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章琴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護生在臨床實習中職業(yè)防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對應策略,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整體護理的逐步實施,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推進,在為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同時,對護理人員本身也必須進行人性關懷。
關鍵詞護生職業(yè)防護問題對策
職業(yè)安全與防護也成為管理者必須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實習護士進入臨床后,越來越多的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各種職業(yè)性危害中,因此必須對護生進行職業(yè)防護知識的普及。護理職業(yè)防護是指在護理工作中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保護護士免受職業(yè)損傷因素的侵襲,或將其受害降到最低程度。護理實習生的主要工作場所在醫(yī)院,而醫(yī)院是病人集中,且病原體聚集的地方,存在著很大的潛在性危害。如果護生缺乏必要的職業(yè)防護意識和知識,就有可能被病人的體液、血液污染受損皮膚或污染的針頭刺破皮膚而導致感染,造成職業(yè)損傷?,F(xiàn)將我校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職業(yè)防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報道如下。
1存在問題
(1)缺乏職業(yè)安全防護意識。護生剛從學校步入醫(yī)院,還沒適應角色轉變。在學校學習時,實驗操作是在模型上或同學之間進行,沒把操作對象當作模擬病人,沒把實驗室看成模擬病房,認為所接觸的環(huán)境和操作對象都很安全,沒有病原攜帶者,不會引起感染,造成職業(yè)防護意識缺乏。
(2)職業(yè)安全防護知識不足。護生在校學習期間,主要以中專護理學基礎教材為主,而教材上關于職業(yè)防護的知識很少,加上現(xiàn)在的學生有一部分不好學、不想學,導致職業(yè)防護知識不足。
(3)對病人的病情缺乏了解。臨床護理工作很煩瑣,而現(xiàn)在醫(yī)院里護患比例嚴重不足,一個護士要承擔很多的工作量,為了完成各項操作,護生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沒有足夠的時間對病人的病情進行深入了解,使在操作中的危險因素增加。
(4)腰肌勞損。在臨床護理操作中,如鋪床、協(xié)助病人更換臥位、搬運病人等操作中,往往需要注意節(jié)力原則,但很多的護生沒有采用節(jié)力原則,操作中用力不當,不正確的彎腰,容易扭傷腰部,導致腰肌勞損,甚至引發(fā)腰椎間盤突出,造成自身傷害,甚至影響職業(yè)生涯。
(5)玻璃劃傷。使用安瓿制劑時,掰安瓿前未先用砂輪劃痕再折安瓿;折時,未墊紗布,或已包裹但卻將安瓿捏碎而導致手的劃傷。另外,折安瓿時,用力方向相反,而使折斷的安瓿劃到手。
(6)針刺傷。各種注射操作前,取針帽時,用力過猛手回縮被刺傷;抽吸藥液后雙手回套針帽而被刺傷;各種注射,拔針時病人不配合造成誤傷;靜脈加藥時未去除針頭而導致的刺傷;注射器、輸液器毀形過程中導致的刺傷。
(7)皮膚被體液、血液污染。護生在進行血液、體液的治療和護理操作時,未帶手套,操作完畢,脫手套后未立即洗手或消毒手,致使血液、體液污染手。
2對策
(1)強化職業(yè)防護意識。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應完成角色的轉變。應由學生的角色轉變?yōu)樽o理工作者的角色;所接觸的環(huán)境由學校轉換到醫(yī)院;操作對象由模型或同學轉變?yōu)榛颊?,而醫(yī)院和患者是病原體集聚的地方,存在著很大的潛在性危害,護生必須加強防護意識,識別危害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以確保在操作中的自身安全。
(2)加強職業(yè)防護知識的學習。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應加強職業(yè)安全防護知識的學習。學習方式可通過崗前培訓或專題講座等形式,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防護知識,并通過相應的理論和操作考核,只有全面扎實地掌握了防護知識,才能指導實踐操作,才能使操作規(guī)范化,避免職業(yè)損傷。
(3)深入了解病人的病情。護生在做各種操作前,應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對病人有了深入的了解,才知道在操作中如何規(guī)避職業(yè)危險,確保病人和自己的安全。如我校的一名實習生,在為一位病人輸液時,被病人污染的針頭刺傷了手,過后她才知道這位病人是一名艾滋病病毒的攜帶者,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護生在操作中缺乏對病人病情的深入了解,使操作中的危險因素增加。
(4)避免腰肌勞損。①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通過身體鍛煉,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使全身各身體臟器功能增強,局部腰肌可攝取更多營養(yǎng)物質,還可增加身體的柔韌性,降低損傷率。②保證正確姿勢,避免負重勞動。護生在日常的護理操作中應保持正確的姿勢,如鋪床時,應保持上身直立,身體盡量靠近床沿,倆腿前后或左右分開,屈膝,使重力落在髖關節(jié)和兩足處,降低腰部負重。搬運病人時,縮短力臂,使被搬運者盡量靠近我們的身體,達到省力。避免長時間彎腰操作,減少彎腰次數(shù)。③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護理工作者提倡睡硬板床,盡量減少腰部負荷,如少持重物及持物時間,以防腰部損傷。注意營養(yǎng)搭配,多吃富含鐵、鋅、鈣的食物,如牛奶、菠菜、骨頭湯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如:肉、蛋、魚、豆制品等;同時補充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E,如粗糧、花生、芝麻等增強肌體抵抗能力和修復能力。
(5)避免玻璃劃傷。取安瓿制劑時,應先用消毒砂輪劃痕,再消毒,消毒后墊紗布折斷安瓿。折安瓿時,握安瓿體的手用力向上,握安瓿頸部以上部位的手用力向下,這樣折斷的安瓿不會劃到手。否則,折的方向相反,折斷頸部的玻璃會劃到手,導致皮膚損傷。
(6)針刺傷的防護。各種注射前取針帽時,不要用力去拔,應固定好針栓,左右旋轉針帽,使其松動后再取下;抽吸藥液后須立即單手套上針帽;各種注射,拔針時應做好病人的解釋,取得病人的配合;靜脈加藥時,應去除針頭,經輸液管針頭或三通管加入,注射器,輸液器毀形時,應做好自我防護。注射后的針頭,禁止雙手回套針帽,禁止手持裸露針頭。操作中一旦發(fā)生針刺傷,立即用健側手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排出傷口部位的血液,避免在傷口局部來回擠壓,避免產生虹吸現(xiàn)象,將污染血液回吸入血管,并用肥皂水徹底清洗傷口并用流動凈水沖洗傷口5min后,再用2%碘酊消毒傷口、包扎。
(7)皮膚被血液、體液污染的防護。護生在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各種操作前,必須帶手套。操作完畢后,脫下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的消毒。如手部皮膚損傷,應盡量避免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如需要,必須戴雙層手套。如皮膚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應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凈水沖洗干凈。
總之,護理是一門高風險的職業(yè),護理人員是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生銳器傷和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強職業(yè)安全防范知識宣傳,加大職業(yè)安全防范管理力度,使醫(yī)護人員認識到職業(yè)暴露的危害,自覺實施“安全操作”及“標準預防”措施是減少銳器傷等職業(yè)暴露的有效措施。護生在成為一名護士的道路中,應加強護理安全知識的學習,學校和實習醫(yī)院應重視護理安全教育,提高護生的職業(yè)安全意識,只有防護意識增強了,掌握了相應的防護知識,才能規(guī)范護生的操作,降低職業(yè)傷害,維護護生的身體健康,減輕工作過程中的心理壓力,改善護生的精神衛(wèi)生狀況,激發(fā)其工作的熱情,順利成為一名真正的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