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惫谱钚蕾p宋代女詩人朱淑貞的《詠箸》詩,買“筷”成癮,對郭菲來說是一大樂事。
剛工作時,職場不順,郭菲獨自一人跑到西湖去散心。閑逛途中,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用一雙很特別的筷子吃飯。一般吃飯用的筷子長不過一尺,粗細適中,而這個老太太的筷子有食指那么粗,兩頭滾圓。老太太告訴郭菲,這是一雙“濟公佛筷”,是她去年在杭州靈隱寺中許愿求得的,以求平安多福,筷身雕刻的濟公和尚栩栩如生,笑容滿面,“濟公佛筷”四字清晰可見。急于想擺脫職場魔咒的郭菲,如獲至寶,軟磨硬泡,非要老太太把這雙“濟公佛筷”轉給她,最后,老人家實在拿這一口一個“好婆婆”的丫頭沒辦法,以20元的價格“賣”給了郭菲。回到家,郭菲將這雙“濟公佛筷”高溫消毒,一日三餐,每餐必用。
說來也巧,買下“濟公佛筷”沒多久,郭菲就進入一家外企,在新公司里越做越順,如今已成了獨挑大梁的策劃總監(jiān)。郭菲說,用這雙筷子吃飯,看著筷身上濟公和尚擠眉弄眼的憨笑,心情就會大好。
而讓郭菲真正意識到筷子收藏價值的,是一則趣聞。她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說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當年訪華期間有一個小插曲,在宴會上周恩來總理特意教尼克松總統(tǒng)使用筷子夾菜進食。而當宴會結束尼克松將筷子放下時,一位加拿大記者眼明手快,快步搶上前將這雙筷子擦拭干凈收入囊中。此后眾多藏家競相高價收購,最高出到2000美元。這則報道對郭菲的觸動很大,在她看來,筷子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卻沒有人進行收藏,于是從那時起,她便決定收藏筷子。
郭菲買的最小的筷子只有幾厘米長,不是餐具,而是掛件。據(jù)說這種掛件在清代非常盛行,取其“筷子”即“快子”(快快得子)的意思,是保佑婦女平安生產的吉祥物。
一雙清代藏族珊瑚七星刀筷長約半米,顯示了藏族獨特的生活習慣。藏人愛佩刀,7顆紅珊瑚分列在雕花刀鞘上,刀柄嵌有綠松石,一雙小巧藏銀筷,與刀身并列于內,鏈子上拴有火鐮,作為野外取火的工具。這是郭菲托朋友在拉薩收來的,據(jù)說是從某寺廟的喇嘛手里流出來,是招待清朝欽差等重要官員時的特殊用具。
郭菲還藏有一雙明代虬角對筷,這雙筷子用海象牙制成,浸染著翠綠色,是明代筷子中的佳品。當初收到這雙筷子時并不知道這筷子的“身份”,別人只說筷子是祖上傳下來,叫“秋菊筷”。后來當郭菲去北京講課時她帶上了“秋菊筷”,有人指出這是“虬角筷”,原來,由于上海方言的原因,“虬角”被訛稱成了“秋菊”。
2010年,郭菲搬家了,新家附近有間筷子專賣店,銀筷、象牙筷、琺瑯筷、紫檀筷……其中一雙木筷標價200元,比旁邊的銀筷子還高出一截,憑女人直覺,郭菲認定這筷子絕非凡物。拐彎抹角套老板的話,對方故作神秘,這筷子用烏木做的。啥叫烏木?烏木就是“陰沉木”,埋在地底下幾千年,這筷子雖然呆板無光澤,看起來也粗糙,掂在手上卻有一股沉重感,最妙的,它入水就沉底,世界上只有這烏木筷才有沉水的特性,200元的價格一點不貴。郭菲當機立斷買下這雙烏木筷,晚上美滋滋拿給老公炫耀,還表演了一通木筷沉水的“特技”,開心地直嚷,世上的陰沉木用一根少一根,以后這烏木筷子一定身價倍增!說不定還能成為傳家寶呢。
除了筷子專賣店,郭菲還找到了一處絕佳的筷子售賣地——當鋪。有一次,她出差到外地辦事,工作忙完回賓館途中,無意間在車站旁的小弄堂里看見有位藏族老人在擺攤,眼尖的她發(fā)現(xiàn)了“躲藏”在各種獸骨、飾品之間的一套鯊魚皮刀筷,這套刀筷非常完整,各種附件全是老銀打制,一問價格,700元分文不少。偏偏鬼使神差,她身上所帶現(xiàn)金不多,搜遍全身也就400多元,而她那幾張信用卡,這幾天又一直躺在賓館的皮箱內,看到自己心愛的“寶貝”就在眼前卻得不到,那真叫痛苦。就在她為難之際,發(fā)現(xiàn)馬路對面的當鋪,迅速跑過去將自己的項鏈當了300元。
第二天去贖項鏈時,也是一時心血來潮,隨口向對方打聽有沒有拿筷子來典當?shù)?,還真有!一雙“金鑲寶石筷”,已經過了贖當期,成為了絕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由于是絕當,價格就比市場價便宜很多,900元就買到了手。
嘗到甜頭的郭菲,從外地回來,就急著打聽本地有幾家當鋪,沒事兒就往當鋪跑。
那雙造型討巧的“紫檀嬰兒筷”就是郭菲在當鋪淘來的。最有意思的,這雙紫檀筷居然在筷子頭部,雕了一個穿布兜的翹屁股嬰孩,讓人看了忍俊不禁,又倍感貼切。當初,郭菲可是咬著牙花1200元兩雙的高價給它們“贖”了“身”。不曾想,有朋友來家中做客,看上了這雙筷子,非要郭菲分一雙給他,最后,卻不過情面,只得忍痛1000元割愛,剩下的那雙,郭菲束之高閣,再也不敢在親朋面前炫耀了。
還有一雙“鯨魚骨筷”也出身于當鋪。用鯨魚脊椎雕花制成,花色簡單,但上面有“福祿壽”三字,再加之,鯨魚本就是長壽的象征,這雙“鯨魚骨筷”也就成了郭菲家唯一一雙名副其實的“長壽筷”。
“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惫谱钚蕾p宋代女詩人朱淑貞的《詠箸》詩,買“筷”成癮,對郭菲來說是一大樂事,可最快意的,莫過于用心愛的筷子來夾菜吃飯,筷子不一般,吃起飯菜也不一般。
如果餐桌上多是青菜、素湯,筷子就要用武漢燙金筷,金色的筷身,讓淡菜不淡,寡湯不寡;吃火鍋,自然非成都的烙花筷莫屬了,筷身紅荷綠葉在火鍋的紅湯中一攪,火辣中伴有清雅;過年就要用天津彩漆筷,紅紅火火,五彩繽紛……
對郭菲來說,筷子的樂趣還不止這些,要想保持身材苗條,那就看看吉彥巴伯的《筷子節(jié)食》一書,多用用筷子,因為用筷,可以放慢我們進食的速度;用筷,能讓我們對食物更集中注意力;用筷,讓我們的手指更靈活,還能運動我們的大腦……在郭菲的藏品柜中,永遠都有筷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