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倉木拉
摘 要 加減法是小學數學中的基礎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運用實物教學讓學生在直觀中學習,運用湊十法、破十法、平十法去解決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熟練掌握分數加減法,多位數的加減法,注意進位和退位等細微之處,不斷加強練習,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直觀 加減法 混合運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ddition and traction
Ba Sang Cang Mu La
(Tibet Dingjie County Saer town center elementary ool,Shigatse,Tibet 857900)
Abstract Is the foundation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primary ool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actual teaching, we should use ngs students in direct-viewing teaching in learning, using the l ten method, the ten method, flat method to solve the ten ition and subtraction mixed operation, master addition and traction scores, the connection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pay ention to carry and abdicated and the subtle, strengthen the cti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hematics result.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Intuitive Addition and traction Mixed operation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必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數學入門都是通過認識數字開始的,進而是加法、減法,因此加減法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多年的教學,下面淺談一下小學數學加減法教學。
1 用實物教學生加法
小學生邏輯思維不強,我們要用形象思維、直觀思維去教他們,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比如小學生喜歡玩具,先教他們什么是一個玩具,什么是兩個……然后先給他幾個,叫他說出他有幾個,再給他幾個叫他說出現(xiàn)在一共有幾個,并且告訴他們這就是加法。10以內的加法,我們可以叫同桌的學生互相利用手指進行計算,利用直觀教學是很有益處的。
2 湊十法
湊十法就是一個加數的補數與另一個加數之差是和的個位數,十位進一。例如:1+9 =10;8+2=10;7+3=10;4+6=10;5+5=10這幾種情況,要讓學生明白加法湊十很重要,有時要讓學生明白1+9和9+1的結果是一樣的,也可以用10個糖果分成兩堆,問學生有多少種分法,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有學生把糖果分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9和1、8和2、7和3、6和4九種分法,這樣可以讓學生記憶深刻,在以后遇著這樣的加法很快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3 兩位數加法
在教會學生學會個位數的加減法后,可以逐漸深入到兩位數運算。例如:6+7=13,我們得讓學生認識兩位數數字的結構,分辨“十位”和“個位”,“13”,包含一個“10”,一個“3”,特別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會搞混。
在弄清個十位關系后,適合將“橫式”與“豎式”結合起來運算,豎式的十位與個位的關系更明顯一些,不是給孩子講這些“術語”,而是讓孩子通過感性理解。教師給孩子做出示范,讓孩子尋找規(guī)律。例如:35+42=77,第一個數35的十位數是“3”、個位數是“5”,第二個數42的十位數是“4”、個位數是“2”,個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十位數與十位數相加,就是它們的和。
當然任何兩位數相加之和,還得注意進位情況,因為這是我們學生經常忽略的問題。如47+59=106,個位數相加等于16,十位數相加等于9,還得注意將個數相加進位的1加進去9+1=10,這就又得將1進位到百位,它們的和就是106。
加法和減法是學生最容易搞混的事情,所以教加法時先不要教減法,等學生加法學習好了,再教減法。
4 重視10以內和20以內的減法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待學生要有耐心,要循序漸進。如:83 = 5這看起來很容易,如果“2014”看起來就要難一點,有很多學生算出來的結果是“16”,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他們在前面退一位減的時候“104 = 6”,而后在退位時忘記了減,如果能分開寫就比較直觀了,2014 = (10 + 10)(10 + 4) = 10 +10104 = (1010)+(104) = 0 + 6 = 6。
5 加減法中的混合運算
我們在考試時,經??吹降募炔皇菃渭兊募臃ǎ膊皇菃渭兊臏p法,而是加減法當中的混合運算,因此我們要教會學生看出運算中的規(guī)律。如“53+3523”我們首先要看到加減當中尾數都是3的兩個數,先讓它們相減然后再加就容易多了,“53 + 3523 = (5323) + 35 = 30 + 35 = 65”。
在加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我們還要注意“破十法”、“平十法”?!捌剖ā?,先將兩位數分成10和個位,用10減去減數,再與其個位相加,即是我們要求的得數。也可以用一句話這樣來概括:得數是減數的補數與被減數個位數字之和。如17-9,可以先把17分成10和7,109=1,再1+7=8,這就是“破十法”?!捌绞ā本褪窍扔帽粶p數減去減數中與其個位相同的數字得10,再用10減去減數剩余部分的數。如168=1662=102=8,把“8”分成“6”和“2”,這就是“平十法”。為方便學生記憶,將其簡化為:得數就是減數與被減數個位數字之差的補數,并意趣的稱為“反減法”。先用被減數減去減數中與其個位相同的數字得10,再用10減去減數剩余部分的數。如7+8=15,157=8可以啟發(fā)學生掌握加法熟于減法,可以讓他們想加算減:()+8=15,得出差是7。這其實是利用加減法關系式,通過判斷已知條件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運算方法,同時還鍛煉了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此類加減法關系式有“加數+加數=和,和加數=另一個加數;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由此看出,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算法與交流各自算法的時間和空間,對學生學習加減法運算非常有幫助。
6 熟練掌握分數加減法
分數加減法是加減法的難題,所以我們就得先掌握數數加減法則,否則就會成天狗聽吃月——無從開口。分數加減法則告訴我們: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例如:2/8+3/8只要我們把分子2+3相加,分母8不變;2/5+1/6=12/30+5/30=17/30,這樣的運算就要先通分。
分數加減法中,如果加減之后,能約分的還得約分。如1/6+1/3=1/6+2/6=3/6=1/2,5/8-3/8=2/8=1/4。
小學數學加減法在我們實際教學中是有豐富的內容蘊含在其中,只要我們加強學生的練習,日積月累,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