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
彎鉤流月悄無聲息,泊在墨藍的天際。杏花疏影間,凄美的笛聲,穿越在月影和花際疊換的夢幻中。
掬一樹蔭涼灑在心底,淡云燥熱的奢念,拂盡紛雜的瑣碎。
一書一茗,淡泊了心情;一琴一曲,優(yōu)雅了情趣。于是所有的心思在竹林間長成一片蒼翠,清純稚嫩,光潔可鑒,不沾世俗半分虛榮。于是所有的情臻在山谷間流成一汪清泉,碧透靈動,澄凈可人,不染塵世半粒塵埃。
無紛雜亂,無喧囂亂耳,無繁雜勞形。悠悠我心,盡在田園,共與五柳先生歸去來兮,尋得世外果有桃源安在。
其實不是武陵人尋不得桃源處,只是他心生了雜念,那桃源才消逝。那桃源本就是若有若無的。任何淡泊的生命里都會滋生出一世外桃源。
舍去塵世間的一切:褪去浮華,遠離物欲,不羨權(quán)勢,不求恩寵,不戀繁華,不墜奢靡。因為舍棄,所以淡泊;因為淡泊,所以寧靜;因為寧靜,所以心清。因為心清,生命因此淡泊。
任何外在的物質(zhì),在淡泊的生命里宛空中浮云過眼即逝;任何奢求的貪念,在淡泊的生命里猶如風掠樹梢稍縱即逝。
淡泊生命里的世外桃源,俗人是不可得的。因為這里遠離了塵世的燈紅酒綠,遠離了世俗的紙醉金迷,遠離了世人的一呼百應(yīng)。世人沉浮于欲海奢念中,不愿自拔;世人沉醉于意亂情迷中,難以擺脫。世人不向往世外桃源,也想不到世外桃源。
其實世外桃源不在陶淵明的文字里,而是在淡泊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