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柏
每年農歷正月十三至十六,在內蒙古敖漢旗烏蘭召村都要舉行神秘的蒙古族古老的儺儀式表演,蒙語叫“好德歌沁”,戴有面具的人物通過說唱、舞蹈等形式進行驅邪、祈福等活動。
“好德歌沁”活動在當地已有200年的歷史,幾經演變,成為當地獨特的一種蒙古族儺文化形式。據表演者介紹,相傳很久以前,當地遭遇大旱,一時間瘟疫、妖怪肆虐橫行,百姓求神解難。有一位長著白胡須、白眉毛,身著白羊皮襖的老者飄然而至。他一手捻佛珠,一手執(zhí)寶杖,自稱從北方遙遠的阿爾泰山而來,當喜馬拉雅山是土包時,大江大河是小泥溝時就有他了,比天小一級,比地大一級。老者揮舞寶杖,口念咒語,驅邪除災,為民求福。從此草原又呈現出了生機。老者被百姓尊稱為白胡子老仙翁。過了幾年,老仙翁再一次來到敖漢,這回身邊多了幾人:一個是他的老伴,面容慈祥的曹門代;一個是他的義子,長著黑胡子敦厚老實的朋斯克;一個是他的女兒,活潑美麗的娃蓮;還有特邀請來捉妖的孫悟空和豬八戒。臨行前,老仙翁說以后就不能再來了,告訴村民,只要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戴上做成他們這些人相貌的面具,如此行事,便可保四季平安。
整個活動包括請神、敬神、驅邪祈福、送神幾個過程。
首先,民間藝人按每個人樣子做成面具,拿到廟里供奉,請喇嘛誦經,這樣每個神靈就附在面具上了,具有了神的力量。從前當地有座喇嘛廟,文革時期被拆除,現在,做好面具,放在供桌上供奉就可以了。
通常表演“好德歌沁”的,只有家傳的人,戴面具后,應請愿人家邀請,一路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稱之為“踩街”。
到每戶人家后,主人擺上供品,點香迎接,表演者跳起象征吉祥如意的“盤腸舞”,唱著祝福主人的頌歌,老仙翁和兒子揮舞寶杖,孫悟空和豬八戒也各執(zhí)兵器,驅邪除妖。之后進入房間,被主人請到炕上入坐,接受主人的賞錢,喝茶抽煙。整個過程十分熱鬧。表演者根據主人的要求,唱著不同的歌曲,如求子的,祈福的,祛病除災的等。
表演中間也會有一些幽默打趣的情節(jié),更增加了活動氣氛。如進屋上炕時,白胡子老仙翁會表現使出很大力氣抬腳,引得眾人哈哈大笑;主人送賞錢時,白胡子老仙翁接過來不知道是什么,主人告訴他是人間買東西的錢;遞上香煙,老仙翁也不知道是什么,主人要告訴他這是抽的煙。老仙翁抽上一口后,佯裝倒在炕上,說這煙比他自己的土煙勁大嗆人;當白胡子老仙翁起身告辭時,主人會開開玩笑,攔住老仙翁的老婆曹門代不讓走,老仙翁只好又唱起了《求情歌》,這樣才把老婆領了出來,又走向另一戶人家。全過程都是用蒙語唱歌對白,說唱結合,詼諧生動,富有節(jié)奏。在這時,各神仙已不再威武莊重,而是親近可愛的樣子。
到了正月十六晚上,表演者再一次戴上面具,來到村子西北角,原來一個叫西廟的遺址上,用秫秸點著火,圍著火堆起舞,唱起《祭火歌》:“火神哪,佛祖啊,感謝你給我們帶來了吉祥幸?!北硌菡咴诨鸲焉蟻砘靥^,最后將面具投入火中燒化。至此,送神完成,整個“好德歌沁”表演活動也全部結束。
“好德歌沁”表演內容已沒有文字記錄,完全靠表演者口頭相傳,要求表演者有很強的蒙古族歷史、文學知識,以及蒙古族說書的應變能力。從孫悟空豬八戒人物上看,它又受漢族文化影響,也有薩滿教藝術形式表現。“好德歌沁”面具慈眉善目,沒有猙獰之相,這是與其它地區(qū)儺面具的最大區(qū)別,透出了神化中的人性化?!昂玫赂枨摺北硌輰ρ芯慨數孛耖g文學、戲劇、美術及宗教祭祀提供了實料,被稱之中華民族舞蹈、戲曲發(fā)展史上的活化石。
責任編輯/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