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yè)全
海林市是“中國猴頭菇之鄉(xiāng)”,生產(chǎn)規(guī)模產(chǎn)量位居全國第一,下面就猴頭菇人工代料栽培的幾點關鍵技術提供給大家,僅供參考。
一、選擇適宜的栽培季節(jié)
猴頭菇屬中溫型菌,菌絲生長溫度10℃~33℃,最適宜溫度23℃~26℃,子實體生長溫度12℃-26℃,最適宜溫度18℃~20℃,高于26℃生長分枝,低于1222子實體變紅。
二、合理選材,科學栽培
栽培猴頭菇的原料極為廣泛,適量加入麩皮、玉米粉等輔助原料。若在這些培養(yǎng)料中加入少量的磷、鉀、鎂等礦物質(zhì),生長會更好。
1、原料
精選原料,最好選用硬雜木鋸末,陳的鋸末比新鮮的好,細料,麥麩和稻糠要求新鮮無霉爛變質(zhì),不含有毒害菌絲的物質(zhì).拌料要均勻。
2、培養(yǎng)基配方
(1)鋸末77%~78%,麥麩20%,石膏1%~1.2%,白糖1%。
(2)鋸末71%~71.5%,稻糠25%,石膏1%,玉米面2.5%~3%。
(3)鋸末50%,木耳栽培廢料20%,麥麩10%,稻糠15%,豆餅粉1%,玉米面2%~3%,石膏粉1.2%。
以2000袋為例
鋸末26袋(80×120袋)每袋裝80小袋。
麥麩350斤(稻糠400斤)細糠。
石膏21斤
豆餅15斤
玉米面45~50斤
3、培養(yǎng)基注意事項
猴頭菇培養(yǎng)料不能用石灰代替石膏,不能加多菌靈、菇保,加津拖布津等,培養(yǎng)料的濕度一般調(diào)至65%~70%,酸堿度5.5左右為宜。
4、裝袋
猴頭菇栽培袋用17×36×0.05的聚丙烯專用料,裝料要緊。每袋干料1~1.2斤左右,最好選用裝袋機裝袋。裝完袋后重量要在2.4~2.8斤,裝料高度20公分,料裝完后,料中心扎直徑1.5~2公分的接菌穴(扎到底部)然后套上套環(huán),最后用棉花封口要塞緊,也可用玉米心和無棉蓋體。注意:裝料要迅速,盡量在最短時間內(nèi)進入滅菌處理階段。
5、滅菌
裝好袋后必須裝鍋滅菌。裝鍋后,鍋內(nèi)要盡快達到滅菌溫度,常壓鍋100~108℃,看清大鍋和鍋爐的水位,火力要攻頭保尾,控中間,菌袋進鍋后,要在2~3小時內(nèi)上升到100℃,然后開始保住100℃的溫度,也就是進入保壓階段一般保壓4小時即可,最后停燜6小時。
6、接種
接種前,必須進行一次徹底消毒,用電爐子等把室內(nèi)溫度升至24%左右,再用清水噴灑,使之形成高溫高濕的條件,并關門24小時,然后采用3%來蘇爾溶液噴灑房內(nèi),同時以每立方米空間10毫升甲醛5克高錳酸鉀的比例進行混合消毒,關門密封24小時殺菌,然后打開門窗通風12小時,排出藥物殘余氣體,在接種前還要重新關閉門窗,用3%來蘇爾溶液進行一次全面噴霧消毒,使室內(nèi)形成高濕環(huán)境,減少污染比例。
7、菌絲體的培養(yǎng)
接種后,第1~10天內(nèi),培養(yǎng)室溫度要達到20℃~28℃。隨著菌絲發(fā)育,袋內(nèi)溫度上升至比室溫高2℃,此時室溫應調(diào)至25℃左右為好。16天后菌絲逐步進入新陳代謝旺盛期,應控制在20℃~23℃為適。冬季培養(yǎng)自然氣溫較低,可采取加溫發(fā)菌。發(fā)菌期要求室內(nèi)干燥培養(yǎng),空氣相對濕度要求70%以下為好,絕不能超過75%以上,注意將溫度計貼在菌袋上經(jīng)常查看溫度。保持22℃~25℃左右即可,決不能超過28℃。超過25%要通風,每天早、晚各通風一次為好,一般經(jīng)30~40天左右菌絲就能長滿全袋,同時注意避光。
三、出菇管理
菌袋經(jīng)過室內(nèi)發(fā)菌培育30~40天左右,菌絲生理成熟,便從營養(yǎng)生長轉(zhuǎn)入生殖生長。此期間要注意觀察,及時把菌袋搬到野外蔭棚內(nèi)擺放。
1、開口:子實體培養(yǎng)時必須要有出菇的口子。瓶栽猴頭菇,拔去棉塞或去掉牛皮紙在封口塑料薄膜中央開一直徑2厘米的圓孔即可。袋栽猴頭菇,去掉頸圈內(nèi)的棉塞或揭去接種穴上的膠布,袋上用塑料薄膜覆蓋,每2~3天將薄膜掀動一次,促使菇蕾形成。當菇蕾直徑2~3厘米時,揭去薄膜。
2、調(diào)節(jié)溫度:菌袋進棚后應從原來發(fā)菌期溫度,降低到出菇期最佳溫度16℃~20℃條件下進行催蕾。在適溫環(huán)境下,從小蕾到發(fā)育成菇,一般10~18天即可采收。氣溫超過26℃時,子實體發(fā)育分枝,會導致菌柄不斷增生,菇體散發(fā)成菜花狀畸形菇,或不長刺毛的光頭菇,超過28℃還會出現(xiàn)菇體萎縮。因此出菇階段,要特別注意控制溫度。
3、控制濕度:菇小霧噴,若氣候干燥時,可把地面澆濕,讓水分蒸發(fā)在菇體上即可。檢測濕度是否適當,可從刺毛觀察,長速緩慢,則為濕度不足。噴水必須結合通風。栽培場地必須創(chuàng)造適合85%~90%的空氣相對濕度。
4、加強通風:可每天早晚通風。但切忌風向直吹菇體,以免萎縮。
5、適度光照:長菇期要有散射光,一般300~600勒克斯光照度。野外蔭棚掌握“三分陽七分陰,花花陽光照得進。”
四、適期采收,巧管再生菇
1、猴頭菇一般10~18天即可采收。有的還可提前成熟8~12天開采。成熟標志:長度不超0.5cm,尚未大量釋放孢子,若是作為藥用的猴頭菇,以脫水烘干為商品,其子實體成熟度可以延長些,以菌刺1cm左右采收。
2、二茬菇培育方法:在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噴水3天,并通風48小時,讓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縮,防止發(fā)霉,再把溫度調(diào)整到23℃~25℃。使菌絲體積累養(yǎng)分。8~15天左右原基出現(xiàn),10天左右幼蕾即可形成,此時把溫度降到16℃~20℃??諝鉂穸忍岣叩?0%左右,子實體即健康成長。整個生產(chǎn)周期正常氣溫條件下80~100天結束,生物轉(zhuǎn)化率一般80%~100%。
3、采收方法:用彎形利刀從柄基部割下即可。采收時,菌腳不宜留得過長,太長易于感染雜菌,而且也影響第二茬猴頭菌的生長,但也不能損傷菌料,一般留菌腳1厘米左右為宜。
(作者單位:157132海林市二道河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