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觀
由讀者推薦并經(jīng)漢語專家反復評議、甄選之后,2011年12月20日《咬文嚼字》編輯部推出了2011年十大流行語。排位第六的是“賣萌”:
“賣萌”的“萌”,是從日語中借過來的。日本的動漫愛好者用“萌”形容非常喜好的事物,特別是動漫中的美少女?!懊取边M入漢語以后,有了可愛、性感、討人喜歡的新義項??梢哉f“萌少女”“萌女郎”等?!百u萌”的“賣”,不是出賣,而是顯擺、展露?!百u萌”的意思是裝可愛、扮嫩、撒嬌,一般具有調(diào)侃色彩。
用谷歌引擎搜索,含“賣萌”的條目數(shù)以百萬計(2011年12月22日下午13時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約為4,420,000條,到晚上22時已逾7,930,000條)。其中以影視文藝領(lǐng)域居多,如:
《諾亞方舟》爆笑首演,曹云金“賣萌不賣藝”
( http://ent.qq.com/a/20111222/000069.htm)
李宇春負責制冷賣萌,胡偉立負責供熱送暖
(http://ent.sina.com.cn/m/c/2011-12-21/10073513371.shtml)
此二例屬“標題黨”,而2011年影視娛樂界的一大亮點就是演員不分年齡的賣萌,網(wǎng)媒總結(jié)說:
從今年播出的《裸婚時代》、《男人幫》、《雙城生活》等劇可以看出,如今不僅僅是現(xiàn)實社會男女老少愛賣萌,虛構(gòu)的故事更是“萌翻天”:40歲的男人可以很“卡哇依”,同樣也可以很無厘頭,30歲的就更別說了,時不時可以撒潑打滾,20歲的……這是一個賣萌的年代,男人女人裝嫩不是罪,他們賣萌才有市場,他們賣萌才更有愛!
(http://ent.cn.yahoo.com/newspic/ent/43476/)
除人以外,其他東西也可以賣萌,如《食物也賣萌!網(wǎng)絡(luò)爆紅擬人小吃》:
最近一組擬人小吃組圖迅速躥紅網(wǎng)絡(luò),食物也賣起萌來,八卦哥表示被萌得一愣一愣的。(http://games.qq.com/a/20111025/000123.htm)如圖一。
很明顯,賣萌最基本最常用的意思就是裝嫩、扮可愛?!兑慕雷帧返慕忉屌c百度百科“賣萌”條目的說法大同小異:
根據(jù)網(wǎng)絡(luò)上的賣萌圖片,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金濤解釋:“根據(jù)日本權(quán)威工具書《廣辭苑》的釋義,‘萌本意有兩個,一為春天來了,植物發(fā)芽;還有一個意思指存錢漲利息。”此外,“萌”還可作名詞,解釋為嫩芽,草木發(fā)芽,并由此引申為少女剛剛長成,吸引人的目光,給人一種春天降臨、心情很好的感覺。
“據(jù)我了解,萌字被用在動漫作品中最早是1993年日本NHK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天才電視君》中的女主角‘鷺傼萌(SAGISAWA.MOE),在她有難的時候,會大叫她的名字‘萌,一部分動漫迷因此而模仿?!苯饾f,“萌”由此成為動漫族的通用語,特指動漫作品中那些年幼、單純而漂亮的小女孩,即所謂“小蘿莉”。后又擴大到一切美少女和美少男的形象,且不限于可愛、帥氣者。頑皮、呆板、冷酷甚至說話帶口音(特別是關(guān)西口音)等都被統(tǒng)統(tǒng)歸到“萌”的譜系里。
不難看出,“賣萌”的“萌”屬于外來詞是既成事實。但實質(zhì)上是僅僅借用了日本動畫人物名的外殼,而內(nèi)容仍是中國固有的成分。《廣辭苑》的解釋與漢語辭書的解釋基本相同。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艸部》:“萌,艸芽也。”萌是一個形聲字,形符為艸,明是聲符。《漢語大詞典》解釋為植物的芽,引《禮記·月令》:“(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fā)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東漢鄭玄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而其動詞義“草木發(fā)芽”是由本義“植物的芽”引申而來的。
剛剛從土里冒出的嫩芽充滿生機與活力,進而引申出可愛、幼稚等意思。動漫作品的主要受眾是小朋友,為了適應(yīng)娃娃們需求,其人物形象自然要充滿孩子氣,所以“萌”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動漫通用語。但“萌家族”并非始終表示美好可愛等含義,在動漫族中也有“另類”,如幸運星泉此方的妹妹小早川優(yōu)因其身體弱多病而引人疼愛。再如《Lucky Star》里的柊司和高良美幸,性格上較迷糊,反應(yīng)比較遲鈍,有人直指這種萌屬性為天然呆。這些人物形象所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可謂一反常態(tài)。這些卡通人物即使是病弱、呆稚,但一樣受人喜歡。而這一點似乎與中國古代的“賣懵”習俗有異曲同工之妙。
過去在江浙一帶,過年時流行“賣懵(癡呆)”的風俗。南宋詞人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晚節(jié)物》:
至除夕。則比屋以五色紙錢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門。至夜賁燭糝盆,紅映霄漢, 爆竹鼓吹之聲,喧闐徹夜,謂之“聒廳”。小兒女終夕博戲不寐,謂之“守歲”。又明燈床下,謂之“照虛耗”。及貼天行貼兒財門于楣。祀先之禮,則或昏或曉,各有不同。如飲屠蘇、百事吉、膠牙餳,燒術(shù)賣懵等事,率多東都之遺風焉。
賣懵即賣懵懂,也即是賣癡呆。世傳古代吳地人多呆,所以孩子們在除夕晚上,都戲耍著沿街叫喊:“賣癡呆,賣癡呆!”有一首《賣癡呆詞》寫的就是這種情景:“智巧由來不足用,癡呆自古無人重。獨笑吳儂呆性多,喚賣殘冬取善頌……”南宋詩人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賣癡呆詞》中,就更具體生動地描寫了這一風俗: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讓人買。
二物與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
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
除夕之夜,天都快亮了,孩子們?nèi)圆凰X,沿街叫喊著“賣癡呆”。 “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詩寫得極為詼諧、幽默、有趣,把這歷史舊俗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如圖二。
總之,“賣萌”貌似借自日語而產(chǎn)生的網(wǎng)絡(luò)新詞,但不過僅是借助日本動漫人物的外殼,實質(zhì)內(nèi)涵仍系漢語固有的意思。更為巧合的是,它竟與古已有之的“賣懵”構(gòu)詞方式相同,皆為述賓結(jié)構(gòu),賣的對象“萌”、“懵”均是抽象的概念,且讀音相近。我們認為,“賣萌”就是“賣懵”的現(xiàn)代版,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日語借詞。
作者:綿陽師范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