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諧
摘 要 把“愛與信任”運用到大學教學中,符合了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教師通過情感手段施與學生“愛與信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戰(zhàn)勝一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和消極情緒,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實現(xiàn)能力,完善學生人格。
關鍵詞 愛與信任 大學生 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The Worth Of Love And Trust In College Teaching
HE Xi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On the application of love and trust in college teaching, it's fitting for the law of teaching. Using it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s helpful to exciting the study motivation of students, conquering everything that they will come up against difficulties and negative emotion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recognition competence, fostering students' self-actualization gradually and perfecting student's personal dignity.
Key words love and trust; university students; worth
在傳統(tǒng)式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學過程過分的注重認知活動,過分強調學識學問的掌握,學校和社會上對學生的學業(yè)、態(tài)度、創(chuàng)造性總帶著功利化的影子,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教師的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處貫于學生“愛與信任”,處理好認知與情感的統(tǒng)一,以致于孩子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進而影響學生的行為、態(tài)度和人格。
1 “愛與信任”的界定
(1)依據羅杰斯的“以人為中心”的非指導性教學理論,“愛與信任”是非指導性教學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該理論關于“信任”,提出:教師應該對自己堅信不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當體現(xiàn)出一種對學生獨立思考及自學能力的根本信任。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感受、接納學生的觀點,以信任來管理和控制學生,給予他們“家”的感覺。
關于“愛”,它提出了對教師的要求,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真實性”即教師以真情實感、不帶任何面具的與學習者互動;“接受”這個要求常常同信任一起用;“同理心”它不同于同情心,它是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感受學生所感受的,并作出一個非評價性的、同感的回應,使學生感到自己真正被理解。
(2)從情緒心理學界定,“愛與信任”給予人積極的情緒體驗。從學生學習態(tài)度上看,如果學習的過程充滿積極情緒,學生就會把這種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上的享樂和滿足感;從學生學習動機上看,積極的學習情緒體驗,能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能力和自我實現(xiàn)的能力,以獲得自信心和自豪感;從學生的認知方式上看,積極的情緒能給學生的認識活動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3)依據情感教育學中的情感目標分類,“愛與信任”有助于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情感領域》把情感目標分為:接受、反應、價值的評價、性格化五個層級;國內學者張志勇借鑒布盧姆等人的理論并結合我國中小學教育實際,提出情感目標新的四個層次:接受、反應、價值化、個性化。教師教學過程中用情感的手段刺激學生積極的情感情緒因素,依據情感形成規(guī)律,最終形成良好行為、人格的個性。
通過以上的理論分析,“愛與信任”是以“人本主義和人性善論”為理論依據,屬于情感的、心理的范疇?!皭叟c信任”的教學方法就是在師生的交流互動中處處貫于“愛與信任”,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真實、理解、自由、自信的積極情緒情感,促進學生自我人格的形成。
2 運用“愛與信任”到教學中的價值
2.1 “愛與信任”的運用是符合教學過程的一般規(guī)律
(1)教學認識過程簡約性的規(guī)律。教學過程是人類總體認識和學生個體認識之間重要的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和紐帶。因此,教學過程必定是一種簡約的認識過程。把愛與信任運用到教學中,是在營造一個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以最簡單最人性化的方式,進行最有意義最高效的學習。
(2)教學與學生的發(fā)展相統(tǒng)一規(guī)律。教學受制于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這一規(guī)律需要一個方法來平衡兩者的關系?!皭叟c信任”就是通過情感的手段,充分挖掘學生情感善的和美的一面,以致于學生擁有積極的情緒和強烈的學習動力,成功達到教學目標。
(3)教與學相互統(tǒng)一的規(guī)律。教師與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方面,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事實上“愛與信任”的運用,就是讓師生雙方共同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信任學生都是渴望知識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互動來戰(zhàn)勝學習中的困難,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德才兼?zhèn)洹?/p>
(4)教學要素的整體性規(guī)律。教學各個要素紛繁復雜,教學的效果是諸要素之間的關系的和諧度以形成的整體性?!皭叟c信任”的教學模式就是為了尋求教師與學生之間最佳的聯(lián)系和配合,從而收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2.2 “愛與信任”的運用對學生人格有內在價值
新皮亞杰派認為,情感是認知發(fā)展的動力,同時調節(jié)認知結構?!皭叟c信任”是個體生存和發(fā)展速必需的精神依托和生命動力,穩(wěn)定學生學習情感的積極傾向,著力于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反之,理性的認知能力,能指引學生形成穩(wěn)定、豐盈、健康的情感和心理,會強化他們的個體生命意識,促進個體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2.3 “愛與信任”的運用對社會有外在價值
(1)“愛與信任”的運用對政治價值。在教學中,實施“愛與信任”,勢必使學生內心也充滿著對他人對生活對社會的愛與信任,便有助于形成和諧、穩(wěn)定的國家?!皭叟c信任”對于社會政治秩序的維護和發(fā)展,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國外都頗受重視,其多被用于培養(yǎng)人才和安撫臣民。
(2)“愛與信任”的運用對經濟價值。“愛與信任”的運用能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高級人才。心中有愛有信任的人才,其必定有較高的情感素質,這樣的人才,定能采取適當?shù)姆绞秸{節(jié)勞動中得消極情緒和挑戰(zhàn),創(chuàng)新思維開辟新道路提高工作效率。
(3)“愛與信任”的運用對文化價值?!皭叟c信任”的運用對文化的傳承有著深遠的價值。從傳承的縱向層面,不僅傳承了知識技術等層面的文化,而且也側重于情感、審美情趣等層面的文化傳播。從傳承的橫向層面,要運用“愛與信任”必定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助于人際交往的和諧、融洽,有助于不同文化的融匯。
在新時期社會對高級人才的要求是能夠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認知和情感不管偏頗于哪方面,都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運用“愛與信任”的情感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實現(xiàn)的能力,同時豐盈和健全其情感和人格。
參考文獻
[1] Carl R. Rogers,H. Jerome Freiberg著.自由學習.伍新春,管琳,賈容芳,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孟昭蘭主編.情緒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 朱小蔓.當代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