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簡論作為核心價值的馬克思主義

2012-04-29 01:38:40孫躍綱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核心價值科學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摘 要: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靈魂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指某種具體的觀點、成套的體系、邏輯的框架、某種一成不變的解釋話語和格式化的思維模式,而是具有強大解釋力、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巨大的凝聚力、廣闊的延展空間的鮮活思維,在經典作家的論著中體現(xiàn)出的活的充滿生命力的文化氣質,具有時代性與超越性、確定性與實踐性、革命性與建設性、階級性與人類性辯證統(tǒng)一的優(yōu)秀品質,這樣的馬克思主義自然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的力量源泉,構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和支柱。

關鍵詞: 核心價值; 馬克思主義; 科學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B0-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9973(2012)02-0062-05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Marxism as A Core Value

SUN Yue-gang

(The CPC Party School of Weinan,Weinan 714000, China)

Abstract: Marxism as the soul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not a specific point of view, a set of system, logic framework, some rigid interpretation of words and formatted mode of thinking, but a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rich creativity, great cohesion, and the fresh thinking of the vast extension of space, which reflects in the classical writers works with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full of vitality. Marxism contains era and beyond, uncertainty and practice, revolutionary and construction, excellent quality of the class nature and human nature dialectical unity, so that Marxism consists of a natural sour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gether with the soul and the pillar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Key words: core value; Marxism; scientific development

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和靈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道路的思想基礎。如何理解作為核心價值靈魂的馬克思主義,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做出了明確的回答。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分析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才能正確引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著的理論。站在今天社會發(fā)展實踐的基礎上,研究當代人類實踐進程,探索新的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成就,才能掌握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一方面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另一方面又不能受特定的歷史局限,不能把馬克思恩格斯在當時背景下對特定問題的具體觀點絕對化。立足于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現(xiàn)實,實際地破解中國發(fā)展面對的具體難題,才能推進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不是僵死的教條,不是限制人們思想行動的條條框框,而是指導人們爭取自由幸福生活,實現(xiàn)美好理想的創(chuàng)造性理論。實踐證明,只有超越馬克思主義,才能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任何時代,人們對理論的理解都基于自身實踐的需要。自馬克思主義問世以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千差萬別,五花八門,因為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同,各國共產黨人面對的問題不同,各自都有不同的實踐需要。俄國列寧領導的革命實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都面對著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困難,在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探索的過程中,各自都進行了艱巨的理論創(chuàng)新,形成了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從而把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推進到新的階段。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作為思想靈魂的馬克思主義,只能是發(fā)展著的、鮮活的、充滿無限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只能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只有這樣的馬克思主義,才可以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思想行動的最終依據(jù)、價值歸宿和指導原則,作為人們心靈深處的科學信仰與信心源泉,作為民族精神的強大支柱。

一、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與超越性

任何理論都是時代的反映,都是當時各種社會矛盾的理論表現(xiàn)和精神表達,都是時代的產物,必然具有時代性。同時任何理論的行程都必然地要繼承整合以往人類實踐創(chuàng)造的各種理論成果,都必然地對以后人類精神文化發(fā)展以各種各樣的不同影響,因而,必然具有超越性。馬克思主義也正是這樣,是時代性與超越性的有機統(tǒng)一。

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牢牢站立于當時社會發(fā)展的客觀現(xiàn)實基礎上,深入分析資本主義發(fā)展中的內在矛盾,緊緊抓住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對立與沖突,經過艱苦的思維加工,形成了系統(tǒng)深刻反映時代現(xiàn)實的科學理論。在馬恩所處的時代里,唯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顯示出無比的深刻性、現(xiàn)實性、批判的徹底性和廣闊的解釋力,唯有馬克思主義抓著了時代的根本,把握住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揭示出時代發(fā)展的方向,指明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爭取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和實踐的明晰性是當今社會一切理論都無法比擬的,它對時代矛盾反映的深度和廣度是任何理論都不可企及的。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時代的聲音,人民的吶喊,表達了時代發(fā)展的最強音。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是資本主義時代的基本內容。馬克思恩格斯畢生致力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yè),從理論和實踐上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而奮斗,以辯證思維為武器,深入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復雜矛盾,徹底揭露了走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經濟社會根源,從理論的廣度和深度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與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和唯物主義歷史觀,形成了指導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集中體現(xiàn)在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文獻和具體的革命斗爭實踐之中。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對當時時代發(fā)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和基本的社會矛盾,進行了徹底的分析?!豆伯a黨宣言》《資本論》《霧月十八日政變記》《法蘭西內戰(zhàn)》《反杜林論》《費爾巴哈論》等優(yōu)秀經典文稿,選取的論題是當時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論證的資料是社會生活的現(xiàn)實題材,運用的手法是歷史的具體的分析。唯物主義辯證法被作為事物運動的普遍法則,用之來對歷史和現(xiàn)實進行徹底深入的研究,揭示出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勾勒出社會發(fā)展進程的清晰圖畫,一目了然地再現(xiàn)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從而把一切關于社會歷史的歪曲胡說拋于一邊,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經濟矛盾決定社會政治、精神文化發(fā)展的理論高度,描述了社會運動的自然歷史進程,使人們對社會歷史的認識第一次上升到科學的高度。

馬克思主義這種鮮明的時代性與他的超越性不可分割。這里的超越性是指馬克思主義所包含和體現(xiàn)出來的理論性、一般性、抽象性和越出具體問題,而顯示出的深厚的歷史感和寬闊的理論視野。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本身就是建立在他的超越性基礎之上。在馬克思主義中時代性和超越性互為依據(jù)和前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深刻剖析,以其深厚的歷史感為背景,以其豐厚的歷史知識、卓越的哲學思維為根基,不是就事論事,孤立靜止地把握社會變遷的現(xiàn)實事件,而是把歷史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把各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連接起來,從社會運動的無數(shù)相互作用中,抽取出其一般的、與社會運行同在的歷史必然性,即超歷史性、超越性,上升到綜合性的真實、真實的具體性。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任何社會現(xiàn)象都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決定這些社會現(xiàn)象產生變化的歷史規(guī)律也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這些歷史規(guī)律不是像黑格爾所描述的那種與人無關、先天先地,任何人都無法捉摸的抽象的“絕對精神”,而是存在于現(xiàn)實的人的社會歷史活動之中,存在于人的生命生活實踐之中,與現(xiàn)實的人的生命活動不可分離,是一種抽象的客觀性。但又不就是某一個歷史現(xiàn)象,某一個具體社會現(xiàn)象本身,這些能夠感覺到的東西,是具體的客觀性。

馬克思主義對任何社會歷史問題的分析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都具有宏大的歷史視野。顯示出馬克思主義立足于現(xiàn)實又不局限于具體的現(xiàn)象,緊緊立足于事實,實實在在,生動具體,明確無誤,而又不局限于一個一個孤立的靜止的生硬的個體事例,時刻運用唯物辯證法系統(tǒng)聯(lián)系、永恒發(fā)展的觀念來把握事實,整理事實,批判事實,重構和創(chuàng)造事實。這種游刃于個體與群體、事實與抽象、現(xiàn)實與超越之間,將理論分析的現(xiàn)實性與抽象性、時代性與超越性有機結合起來的風格與品質,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征。

當我們講到馬克思主義的時候,首先是指作為特定的具體的時代性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在當時具體歷史條件下,馬克思恩格斯的具體鮮活的思想觀點,是馬恩當時對他們所面對的社會歷史問題的具體看法。這樣的馬克思主義無疑已經成為了歷史,是已經過去的歷史活動的一部分,我們是無權變更、無權修改它的,應該運用歷史的觀點看待馬克思主義。不應把馬克思主義無限夸大,任意延伸它的歷史邊界,把馬克思主義看作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百羅萬象的萬應靈丹妙藥。這無疑是歪曲和損害了馬克思主義。

另一方面,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中的超越性,是馬克思恩格斯思想觀點中的一般性、抽象性、超越性的風格與品格,是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方法。作為時代性的馬克思主義,是指當時具體歷史條件下馬克思恩格斯的具體思想觀點,不能超越具體的歷史條件的限制,只能回答當時時代提出的具體問題,不能回答一切社會問題。馬克思主義絕非萬應靈丹,不能包醫(yī)百病。作為超越性的馬克思主義則無疑包含了人類歷史實踐的豐富創(chuàng)造,反映了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共性,必然會給我們理解和解釋一切社會歷史現(xiàn)象、一切人類生活過程以合理的啟示,包含人類文明智慧進程中的內在靈性,給我們認識和解決今天和明天所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一方法論的指導。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礎和靈魂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這種時代性與超越性相統(tǒng)一的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與普遍性

列寧曾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作了認真的研究,指出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特征是其實踐性。毛澤東也把馬克思主義的特征歸結為階級性和實踐性。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使現(xiàn)存的一切革命化。實踐性的品格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的各個方面,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顯著表征和活力源泉。馬克思主義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具有巨大解釋力的理論學說,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能夠而且必然給我們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以巨大的精神動力、必勝信念和實踐的指導。

首先,馬克思主義來源于實踐,它本身就是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的產物。特定的實踐產生特定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不是任何其他實踐的產物,而是19世紀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的產物。馬克思主義來源于實踐,他的每一個理論觀點都是對當時社會歷史運動的理論概括,都是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斗爭實踐的科學總結,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實踐的土壤,吸吮人類實踐的豐厚營養(yǎng),運用辯證的思維,總結概括出時間進程中內在的必然性,從而獲得了恢弘廣闊的理論空間和視野寬闊的理論解釋力,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信任、信賴和擁護。

馬克思主義的功能、作用和使命就是指導人民實踐的發(fā)展,指引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實踐不斷走向新的勝利。離開實踐,馬克思主義就喪失了他的生命與活力。馬克思主義以改造世界的歷史性實踐作為自己的理論陣地和活動舞臺,以引導人民在改造自然,在社會的事件中獲得自由幸福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時刻關注人類實踐的發(fā)展變化,關注各國人民經濟、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科學技術、軍事、教育、環(huán)境等各方面實踐的進展動向,關注各類主體實踐中的復雜矛盾,對這些社會實踐的動態(tài)進行辯證地考察,給人們指明這些社會實踐變動的必然趨向,指明爭取實踐斗爭勝利的可能選擇。

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依賴于實踐。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的理論,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顯著品格,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建立在人類實踐的發(fā)展基礎之上,建立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的不斷推進基礎之上,只有在實踐的發(fā)展中,馬克思主義才能不斷豐富新的內容,更新原有的觀念,提升自己的理論境界。自《共產黨宣言》發(fā)表一百六十多年來,隨著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進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在不斷轉變自己的視角,改變已有的過時的觀點,不斷增添新的思想,豐富新的內容,推進理論的創(chuàng)新。俄國共產黨人和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斗爭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進行理論創(chuàng)造,形成了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在發(fā)展中更加切近人民的實踐,更加切近大眾的生活,更能有效地指導無產階級解放的斗爭。

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現(xiàn)實性,一是普遍性。正因此,實踐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馬克思主義一方面具有客觀的具體的直接的現(xiàn)實性,它本身就存在于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現(xiàn)實活動之中,是活生生的鮮活的有生命的理論,是直接指導實踐,推進實踐,引導實踐走向勝利的理論,另一方面又是鏈接和反映歷史性實踐內在共性的超越性、一般性、普遍性理論,又不完全存在某一個具體的實踐之中,而存在于一系列實踐活動之中,存在于整體的實踐之中。人的實踐是具體的客觀性與抽象的客觀性的有機統(tǒng)一,是特殊的具體性與整體的具體性的巧妙結合,馬克主義的實踐性本身就是由個別走向一般,由抽象走向具體的歷史進程。

實踐是歷史的本真,是現(xiàn)實的過程,是不斷接近歷史性綜合的真理之路。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一次一次的具體實踐,一次一次的現(xiàn)實活動中所體現(xiàn)和包含的共同性、一般性、真理性,逐步積累起來,結合起來,集中起來,就必然形成為系統(tǒng)的科學理論。這就是理論的普遍性,也是實踐的普遍性。實踐的普遍性就現(xiàn)實地體現(xiàn)在諸多實踐連續(xù)進程的歷史鏈條之中。任何實踐,一方面看是具體的、特殊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看則是連續(xù)過程的一個片段,一個部分,一個因素,一個方面,它本身是沒有任何獨立的意義不能獨立存在的。人類實踐就是這樣,普遍性與具體性、現(xiàn)實性與抽象性不可分割地結合在一起。

實踐第一,認識理論、思想觀念都是實踐的產物,實踐的反映,任何理論都在跟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前進,都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在選擇理論,鍛造理論,修正理論,理論也在指導實踐,引導實踐的發(fā)展。任何理論在實踐面前都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和取舍,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是這樣,不是以馬克思主義來機械地裁剪生活,取舍實踐,限制人的行動,規(guī)范社會的體制,而是以實踐為基礎和標準,站在實踐的立場上來關照理論,豐富完善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推進馬克思主義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前進。

人類實踐發(fā)展到今天,經濟全球化和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為標志的新世情,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標志的基本國情,以革命的黨轉變?yōu)榻ㄔO的黨、執(zhí)政的黨為基本特征的黨情,要求中國共產黨人牢牢站立于馬克思主義實踐性基礎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不動搖,堅持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yè)而奮斗,在實踐發(fā)展中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把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與普遍性緊密結合起來,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科學發(fā)展,創(chuàng)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新形態(tài)、新內容。

三、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與建設性

革命性、斗爭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生命和使命?!顿Y本論》序言中馬克思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本性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對現(xiàn)存的一切都要進行無情的批判,力圖對舊的資本主義世界進行徹底的革命性改造。同時,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最高理想目標是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自由解放,因此,必然內涵有建設性的實踐訴求,具有建設新世界的實踐要求和理論旨趣。

革命性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突出的特征和主要的內容,在于破壞資本主義舊世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本身就包含革故鼎新的意義,是破壞舊世界與建設新世界的統(tǒng)一整體。不過由于馬克思恩格斯當時處于特定的社會發(fā)展階段,破壞舊世界的革命性任務迫切而現(xiàn)實,建設新世界的條件還不夠充分,任務也不很迫切,所以,他們只能專注于破壞資本主義舊世界的事業(yè),推進全世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偉大斗爭實踐,專注于啟發(fā)無產階級覺悟,組織無產階級的力量,探索與資本主義進行勝利斗爭的客觀規(guī)律,提升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自覺。他們的理論研究與思考,比較傾向于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實踐,傾向于研究無產階級革命的戰(zhàn)略策略,總結革命斗爭的經驗教訓,探索革命斗爭的客觀規(guī)律。

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法蘭西內戰(zhàn)》《霧月十八日政變記》等經典文獻,充滿了鼓舞無產階級反對資本主義革命斗爭的濃烈火藥味,充滿了引導世界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腐朽制度的革命精神和斗爭智慧,無情地揭露資本對勞動的貪婪剝削,揭露資本主義制度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和必然滅亡的歷史規(guī)律。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批判,對資產階級本質的無情揭露,對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無限期待和對革命斗爭規(guī)律的不懈追求,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最顯著的特征。充分表現(xiàn)出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與戰(zhàn)斗性。

馬克思主義的這種顯著的革命性是歷史的必然,時代的要求。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主要國家建立的時間也不長,德國也只是1871年普法戰(zhàn)爭德國統(tǒng)一之后,俾斯麥的強力推動,資本主義才得到巨大的發(fā)展,其他國家的工業(yè)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先后得到發(fā)展。以大英帝國為主要推動力量的資本主義發(fā)展,已經將其統(tǒng)治推向全世界,歐美國家現(xiàn)代大工業(yè)的發(fā)展,把資本主義文明的旗幟插到世界各處,開辟了世界市場,建立殖民體系,爭奪勢力范圍,進行世界性競爭,從而把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斗爭推向了全世界,推到了新的階段。資本對勞動的壓迫日甚一日,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零星的斗爭不斷轉化為集體性的罷工,轉化為行業(yè)性、地區(qū)性甚至全國性的起義。身處其中的馬克思恩格斯,對這種階級斗爭的嚴酷現(xiàn)實進行理性的思考,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其理論必然地具有鮮明的革命性、斗爭性。

但是,很顯然,破壞資本主義舊世界并非馬克思主義的最終使命。在馬克思看來,破壞只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破壞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斗爭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要求和實踐追求的第一步,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意義和更大價值在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自由解放,在于使每個人都得到全面自由的發(fā)展。雖然這種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建設性探索的文字在馬恩的文稿中并不是很多,論述得也并非十分系統(tǒng)、具體、豐富,但其價值和意義卻十分重要。

恩格斯曾回答友人,馬克思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觀點,就是宣言中關于未來社會共同體的一句話,“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保ā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5頁,人民出版社2009.12)對許多問題的論述中,馬克思恩格斯總是從代替資本主義制度之后新政權新制度新體制建設的角度來思考,對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如何建設新社會提出許多意見。批判哥達綱領時馬克思提出了過渡時期的思想,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馬克思具體分析了無產階級建設新社會過渡時期的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措施,討論了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具體形式與現(xiàn)實途徑等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建設性是沒有人懷疑的。歷史時代的發(fā)展在當時條件下,給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任務和使命是破壞資本主義舊世界,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是探索和指導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實踐,相對而言,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斗爭性、戰(zhàn)斗性特征最為突出,最為鮮明。但馬克思主義并不是單純的革命性理論,它內涵深刻而豐富的建設性思想。

隨著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的發(fā)展,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利用特殊的條件,進行艱苦的革命斗爭奪取政權,建立了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新國家新制度的任務上升到主要的地位,成為無產階級新形勢下一切工作的重心。這就必然將馬克思主義的建設性凸顯出來,而將馬克思主義的斗爭性推到后面,馬克思主義的建設性特征和建設性內容也會必然地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發(fā)展不斷得到豐富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chuàng)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恰好表達了這一理論進展的必然邏輯。

馬克思主義是革命性與建設性的統(tǒng)一。只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解為革命的理論、斗爭的理論、戰(zhàn)斗的理論,是十分片面的、簡單的和表面的,在實踐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只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建設性而忽視其斗爭性革命性,放棄與世界資本主義的階級對立階級斗爭,甚至與某些資本主義混為一氣,為眼前利益而不惜損害其他無產者,這就更是一種理論的歪曲和實踐的背叛。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馬克思主義,既是革命的戰(zhàn)斗的與資本主義進行殊死搏斗的理論,又是建設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吸收資本主義文明成就而生氣勃勃的理論。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今天,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必須把他的革命性與建設性有機結合起來,為最終在全球消滅資本主義,建設共產主義而努力奮斗。

四、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與人類性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和解放的理論,是直接為無產階級解放斗爭實踐服務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但馬克思主義并不因此就反對和否定社會中的其他一切階級,排除社會中的其他階層和社會力量。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無產階級的階級性與全人類的人類性是辯證的統(tǒng)一,而且在實踐發(fā)展的進程中,階級性與人類性必然走向統(tǒng)一,融為一體。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就是無產階級與全人類解放的學說。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的解放與全人類的解放是同一的歷史進程,而且,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無產階級自己。在最終價值和實踐訴求上,馬克思主義都是階級性與人類性的統(tǒng)一。

《共產黨宣言》非常明確地聲明,共產黨人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公開聲明為無產階級的利益而戰(zhàn)斗。而資產階級領袖和學者總是用一些抽象的普遍的人性、人類理性、人類之愛、永恒正義、自由平等的叫賣來混淆視聽,銷蝕階級意識,鼓吹立場中立,達到破壞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揭示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矛盾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強調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與對立,揭示資本與勞動對立的實質,無產階級貧困的根源,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的秘密,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奪回本來就是自己生產和創(chuàng)造的財富,奪回本該是自己的政權組織。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這種革命性、階級性、戰(zhàn)斗性毫不含糊,非常鮮明,這正是它最為獨特的理論品格,最為實事求是的客觀態(tài)度。并且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親自參加到無產階級的革命活動之中,組織力量,出謀劃策,論證戰(zhàn)略,拿著筆在同資產階級進行戰(zhàn)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無比真實與善的價值追求達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絕妙的結合。

無產階級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推翻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消滅剝削制度,贏得自己的政權,把資產階級喧囂的虛偽的自由、平等、公正變化為真正的現(xiàn)實、直接的存在,建立起一個沒有剝削壓迫、沒有階級差別、人人自由平等、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新型社會,這就是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的共產主義社會。

馬克思主義對社會歷史進程和現(xiàn)實社會矛盾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個剝削制度,無產階級的解放與全人類的解放是一個統(tǒng)一的歷史過程。無產階級首先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贏得政治統(tǒng)治,取得生產資料,然后通過發(fā)展科學技術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社會經濟活動,推進社會的巨大進步,逐步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城鄉(xiāng)差別,推進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使人類不分地區(qū)、民族、性別、分工、職業(yè)、教育、年齡、膚色等等,都得到徹底的解放,實現(xiàn)完全平等,使每個人都得到全面的自由發(fā)展。馬克思深刻指出,這一完全符合人類千百年以來長期追求的共同理想,深深扎根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矛盾和政治運動之中,具有客觀的經濟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的人類性表現(xiàn)為關注人類社會一切階級、一切人群的自由解放,也關注資產階級自己的解放,特別是正確對待資本主義文明成就,繼承和發(fā)展資本主義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有利于社會發(fā)展、人民幸福的文明成就,把人類文明傳承下去,發(fā)展下去。

對于取得政治統(tǒng)治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而言,主要的任務轉向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上來,階級斗爭則不再是最主要的任務,在國內階級敵人也不再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強大了,無產階級的主要目標轉化為發(fā)展經濟文化事業(y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壯大國家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實力,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有效地同國際資產階級、國際資本主義進行斗爭。在國內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充分顯示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凸顯人性的共同性、人類性;在國內國際活動中,利用不同國家、不同階級、不同信仰之間人類性的共通性,求同存異,進行有效的斗爭。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階級性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人類性也是客觀的存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在地具有階級性與人類性的統(tǒng)一,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大價值訴求和終極目標、終極關懷。

在中國,無產階級已經取得了國家政權,急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已成過去,已進入以發(fā)展經濟為核心的建設時期、發(fā)展時期,由于社會改革發(fā)展的工業(yè)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趨勢和科技化潮流,絕大多數(shù)社會成員都被卷入到工業(yè)隊伍中來,工業(yè)生產者與知識分子構成為無產階級的主體,上億的農民工、第二代農民工已經或正在成為新興的工人階級成員,部分民營經濟、私營經濟必然依賴于主體地位的公有經濟以及各級政府的管理機構,共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政治斗爭雖然存在,但在質與量上都較前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馬克思主義者應立足于這一現(xiàn)實,將自己理論創(chuàng)新的方向與重點轉移到壯大自己的經濟文化實力,與世界資本主義進行有效的競爭上來,在國內發(fā)展科學技術,建設和諧社會,提升經濟文化社會的凝聚力與核心競爭力,在國際上推進具有人類性的普世價值的國際認同,爭取世界和平,推進人類發(fā)展。

我們可以大體明確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靈魂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理論品格了。作為指導社會主義實踐,引導中國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的價值規(guī)范,馬克思主義不是指某種具體的觀點,而是時代性與超越性、實踐性與普遍性、革命性與建設性、階級性與人類性的辯證統(tǒng)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割裂馬克思主義的這種辯證本性。

在當代中國社會進程中,由于實踐發(fā)展的需要,馬克思主義的這些基本特征之中那些特定的時代性、階級性、革命性、具體性已經在改革發(fā)展的實踐中不斷地被揚棄和轉換,被革命斗爭的實踐所超越,那些普遍性、超越性、建設性和人類性內涵和特征則得到具體的弘揚、擴展和創(chuàng)新,只有馬克思主義的這些理論品格和價值旨趣,才適應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才應該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和擴展,才能切實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論基礎、思想靈魂和基本精神支柱。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 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陜西日報,2011-10-26.

[3]龐元正.創(chuàng)新實踐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J].哲學研究,2009,(7).

[4]孫躍綱.發(fā)展哲學概論[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校對:楊栓保]

猜你喜歡
核心價值科學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多措并舉開展“兩學一做”促進揚水事業(yè)科學發(fā)展
青年時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1:08:25
文化自信,登高望遠
人民論壇(2016年33期)2016-12-27 13:03:17
杉樹灣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探討
我國高職院校科學發(fā)展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分析
價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4:56:48
櫻花系列甜品品牌營銷戰(zhàn)略關鍵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5:15:21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價值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36:10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莫力| 邛崃市| 宿迁市| 昌黎县| 喀什市| 乌鲁木齐县| 顺义区| 潮安县| 康定县| 崇明县| 云梦县| 西宁市| 乳源| 嘉义市| 开化县| 新建县| 丰城市| 诸暨市| 陇川县| 天全县| 济宁市| 诏安县| 忻州市| 康马县| 上高县| 绥德县| 定陶县| 介休市| 白河县| 嘉兴市| 元谋县| 克什克腾旗| 黄龙县| 海林市| 婺源县| 沙田区| 黑龙江省| 剑川县| 峨边| 合阳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