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斯琴
“男孩要窮養(yǎng),女孩則要富養(yǎng)?!睆那袄斫獾母火B(yǎng),是女孩的成長過程里,想什么就給她什么,遠離瑣事雜務(wù),活得像公主。
我生女兒的時候,已經(jīng)40歲了。等女兒長到20歲時,我都60歲了。所以,她上幼兒園小小班時,我就開始教她如何洗衣疊被,如何洗菜煮飯,包括如何洗毛筆和調(diào)色碟。在別人看來是多么地不可思議!而我卻覺得,這個時候的孩子,好奇心特別強,特別愿意跟在大人身后學家務(wù),讓她從小就記住這些尋常家務(wù)活的基本程序,對于她的將來會大有益處。
每個女孩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公主。但公主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樂,將來也要為人妻為人母呀!我可以給她美墅香車,但我保證不了她一生的衣食無憂,更預(yù)測不了她的人生際遇。所以,我給女兒的富養(yǎng)首先是生存之道,然后是處世之道,再之后才是對美與智的開啟。
我的愿望是:10歲之前,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需要大人提醒,更不需要由大人代勞。大人不在家時,能自己解決吃飯、穿衣之類的事情。以弦兒目前的狀態(tài),她完全能做到。今年4歲的她已經(jīng)習慣了將自己吃過的飯碗直接送達洗碗池。她作畫時用過的水彩筆、蠟筆、油畫棒,都能一一歸類整齊擺放好。
很多時候,良好的習慣就是幸福之門的鑰匙。一個知道整理歸類的孩子當然會喜愛清凈之美;一個會擇菜煮飯的孩子更能感知飯菜的香;一個能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孩子自然懂得孝敬長輩。而一個滿懷希望的人才能真正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創(chuàng)造美麗人生。
至于美與智的開啟,既有遺傳因素又有環(huán)境因素。從弦兒蹣跚學步起,她每天都在我們的畫室里頻繁出入,光著腳在我們的作品間繞行,每天都在面對真、草、隸、篆,也常常提著毛筆,用我們畫剩的顏料在宣紙上涂鴉。一日,她畫了一組黃、綠交錯的線條與色塊,似籬、似霧、又似水岸。我問她,畫的是什么?她答:“畫的是綠色心情?!绷钗覀儐∪粺o語,那時候她才2歲半。
有時候,她爸爸畫大幅山水,需要將作品移到地板上來看大效果,她也前前后后跟著轉(zhuǎn),并從中認出松、云、瀑布、小船……而每次我寫生花卉,她也能一一指認出花卉的名稱,家里大約有40個品種的花草,她能如數(shù)家珍地向客人介紹。
暮春時,紫藤花開成滿架紫雪,我便領(lǐng)著弦兒去采花。我立在花壇上,剪下大把大把的藤花讓弦兒接住,再由她將花兒放入一個大筐里。她每次都擁著滿懷的花開心地大笑,說她快樂得都像新娘了。我的天!這正是我的目的。我就是想讓她記住這無瑕而詩意的童年,在很多年之后,她想起來仍生趣盎然。
我們將藤花洗凈,去超市買面粉回家,和了雞蛋一起做紫藤餅吃。弦兒全程觀看,樂不可支。我相信,我要教給弦兒的正是這詩意的心情。
我目前理解的富養(yǎng),就是給她充分的自由,再教她學直面各種困難,然后,時時調(diào)整狀態(tài),保持美好心境。
(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