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佳
(吉林大學 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論意思表示解釋的法學方法論選擇
黃 佳
(吉林大學 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方法論的選擇是意思表示解釋的基礎性問題。拉倫茨法學方法論以價值為導向,克服了概念法學方法論形式邏輯的機械性。由于理論預設的理想化,該方法論可能帶來法律適用的不確定性和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馬克斯·韋伯提出的社會法學方法論更為理性,該方法論彌補了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不足。但馬克斯·韋伯的社會法學方法論存在如何實現(xiàn)與具體問題結合的難題。因循不同的方法論將構建出不同的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法學理論的研究方法論,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完善大有裨益。
意思表示解釋;法學方法論;社會法學方法論
隨著分析法學及概念法學的沒落,形式邏輯方法也被價值判斷的方法所取代。但價值判斷的方法在彌補形式邏輯方法機械性的同時,卻帶來了法律適用的不確定性,這在意思表示解釋這一具體問題上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鑒于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在大陸法系的廣泛影響,本文將以此作為考察對象,分析該方法論下的意思表示解釋的相關問題。
拉倫茨認為:“意思表示不僅是法律可賦予一定法效果的案件事實,反之,其內(nèi)容本身亦同時指出:應發(fā)生此種或彼種法律效果?!边@說明意思表示首先是一種作為小前提存在的法律事實;其次它又是一種包含法律效果的特殊法律事實。因此,理解拉倫茨關于意思表示解釋的方法,應從形成案件事實的一般方法和意思表示解釋的特殊方法兩方面入手,才能全面掌握其方法要旨。
(一)獲得案件事實(法律事實)的一般方法
拉倫茨首先將案件事實分為“實際事實”與“被陳述的案件事實”。實際事實即客觀上實際發(fā)生的事實,這種事實由于具有不可復制性,只能通過“被陳述”轉化為陳述的案件事實(法律事實)后方能成為判決的事實依據(jù)。其方法論在這里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何種方法以獲得具有正當性陳述的案件事實。對此拉倫茨認為:“作為陳述的案件事實并非自始‘既存地’顯現(xiàn)給判斷者,毋寧必須一方面考量已知的事實,另一方面考慮個別事實在法律上的重要性,以此二者為基礎,才能形成案件事實。”①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60頁。他認為:“在時間上,不是形成(作為陳述的)案件事實以后,才開始評斷案件事實符合(或不符合)法定構成要件要素,兩者毋寧是同時進行的?!睋Q言之,判斷始終存在于獲取法律事實的過程當中。在這里,拉倫茨對他所推崇的價值判斷方法進行了具體論述。他認為,價值判斷適用于將案件事實涵攝于法律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之前,必須先依據(jù)“須填補的”標準來判斷該案事實的情況,此類須填補的標準有:善良風俗、誠信原則、交易上的必要注意等。即在無規(guī)則可適用或適用規(guī)則將產(chǎn)生不當結果時,法官會尋求何種法律原則作為判定法律事實的依據(jù),而在選擇(填補)何種法律原則(判斷標準)時,就需要解釋者(法官)作出價值判斷。并且他認為:“假使價值判斷是一種采取立場的表現(xiàn),那么它首先是判斷者的立場?!痹谶@里,拉倫茨將價值判斷定位于解釋者(法官)的判斷。
但問題是:如何考量這些價值判斷的正當性以及如何約束法官的自由裁量呢?對于價值判斷的正當性,拉倫茨認為:“在法秩序、憲法以及被接受的法律原則中存在一些有拘束力的評價標準……正當化一項決定對法律家而言意指:說明這項決定切合這些基本標準以及后者在法秩序中的進一步發(fā)展,包括由司法裁判推演出來的一些裁判標準。這經(jīng)常是一種錯綜復雜、具體細節(jié)有時難以透視的程序?!雹倮瓊惔?《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72、172、179、180、186-189頁。同時,他也將這種正當化的努力付諸于先前判例的影響。他認為:“每次判斷個案時成功的具體化,其同時也是對標準本身的續(xù)造?!薄胺ㄔ翰门械臅r間愈多,提供比較的可能性也隨之增長,因此作出確實可靠的裁判之機會也隨之增加?!雹诶瓊惔?《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72、172、179、180、186-189頁??梢?,拉倫茨認為法官價值判斷的正當性標準存在于兩個方面:其一為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某種有拘束力的評價標準;其二為先前類似事件的判例。而對于如何約束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問題,他認為:“司法裁判不可避免會有不確定的危險,這是必須接受的。法官只須窮盡法律可以提供的所有具體化手段,并借此取得的‘可認為正當?shù)摹瘺Q定,即為足矣。當一項決定,既有理由可以支持它,也有理由可以反對它,而正反的理由都同樣可以成立時,它就是一種‘可認為正當’的決定。……假使可能的決定中沒有一項決定是明顯不正當?shù)?,那么這一類事件的最后決定就取決于法官個人的價值理解及確信?!?/p>
(二)意思表示解釋的特殊方法
拉倫茨首先從方法的角度將意思表示分為兩類,即合意的意思表示與規(guī)范的意思表示。③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72、172、179、180、186-189頁。合意的意思表示即“表示者及受領表示者對之有相同的理解”的意思表示。對于這類意思表示,拉倫茨認為如果雙方對其有著相同的理解,則應以此等理解適用于當事人。法律秩序沒有任何理由把不是雙方合意的東西強加給他們。而規(guī)范性的意思表示既不是表示者的意思表示,也不是受領者的意思表示,而是法律秩序依照一定方法所確定的意義。即當受領表示者對表示的理解與表示者的意志不同時,則在法律上既非當然取決于事實上所意指者,亦非當然取決于實際上所理解者。法律秩序保護受領表示者,依在該情境下可以(并且必須)理解的意義來掌握意思表示。這個意義與事實上所意指的或實際上所理解的未必一致。其方法論在此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規(guī)范意義上的意思表示如何得出?如何能夠保證其正當性?他認為,首先解釋者(法官)必須把自己置于“表示受領者”的情境中,并把受領者理解為:熟悉一般語言用法,熟悉該交易領域的特定語言用法,并且了解交易習慣的交易參與者。……且在探討規(guī)范性的表示意義時,應假定表示的受領者會仔細地審查這個表示。④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72、172、179、180、186-189頁。由此可以看出,拉倫茨是站在“理性受領者”的角度和假設基礎上,探討規(guī)范性的意思表示的。他認為,對于理性受領者窮盡所有注意后所作的理解,表示者應當接受這種表示意義。
(一)增加了法律適用的不確定性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自休謨將事實與價值區(qū)分以來,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就成為任何一種方法論必須首先要面對和回答的問題。對于該問題的不同主張,形成了不同方法論的本質區(qū)別。實證方法、價值方法和社會學方法都是如此。從總的發(fā)展態(tài)勢來看,除了極端一元論者和極端二元論者外,多數(shù)理論對此采取一種相對主義的態(tài)度,即努力在事實與價值之間進行調(diào)和。當然,盡管這些方法論從廣義來講均持相對主義的態(tài)度,但不同的方法論所側重的當然并不一致。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更側重于一元論或交織論的觀點。
拉倫茨認為,如果只是提出特定事實是否存在(或是否的確發(fā)生)的問題,而該特定事實又是以日常用語來描述,則事實與法律問題的劃分仍屬可行。而在某些事例中,事實和法律問題是如此的接近,以致兩者不可能截然劃分。⑤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72、172、179、180、186-189頁。例如,只能透過法律秩序,特別是透過類型的歸屬,“衡量”彼此矛盾的觀點以及在須具體化的標準界定范圍內(nèi)的法律評價等問題?!谶@些問題上,事實問題以及法律問題以不可分解的方式糾結纏繞在一起,法官最后如何判斷個別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判斷時考慮了哪些情境,乃至于他曾經(jīng)嘗試澄清哪些情況。對于意思表示的解釋問題,拉倫茨更是明確地指出其為法律問題。他指出:“事實問題,依據(jù)當事人的主張與舉證而為判斷。而法律問題,則由法官以其本身的法律認知來決定。”換言之,他認為對于意思表示的解釋問題,是由法官的價值判斷來決定的,無法通過證據(jù)證實。證據(jù)只能證明法律問題的答案所取決的“實際狀態(tài)”。在此,拉倫茨對于事實與價值的一元論傾向更加明顯。
拉倫茨的這種觀點再次印證了他的方法論主張是一種“價值導向”的方法論。法官的個人價值立場在此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存在于形成法律事實的整個過程中。在拉倫茨的理論中,其實并沒有對法官個人價值判斷與法律規(guī)范的價值判斷作出方法論上的區(qū)分,在很多情況下,是法官個人價值判斷在發(fā)揮作用,這實際上賦予了法官以較大的自由裁量權。由于這種主體性因素的存在,進而導致了法律不確定性風險的加大。在司法實踐中,很多一、二審作出截然相反的審判結果的案例并不鮮見,這與法學方法論對于事實與價值的一元論傾向不無關系。
(二)缺乏有約束力的正當化標準
前文已經(jīng)提及,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將價值判斷正當化的努力訴諸于某種正當化標準的尋求,他認為這種正當化標準存在于兩個方面,即體現(xiàn)于法律秩序、法律原則之中的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某種有拘束力的評價標準和先前類似事件的判例所形成的標準,但這兩種標準實際上均無益于對價值判斷的正當化論證形成有效的約束。首先對于存在于法律秩序、法律原則中的評價標準而言,由于法律原則的適用本身需要法官的衡量和價值判斷,本身具有“強自由裁量”的性質。用法律原則來約束價值判斷結果只能是徒勞的。其次,先前類似的判例也不能對正當化進行佐證,尤其是在成文法國家里,能否根據(jù)先前類似案件的判決形成某種正當化標準暫且不談,即使是對法官價值判斷形成有效約束也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為在成文法國家中,先前的判例并不能作為法官判案的依據(jù),所以并不能在實質上對法官的價值判斷形成約束。并且,價值判斷所體現(xiàn)的正是不同于科學方法的邏輯和千篇一律,它的價值本身乃在于通過價值的衡量實現(xiàn)個案的公正。這就導致了不可能通過先前“類似”案件的判決形成某種正當化的標準,因為價值判斷的存在總是因為此案中出現(xiàn)一些“個別因素”,這些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很難依據(jù)某種方法對其進行歸類。最后,由于價值判斷是一個相對性的問題,并不存在絕對的價值追求,一般價值意識會因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同一國家也會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這也導致了某種“一致的正當標準”是很難形成的。
(三)突出法官個人的價值判斷,忽略當事人的作用
價值判斷的無所不在,導致判斷主體(法官)處于關鍵地位。其方法論的一個重要前提預設就是法律適用的主體(法官)是具有良好法感、能夠掌握這些方法并且品性良好的法律專家,至少也必須是朝這個方向努力的法律職業(yè)者。這是因為,任何強調(diào)價值判斷的法學方法都必然要注重作為主體的法官在法律運作中的角色和作用,最終導向對法官能力的考察,①黃進喜:《“價值導向的思考”方法的限度——評卡爾·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而赫克里斯式的法官是我們求之不得的。至少,我們不能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法官都預設成像赫克里斯一樣,而且為了實現(xiàn)價值判斷而如此對于司法實踐也是十分危險的。首先,對于意思表示解釋的標準,是采意思主義抑或表示主義,法官擁有決定權。其次,傳統(tǒng)理論幾乎一致認為法官應為意思表示的解釋者,或將法官的解釋視為有權解釋、最終解釋,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忽視當事人(意思表示者及相對人)的解釋。發(fā)揮當事人解釋的作用并最終體現(xiàn)在判決中,至少有兩個優(yōu)勢:其一,改變法官與文本之間這種形式上的解釋關系,使結果更符合當事人的真意;其二,形式上的解釋關系的糾正,可以對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形成限制。
針對價值判斷和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問題,拉倫茨雖然也竭力尋找解決的辦法,但他不得不承認這種主觀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誠然,法律適用中的自由裁量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將其置于無力限制的位置,那就是很危險的了。
社會法學方法論從產(chǎn)生至今一直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這是由其所依附的社會學研究的多元視角所決定的。從孔德、斯賓塞到迪爾凱姆、韋伯,再到馬克思,由于其基本立場和觀察社會現(xiàn)象的角度不同,他們的方法論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觀點。馬克斯·韋伯的法社會學方法本著無涉?zhèn)€人價值的立場,從行為者主觀意圖的理解上解釋社會行為,這與價值導向下的拉倫茨法學方法論有著很大的不同。
(一)向內(nèi)約束:價值中立與“無涉?zhèn)€人價值”的基本觀點
在休謨提出的有關事實與價值關系的問題上,絕對二元論與絕對一元論爭論的焦點在于:對事實進行評價之前評價對象(事實)是否可以得到非評價性的說明。對此,韋伯基本上是站在了二元論的立場上,主張將事實與價值相區(qū)別。他認為“價值不是事實、對象本身的特性,一切有關價值世界的研究只涉及進行評價的主體與被評價的對象的關系?!币虼恕笆聦嵟c價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存在與應然應該區(qū)分,認識與評價應該區(qū)分。社會科學只能解釋社會現(xiàn)象,不應對社會現(xiàn)象作出價值判斷?!雹趨问纻?《現(xiàn)代西方法學流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326頁。在后來的著作中,韋伯更多地使用“無涉?zhèn)€人意念的價值判斷”這一術語來表達有關價值方面的方法論主張。這里隱含的觀點是,價值判斷與個人價值判斷是不同的概念。韋伯在此排除的是個人價值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韋伯的這種修正使其方法論從絕對二元論立場走向了側重于二元論的相對主義立場。對此,凱爾森的有關客觀價值與主觀價值的學說更加明確了韋伯這一觀點。凱爾森認為,法律使用中的價值評價具有客觀價值與主觀價值之別??陀^價值就是立法者通過法律規(guī)范確認并借助于法律規(guī)范表達的一種價值,是一種不因法律適用主體的變化而變化,內(nèi)涵于法律規(guī)范之中的價值。而主觀價值是指每一個具體案件之中適用法律的人即法律適用主體依據(jù)自己對法律價值的理解而獲得的價值評判結果。對此王澤鑒先生認為:“法律適用從形式上看是邏輯三段論,但從實質上看則是對推理的大小前提進行評價,評價是一個兼含認識和意志的行為,評價應當排除可能的偏見,以社會價值共識作為評價依據(jù)?!雹偻鯘设b:《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頁。對于這里的“社會價值共識”,我們可以理解為客觀價值,即體現(xiàn)在法律之中的規(guī)范價值。
韋伯對于個人價值判斷的修正,使其方法論理論對于事實與價值關系的立場更具合理性。較之拉倫茨方法論所主張的傾向一元論的立場,明確區(qū)分主客觀價值判斷更能夠實現(xiàn)對于價值判斷的限制。
(二)向外限制:“理解性解釋”方法對行動主體意圖的強調(diào)
韋伯對社會學是這樣定義的:社會學應該稱之為一門想解釋性地理解社會行為,并且通過這種辦法在社會行為的過程和影響上說明其原因的科學。②[德]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上卷),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40頁。因此,韋伯的社會學理論又被稱為“詮釋社會學”或“理解社會學”。韋伯觀察社會行為的視角不在于行為的外部特征,而是注重對行為者主觀意圖的理解。他認為對社會行為只能用詮釋學中“投入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而不能像自然科學家那樣只從外部去觀察和分析。這與韋伯之前的社會法學理論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解釋”或“理解”是韋伯社會法學方法論中重要的概念,理解性解釋是其方法論中的重要方法。在韋伯看來,正是由于“解釋”或“理解”的方法論才把社會學與其他學科(自然科學——筆者注)區(qū)分開來。③王振東:《韋伯:社會法學理論》,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7頁。韋伯的研究是以主觀主義的方法論去闡述其“理解的社會學”的,認為社會行為只能通過個人的目標、意圖、目的等才能被理解。按照韋伯的行動理論,解釋某個社會行為首先需要“理解”一個行為,既包括對某個行為所認為的意向的現(xiàn)實的理解,也包括解釋性理解,即我們從動機方面理解行為者的意向。
按照韋伯的觀點,把其方法論應用于解釋具體社會行為上要經(jīng)過兩個過程:其一,按照行為者的主觀意圖、目的、目標,以設身處地的方式,盡可能地理解該行為;其二,在洞悉了社會行為之后,還應從因果關系上去說明這些行為。韋伯雖然承認“理解”與人們的主觀“意向”密切相關,但他并沒有停留在理解行動的主觀意義上,他認為,社會法學家還應該去說明人們的信念和價值觀是如何決定其社會行為和法律行為的。④王振東:《韋伯:社會法學理論》,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7頁。在司法上,這就體現(xiàn)為法官需要對其理解的事實進行論證與說明。
雖然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體系完整、影響深遠,但由于其理論預設過于理想化,在由法學方法論向法律方法論轉化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諸如法律適用不確定性增加、實踐中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等新的問題。而馬克斯·韋伯的社會法學方法論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更為理性和客觀的思路。需要說明的是,選擇韋伯的社會法學方法論不在于得出與拉倫茨方法論相悖的解釋結果,而在于從理論基礎到制度構建中,實現(xiàn)對法官權利的限制,進而提高當事人解釋的作用。將韋伯的方法論應用于意思表示解釋,是社會法學方法在民法領域的一次理論嘗試。然而,馬克斯·韋伯的社會法學方法也存有諸多難題有待解決,如韋伯的解釋方法論針對的是一般的社會行為,而意思表示解釋由于具有不同于一般社會行為的特殊性,如何將解釋社會行為的一般方法轉化為適合意思表示解釋的特殊方法,這都是馬克斯·韋伯社會法學方法論尚待解決的問題。因循不同的法學方法論將構建出不同的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不僅在于對現(xiàn)有理論的說明,更在于提醒我們的決策者:及時掌握并創(chuàng)新法學理論對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D90
A
1003-4145[2012]03-0087-04
2012-01-10
黃 佳,吉林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專業(yè)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周文升wszhou6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