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界在“V+P+N”結構中“P”的詞類歸屬問題上一直存在較大分歧,目前主要有介詞說、詞素說、過渡說、動詞說、助詞說等幾種不同觀點。本文將嘗試對P的詞類探討進行簡單的評述。
關鍵詞:“V+P+N”結構 詞類 綜述
“V+P+N”中“V”和“N”分別指動詞和名詞,“P”指“在”“到”“給”“于”等詞?!癙”類詞的歷史發(fā)展演變,導致其詞類歸屬很不明確,成了學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到目前為止,主要出現(xiàn)了五種不同的觀點,即“介詞說”“詞素說”“過渡說”“動詞說”以及“助詞說”。
一、介詞說
自《馬氏文通》以來,學界一直將“V+P+N”中的“P”視作介詞。《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tǒng)》《漢語知識》《新著國語文法》《中國現(xiàn)代語法》《中國文法要略》以及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編),對于此問題的看法都與《馬氏文通》一脈相承。不可否認,“P”類詞中有一部分繼承了古代漢語語法,可以分析為“介詞結構作補語”,例如:“置(個人名位)于度外”。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對古漢語的發(fā)展。隨著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化的趨勢,“在”“到”“于”等字,尤其是“于”字,與單音節(jié)V結合越來越緊密,將它們視為介詞結構作補語似有不妥,如:“源于生活”“傾向于他們的觀點”。
除此之外,宋玉柱、朱德熙、林燾、劉雪芹、賈韻壇、戴云等人也認為“P”為介詞。不過,《馬氏文通》等著作認為介詞“P”后附于“N”,與N一起構成介詞結構,作整個結構的補語;而宋玉柱等人認為“P”作為介詞前附于“V”,與“V”一起構成動介結構,作整個結構的述語;宋玉柱等人的觀點從語音停頓的角度來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就“在于”“看到”等結構出現(xiàn)的頻率和內(nèi)部結合的緊密程度來看,將它們分析成短語又似有不妥。
二、詞素說
20世紀80年代以來,部分學者對“介詞說”提出異議,認為“P”并不是介詞,而是作為詞素,與“V”一起構成一個動詞。王艾錄、尹孟良、曹書華等人均持此觀點。他們有的認為“P”與“V”構成派生詞,有的認為“P”與“V”構成聯(lián)合式復合詞,也有的認為“P”與“V”構成一個動介復合詞。他們主張詞素說的理由有二:第一,語音停頓位于“P”后;第二,“P”與“N”之間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而“V”與“P”之間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筆者認為,語音停頓不僅與語法結構有關,還受到音節(jié)數(shù)量的影響,只能作為劃分層次的參考標準?!癡”與“P”之間也不是絕對不能插入任何成分,口語中常會有“放本書在桌上”這樣的句子??梢?,詞素說難以自圓其說。
三、過渡說
有的學者并不認同“P”已經(jīng)完全虛化為詞素,但他們認為這些字正在虛化之中,胡裕樹、張斌、金昌吉等人皆持此觀點。邵洪亮在他的碩士學位論文中的一段話能準確概括這一觀點:“‘V在+L在結構上處于重新分析過程中,‘在一方面前傾于V,具有附著性,和前面的“V”構成‘相當于一個動詞的整體,并具有進一步虛化為類似構詞成分的趨勢;另一方面,‘在作為一個介詞,在結構和語義功能上仍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保ㄉ酆榱?,2003)這種觀點考慮到了語言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性,具有一定說服力。需要注意的是,P類詞的虛化程度并不一樣,而且同一個字在相同的結構中虛化的程度也不一樣。例如,“跑到操場”和“看到希望”這兩個結構中,“到”字的虛化程度,后者是高于前者的。
四、動詞說
“動詞說”認為“P”是一個動詞,與“V”一起構成短語,充當整個結構的述語,N為整個結構的賓語,“V+P+N”為述賓結構。以陳永生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及物動詞與‘到的關系往往是補心關系,不及物動詞與‘到的關系往往是狀心關系”(陳永生,1981),其他持動詞說的人大都認為“V”與“P”的關系為述補關系。動詞說具體又可分為三類:趨向動詞說、一般動詞說、準動詞說。
(一)趨向動詞說
以呂叔湘為代表的學者對“V+到+N”中的“到”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到”為趨向動詞。黃華進一步指出,在“看到希望”這樣的句子中,“到”為趨向動詞的副詞性變體,在“跑到操場”這類句子中,“到”為趨向動詞的介詞性變體。
(二)一般動詞說
還有的學者認為,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P”應分析為一般動詞。丁聲樹在《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中提出,“V+P+N”中的“P”為動詞,與N構成述賓短語,作為整個結構的補語;而當“P”后面出現(xiàn)“了”時,它們前附于“V”,構成整個結構的述語,“N”則為整個結構的賓語。有的學者專門就“V+到+N”中的“到”進行分析:于燕認為,如果“N”表示對象,即“誰或什么”,那么“到”為動詞;任小芳認為,如果語音停頓在“到”之后,那么“到”為動詞;羅開農(nóng)認為,當“N”為時間或數(shù)量名詞時,“V”為雙音節(jié)動詞時,“V”后的“到”為動詞。
(三)準動詞說
“準動詞說”由邢福義提出。他認為當“V”之后有“了”時,“P”為準動詞,也就是結果性后補成分。這種觀點對于“P”的詞類界定比較模糊,既可以將它們理解為詞,又可以認為它們是語素。對于“準動詞”的概念,邢文并未給出明確的解釋。
各種動詞說的論述都是將“V+P+N”分成不同類別,然后再對各個類別中的“P”進行詞類分析。各家分類的角度不同,這樣就會使得整個語法體系顯得類別繁雜,且缺乏內(nèi)部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五、助詞說
張瑞宣提出,“到”與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同類,是動作行為狀態(tài)的一種標志,它與時間無關,所標志的內(nèi)容包括“人與物接觸”“人與人接觸”“物與物接觸”(張瑞宣,1995)。吳守華則提出,“P”是助詞,“N”為補語,“V+P”是臨時掛靠形式(吳守華,2002)。在“打到手軟”這樣的結構中,“到”被分析為類似于“得”的助詞,是補語的標志。這是沒有什么疑義的。但如果將“看到希望”“跑到操場”中的“到”也認為是補語的標志,恐怕就不太妥當了?!爸~說”的觀點比較新穎,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我們可以說“跑著步”“跑了步”“跑過步”,但不能說“跑到步”;相反,我們可以說“跑到操場”,但不能說“跑著/了/過操場”。既然不能出現(xiàn)在相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那就說明它們并不是同類。
綜上所述,“介詞說”受古代漢語影響,未能考慮到現(xiàn)代漢語語言發(fā)展的事實;“詞素說”則過于片面,未考慮到語言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動詞說”只能解釋特定的類別,不具有廣泛的覆蓋性;“助詞說”為“P”類詞新立詞類,這涉及到現(xiàn)代漢語詞類規(guī)范問題,需要慎重考慮;“過渡說”的解釋力最強,但需要從歷時角度對“V+P+N”中“P”的虛化程度進行具體探析。
參考文獻:
[1]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邵敬敏.現(xiàn)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5]宋玉柱.評“介詞結構作補語”[J].語文戰(zhàn)線,1980,(10).
[6]羅開農(nóng).談談動詞謂語后面的“到”的性質(zhì)和作用[J].重慶師范
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3).
[7]王艾錄.“動詞+在+方位結構”芻議[J].語文研究,1982,(2).
[8]尹孟良.試談一些介詞演變?yōu)楹缶Y的情況[J].南充師院學報(哲
社版),1983,(4).
[9]黃華.動(形)+到+……”的結構分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984,(5).
[10]金昌吉.動詞后的介詞短語及介詞的虛化[J].河南師范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
[11]邢福義.V為雙音節(jié)的“V在了N”格式——一種曾經(jīng)被語法學家
懷疑的格式[J].語言文字應用,1997,(4).
[12]任小芳.關于動詞后面的“到”[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
(1).
[13]劉雪芹.現(xiàn)代漢語重動句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3.
[14]于燕.對“V+到+NP”及“到”的分析[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6,(4).
[15]曹書華.“V到”句式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0.
[16]戴云.“V+P+Np”結構的再認識和處理模式[J].北方論叢,2010,
(4).
[17]賈韻壇.“動+介+賓”結構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18]邵洪亮.“V在+L”格式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3.
[19]陳永生.也談動詞后面的“到”——《談談動詞謂語后面的“到”
的性質(zhì)和作用》質(zhì)疑[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81,(2).
[20]張瑞宣.試論動詞后“到”的詞性[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5,
(1).
[21]吳守華.“動(形、名)+‘介+名(代)”新解[J].思想戰(zhàn)
線,2002,(5).
(李蓉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