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姐交代個任務(wù),讓張畫抽空采訪何若愚。說是采訪,其實張畫心里清楚,這是梅姐關(guān)心她,在給她制造機會。讓她多接觸些異性。張畫30出頭了,至今還是單身一人。根本原因在于她眼界高。張畫的確非常優(yōu)秀,從相貌到能力都很出眾,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優(yōu)秀是會貶值的。父母和周圍的朋友都為她著急。作為部門的領(lǐng)導(dǎo),梅姐更是覺得責(zé)任重大。
似乎只有她自己不著急。
我知道,一般男人你看不上,這個何若愚不同,說不定會讓你眼睛一亮。梅姐說,你可要抓住機會啊。女人再優(yōu)秀也要結(jié)婚的。
多謝梅姐關(guān)心!張畫調(diào)皮地應(yīng)著。
說到婚姻大事,張畫表面上不急不躁的,內(nèi)心里也有壓力,恨不得天上能掉個白馬王子。抬頭看看天上空空如也。不要說白馬,連匹黑馬也沒有。單位里倒有個黑人,可惜張畫沒興趣,而那些不怎么黑的男人,張畫同樣看不上眼。要么太丑。要么太笨。要么太俗。總之統(tǒng)統(tǒng)都不行。有同學(xué)給她介紹男朋友,有同事把她介紹給別人,經(jīng)常相親,沒有幾十次,也有十幾次了,沒有一次超過半小時的??偛荒転榱私Y(jié)婚委屈自己吧?有時候張畫也想,實在找不到就算了。
梅姐說的何若愚,張畫并不陌生。據(jù)說在國學(xué)上頗有研究。以前有幾回,張畫要去采訪他,陰差陽錯,兩人總是擦肩而過。這回不知道結(jié)果會怎樣。
張畫跟何若愚聯(lián)系,聽他的口氣,一點不覺得驚奇,估計梅姐事先跟他說過。不知道怎么說的。純粹采訪還是相親?管它呢,反正張畫就當作單純的采訪。張畫說,何先生,你看我們的采訪,放在哪兒比較合適?何若愚說,你定吧。張畫說,采訪你嘛,給你添不少麻煩,還是以你方便為主。何若愚說,張記者不用客氣。想了想又說,也好,你來我這兒吧,我請你吃飯。然后報了一個地址。
何若愚說的地方,張畫不熟悉,聽得稀里糊涂的,便讓他又詳細說了一遍。順便用手機錄了音。走著走著摸不著了,就放錄音聽。整個過程還算順利。一看是家小飯館。院子里濕漉漉的。旁邊幾個廚師正忙碌著,有的剖魚有的宰雞,還有的正在洗鍋,熱鬧得很。
他可真會挑地方。張畫暗暗地想。
張畫就站在院子里,給何若愚打電話,何若愚說,你已經(jīng)到了?不好意思,我10分鐘之內(nèi)到。張畫便先找個地方坐下。
大概過了七八分鐘,進來個男子,30來歲,看上去倒挺穩(wěn)重。張畫猜測他就是何若愚。那男子看到張畫,微微一笑。張畫也笑了笑。男子走近了問道,是報社的張記者嗎?張畫點點頭說,何先生?那男子說,我是何若愚。張畫說,請坐。何若愚說,真是不好意思,張記者跑那么遠,辛苦了。
他們約的11點半,現(xiàn)在離約定時間還有10分鐘。
2
第一次見到何若愚,張畫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禮貌,他的溫文爾雅。雖然張畫說不清楚,就是有這種感覺。難道研究國學(xué)的都這樣?
何若愚不光有禮貌,而且很節(jié)儉。張畫提出她請客,何若愚說,你是來宣傳國學(xué)的,怎么能讓你請客?再說你遠道而來是客人請客也說不過去。他請張畫點菜,張畫隨便點兩個,何若愚接過菜單,又要個湯,說,不夠我們再要。張畫本能地一愣。按照常理,何若愚怎么也得再加兩個菜,吃不吃在其次,主要是表達心意。何若愚合上菜單時,沒有一絲的拘謹。張畫便又笑了笑。
好在農(nóng)家菜份量大,也非??煽?。
兩人邊吃邊聊。張畫心想不能辜負領(lǐng)導(dǎo)厚望。梅姐很推崇何若愚,說他古文功底濃厚,以他的才學(xué),當教授都綽綽有余。至于為何還賦閑在家,梅姐倒是不曾說。
張畫做專訪,要詳細了解情況,比如說何若愚是否出身名門,或者是哪位高人的弟子。何若愚搖了搖頭。據(jù)何若愚說,他家?guī)状际寝r(nóng)民,父親是農(nóng)民,祖父是農(nóng)民,曾祖父也是農(nóng)民,沒出過一個真正的文人。當然更沒有當官的。不過曾祖父學(xué)問很深。曾祖父的父親是秀才,家里面非常貧困,但藏書多,曾祖父幼年時飽讀詩書。父親去世早,曾祖父又是老大,要承擔(dān)家庭重任,自己無法考取功名,于是專心培養(yǎng)幾個弟弟讀書。不料弟弟們都不是讀書的料,學(xué)問尚不如他。曾祖父很是失望,便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身上。何若愚的祖父資質(zhì)一般,父親倒不笨,可惜生不逢時,正處于中國經(jīng)濟最困難時期,一家人飯都吃不飽,哪還顧得上念書?而何若愚出生時,生活已大為好轉(zhuǎn),曾祖父見他一副機靈相,感到很欣慰,3歲便教他讀書。其時曾祖父年近70歲,精神卻出奇地好,教何若愚讀書作詩,直到何若愚十五六歲,老人家去世,何若愚在古文方面已經(jīng)相當了得了。
這么看來,你還是出身書香門第嘛。而且還練的童子功。張畫開玩笑地說。何若愚報以淡淡的一笑。張畫放下筷子,突然說道,如果不打擾的話,去你住處看看好嗎?
非常歡迎!何若愚爽快地說。
何若愚租住在一條叫作狀元街的地方,據(jù)說這里曾在清朝出過本地唯一的狀元。讀書人沒有不想成為狀元的,何若愚住在此處,不知是偶然,還是因為這個名字?反正張畫感受不到一絲狀元的氣息。不要說狀元,甚至連書香也沒有。就是普通的民房,有些破舊,有些凌亂,說不準哪天就要拆遷了。
來到院子里,張畫真是大吃一驚。
這里是私房,上下兩層,矮矮擠擠的,讓人感覺非常壓抑。張畫大略看一下,至少有七八家房客。當然也有可能超過10家。一進入院子,就看到有個女人靠在門上給孩子喂奶。衣服半敞著。那女人看到張畫,顯得很驚奇,盯著張畫,直到她鉆進房間里。讓張畫感覺渾身不自在。
何若愚的房間很小,只有十幾個平米。那種壓抑的感覺又來了。后來張畫想,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感覺,是因為到處都是書,擠得人喘不過氣。其實這些書排得很整齊。張畫對數(shù)字沒概念,估計這些書有兩三千冊?;蛘呤撬奈迩?。書籍以古代的為主,像《詩經(jīng)》《離騷》《道德經(jīng)》《論語》《孟子》《韓非子》之類的,晚一點的則有唐詩宋詞,有明清小說《西游記》《紅樓夢》,近代的有《聞一多的詩》《徐志摩的詩》等等。甚至還有《本草綱目》《黃帝內(nèi)經(jīng)》。除了書,就是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還有臺電腦。式樣很舊了。
這些書你都看過嗎?張畫問道。
絕大多數(shù)看過。這些是我??吹?,還有一些,放在鄉(xiāng)下老家了,加起來總共有2萬多冊。她們是我最珍貴的財產(chǎn),就像我的生命一樣。何若愚說。
看著何若愚虔誠的表情,張畫不禁有些感動。
3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何若愚的確與眾不同,一時之間,張畫竟不知如何下筆。好在梅姐不著急。梅姐更關(guān)心的是,張畫對何若愚印象如何。
你說得沒錯,他的確是個才子,雖然我們交流不多,但我能感覺得到。張畫說。
是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梅姐嗔怪道。
其他的以后再說吧,我先把報道寫好。何若愚……他身上的很多品質(zhì),非常難得,我得想一想,怎么報道更合適。張畫微微搖著頭說。梅姐點點頭,也不再逼問個人問題了。張畫接著說,他說過幾天帶我去書院看看。梅姐一愣說,書院?噢,云龍書院,那是個好地方,你一定要去見識見識。
云龍書院是何若愚跟朋友共同發(fā)起成立的,也是國學(xué)愛好者的一個大家園,每個周日的上午,何若愚會與朋友輪流來給大家上課。書院建在半山上,由幾間舊屋舍改造而成。四周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坐在書院里,即便不讀書不吟詩,只是靜靜地眺望著遠處,也是一種享受。
張畫頭一回來書院,見教室中坐著四五十人,有退休的老人,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有二十來歲的青年人,還有十多歲的中學(xué)生。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著。
下午不上課,自由活動,有下圍棋的,有練武術(shù)的,有彈古箏的,充滿了詩情畫意。
來聽課的人固定嗎?張畫問道。
不是很固定,完全憑興趣來的,多的時候六七十人,少的話三四十人??偣灿卸偃耍歼^來也沒地方坐。出去開講座人數(shù)還多些。何若愚說。
這種形式挺好的。張畫說,你們收不收費?
全部免費的。何若愚說。
那經(jīng)費從哪兒來呢?人員工資,還有這場地的租用,以及維護,不可能不要錢吧?張畫說。
上課都是義務(wù)的,至于其他費用,何若愚說,大家共同來想辦法。我給好幾家報紙寫稿子,有不少稿費。而且還主編了幾套叢書。除了買書、日常的生活開銷,其他的都用在書院上了。
你沒想過……用來改善生活?張畫猶豫一下說。
我對物質(zhì)要求不高。大魚大肉不喜歡,特別愛吃白菜蘿卜。在住宿方面,有個睡覺的地方就行了,睡在別墅里,不一定有我睡在小屋里踏實。我最大的理想是,大家都能來關(guān)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何若愚說。
你一個人怎么都行,如果結(jié)婚還這樣?張畫說。
到那個時候,自然會有辦法的。何若愚說。
頓了一下,何若愚又說,如果我生活在古代,可能成為兩種人。一是為官,像蘇軾那樣,切實為老百姓做事,閑暇的時候,出去爬爬山游游水。蘇軾在徐州擔(dān)任知府時,不是經(jīng)常同朋友上云龍山嗎?他還在那里留下了著名的《放鶴亭記》。如果不做官,我會選擇去隱居,找一個村子,村口有成片的樹林,仲春四月,梨花盛開之際,坐在梨樹下,聽孩子們讀書彈琴。
你自己會彈琴嗎?張畫問道。
琴棋書畫,都略通一二。何若愚點點頭說。
你是不是還懂中醫(yī)?張畫想起在他房間里看到過《本草綱目》《黃帝內(nèi)經(jīng)》,又問道。
何若愚仍舊笑著點點頭。
云龍書院中,有一間小小的屋子,墻上掛著幾幅畫,均出自何若愚之手。張畫對畫不太懂,只是覺得看著非常舒服。反正她是畫不出來。
這是現(xiàn)代社會,你想隱居不太現(xiàn)實。張畫說。
時代不同,理想是一樣的,有一處安靜的住所,能夠安心地生活。何若愚說,我的要求并不高。張畫說,可你現(xiàn)在的住所并不安寧啊。何若愚說,是的。張畫說,不知你有沒有想過,多賺些錢,買一處別墅,那樣既有安靜的住所,又能安心地生活了。何若愚說,住別墅,不一定就能生活得安心。再者說,中國那么多人,如果人人住別墅,還不得把別墅蓋到澳大利亞?張畫笑了笑。何若愚說,小時候,我對寧靜特別渴望,不過后來想通了,只要心里靜,外面再吵,也不會覺得吵了。正所謂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你不是陶淵明的徒弟吧?張畫笑著說。
4
張畫的報道寫得很用心,引起了一定的反響,從這方面說,張畫是成功的,而對于梅姐關(guān)心的終身大事,似乎很不積極??梢哉f沒有絲毫的進展。梅姐說,你覺得他不合適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總感覺不太合適。張畫說。
是因為經(jīng)濟上的原因嗎?經(jīng)濟是可以改變的。梅姐說。
也不完全是這樣。張畫說。
不斷地有人給張畫介紹對象,張畫見都不想見。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每一個男人,在她眼中都有缺點,要想找一個完美無缺的,簡直太難了。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張畫知道有些女人,年輕時挑挑揀揀,等到30歲,40歲,青春不再時心里就慌了,要求也隨之降低。只要哪個男人真心對她就行。自己喜不喜歡并不重要。張畫做不到。她不能強迫自己的靈魂。
有一天晚上,表姐約張畫喝茶,張畫也想出去走走,便答應(yīng)了。
在茶社里,張畫居然看到了何若愚。
來,過來,表姐招呼張畫說,我給你介紹個朋友。指指何若愚身旁的座位。張畫流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表姐見狀說,你們倆不會認識吧?張畫說,何先生是國學(xué)大師,名氣很響的,我哪能不知道???何若愚淡淡一笑說,不敢當。張畫說,何先生太謙虛了,以你的學(xué)問,稱一聲大師又何妨?何若愚說,如今這個時代,已經(jīng)沒有大師了,像我這種人,如果都敢妄稱大師的話,豈非是對大師的褻瀆?像王國維、傅斯年他們,才能稱得上大師。張畫說,何先生……表姐打斷她說,好了,別大師來大師去的,你們倆認識最好,本來還想給你們介紹對象呢,看來純粹多此一舉。你們慢慢聊,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張畫與何若愚互相瞧著,同時笑了起來。
你怎么會認識我表姐?張畫問道。
她也很喜歡國學(xué),經(jīng)常來書院里交流。何若愚說,大姐說有個小表妹,是個才女,想不到原來是你。張畫說,是不是覺得很失望?何若愚說,怎么會呢,如果你都不算才女,還有誰敢稱才女?你那篇報道很漂亮,對宣傳國學(xué)也很有幫助。張畫說,國學(xué)也講究恭維嗎?
不是恭維,是由衷的贊美。何若愚立刻說道。
要說梅姐和表姐,也都是很有見地的,她們倆先后把何若愚介紹給自己,絕不會是草率之舉。難道自己跟何若愚真的……張畫再想想,還是覺得沒什么戲唱。經(jīng)濟只是一個方面,不是根本的,以他們兩人的能力,生活也不會太差。再俗一點說,何若愚的藏書還值幾十萬呢。根本的是……張畫一時想不通。想不通的事就不想。張畫說,冒昧地問一句……何若愚說,你想問什么?張畫說,可能真的太冒昧了。何若愚說,你都說過冒昧了,我有心理準備,所以你沒必要擔(dān)心。我心理承受能力肯定比你強。張畫說,那你不要介意?。亢稳粲撄c點頭。張畫說,你以前談過戀愛嗎?
你是不是覺得,像我這樣的人不應(yīng)該談戀愛?何若愚說。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你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好像還有點……張畫搖著頭說。
孔子都要結(jié)婚呢,何況我們凡夫俗子?何若愚說。張畫點頭稱是。何若愚又說,大學(xué)里,曾經(jīng)談過一次戀愛,畢業(yè)時候分手了。張畫說,為什么?何若愚說,她家境不太好,希望結(jié)婚后,生活能夠有所改變,而我的狀況你也看到了,不能給她這些。張畫說,那你……這件事,對你心理上有什么影響?張畫本來想說,你會不會恨她,感覺太赤裸裸了,便換個稍微委婉的說法。何若愚說,我完全理解。人各有志,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是她的自由,我無權(quán)干涉。雖然也曾受過一些傷害,但我還是會祝福她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講究要寬容。
像你這樣單身一人,家里會不會有點著急呢?張畫笑著問道。問完之后,便有些后悔,如果何若愚反過來問她,該怎么回答?
何若愚瞧著張畫,沒有開口。
他不會想不到這句話的。
只是沒有說而已。
沉吟片刻,何若愚說道,著急自然會著急,如果是別的事情,我都可以順著他們,只有這件事……我也是無能為力。這個需要看緣分的。張畫說,你肯定很孝順。我能感覺到。何若愚笑了一下。張畫笑笑說,我這句話純粹多余。對你來說這個是最最基本的。何若愚說,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如果連孝都做不到,恐怕沒有誰愿意跟他交往了。以前的土匪頭子,還知道孝順父母敬重兄長呢。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包括“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所謂“孝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的朋友不太多,不過……也許我們會成為好朋友。張畫突然冒出來一句。
我們現(xiàn)在不是好朋友嗎?何若愚微笑著問道。張畫感覺他的笑容很有魅力。張畫想,這是一個值得你依賴的朋友,在危難時刻,他會無私地給你提供幫助。
5
云龍書院除了周日上課,不定期開設(shè)講座,每到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會跟大學(xué)、報社、作協(xié)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詩會,像清明詩會、端午詩會、七夕詩會、重陽詩會等,以此來表達心中的感情。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漸漸地被人遺忘了。何若愚曾感慨地說,國人熱衷于過外國的情人節(jié),對于本國的情人節(jié),反倒忽略了。不能不說是個遺憾。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難道不夠浪漫嗎?
本土情人節(jié)不敵外來者,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張畫問道。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宣傳不夠。何若愚說,不光是七夕,包括端午、重陽、中秋、元宵,越來越被淡化了,我擔(dān)心再過幾年,連春節(jié)都顯得不怎么重要了。
何若愚說這話時,還是9月初,再過二十來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了。何若愚說,到時候我們會舉辦中秋詩會。張畫說,那好啊。何若愚說,你也來參加吧?張畫說,我一定會參加的。到時別忘了通知我。何若愚說,那就一言為定。
日子過得很快,轉(zhuǎn)眼就到中秋了。以前過中秋,張畫陪父母吃過飯,如果沒有其他事,就躲進房間看電視??慈談』蝽n劇。最近她突然感覺這些電視劇特別無聊,簡直是在無病呻吟。提不起一點興致。而對于即將到來的中秋詩會,卻是充滿了期待。何若愚已經(jīng)通知她,活動安排在師范大學(xué)的禮堂,由云龍書院和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共同主辦,內(nèi)容相當豐富。
那一晚,月光特別明亮,張畫就覺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詩會7點鐘開始,偌大的禮堂擠得滿滿的,張畫受到特別關(guān)照,坐在最前排。何若愚是主持人。師大校長也出席了,說明對此次活動非常地重視。一番致辭之后,節(jié)目正式開始,一首首精美的詩作,伴隨著優(yōu)美的舞蹈、古樸典雅的音樂,流淌在月光迷離的夜晚,令人著迷,令人癡狂。整個活動精彩連連,掌聲不斷。何若愚朗誦兩首詩,一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一首陸龜蒙的《中秋待月》。節(jié)目最后,何若愚還演唱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聲音中充滿磁性,把整個詩會推向高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站起身附和著唱。
跟眾人一樣,張畫也激動得不行,她甚至想,自己不會是愛上何若愚了吧?
至少在這個夜晚她已經(jīng)愛上了何若愚。
6
中秋節(jié)詩會過后,張畫做了一個整版,報紙出來后,給何若愚打電話,何若愚說,正好有朋友從外地過來,也是研究國學(xué)的,介紹他們認識認識。
好啊,我請你們倆吃飯。張畫說。
何若愚不肯讓張畫請客。何若愚說,還是我來做東吧。張畫說,上回不是你請的嗎?不能老是讓你請,這回我來請,每個編輯都有經(jīng)費,不要緊的。何若愚沉默了片刻。張畫說,你是不是覺得我特別俗?何若愚說,哪個人不俗?人與人,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沒有俗與不俗之分,只是有些人能把他世俗的一面掩飾得相對好一些。
國學(xué)中也有研究這個的?張畫說。
何若愚笑了笑。
兩天后,張畫如約見到何若愚的朋友。何的朋友三十來歲,個子不高,留著板寸頭,兩只眼睛特別有神。不知為什么張畫總有種怪怪的感覺。
后來張畫想,應(yīng)當是因為他的一身中山裝。
除了電視上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出席某些重要活動,平時很少看到有人穿中山裝。
何若愚的朋友不太說話,始終保持著微笑。張畫便也不太活躍。一頓飯吃得不咸不淡的。待朋友走后,何若愚介紹說,他女朋友在香港,是一所大學(xué)的博士后,而他也即將赴香港任教,教授國學(xué)。要知道他僅僅是一名本科生,也非畢業(yè)于名校,能去香港教書,絕非易事。除非功底真的非常深厚。
他是個奇才,就目前國內(nèi)而言,國學(xué)方面,沒有幾個人能與他媲美。而在宣傳國學(xué)上, 更是不遺余力。何若愚說。
你們倆好像不是一個類型的。張畫說。
性格上不同,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都是一樣的。何若愚說。
你沒想過去高校當老師?張畫說。
有這種想法,學(xué)校方面也在努力。何若愚說,有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可以免除后顧之憂,更加專心地研究和推廣國學(xué)。當然工作不能對我構(gòu)成束縛。如果被工作死死地捆住,我寧愿不去。
7
之后一段時間,張畫忙工作的事,疲于采訪,沒再關(guān)注過何若愚。只是偶爾一次聽表姐說,何若愚戀愛了。張畫感到很驚訝。
張畫想象不出,何若愚戀愛是什么樣子?
跟何若愚約個時間,一起吃頓飯。看得出何若愚心情很好。張畫說,據(jù)說你戀愛了?何若愚說,不是據(jù)說,是事實,已經(jīng)一個月了。張畫說,她是干什么的?何若愚說,幼兒園教師。張畫說,你們怎么認識的?通過別人介紹?何若愚搖搖頭說,她是國學(xué)愛好者,來書院交流,時間一長就認識了。
據(jù)何若愚說,那個女孩學(xué)音樂的,古箏彈得特別好,曾在全省比賽中獲過獎。她很有才氣,還能自己作詞作曲。何若愚跟她合作了好幾首歌。
只羨鴛鴦不羨仙。張畫突然想到了這句話。
哪天把她約出來,我請你們倆吃頓飯,總是你請我,我還沒請過你呢。張畫說。
好啊,那先謝謝你。何若愚說。
張畫的承諾很快兌現(xiàn)了。在一個周日的晚上,張畫請客吃火鍋。何若愚與女友準時到達。女孩稍微有點豐腴,穿一身黑色風(fēng)衣,非常得體,盡顯大家風(fēng)范。張畫想學(xué)藝術(shù)的就是不一樣。女孩很大方,一邊挽著何若愚,一邊跟張畫打招呼,沒有絲毫的羞澀。直到坐下來,還不時深情地望著何若愚。
這真是幸福的一對。張畫想。
吃過飯分別之際,何若愚說,元旦即將來臨,書院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如果你有時間,不妨去看看。
不知都有哪些活動?張畫說。
活動集中在31日的晚上,首先是一場詩會,結(jié)束之后,登到山頂放許愿燈,祝福國泰民安,凌晨時撞響平安鐘,迎接新年。何若愚說。
好浪漫啊,我一定要參加。張畫說。
張畫真心實意想?yún)⒓拥?,她也做好了準備,不想元旦的前一天,被派去省里開會。張畫跟梅姐鬧著要請假。張畫說,不能安排別人去嗎?梅姐說,這是老總親自定的,你要請假,直接跟老總請吧。老總平時很嚴肅,說實話張畫還挺怕他的。踏進老總的辦公室,看到他嚴厲的目光,張畫低著頭,終于又灰溜溜地離開了。
不能參加書院活動,張畫覺得是個遺憾。她想何若愚的女朋友肯定不會錯過的。張畫都能想象到,那個女孩放飛許愿燈,然后依偎在何若愚懷中,深情地望著夜空。
8
從省里開會回來,張畫就聽何若愚說,他將會在今年4月春暖花開之時結(jié)婚,并且以漢朝的方式舉行婚禮。
這個太有意思了,到時候千萬記得通知我。張畫興奮地說。
說這話時,張畫心里想,這個很有新聞價值,上報紙沒有問題。想完就覺得自己太俗了。
我本來就是個俗人。張畫自我寬慰道。
元旦到春節(jié)也就個把月,過完除夕過完十五,不知不覺地,已經(jīng)進入3月了。何若愚的大喜之日越來越近。張畫始終惦記著此事,卻一直沒接到通知。眼看到了3月底還是沒有任何音訊。不久聽人說,漢式婚禮取消了。再后來的消息是,不是漢式婚禮取消,是婚禮取消,因為何若愚跟女朋友分手了。
分手的消息,張畫是聽表姐說的,具體細節(jié),她也不是很清楚。張畫有必要問問何若愚。約個地方出來見面。雖然何若愚仍笑咪咪的,情緒顯得不太好。
張畫害怕傷害他,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我們分手的事情,想必你已經(jīng)知道了?何若愚主動說道。張畫點點頭。何若愚望著窗外,轉(zhuǎn)動著杯子,片刻之后,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張畫猜測得沒錯,那個女孩果然出身富貴之家。何若愚也是后來知道的。女孩去云龍書院時,剛失戀不久,聽說書院有人彈奏古箏,便也去湊個熱鬧。有撫慰心傷的味道。其實對國學(xué)倒沒有多大興趣。她跟何若愚談戀愛,起初也是出于好奇,漸漸地,真的愛上了他。只是女方家中不太滿意。也不是特別反對,只希望何若愚找個正式工作。如果何若愚找不到,他們也可以幫忙,他們自己家就開著公司,讓何若愚過去上班。當然國學(xué)什么的就不要玩了,一心一意做生意。何若愚自然不肯。何若愚說,我不能以犧牲自由作為代價。
那可以犧牲你的愛情嗎?張畫說。
有句話你沒聽過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由比愛情更重要。何況他們要我放棄國學(xué),這根本不可能的。何若愚說。
我希望我的愛情不帶有任何的雜質(zhì)。何若愚又說道。
有時候雜質(zhì)也是必要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你研究國學(xué),不會不明白這句話吧?你太理想主義了,這個世界需要現(xiàn)實一點。張畫說。
何若愚一時無語。
9
自從這次聊天之后,張畫很久沒見過何若愚,再看到他時,已是炎炎夏日了。
那是個傍晚,張畫去超市購物,突然間看到何若愚,正想跟他打個招呼,不料又看到有個女孩在旁邊,便猶豫了一下。女孩依偎著何若愚,一副很親昵的樣子。張畫靜靜地注視著他們。女孩伸手拿東西,轉(zhuǎn)身之際,與張畫對視了一眼。那是一張清秀的臉龐,很容易讓人動心。
何若愚好像說了句什么,女孩格格地笑著,牽著何若愚的手,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對于何若愚,張畫心里有些矛盾,既希望他早點成家,又不愿看到他勉強自己。如果二者統(tǒng)一當然是最好了。何若愚是個聰明人,應(yīng)當心里很清楚。
不管怎么樣,張畫都會默默地祝福他。
作者簡介:
梁弓,文學(xué)碩士,中國作協(xié)會員,江蘇省作協(xié)理事,省作協(xié)第三屆、第四屆簽約作家,魯迅文學(xué)院第九屆高研班學(xué)員。著有長篇小說《愛情離我們有多遠》《水城》,并在《大家》《花城》《上海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青年文學(xué)》《雨花》《青春》《翠苑》等雜志發(fā)表中短篇小說計一百余萬字,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中華文學(xué)選刊》《作品與爭鳴》等刊物轉(zhuǎn)載。曾獲得江蘇省紫金山文學(xué)獎、首屆“吳承恩文學(xué)藝術(shù)獎”等獎項。根據(jù)其小說改編并由其擔(dān)任編劇的電影《刺水》在中央六套電影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