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琨
[摘要]從翻譯目的論的角度分析我國近代翻譯家馬君武的翻譯實踐活動,闡述其振興翻譯、救亡圖存、“存國保種”的翻譯強國救國的翻譯目的。
[關鍵詞]馬君武翻譯家翻譯實踐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2)06-0040-03
一、引言
馬君武(1881~1940)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科學家、翻譯家、學者和政治活動家,廣西大學的創(chuàng)建人。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號君武,祖籍湖北省赤壁市鐵山村,廣西桂林人,國立廣西大學首任校長。作為教育家,馬君武在任廣西大學校長期間,辛勤規(guī)劃操持,聘請有才識之士和進步學者任教,提倡科學研究,作出了一定貢獻。其因改造中國的封建教育體制、極力推廣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與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馬”之譽。作為翻譯家,馬君武在翻譯領域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從事翻譯,不辭辛勞,筆耕不輟,譯作頗豐,其翻譯活動及翻譯成就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成為中國近代翻譯史上繼嚴復、梁啟超、林紓之后的第四位翻譯大家。
二、翻譯目的論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目的語,target language)把另一種語言(源語,source language)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準確、通順地重新表達出來,使譯文讀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得到與原文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它是一種涉及兩種語言的語際轉換活動,是一種精神產品的再生產過程,是不同民族之間思想交流的橋梁和接力。翻譯作為一種交際行為,是用一種語言形式把另一種語言形式里的思想內容、風格手法重新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實踐活動。由于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社會認知需求,人們往往對譯本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人們對經典作品的翻譯(或再翻譯)要求要能與社會現(xiàn)實接軌,從而滿足當代讀者的社會認知需求,即翻譯必須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讀者需求,成為真正為社會服務的工具。
任何行為都有目的,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翻譯作為一種人類的跨語際轉換行為,也不例外。因為翻譯本身就是一種交際行為,任何一種翻譯行為都有自己的目的。諾德(Christiane Nord)認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目的決定過程,結果決定方法。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活動的發(fā)起者決定譯文的目的,因此翻譯的目的來自發(fā)起者規(guī)定的翻譯要求。翻譯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受目標文本接受者(讀者/聽眾)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所制約。譯者必須對翻譯的目的與譯文功能了然于心,才能做好翻譯工作,創(chuàng)造出理想的譯文。
從某種角度來說,翻譯這項實踐活動,是因人類思想與文化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它一開始便有著明確的目的性,為了滿足某種意愿或需要而存在。由此可見,翻譯的目的和作用是進行思想文化交流,促進社會發(fā)展和進步。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作為翻譯活動的主體,其行為不是被動的、盲目的,而是能動的、有目的的。作為跨語言和跨文化交際專家的譯者,不僅要通曉目的語的語言和文化,還要精通源語的語言和文化,譯者不僅是不同語言間的簡單傳遞者,更是不同文化間的溝通交流者。譯者在翻譯時要有意識地從翻譯目的出發(fā),積極參與翻譯活動,真正完成好翻譯工作,實現(xiàn)譯文文本的預期目的和功能。一篇好的譯文必須首先是一篇好的作品,是一篇在譯語文化和語言背景下能為譯語讀者所接受、所理解,并能引起共鳴或反思的好的譯語作品,其次才是一篇能生動反映另一種語言、文化、風情世故的翻譯文本。譯者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為特定的目的創(chuàng)作特定的最理想的譯文。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的交際行為,具有很強的目的性。翻譯家的翻譯目的或翻譯動機對他們選擇什么文本來譯,采取怎樣的策略來進行翻譯,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
三、馬君武的翻譯目的
馬君武對翻譯目的最明確的論述,可見于他于1915年5月7日在德國致好友高天梅的一封信,信中寫道:“世界戰(zhàn)爭,備極兇殘,強者生存,世界公理。圖強之真原因為智識進步,科學發(fā)明,而新文明之輸入實吾國圖存之最先著?!睂τ跒槭裁础胺g西方文明”是中國“圖存之最先著”,馬君武早在1903年于《譯書匯編》上發(fā)表的題為《創(chuàng)造文明之國民》的文章中就作了解釋。他寫道:“吾亞洲(指中國)之古國民,當夫草昧初始,群氓蛋蛋,禽獸與居,獨能辟云霧,清草萊,竭天賦之才智,興未有之盛業(yè),為萬世文明國民之先導”,“我中國之人種,實能自創(chuàng)文明,數千年來,未嘗受外來之一點一滴,則無可疑也”。但是,“今日者,披其國圖,過其故墟,荒荒大都,不知隸于誰氏;蕓蕓廣民,不知奴于何種”,“愿吾同種之人,忘其昔年創(chuàng)造文明之往事,而從此為因襲文明之國民”,否則,“中國將亡”,“中國種將滅”。
在馬君武看來,中國之所以從昔日的“萬世文明之先導”成為今日“奴隸之人種”,真實的原因是沒有成為“因襲文明之國”。更具體地說,就是沒有通過翻譯來引進吸收外來之文明成果。因此,在避免亡國滅種的各種措施中,應優(yōu)先考慮和實施翻譯其他民族特別是西方各國近代的先進文明成果,讓國民掌握它們來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的新文明,有了這種文明,中國就強大了,“存國保種”的愿望就可以實現(xiàn)了。由此可見,在中華民族處在危急存亡之際,以馬君武為首的仁人志士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要擺脫滅種亡國的危險境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振興我國的翻譯事業(yè)。馬君武對翻譯目的的認識,與西方的“不譯則亡”(translate or die)的說法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
四、馬君武的翻譯實踐
在翻譯領域,馬君武不辭辛勞,筆耕不輟,因而譯作頗豐。他從1901年春天開始執(zhí)筆翻譯,至20世紀30年代初期擱置譯筆,其翻譯歷程持續(xù)了30多年。在其繁忙的一生中,馬君武表現(xiàn)出對翻譯事業(yè)的熱愛和在翻譯領域“譯”耕不輟的忘我精神。無論是在輪船上,還是在火車上,他都在進行著他摯愛的翻譯,即使在辦公時間,他也會見縫插針,時不時拿起譯筆翻譯一點東西。如果白天工作太忙,他也會在晚上抽出時間翻譯。20世紀20年代中期,時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長的馬君武盡管因工作繁忙而使其每日的翻譯量有所下降,但他還是堅持每日提筆譯書??梢哉f翻譯已經成為馬君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基于其對翻譯事業(yè)的熱愛, 和其在翻譯的園地里的勤奮耕耘與勞作,馬君武才在翻譯方面有了豐碩的“譯果”。他的翻譯作品可以分為三類:自然科學譯作、社會科學譯作和文學譯作。
馬君武是從翻譯自然科學著作走上翻譯道路的。他的第一部自然科學譯作是《史密斯代數學》,該譯本現(xiàn)已佚失,具體的出版年份、篇幅等信息難于查證。其后,馬君武對達爾文進化論思想進行了斷斷續(xù)續(xù)的翻譯。1920年9月,達爾文的The Origin of Species(今譯為《物種起源》)的全部譯文以《達爾文物種原始》為題出版。馬君武還翻譯了德國科學家兼哲學家??藸枺‥rnst Haeckel, 馬君武譯為“赫克爾”)的系列演講集《自然創(chuàng)造史》。除長篇著作外,馬君武還翻譯了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短文,以適應時代的急需,如《自然哲學·說熱》、《酒類化學》、《汽機重說》、《礦物結晶學》、《煉銻法》、《結晶學》等。
馬君武的社會科學翻譯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涵蓋歷史、政治、哲學、經濟、社會、民族心理、詞典編譯。馬君武翻譯西方政治文獻始于譯介西方女權理論,具體有《斯賓塞女權篇》、《足本盧騷民約論》(原本為盧梭(Jean-Jaeques Rousseau)的Du Contrat Social, 這個題名現(xiàn)通譯為《民約論》)。西方哲學的譯介成果包括《唯心派巨子黑智兒學說》、《彌勒約翰之學說》、《唯物論二巨子底得婁、拉梅特里之學說》。經濟方面的有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菲里波維(Philippovich)的《國民生計政策》以及孫中山用英文著的《實業(yè)計劃》。馬君武唯一的社會學譯作是被列為少年中國新叢書第五種的《斯賓塞社會學原理》。在民族心理學方面,馬君武摘譯了寓華22年的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原名阿瑟·漢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馬君武譯為“十彌時”)所著的《中國人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的第13章The Absence of Public Spirit(馬君武譯為《中國人無公共心》)。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德華字典》是馬君武第二次留學德國時充分利用余暇編譯而成的,這是他這一時期取得的另一項重要翻譯成果。
在馬君武的文學翻譯中,詩歌翻譯成就最大,因而也最為引人關注。1903年前后,他開始翻譯詩歌。從現(xiàn)有的文獻看,1903—1905年間,馬君武筆耕不斷,翻譯了《米麗容歌》、《縫衣歌》、《哀希臘歌》、《重展舊時之戀書》和《臨終之感想》(另一譯名為《菲律賓愛國者黎沙兒絕命詞》),其他譯詩有《阿明臨海岸哭女詩》(譯于1907-1910年)和科學譯作及戲劇譯作中附帶的譯詩。在這些譯詩中,《米麗容歌》較為忠實原文,其他的譯詩增添、刪減、改寫頗多。
在戲劇翻譯方面,馬君武在1913年冬季至1914年秋季間,翻譯了德國著名詩人兼戲劇家席勒的名作《威廉·退爾》。原劇由五幕構成,向觀眾呈現(xiàn)了不同階層在反抗異族統(tǒng)治、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中的態(tài)度和行為。馬君武的《威廉·退爾》全譯本最初以“國民戲曲”為題,首刊在1915年1月20日由中華書局發(fā)行、梁啟超主編的《大中華雜志》創(chuàng)刊號上,一直連載到1915年6月20日的第一卷第六期。
馬君武的小說譯作有俄羅斯著名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綠城歌客》和長篇小說《心獄》。這些都是馬君武在第二次留學德國時期從德文譯本轉譯的?!毒G城歌客》原名《盧塞恩》,是托爾斯泰在瑞士一個名叫盧塞恩的小城創(chuàng)作的小說。小說講述“我”傍晚入住綠城(盧塞恩)一家旅店所看到的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關系?!缎莫z》是托爾斯泰長篇小說《復活》三部中的第一部,譯文共有57章。盡管這是一個刪節(jié)譯本,但仍然受到讀者的熱捧?!缎莫z》于1914年9月初版,1916年9月再版,到1933年共出了四版。阿英曾說,馬君武1914年譯的《心獄》和林紓1918年譯的《現(xiàn)身說法》在當時堪稱“名著名譯”。
五、結束語
作為我國近代杰出的翻譯家之一,馬君武以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的胸懷,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從事翻譯,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與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介紹給當時的國民,其目的在于振興我國的翻譯事業(yè),以“翻譯西方文明”作為中國“圖存之最先著”,所以說,馬君武從事翻譯也是有目的的,就是要救亡圖存、“存國保種”,借翻譯“西學東漸”。他的翻譯目的與我國近代另一位著名翻譯家梁啟超的“故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處今日之天下,則必以譯書為強國第一義”的翻譯強國思想是不謀而合的。
[參考文獻]
[1]Nord,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Vermeer,Hans J.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A]. 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3]阿英.晚清文學叢鈔·俄羅斯文學譯文卷·敘例[M]. 北京:中華書局,1961.
[4]陳??? 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修訂本)[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陳玉剛.中國翻譯文學史稿[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
[6]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7]方華文.20世紀中國翻譯史[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5.
[8]高麗華.中外翻譯簡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9]高正琴. 杰出的翻譯家馬君武先生[J]. 社會科學家,1995,(5).
[10]龔喜平.南社譯詩與中國詩歌近代化簡論[J].外國文學研究,2003,(1).
[11]郭小轉.馬君武與近代詩歌翻譯[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責任編輯:鐘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