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林
第七講 審美活動離不開形象思維
馬克思在《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美的本質(zhì)就是“人的本質(zhì)的對象化”。所謂“人的本質(zhì)”“人性”,也就是人與動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有意識(自覺)的生活活動”。用思維科學的理論來解釋,就是動物只有低級階段的形象思維,而人卻有受意識控制的形象思維。
一、審美與形象思維關系密切
審美與形象思維的關系問題,安徽淮南師范學院楊春鼎先生研究得較深刻。
要研究形象思維和美的欣賞的關系,首先必須弄清形象思維是理性活動還是非理性活動這個問題。說審美的形象思維是單純的非理性活動,顯然是錯誤的。然而,學術界不少同志因為忌諱這種看法,又導致另一極端,認為審美過程中的形象思維完全是一種理性活動。
其實,形象思維主要是顯意識活動,但也無法排除潛意識的輔助作用,或者說,形象思維有有意識控制的一面,也有無法控制的一面。不僅審美創(chuàng)造要用形象思維,審美欣賞、審美評價也要用形象思維。
馬克思在談到古希臘神話時說過:“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也就是已經(jīng)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古代人們創(chuàng)作神話,就是運用了“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黑格爾在《美學》第2卷中,在分析象征型藝術時,也看到了不自覺的象征和自覺的象征的區(qū)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可看到許多民歌手,善于用比興的手法做詩,但卻沒有學過什么修辭學。
人的形象思維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既不存在絕對不自覺的形象思維,也不存在絕對自覺的形象思維。再愚蠢的目不識丁的人,只要不癡不呆,總有一定的自覺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再偉大的思想家、文學藝術家和科學家,盡管滿腹經(jīng)綸,著作成山,總有大量的不自覺的形象思維。只不過在人的一生中,少時自覺少,老時自覺多;盲行自覺少,勤思自覺多。在接觸某一人或事物時,開始自覺少,后來自覺多。
二、美的欣賞與形象思維
在古代希臘,以畢達哥拉斯學派為代表的美學家們,就看到了“美在于形式”這一點。亞里士多德也基本上繼承了這一看法,他在《詩學》第七章中說:一個有生命的東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組成的整體,如果要顯得美就不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有秩序,而且還要有一定的體積大小,因為美就在于體積大小和秩序。
一切外在形式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只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一部分。人們在審美活動中,既有單純的一面,又有復雜的一面,人們總是結合著生活的本質(zhì)和自然的屬性從整體上去欣賞生活美和自然美。如一個鐘,一臺收音機,人們不只欣賞其外殼的美觀,還特別珍視鐘能報時,收音機能播送新聞和音樂;人們到動物園去看蛇和老虎,是不能撇開蛇會咬人、虎會吃人的可怕習性而單純欣賞其體態(tài)美的。
自然形式美,是撇開了自然屬性美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形式美與自然屬性美的統(tǒng)一。
正如馬克思所說:“因為不僅是五官感覺,而且那所謂的精神感覺,實踐的感覺(意志、戀愛等等),一句話,人的感覺,諸感覺的人類性,只有通過它的對象的存在,通過人性化了的自然才生成起來。五官感覺的形成是全部至今的世界史的一個工作?!?/p>
藝術美,是生活和自然經(jīng)過文學藝術家藝術的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但是,生活和自然的美與丑,并不能決定藝術的美與丑。藝術美主要決定于作品藝術性的高低和作品思想性的深淺新舊。過去的中外文學史上,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反映的多是生活的悲劇、憂愁或憤慨的情緒。古代的生活,對于人民來說,不能算是美的,但是反映這種生活的文學藝術作品,黑格爾的論述要明確深刻得多。他在《美學》第1卷的緒論中說:“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藝術美高于自然。因為藝術美是由心靈產(chǎn)生和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chǎn)品比自然和它的現(xiàn)象高多少,藝術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
三、美的創(chuàng)造與形象思維
如何理解“人還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制造”這句話呢?朱光潛先生說:“說明了人的作品,無論是物質(zhì)生產(chǎn)還是精神生產(chǎn)方面的,都與美有聯(lián)系,而美也有‘美的規(guī)律?!边@“美的規(guī)律”指如下二點:一點是人“知道怎樣按照每個物種的標準來生產(chǎn)”,另一點是人“知道怎樣把本身固有的(內(nèi)在)的標準用到對象上來制造。”如人建造住房和蜜蜂營巢,各有物種的需要,但標準(尺度)就不相同,蜜蜂只知道按自己的物種的需要和標準來建造蜂巢,而人還可以按照蜜蜂的需要和標準去仿制蜂巢。也就是說,人可以通過自己在社會實踐中掌握的自然規(guī)律,有意識地、能動地去創(chuàng)造。
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說:“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tǒng)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guī)律。”例如煉鋼煉鐵,建筑橋梁,就需要化學知識和物理學的知識。其中建筑橋梁比起煉鋼煉鐵,還要多一個要求,除了講究堅固實用外,還要在設計上講究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