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彩霞
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想展開對話,使對話扎實有效,作為對話的組織者——教師,對學生及文本都應該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一旦對某一方面的認識失之偏頗,就會直接影響到閱讀教學的質量。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隨著對對話認識的漸趨明朗,我對文本的解讀也悄然發(fā)生著改變。
一、只見對話不見人
初入課堂時,我不知道閱讀教學到底該怎么上,便一邊摸索,一邊不斷地借鑒和模仿??疵麕熃虒W設計、聽公開課,讀到教學類雜志中的“一鱗半爪”,趕快在課堂上“現(xiàn)學現(xiàn)賣”……就這樣,課堂上,師生拿著課文一問一答,把完整的文本解讀得支離破碎,還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吧!此時的教學只是為了解答文本的某個答案,為了配合老師的“表演”罷了,哪里是以學生的閱讀為本位,讓學生在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中體味、鑒賞、習得呢?基于如此文本解讀而開展的對話,目標準確嗎?策略有效嗎?實施科學嗎?都不得而知。至于這對話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幫助,更不敢去推敲和琢磨了。
二、只見人文不見語文
隨著思考的深入和教學的不斷實踐,我的閱讀教學開始有了目標。拿起一篇課文,開始抓住兩條線來進行解讀:首先,抓住文本中的“核”,采用一詠三嘆、層層深入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地解讀、淺出地表達,達到讓文本動生之情、撼生之魄,使學生借助文本走進人性深處,悟情悟境悟理。其次,在深入理解感悟文本的過程當中,巧妙融入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并且盡可能地注意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讓學生理解感悟課文。綜觀整節(jié)課,可以說是以人文為主,以工具為輔。如教學《釣魚的啟示》一課,在進行文本解讀時,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個主旨呢?我這樣引導:首先借助第三段文字的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我”釣上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和“我”因此都十分得意。然后話鋒一轉,在第四段抓住“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揣摩此時父親的感受,初步體會“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接著移步換景,進入第八段的環(huán)境描寫“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此時,“我”再次乞求父親讓“我”留下這條鱸魚,二次體會“實踐起來卻很難”。最后,在第九段,從“父親的不容置疑”和“我”的“依依不舍”的比較中,又一次體會“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并進一步明確主旨“盡管很難,我們仍然要堅持做出正確的選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至此,不脫離語言,不脫離文本,以言語為載體,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既見對話又見人
在繼續(xù)的研讀中,我進一步認識到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但語文尤其是工具學科,它是人們進行勞動生活的基礎,是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必需工具。所以,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習得語文知識、掌握語文規(guī)律、運用語文能力是語文老師在解讀文本時最應該著力和關注的,也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最應該收獲的東西。
鑒于此種認識,我重新調整自己的文本解讀策略,以語言文字練習為線索。在學生初讀感知過課文后,我抓住課文中的訓練點,引導學生以文本為例子來學習語文知識和方法。當學生揣摩文本中的語文知識并加以模仿、運用時,會不著痕跡地領悟文本所蘊含的人文思想。如《開國大典》一文,教學第七段時,我抓住“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的重復用法展開對話,讓學生感受習作中重復的用處;在第十二段的“閱兵式”一節(jié),讓學生圍繞場面描寫進行對話,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表達,并且安排學生在課后以“描寫大課間”為訓練點,學以致用,練寫場面描寫,把文本解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對話從文本擴展到生活。當學生讀到文末“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時,自然而然從心底發(fā)出“新中國誕生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走過黑暗迎來了新的光明和希望”的感悟。至此,語文的“人文性”在朗讀中也已體現(xiàn)。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凡是學習語言文字如不著眼于形式方面,只是在內容上去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獲少。收獲少,自然是學生的發(fā)展少了。在本課教學時,我對文本解讀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增加語言應用練習,重視學生的語言習得,真正做到了借助文本材料,讓學生既“得意”又“得言”,促進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發(fā)展。
(責 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