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梅
【摘要】作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西方政治經濟學領域占據主流地位的理論思潮,新自由主義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都深刻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發(fā)展,文章從新自由主義的內涵入手,分析新自由主義對中國改革的不利影響,便于科學應對新自由主義,走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 改革開放 影響
新自由主義的定義和解析
新自由主義是英國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別。對于新自由主義的理解,不同的學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諾姆·喬姆斯,他對新自由主義的看法集中體現在《新自由主義與全球秩序》一書當中:“新自由主義,顧名思義,是在亞當·斯密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的理論體系,強調以市場為導向,是一個包含一系列有關全球秩序和主張貿易自由化、價格市場化和私有化的理論和體系,其完成形態(tài)是華盛頓共識?!雹僦袊鐣茖W院的研究學者把新自由主義定義為:“是在集成資產階級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上,以反對和抵制凱恩斯主義為主要特征,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要求的理論思潮、思想體系和政策主張?!雹趶囊陨蟽蓚€定義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從本質上看,新自由主義隸屬于國際壟斷主義體系,是國際壟斷資本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的表現。
新自由主義經過不斷發(fā)展,其主要觀點包括:
第一,在經濟上,主張自由化、市場化和私有化。自由化是指反對政府的宏觀調控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市場化是指經濟的運行完全依靠市場來進行自行調節(jié)。新自由主義學者都把個人自由主義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反對一切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私有化是指全力推行全方面的私有化。新自由主義學者把資本主義的私有制看作唯一合理的社會制度,認為私有制可以促進人的最大潛能的發(fā)揮,能夠使經濟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還能夠很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均衡發(fā)展。所以,世界上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新自由主義思想過于極端,其中法國人蘇珊喬就在其所著的《新自由主義簡史》中對新自由主義進行了嚴厲的批判,明確指出新自由主義的全部觀點就是市場機制應該掌控人類的命運。
第二,在政治方面,主張否定公有制、否定社會主義、否定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新自由主義學者認為公有制會產生政治上的獨裁統(tǒng)治,而且其制度很容易滋生腐敗和官僚主義。他們把公有制看成是獨裁的制度,是產生獨裁的根源,在公有制的環(huán)境下會導致市場經濟模式單一、運行僵化,經濟發(fā)展的效率低下,市場資源不能夠得到有效的配置。新自由主義學者也明確地反對社會主義制度,他們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會對自由進行嚴格限制,社會主義發(fā)展到最后肯定會導致集權主義的發(fā)生。新自由主義學者同時也反對國家采取任何形式的手段來干預國家經濟的發(fā)展,提倡無政府管理下的經濟模式。
第三,在國家的戰(zhàn)略和政策上,強調以超級大國為主導的全球一體化,其本質就是全球的資本主義化。因為西方發(fā)達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利用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對全球的其他國家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極強的影響力。他們會對發(fā)展中國家產生極強的影響,尤其是會搶奪發(fā)展中國家的自主權和話語權,他們會滋生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發(fā)達國家會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都會產生干預,所以一個超級大國會極大地加快資本主義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進程。
新自由主義的產生及其發(fā)展歷程
新自由主義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它的理論基礎源于西方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由于戰(zhàn)爭促使的國際新格局的產生,社會主義實踐和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相繼出現為新自由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新自由主義開始出現并被一些學者所接受和推崇。在20世紀的40年代,西方主要國家相繼推行了凱恩斯主義,國家開始干預經濟的發(fā)展。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發(fā)生經濟危機,國家的經濟進入滯脹的狀態(tài),單獨憑借凱恩斯主義不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時,新自由主義學者站了出來,同時世界的主要壟斷組織也需要尋找新的理論指導來擺脫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影響,所以新自由主義理論開始被政府和大型的集團所接受,特別是在美國總統(tǒng)里根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上臺之后,新自由主義學說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了政府的政治活動中來,慢慢被大眾所接受,成為影響西方經濟發(fā)展的主流思想。隨著之后高科技革命的到來,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促使國際壟斷資本主義也不斷地改變模式和發(fā)展方向。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新自由主義的思想逐步由過去的思想理論化過渡成為國家意識的形態(tài)化、規(guī)范化和政治化。在“華盛頓共識”之后,新自由主義成為了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推行的主流思想,成為了他們新殖民主義政策的主要理論。發(fā)達國家主要依靠控制世界主流經濟組織和機構來控制其他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將世界范圍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合并到自己的經濟政治體系當中。在20世紀80年代的拉丁美洲,由于政府嚴重的債務危機和國內經濟局勢的困難,很多國家逐步接受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大國的改革方案,對國內的經濟結構進行改革。也正是因為這些改革思想和措施更加劇了拉丁美洲國家經濟的惡化,導致國家金融的崩盤,政治局勢更加動蕩,社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災難當中。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也接受了新自由主義學者所提出的“休克治療”的方法,這加劇了俄羅斯政治局勢的不穩(wěn)和經濟社會的混亂。
從拉丁美洲和俄羅斯接受新自由主義理論改革的失敗案例中可以看出,新自由主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主要是作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改革的思想武器,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利益。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階段,我們不能被新自由主義的思想所影響,否則會重蹈上述國家的覆轍。
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影響
新自由主義極力主張個人主義價值觀,這就直接導致了社會上的個人主義泛濫,利己主義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有些人以自由為借口來進行損人利己的活動,極大地損害了社會和集體的利益,從而可能會對社會產生相當負面的影響,導致社會陷入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泥潭,阻礙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也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
新自由主義的理論認為市場是萬能的,政府不應當對市場進行干預,應該順應市場自行的調節(jié)。這會對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國企的轉型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轉型的關鍵時期。由于一些法律和制度不夠完善,市場對于經濟的調節(jié)功能還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不能夠輕易地采用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市場萬能理論。如果政府完全放任市場,極有可能造成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和放任非法的市場行為,進而直接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國有企業(yè)的改革過程中,如果過分地依賴新自由主義,會導致國家正確的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實,會出現改革后遺癥。例如下崗職工得不到合理的安置,不能夠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產生大量的失業(yè)人口,嚴重地破壞社會秩序。在市場競爭方面,加劇企業(yè)的優(yōu)勝劣汰,導致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想要融入世界經濟市場體系中就必須對我國經濟進行合理改革。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外國資本對我國本土企業(yè)的沖擊越來越大,國內外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給我國的企業(yè)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如果過分依賴外資會直接導致我國的經濟不能很好地獨立發(fā)展,甚至會影響到我國的發(fā)展方向。
合理看待新自由主義,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
要在市場調節(jié)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政府要對市場進行合理的干預,有些問題不能單純依靠市場自身調節(jié)進行解決。國家要充分利用財政和金融手段來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對市場和經濟進行指導,社會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要立足于中國的國情,順應中國的歷史發(fā)展潮流。
我國的國有企業(yè)改革要反對完全的私有化,要大力加強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力度,重視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的安置工作,合理調整經濟布局。對關系到國家命脈的重點企業(yè)要更加地重視,確保我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要堅持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但是不能完全地放任貿易自由化。市場經濟需要開放,但是這種開放要以平等作為前提。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增長不能過于依賴外資,要對外資企業(yè)進行合理的監(jiān)督和管理,保證本國的民營企業(yè)能夠正常的發(fā)展。
新自由主義不是萬能的改革良藥,它可能會成為擾亂社會秩序、阻礙經濟發(fā)展的一顆毒瘤。所以,我們在社會改革的過程中要避免新自由主義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我國的市場經濟在和諧穩(wěn)定中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注釋
①[美]諾姆·喬姆斯基:《新自由主義與全球秩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頁。
②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自由主義研究”課題組:“新自由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