為門為市于宮中,使女子居之?!币簿褪钦f,齊桓公在宮中開設了七市,每市一閭,女子居住經(jīng)營。

管仲輔佐齊桓公整頓國務,改革內(nèi)政,使齊國綜合國力超乎列國諸侯之上。齊桓公憑藉強大的國力,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第一霸”。管仲也博得了功名富貴,位極人臣,奢侈僭上,有“三歸”?!叭龤w”何物?自古以來便聚訟紛紜,楊伯峻《論語譯注》列舉了五種詮釋②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1-32頁。。五家之說,除包咸解釋為娶三國之女外,俞樾、梁玉繩、武億、郭嵩燾四家的解說雖然不一,但都屬錢物之類。按鮑彪之說,齊桓公在宮中設七市,每市一閭,使女子坐列販賣。管仲掩桓公之過的“三歸”,當屬錢物。如按包咸之說,“三歸”為娶三國之女,則桓公的“女閭七百”就與“宮中七市”無涉,而與色情有關(guān)。

及至明清,“女閭七百”乃色情之物得到普遍認同,并將此事安在管仲頭上,說管仲此舉旨在征收“夜合”之稅,如明人于慎行云:“管子治齊,設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助軍旅,此在王政視之,口不忍道,即后世言利之臣,亦未嘗榷算及此者,此可鄙亦甚矣?!雹郏勖鳎萦谏餍?《谷山筆麈》卷三《國體》。

此外,明清筆記如謝肇淛《五雜俎》、余懷《板橋雜記》、褚學稼《堅瓠集》,小說如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張春帆《九尾龜》等,也有類似之記載。他們認為“女閭七百”或“女閭?cè)佟蹦酥袊肮偌恕敝?,遂以管仲為娼妓之祖師,如清人紀昀曰:“百工技藝,各祠一神為祖。倡族祀管仲,以女閭?cè)僖?。伶人祀唐玄宗,以梨園子弟也。此皆最典。”①[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

舊時沈陽妓院都供管仲的牌位,有些“抗刀姑娘”(年齡大、相貌差、接客少的妓女)手持小木棍或撣子把,敲打尿盆,連呼“管仲、管仲”,以求祖師爺保佑。②廖文:《一個妓女的回憶》,載李秉新、徐俊元、石玉新編:《近代中國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112-121頁。舊時南京娼妓有“老郎會”,或稱“老臉會”:

每年三次,正月、六月、十一月,皆在十一日?;蛑^所祀為管仲,以“女閭?cè)佟惫??;蛑^所祀為唐玄宗,以梨園子弟故。會時諸妓極意修飾,陳設獻妍,要求平日所歡者為之設宴張樂,謂之“作面子”。妓女名愈噪者,酒宴愈多。六月十一日之會為尤盛。燈紅酒綠,絲竹嗷嘈。是時秦淮河一帶,兩岸則窗開水閣,鬢影衣香;河中則畫舫燈船,往來梭織。五陵年少,意氣自豪,一日夜之間,所耗不只中人產(chǎn)焉。③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133頁。

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有“長胡同”、“小長胡同”兩個村落。“長胡同”地處齊國故都之宮城西北角,系水河西岸。清末,“長胡同”徐、孫等姓為方便種田,遷系水河東岸居住,取名“小長胡同”。民間傳說,“長胡同”即“女閭七百”故址,本名“娼胡同”,后世因其名稱不雅而改名為“長胡同”。

二是“巫兒”。漢成帝時,諫議大夫劉向劃定“地分”(即民俗區(qū)劃),朱贛逐一條陳各地民俗。朱贛是潁川(今河南禹縣)人,當時在丞相張禹手下做僚屬。班固著《漢書·地理志》,把劉向、朱贛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收入篇末,其記齊地民俗,特記“巫兒”之俗:“始桓公兄襄公淫亂,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得嫁,名曰“巫兒”,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為俗?!雹堋稘h書》卷二十八《地理志》。齊襄公與同父異母妹文姜淫亂之事,見諸《詩經(jīng)》、《左傳》、《史記》等文獻。但是,他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得嫁之事,僅見于《漢書·地理志》。不過,到齊桓公時,“姑姊妹不嫁”之事見諸公室,如《荀子·仲尼》云:“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爭國,內(nèi)行則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薄缎抡Z·無為》亦曰:“齊桓公好婦人之色,妻姑姊妹,而國中多淫于骨肉?!绷頁?jù)《管子·小匡》,齊桓公本人也曾說:“寡人有污行,不幸而好色,姑姊有不嫁者?!?/p>

“為家主祠”即主持家祭?!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酚浽?

田乞使人之魯,迎陽生。陽生至齊,匿田乞家。請諸大夫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幸而來會飲?!睍嬏锸?。田乞盛陽生橐中,置坐中央。發(fā)橐,出陽生,曰:“此乃齊君矣?!贝蠓蚪苑]。

《公羊傳·哀公六年》亦載此事,何休注:“齊俗,婦人首祭事?!惫艜r家祭,男性家長主之。由女性主祭,禮之所無?!稘h書·地理志》說由“巫兒”主祭,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則是田乞之母主祭。蓋無“巫兒”之家,則由母親主祭。家祭之時,可以召集親朋好友“會飲”。

《漢書·地理志》中的“民至今以為俗”這句話是朱贛原文還是班固之筆,今已難以斷言。不過,到了清代,此俗在齊地猶有孓遺,徐珂《清稗類鈔·婚姻類》“青州長女不嫁”條說:“《史記》山東有長女不嫁之說,固始于漢也。至本朝,青州猶有此風?!边@里的《史記》為《漢書》之誤。

三是不親迎?!坝H迎”——新郎官親去迎娶新娘,乃傳統(tǒng)婚禮——“六禮”中必備的一禮,古有不親迎便不成夫婦之說。但是,齊俗不親迎。《詩·齊風·著》便是描寫坐著花轎去夫家成親的新娘想象著新郎佇立何處、何種打扮迎候她: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cè)A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朱熹《詩集傳·齊風·著》說:“昏禮,婿往女家親迎,齊俗不親迎,故女至婿門,始見其俟己也?!逼駷橹梗R地“不親迎”之俗猶有遺存。親迎,謂之“大娶”;不親迎,曰“小娶”?!靶∪ⅰ庇袃煞N情況:一是派新郎的兄弟或叔侄代迎,二是女方將新娘送來。⑤山東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山東省志·民俗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版,第299-305頁。迄今為止,濟南的老戶人家結(jié)婚仍不親迎。

四是夜晚迎娶。這一習俗迄今仍存在于山東博山、泰安等地。博山、泰安等地娶親,不像別處那樣白日迎娶,而是在深更半夜悄悄地將新娘抬到婆家。根據(jù)博山民間傳說,當?shù)赝砩铣苫槭菓赜凇暗匀钡囊O鄠?,明朝末年,博山西河?zhèn)出了一個大惡霸,名叫“翟三胡”,自恃家傳皇帝賜予的“丹書鐵卷”,不受王法約束?!暗匀焙蒙尚裕蚵牭秸l家娶親,他必趕去索取初夜權(quán)。因此,周圍百姓不敢白日娶親,改為夜間偷偷地迎娶,又故意將新娘打扮得蓬頭垢面。年久成俗,流傳至今。

對于齊地女性與婚俗中的獨特現(xiàn)象,已有學者作過探討。但是,這些詮釋沒有觸及本質(zhì)。筆者試圖給出一個新的答案。

賈公彥曰:“行此五禮皆用昕時。昕,早朝也。親迎禮用昏時。”鄭玄曰:“必昏時,陽往陰來之義,故名昏。日入二刻半為昏,日出二刻半為昕。”

在孔子刪訂的《詩》305篇中,保存了一首陳國的民歌——《東門之楊》,歌云: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枰詾槠?,明星煌煌。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枰詾槠?,明星晰晰。

高亨先生釋曰:“二人約定黃昏時相會于東門,而對方久久不來,作者唱出這首情歌。”①高亨:《詩經(jīng)今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0頁。這首歌或許并非情人的約會歌,而是黃昏以后,新娘遠眺東門之楊和掛在天空中的星辰,期待著新郎來迎娶。

到了唐代,“娶婦以昏時”雖然仍寫進了《大唐開元禮》中,但內(nèi)地士庶已大多不行此禮。段成式《酉陽雜俎·貶誤》說:“禮,婚禮必用昏,以其陽往而陰來也。今行禮于曉。”在敦煌遺書中,有一部兩卷本的《新集吉兇書儀》,編輯張敖,其官銜是“河西節(jié)度使掌書記儒林郎試太常寺協(xié)律郎”,是位飽讀《詩》、《書》之人?!缎录獌磿鴥x》中的史料極為珍貴,但最令筆者感興趣的,是婚禮中的“親迎”儀式。從《新集吉兇書儀》來看,親迎仍于黃昏后舉行。日落西山,男方祭完先祖,新郎辭別父母去迎娶他的新娘。女方已布置好洞房,新郎一到,即舉行婚禮,典雁,撒帳,同牢,和巹。然后,一對新人入洞房。天亮,新婚夫婦一同回到男方家,新娘拜見舅姑(公婆)。②李正宇:《下女夫詞研究》,《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第40-50頁。不過,昏時迎娶在敦煌地區(qū)也未能一直傳承下去,從張友仁先生對敦煌近代婚俗的研究文章中,我們得知,到20世紀初,敦煌人迎娶新娘,已改在下午;成婚禮也在男方家中舉行了。③張友仁:《敦煌近代婚嫁民俗》,載謝生保主編:《敦煌民俗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326頁。

在我國很多少數(shù)民族中,也曾存在過或仍然存在著昏時迎娶之俗。如生活在鄂爾多斯大草原上的蒙古人,在“夕陽就要收走哈夏(柳笆搭的棚圈)上最后一束光線”時,迎親的隊伍才上路;居住在廣西金秀一帶的茶山瑤族,半夜點著火把去迎親;此外,塔吉克、烏孜別克、鄂溫克、裕固、土家、侗族等,都是在晚上迎娶。這一習俗也廣泛見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如生活在孟加拉灣東部的安達曼群島上的安達曼人,通常由雙方父母選定一個晚上舉行婚禮;位于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也門人,也是在昏時迎娶新娘。

為何要在昏時迎娶?許慎說:“婦人陰也?!痹S嘉璐先生則認為是掠奪婚的產(chǎn)物,他說:“以昏時者,昏暗不清,便于偷襲搶劫耳。”④許嘉璐:《先秦婚姻說略》,《文史知識》1986年第6期,第74-79頁。曲彥斌先生說:“從文化人類學來考察,古人晚間成婚而且尚黑的禮俗,出自古代劫奪婚之遺?!雹萸鷱┍?《中國古代婚姻儀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第75-88頁。搶婚風俗的確見于《易》等古代文獻。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婚俗中,迄今仍有搶婚的遺痕。但是,娶婦以昏時并非搶婚的產(chǎn)物,而是源于族外婚。在族外婚時期,男子白天在本氏族勞動,晚上到與他的氏族通婚的那個氏族的女子處過夜,晚去早歸,夜合晨離。云南永寧納西族迄今依舊處于這種“走婚”階段。

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中,新郎第一天晚上到女方家后,就在女方家里度過新婚第一夜,次日才回到男方家里。秋浦先生等人調(diào)查鄂溫克人婚禮時發(fā)現(xiàn):“到結(jié)婚時,男方氏族不論距離多遠,也要往女方氏族的住所附近遷移,舉行婚禮時并保留著第一個新婚之夜一定要在女方氏族度過,第二天才可以回到婆家的習慣?!雹耷锲?《鄂溫克人的原始社會形態(tài)》,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78頁。不獨鄂溫克人,塔吉克人的婚禮也是在女方家里舉行。布郎族略有不同:婚日當天晚上,新郎去女家成親,此后一段時間內(nèi),新郎晚上都去女方家過夜,白天仍回自己家中。待生兒育女后,再擇一個黃道吉日,丈夫攜妻抱子回到自己家中,再舉行一次婚禮,從此以后,妻子就從夫居了。這種新婚第一夜或婚后一段時期新郎要在女方家度過的習俗,更為明顯地留下了族外婚時期“走婚”的痕跡。一夫一妻制確立后,丈夫晚上到妻子處過夜的習俗便演變?yōu)榛钑r迎娶。

(1)當動車組與相向駛來的列車交會時,由會車壓力波變化所造成的空氣彈簧壓力波動遠小于車體側(cè)滾造成的壓力波動,因此空氣彈簧的內(nèi)壓變化主要受車體側(cè)滾的影響,轉(zhuǎn)向架靠近會車側(cè)空氣彈簧內(nèi)壓的變化趨勢與會車氣動流場的變化趨勢相反,轉(zhuǎn)向架另一側(cè)空氣彈簧內(nèi)壓的變化趨勢與之相同。

我們再討論不親迎問題。從先秦文獻來看,不親迎者只有齊地。實際上,不親迎決非齊地所獨有,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我國土家、門巴、布衣、仡佬、達斡爾、苗、京、傈僳、普米、裕固等少數(shù)民族,皆不親迎。這些民族,有的派親友迎娶;有的由女方送至男家;有的由女方送親,而新郎在半路上迎接。不親迎應是在婚俗演變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親迎當是周禮的改造。

《漢書·地理志》將“巫兒”問題歸咎于齊襄公淫亂。今人仍有贊同此說者,如王閣森、唐致卿主編的《齊國史》即沿用《漢書·地理志》之說。①王閣森、唐致卿主編:《齊國史》,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3頁。然則此說是難以成立的。襄公的確是個好色之君,他與同父異母妹妹文姜淫亂,赫然見于傳世文獻。但是,齊桓公何以又如此?長女居家不嫁,也決非襄公一道旨令就能實行的,否則不會有那么強勁的傳承力,兩千多年后猶有遺存。有學者注意到了《漢書·地理志》的臆斷性,另作詮釋。如安作璋先生主編的《山東通史》先秦卷云:

女子所從事的家庭手工業(yè)在齊地的經(jīng)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她們的勞動無論對于國家的財賦收入還是家庭的經(jīng)濟來源都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而作為民女,能夠較早地擔負起協(xié)助父母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她們的嫁出意味著家庭勞動力和經(jīng)濟收入的減少,當然也就對家庭不利了,這大概才是長女不得出嫁的原因。②安作璋主編:《山東通史》先秦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359頁。

在《山東通史》增訂版中,該卷對此說作了修訂:“‘長女不嫁’是東夷人‘家為巫史’的遺風,長女作為‘為家主祠’的責任人,迷信的說法是‘嫁者不利其家’。也只有宗教信仰的力量才能使‘長女不嫁’有如此強大的規(guī)范性和生命力,以至于歷久而成俗。”③安作璋主編:《山東通史》(增訂版)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頁。王志民先生主編的《齊文化概論》則說:“在齊地,女子居家不嫁的現(xiàn)象,從宮廷到民間是較普遍存在的。這從母系氏族社會流傳下來的遺俗,既反映出女子在社會家庭中的地位,也反映了婚姻中迥異于周禮的特色?!雹芡踔久裰骶?《齊文化概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頁。諸說不一,齊地這種特殊風俗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筆者認為,“妻姑姊妹”乃原始血緣內(nèi)婚的遺俗。

約300萬年前,人猿揖別,地球上出現(xiàn)了第一個社會形態(tài)——原始人群。原始人群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十幾人或幾十人組成一個群體,群內(nèi)男女互為夫妻。后來,逐漸排除了不同班輩之間的性關(guān)系,同輩——實際上當是同一年齡段——為婚。原始人群延續(xù)了很長一個歷史時期,到距今約四五萬年才為更高一級的社會形態(tài)——母系氏族所取代。妻姑姊妹,正是這種婚俗的遺存。

襄、桓時的齊地已是奴隸社會由盛而衰時期,當此之時,還存在這種最為原始的婚俗嗎?回答是肯定的。云南永寧納西族的婚姻狀況即是一個例證。

在永寧納西族中,存在四種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婚姻形態(tài):最為原始的血緣內(nèi)婚,先進一些的族外群婚,再先進一些的對偶婚,更為先進的一夫一妻制。⑤參見嚴汝嫻、宋兆麟《永寧納西族的母系制》有關(guān)章節(jié),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四種婚姻形態(tài)并存。相比之下,族外群婚居多,對偶婚次之,一夫一妻制又次之,血緣內(nèi)婚者最少。號為研究原始社會之活化石的永寧納西族的婚姻發(fā)展,表明當新的婚姻形態(tài)產(chǎn)生后,舊的婚姻形態(tài)并沒有馬上終結(jié),而是延續(xù)、遺存下來,形成多種婚制并存的局面。如此,則襄、桓之時乃至其后相當一個時期內(nèi)血緣內(nèi)婚猶有遺存,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長女居家不嫁,則系母系氏族社會的遺俗。從距今四五萬年起,原始人群進化為母系氏族。起初,母系氏族實行族外群婚,甲、乙兩個氏族相互通婚,其形式表現(xiàn)為男子晚上到對方氏族的女子處過夜,夜合晨離,故又名“走訪婚”。后來,男子在他走訪的眾女子中有了一個常去的對象,女子在她接待的眾男子中有了一位???。一對男女在一定時期內(nèi)保持較穩(wěn)定的性關(guān)系,便是對偶婚。再后來,走婚的男子搬到他的對偶那里居住,結(jié)成對偶家庭,此為對偶婚的高級形態(tài)。

無論是族外群婚還是對偶婚,女子皆居家接待男子。齊地的長女居家不嫁,正是此種婚俗的遺存。她們居家不嫁,并不妨礙她們的性生活,她們接待來訪的男子,與之性媾,生兒育女?!稇?zhàn)國策·齊策》記曰:

齊人見田駢,曰:“聞先生高議,設為不宦,而原為役?!碧锺壴?“子何聞之?”對曰:“臣聞之鄰人之

女?!碧锺壴?“何謂也?”對曰:“臣鄰人之女,設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則不嫁,然嫁過畢矣?!?/p>

該女居家不嫁,年方37歲,便生了7個孩子。齊人在性問題方面非常開放,如淳于髡提到的“州閭之會”上女子留宿男子之事:“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香澤。”①《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

在《詩·齊風·東方之日》中,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

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fā)兮。

詩中寫道,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一位美麗的女子來到心上人的家中,依偎在他的身邊。浩月當空,她又悄悄而來,步進情人的內(nèi)室,雙雙走向鋪在地上的葦席。詩中的女子癡情、大膽、外露,決無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扭捏。這在《詩》305篇中是絕無僅有的。齊國貴族在性問題方面也非常開放,例如:“田常乃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后宮,后宮以百數(shù),而使賓客舍人出入后宮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雹凇妒酚洝肪硭氖短镏倬赐晔兰摇?。這在其他地區(qū)是見不到的。

入文明社會后,“從妻居”被稱為“贅婿”。司馬貞注《史記·滑稽列傳》“贅婿”一詞曰:“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贅,是余剩之物也?!饼R國開國之君姜尚也是一位“贅婿”。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寫道:“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薄皷|海上”即東海邊?!秴问洗呵铩な讜r》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钡搅宋鲿x,晉人張華《博物志》說:“西海乃太公望所出,今有東呂鄉(xiāng)?!贝宋哪恕逗鬂h書·郡國志》“瑯琊國”條下,南朝蕭梁劉昭注引張華《博物志》。西海,東漢改海曲縣而置?!短藉居钣洝肪矶囊龔埲A《博物志》作:“海曲縣有東呂鄉(xiāng)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碧拼罴Α对涂たh圖志》、元代于欽《齊乘》、《太平寰宇記》、《大清一統(tǒng)志》等文獻,也皆明確記載姜尚故里在“東呂鄉(xiāng)”。東呂鄉(xiāng)東呂里,在今日照市東港區(qū)秦樓街道一帶。相傳,姜尚因家貧而淪為一戶人家的“贅婿”?!妒酚洝せ袀鳌吩?“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shù)使諸侯,未嘗屈辱?!?/p>

在原始社會,“從妻居”并不影響男子的社會地位。入文明社會后,“贅婿”的社會地位是比較低的,庶幾等同于奴婢。但從淳于髡的情況看,齊地“贅婿”的社會地位是較高的。

姬周本是個蕞爾小邦,滅商之役,傾其全部兵力,也不過戎車300乘、虎賁3000人、披甲45000人??繀^(qū)區(qū)如此一點兵力,是難以震懾全國的。有鑒于此,從武王開始,裂土分封同姓子弟和異姓功臣為大小不等的諸侯,讓他們獨當一面,以屏藩王室,以后又多次分封。顧棟高從史籍、金文中檢索出24姓130國,加上姓氏不可考的74國,總計204國。③顧棟高:《春秋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載《清經(jīng)解續(xù)編》第1冊,上海書店1988年版,第462-465頁。有大功于周室的姜尚被分封于營丘(今山東臨淄),爵為公,國號齊。營丘位于泰沂山區(qū)北麓臺原上,從新石器以來,濟南─章丘─鄒平─臨淄─青州—濰縣─萊陽一線及其兩側(cè),遺址分布密集,形成了一條橫貫山東半島的交通線,營丘位于這條交通線的中部。營丘往東,是東夷的一支萊夷的勢力范圍,他們的勢力很大。商人多次征伐東夷,但不曾征服過他們。經(jīng)過長期的考古發(fā)掘,今山東一帶商、夷之間的勢力進退態(tài)勢已基本明朗:

山東商文化主要分布在魯西南、魯中南、魯西北、魯北中西部地區(qū),在魯北向東不超過濰河,大致到濰坊以西,濰河、彌河之間;魯中地區(qū)以蒙山為界,魯中山區(qū)和蒙山以東地區(qū)還沒有發(fā)現(xiàn);魯南地區(qū)向東不超過沂河,分布到費縣、臨沂和蒼山西部一線。④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20世紀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頁。

營丘東面是滔滔淄水,占據(jù)營丘,扼住東西交通線,便可以把萊夷擋在東邊。萊夷很快就明白了這一點,派出一支人馬,試圖搶先占領(lǐng)營丘。姜尚從“逆旅”得到消息,日夜兼程,先一步到達營丘,打退了萊夷的進攻。營丘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很重要,自然條件卻很差。營丘所處的山麓臺原,系砂礫石和亞砂土構(gòu)成,相當貧瘠;營丘南面,是山地丘嶺,石灰?guī)r山體上,雜草叢生,一歲一枯榮;營丘北面,是砂礫沖積平原,地勢低洼,海潮淹沒、海水溯河倒灌,再加上海水滲透補給地下水,便形成了海濱鹽堿地。強敵虎視,地瘠人寡,這便是齊國開國時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怎樣立國?姜尚君臣厘定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建國方針:

在經(jīng)濟上,大力發(fā)展?jié)O業(yè)、鹽業(yè)、紡織業(yè)。齊國濱海,那時營丘往北不遠便是灘平水淺、汪洋一片的渤海,海中魚、貝繁多,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至遲到龍山文化時代,近海捕撈已粗具規(guī)模。①逄振鎬:《東夷文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2-96頁。海水可以煮鹽,發(fā)明煮海水為鹽的夙沙氏就是山東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的部族,他們的后裔后來一直在齊國做官,如齊靈公時官居少傅的夙沙衛(wèi)②《左傳·襄公十九年》。即是。中國各地的制鹽業(yè)大多尊奉夙沙氏為祖師。③李喬:《中國行業(yè)神崇拜》,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14-216頁。姜尚因地制宜,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大海上。對腳下那片鹽堿地,則大量栽種桑樹。桑樹有多種,華夏大地栽培的主要品種,就是原產(chǎn)于山東的“魯?!保贩N優(yōu)良,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種桑柘》說:“諺云:‘魯桑百,豐錦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鄙涞囊粋€特點,是對土壤的適應性強,鹽堿地上也可以生長。種桑,對姜齊來說,無疑是最佳選擇。種桑是為了養(yǎng)蠶,發(fā)展絲織業(yè)。此外,種桑還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大力發(fā)展?jié)O、鹽、紡織,同列國諸侯貿(mào)易,賺取利潤。

在政治上,則是“尊賢上功”?!白鹳t”,就是唯才是舉;“上功”,就是崇尚功業(yè)。這與周禮的精神逕然不同?!秴问洗呵铩らL見》記載:“呂太公封于齊,周公旦封于魯。二君甚相親善也,相謂曰:‘何以治國?’太公望曰:‘尊賢上功。’周公旦曰:‘親親上恩?!?‘魯自此削矣?!芄┰?‘魯雖削,有齊者亦必非有呂氏也?!濒攪愕氖嵌Y治,講倫理,重尊卑;齊國不講這一套,唯才是舉,崇尚功業(yè),以此來激勵民眾奮力進取,博得功名富貴。

在民俗上,則重因循繼承,變革不多?!妒酚洝R大公世家》記曰:“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p>

子孫后代恪守姜尚厘定的治國方針,特別是他的第十五代孫桓公小白,在管仲的輔佐下,發(fā)揚光大“祖宗之制”,把漁、鹽、紡織推向一個新的發(fā)展高峰。齊國也重視農(nóng)業(yè),特別是管仲改革以后,農(nóng)業(yè)也有較大發(fā)展,但齊國農(nóng)業(yè)也被納入工商經(jīng)濟的模式之中?!白鹳t上功”政治也被小白君臣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在文化上也仍認同于民間傳統(tǒng),所謂“與俗同好惡”④《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田和奪取了姜齊的江山,但在治國理民的大政方針上,走的卻是姜齊的老路。

這樣,在齊地民俗中就比較多的保留了原始社會的遺風。齊國的經(jīng)濟政策在保留原始社會遺風、特別是女性風俗方面,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先讓我們從滇西“齋姑娘”說起。滇西的永勝一帶迄今還存活著一種獨特的“齋姑娘”,也叫“吃齋的”、“齋大孃”;如果向外人介紹,則說:“留在家里吃齋的?!奔煞Q“大媽”、“奶奶”;第三代則稱她們?yōu)椤袄蠣敗?。做“齋姑娘”須舉行一個“修頭”儀式,戴上一頂特殊的帽子,把頭發(fā)全部藏進帽子內(nèi)。然后起一個帶“貞”字的名字,如永勝縣梁官鎮(zhèn)麥場村的陳福貞老人即是;若是半路“吃齋”的,則不能起這樣的名字。“齋姑娘”只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十五兩天吃素,其他日子,飲食上與常人一樣無忌?!褒S姑娘”終身不嫁、忠貞不貳。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永勝農(nóng)家留“齋姑娘”很普遍。值得注意的是:“經(jīng)濟條件好一些的村子,‘齋姑娘’就留得多;經(jīng)濟條件差一點的,‘齋姑娘’就少一些?!雹萃醯?《“齋姑娘”再現(xiàn)一段史》,《齊魯晚報》2000年8月24日第15版。迄今在永勝一帶還有400多位七八十歲的“齋姑娘”。一個叫劉信貞的“齋姑娘”告訴來訪者,當年她家的經(jīng)濟條件并不差,她留在家里做“齋姑娘”完全是為了幫助家業(yè),扶持兄弟姐妹。前面提到的那位陳福貞,其家是當?shù)氐尼劸拼髴簦情L女,人又能干,父母為留她在家里做幫手,就讓她做了“齋姑娘”。

齊地的“巫兒”現(xiàn)象與永勝“齋姑娘”現(xiàn)象相似,齊地“巫兒”的產(chǎn)生也應是經(jīng)濟原因造成的。紡織業(yè)是齊國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這項工作主要由婦女來承擔,故《漢書·地理志》說“太公以齊地負海舄鹵,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勸以女工之業(yè)”云云。為了這項支柱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其技藝的傳授,把長女留在家中是必要的。對此,文獻中也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如《戰(zhàn)國策·齊策》云:“北宮之女嬰兒子……徹其環(huán)縝,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边@樣,就進一步強化了“巫兒”習俗。

C912.4

A

1003-4145[2012]03-0064-06

2012-02-07

劉德增(1962—),男,齊魯師范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陸曉芳sdluxiaof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