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退縮幼兒是幼兒園里常見的特殊群體,他們往往游離于同伴之外。本文根據社會退縮幼兒的種種特點,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教育建議,期望能對幼兒園教師有所幫助,從而促進社會退縮幼兒的行為改善乃至正常發(fā)展。
【關鍵詞】社會退縮;幼兒;幼兒園教師;教育建議
在幼兒園里,有這樣一群幼兒:他們內向、沉默寡言,不愿與別人交往和在人前表現,有的還非常敏感,害怕他人;當其他幼兒興高采烈地追逐玩耍時,他們卻躲在遠處默默地觀望,不經意間可能會流露出羨慕的神情;當教師或同伴邀請他們共同游戲時,他們卻往往會驚慌失措,選擇的又往往是沉默或者拒絕;有時,他們會獨自長時間地擺弄積木、娃娃,仿佛周圍的同伴、教師都不存在似的。這些幼兒或者主動或者被動地遠離同伴,長時間無所事事或者獨自活動。是的,他們就是幼兒園里常見的一個特殊群體——社會退縮幼兒?!俺R姟笔且驗閹缀趺總€班里面都會有這樣的孩子,“特殊”是他們往往游離于同伴之外。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的學者對社會退縮兒童作了較多的研究。相對而言,我國對社會退縮兒童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社會退縮的概念至今沒有一致的定義。一般認為,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是指在社會環(huán)境中,游離于同伴之外的獨處行為。在過去20年間,研究者交替運用 “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社會孤獨”(social isolation)、“抑制”(inhibition)和“羞怯”(shyness)等概念來描述有孤獨行為表現的幼兒。而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交替使用“消極退縮”和“孤單—消極退縮”等概念來描述有退縮行為的幼兒。
一般而言,對社會退縮概念的界定方式主要有兩種: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從行為描述的角度看,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看,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型)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型)。20世紀90年代,魯賓和愛森道夫(Rubin&Asendorpf,1993)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指出,社會測量中的被忽視幼兒或被拒絕幼兒并不等同于社會退縮幼兒,不能將社會退縮與幼兒的社會地位測量相混淆。之后,人們更多地采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張連云認為社會退縮泛指幼兒在所有情境中的孤僻行為,包括行為抑制、害羞、害怕、社會性孤獨等。社會退縮行為是幼兒身上顯露出來的一種控制失調行為,屬于內隱性問題行為,是一種不健康行為?!?〕鄭淑杰對魯賓(Rubin)在1993年提出的社會退縮概念進行了補充,認為社會退縮是指孤獨的行為,泛指跨時間、情境在陌生與熟悉的社會環(huán)境下表現出的獨自游戲、消磨時光的行為?!?〕葉平枝(2005)根據魯賓和愛森道夫的研究,認為社會退縮有三個基本特征:(1)具有跨時間情境的一致性。(2)是一種內化的問題行為。(3)結構上具有多重維度。
鄭淑杰等對社會退縮所作的界定相對清楚地說出了社會退縮的本質,所以本文采用該說法。下面,筆者針對社會退縮幼兒的特點,提出若干教育建議,以期對改善社會退縮幼兒的行為有所幫助。
一、建立溫馨、和諧的師幼關系
師幼關系是幼兒在幼兒園中的主要人際關系。教師作為支持者、引導者、組織者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幼兒與教師關系的質量常常間接地影響其同伴關系的發(fā)展。〔3〕經常受到教師表揚的幼兒往往受到班上同伴的喜愛,被同伴接納;而那些經常受到教師指責、批評的幼兒往往會成為同伴排斥、拒絕的對象;得不到教師關注的幼兒則會在同伴中成為被忽視的對象。社會退縮幼兒在班級中要么默默無聞,是屬于那種“特別特別一般的孩子”,要么因為缺乏交往技能而經常受到教師的忽視甚至呵斥和批評。而教師對這些幼兒的態(tài)度又往往會影響到其他幼兒對他們的態(tài)度。
例如,小林性格叛逆、固執(zhí),行為方式簡單、粗暴,教師因此不喜歡他。在日常生活、學習活動中,小林經常違反規(guī)則。一次午休時間,小林不肯睡覺,而是去活動室玩耍了,教師由此說他是一個“自由分子”,之后很多幼兒都叫他“自由分子”,小林為此常常發(fā)火,這使他本來就不太好的同伴關系更加惡化。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教師在日常生活、教學、游戲活動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要注意和社會退縮幼兒建立溫馨、和諧的對話式師幼關系。具體而言,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師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兒童觀,才會認識到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才會客觀公正地看待每一個兒童,真正尊重每一個兒童,包括社會退縮幼兒。
第二,主動走向社會退縮幼兒,讓社會退縮幼兒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注意和關懷。每個兒童都有受到他人積極關注的需要,尤其是來自作為重要他人的教師的積極關注,社會退縮幼兒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關注、關懷社會退縮幼兒。唯有這樣,他們在幼兒園里才會感到溫暖,才能最大程度地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第三,增強社會退縮幼兒的自信心。教師要細心地觀察社會退縮幼兒,注意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和優(yōu)點,并發(fā)揮他們的長處,使他們常常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
第四,引導其他幼兒逐步接納社會退縮幼兒。教師與社會退縮幼兒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之后,還要善于利用自己在幼兒中的權威作用,引導其他幼兒接納社會退縮幼兒。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其他幼兒主動與社會退縮幼兒共同游戲,積極地回應社會退縮幼兒提出的互動請求,使社會退縮幼兒體驗到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從而產生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愿望,增強堅持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毅力和決心。
二、創(chuàng)設利于同伴互動的游戲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環(huán)境是一種隱性課程,能對幼兒的認知、情緒以及社會性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而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過程就是兒童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引導、促進兒童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重視為社會退縮幼兒創(chuàng)設有利于其與外界積極互動的環(huán)境,發(fā)揮環(huán)境應有的作用。
有研究者發(fā)現,同伴互動主要發(fā)生在游戲活動時間?!?〕這或許是因為在游戲活動時間里教師對幼兒的控制、干涉較少,心理氣氛比較寬松。因此,教師要作出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主、自由、心理氣氛融洽的游戲環(huán)境。具體而言,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創(chuàng)設自主、自由的游戲環(huán)境。在幼兒園中,讓幼兒主動參與有興趣的活動是促使他們各方面得到充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如果在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限制過多,幼兒就難以完全投入活動。一般而言,幼兒能夠自由選擇和取放材料的活動有助于幼兒對環(huán)境產生控制感。〔6〕社會退縮幼兒原本就信心不足,如果教師還過多限制,就會增加他們的無能感。相反,自由選擇和取放材料所產生的控制感有助于增強社會退縮幼兒的自信心,從而增進他們與同伴的交往。
第二,創(chuàng)設安全、和諧的游戲心理氛圍。從心理學角度講,當幼兒有畏懼感時,他們的活動欲望就會降低,這會抑制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畏懼感所產生的不安全感會使幼兒在活動中畏首畏尾,社會退縮幼兒尤其如此。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會使其在社會情境中更怯于主動發(fā)起互動,對他人的邀請也更難作出回應。所以,只有安全與自由的環(huán)境才能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多投放有利于合作游戲開展的玩具和材料。玩具和材料是幼兒游戲的工具。某種特定的玩具和材料可以引發(fā)某種特定的游戲。玩具和材料不僅可能影響幼兒游戲的方式,也可以影響幼兒的認知方式和社會性交往活動。例如,積木、積塑等游戲材料可以引發(fā)幼兒的建構活動;娃娃家以及住家玩具和醫(yī)療玩具等可以引發(fā)幼兒的想象和角色扮演活動。
三、提高社會退縮幼兒與同伴交往的積極體驗水平和自我效能感
國外有研究發(fā)現,社會退縮幼兒的自我知覺通常是消極的,他們傾向于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且缺乏社會能力(Rubin,1995),即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較低。原因可能有二:(1)社會退縮幼兒在與同伴交往時常常處于被動地位,即使處于支配地位,也往往得不到同伴的認同或積極強化。(2)在同伴交往中,他們的請求較少得到別人的回應,因而更傾向于順從同伴的要求。〔7〕以上兩方面的原因加上互動中產生的消極體驗,可能導致社會退縮幼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形成消極的自我感覺。這種消極的自我感覺會進一步導致社會退縮幼兒產生較低的自我效能感。我國的研究者也發(fā)現,社會退縮幼兒如果在同伴互動中缺乏積極體驗,也會導致社會退縮幼兒產生較低的自我效能感?!?〕例如,小沅平時很少參與同伴的互動,即使參與也常常處于被動地位。一次,他在試圖索回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時遭到了拒絕。那天,在課間自由活動時間,小沅從自己的柜子里拿出了新買的奧特曼圖畫書,剛回到座位上就被男孩小普奪走,他連說了兩次“那是我的,還給我!”小普都沒有回應他,而是拿著他的書和別的幼兒一起看了起來。小沅見狀也就不再堅持了,默默地看著小普他們在看從自己這兒奪走的圖畫書。類似多次消極的同伴互動經歷,使小沅對自己產生了消極的自我感覺和較低的自我效能感。因此,他往往選擇獨處,面對同伴“蠻不講理”的行為也不據理力爭,更無法獲得正常的同伴交往地位,無法像普通幼兒一樣和同伴進行主動、平等的互動。自我效能感“部分地決定著人們對活動和特定社會環(huán)境的選擇”〔9〕,而且“效能評判也決定人們在面臨障礙和困境時付出多少努力,堅持多少時間”〔10〕。自我效能感對幼兒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盡力提高社會退縮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注意培養(yǎng)社會退縮幼兒的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較強的幼兒往往會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項活動,敢于表達自己的意愿?!?1〕教師平時要認真觀察社會退縮幼兒,注意發(fā)現他們的強項或點滴進步,多給予熱情的鼓勵和適度的表揚,讓他們從中獲得愉快、積極的情緒體驗。但教師要注意,鼓勵和表揚要切合實際,因為將個人能力的信念提高到一個不切實際的水平也會導致其失敗,而且這種失敗既會使鼓勵、表揚者信譽掃地,并且會進一步損害被鼓勵、表揚者的自我效能感?!?2〕
其次,給予社會退縮幼兒以自由權、主動權,鼓勵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獲得積極的體驗。教師要尊重孩子興趣選擇、價值判斷等方面權利,讓社會退縮幼兒自己選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唯有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社會退縮幼兒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有可能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再次,教師自己要不斷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師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但會影響自己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和工作業(yè)績的提高,還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幼兒的發(fā)展?!?3〕自我效能感較高的教師往往對自己能積極有效地教育與引導幼兒充滿信心,并能給幼兒樹立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良好榜樣。只有自我效能感較高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兒。
四、開展社會技能訓練
周宗奎(1996)研究發(fā)現,社會技能缺乏是造成兒童同伴關系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家長和教師應該關注那些不能和同伴形成親密或者滿意關系的兒童。否則,這些兒童可能會錯過學習社會技能的機會。而社會技能在兒童整個生命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交流、妥協和操作性應答能發(fā)起并保持社會關系,解決社會沖突。社會退縮幼兒是社會關系不良的兒童。社會退縮有可能引起幼兒消極的自我感覺,退縮本身就是消極的自我感覺的行為反應,消極的自我感覺可能會使幼兒的社會技能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Rubin&Krasnor, 1986),而這又會導致更嚴重的退縮和更消極的自我感覺,〔14〕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有必要對社會退縮幼兒進行社會技能訓練,以提高他們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發(fā)展。
按照社會技能訓練理論及其相關的教育目標,對社會退縮幼兒進行社會技能訓練的主要目標可以定位為:(1)增加其有關社會技能的知識和概念。(2)幫助其將概念轉化為熟練的行為。(3)提供條件,保持其相關的社會技能,并概化到社會情境中去。
對社會退縮幼兒的社會技能訓練可以采用行為、認知和情感訓練方法,其訓練程序和內容分別如下?!?5〕
行為訓練法:(1)觀察學習——觀察普通幼兒表現出來的親社會行為,如幫助、友善、同情等。(2)模仿——模仿普通幼兒的良好行為,如向人微笑、分享玩具、積極的身體接觸、主動交談、給同伴以支持和贊揚等。(3)參與——參與游戲和活動,完成一項任務或實現一個目標,教師對此作出及時強化。
認知訓練法:(1)講解——結合人際問題情境,如交朋友、參與、沖突等,引導幼兒理解這個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預計實施的后果,以幫助幼兒找出并采用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案。(2)游戲——組織幼兒開展合作、沖突、幫助等各種角色游戲,加深幼兒對各種人際交往情境或技能的認識。
情感訓練法:(1)移情——利用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產生并體驗故事主人翁的情緒變化。(2)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促使幼兒產生合作助人的快樂感、參與活動的滿足感、獲得成功的自信感等。(3)情感追憶——在游戲或活動結束后,引導幼兒回憶游戲或活動中的各種情感體驗并進一步強化這些情感體驗。
引起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有些社會退縮幼兒是主動遠離同伴,對這類幼兒的訓練要著眼于調動其參與同伴活動的積極性,這個積極性調動得好,社會技能訓練的效果才能顯示出來。為此,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情感訓練,在曉之以理的基礎上動之以情,加強其內心的情緒情感體驗,以有效激發(fā)其情感,進而有效調動其主動性。社會退縮幼兒安靜的性格特點可能使他們更愿意也更可能感受他人的情緒情感,故移情通常會對他們產生較好的效果。但有的社會退縮幼兒卻是因為缺乏有效的交往技能而遭到同伴的拒絕,不得不遠離同伴群體的。因此,對于這類幼兒可主要采用認知訓練法和行為訓練法,以幫助他們了解良好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手段有重要的作用,從而努力學習良好的交流、交往技能。
五、與家長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和孩子的血緣關系使得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通常,幼兒社會退縮行為的形成和父母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幫助社會退縮幼兒改善同伴關系的過程中,家長的參與極其重要。但大多數家長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可能都不高,他們很難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就需要教師主動和社會退縮幼兒的家長聯系,將幼兒的情形告知父母,以求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家長也參與進來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助社會退縮幼兒改善同伴關系,從而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
有些社會退縮幼兒或多或少有些不受同伴歡迎的不良行為,矯正這些不良行為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例如,當同伴提起或看到有社會退縮表現的小維(化名)時,大家的表情和口氣中或多或少會帶有一些不屑與不滿。在班上觀察時,有幼兒這樣對筆者說:“他(小維)很臟、很臭。經常把自己的鼻涕弄到桌子上,而且還用帶鼻涕的手指頭劃來劃去的。”說著還厭惡地掩住了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筆者在觀察中也發(fā)現小維確實有這樣的行為表現。班中幾乎所有幼兒都不喜歡小維,小維也經常只能獨自玩,或者無所事事,看別的幼兒玩。
有些社會退縮幼兒則不喜歡用言語溝通和解釋策略,更多時候以“自我中心”或以“物品所有權”來處理相關的人際關系,如看到別人有很漂亮、對自己有吸引力的玩具時,往往會采用直接“拿”的方式來告訴同伴,他想看看、玩玩。這種不良行為往往會引發(fā)同伴的不滿或抗議。例如,上午活動時間,教師讓幼兒自由畫畫。男孩小木來到鄰桌小宇的旁邊,看到小宇的橡皮很漂亮,就伸手拿了過來。小宇見狀也不說話,將橡皮從小木手中奪了回來,放回自己的文具盒里。小木轉身離開,坐回自己的座位。顯然,這兩名幼兒都有社會退縮行為傾向。對于這類幼兒,教師要與家長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以改變他們的這種消極行為方式,引導他們以積極有效的交往方式和他人和諧互動,進而改變社會退縮行為。
參考文獻:
〔1〕張連云.小學生社會退縮行為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5,(5):91-93.
〔2〕鄭淑杰,陳會昌,陳欣銀.幼兒社會退縮行為影響因素的追蹤研究〔J〕.心理科學,2005,(4):833-836.
〔3〕龍紅芝.幼兒同伴關系干預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
〔4〕周欣.師幼互動和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J〕.幼兒教育,2005,311(10):10-12.
〔5〕〔8〕姚素慧.幼兒園大班社會退縮幼兒的同伴關系狀況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7.
〔6〕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15.
〔7〕王美芳,等.幼兒社會技能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290.
〔9〕〔10〕〔12〕A·班杜拉.思想和行動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M〕.林穎,王小明,胡誼,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55,556,565.
〔11〕楊麗珠,吳文菊.幼兒社會性發(fā)展與教育〔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95
〔13〕許凱.幼兒教師自我效能感探析〔J〕.教育導刊:下半月,2005,(6):22.
〔14〕HYMEL S,RUBIN K H,ROWDEN L,et al.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from middle to late childhood〔J〕.Child Development,1990,61:2004-2021.
〔15〕侯愛民.關于同伴關系對幼兒的影響及相關教育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1.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Behavior of Social Withdrawal Children
Yao Suhui
(Zhengzhou Infant Normal School, Zhengzhou, 450000)
【Abstract】Social withdrawal children, who usually keep away from their peers, is a common special group in kindergarte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withdrawal children, the researcher offers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in hope of helping to improve these childrens behavior and their normal development.
【Keywords】social withdrawal; children; kindergarten teacher; educational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