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整個教學流程中,以“活動單”的形式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盎顒訂巍笔怯山處熅脑O計的學生小組學習方案,小組合作是活動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筆者以為,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讓情感像一條紅線一樣貫穿于“活動教學模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一、 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感受情感
創(chuàng)設情境即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導入課堂。在活動教學模式中,好的情境往往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感受文本情感,從而快速走進文本。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踏上由現(xiàn)實生活通向作品深處的橋梁。教師要選擇適當?shù)姆椒▌?chuàng)設情境,努力使學生自覺地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積極自覺地了解老師的意圖。如教學《荷塘月色》,教師可以首先范讀,讓學生在老師的朗讀中體會文本的感情基調(diào),接下去讓學生誦讀,調(diào)動學生情感,激發(fā)欣賞興趣,從而獲得感性體驗。教學“月是故鄉(xiāng)明”專題時可以用《故鄉(xiāng)的云》《九月九的酒》等歌曲來營造鄉(xiāng)思的氛圍;還可以這樣設計導語:“鄉(xiāng)思是一曲不衰的歌,讓浪跡天涯的游子、背井離鄉(xiāng)的浪子、淪落他鄉(xiāng)的斷腸人……從古吟唱到今?!?/p>
二、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把握情感
自主學習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預習,學生可以通過朗讀、查閱工具書、向老師同學請教等方法,充分理解作品內(nèi)容,把握作品的情感。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各有各的內(nèi)容和特點,但富含感情卻是相同的。自主學習為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直接地接觸文本提供了機會。在欣賞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亂石穿空,驚浪拍岸……”幾句時,那山石高峻、拔地而起的神態(tài),那種驚濤駭浪、席卷而來的聲勢,能不使學生深受感染、陶醉其間嗎?當學生們?nèi)テ肺遏斞傅摹蹲8!窌r,誰都會為祥林嫂的不幸灑下同情之淚,學生也會像魯迅先生那樣對制造這種悲劇的封建統(tǒng)治者深深地厭惡、憎恨。當然,自主學習并不等于教師袖手旁觀,不聞不問,相反,教師要強化方法指導,努力讓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善于自主。
三、 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情感
在合作探究中,學生以四至六人的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探討,取長補短。就自己理解的內(nèi)容、情感做交流,可以爭論,可以互相補充,發(fā)言者認真準備,準確表達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可以接受,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在這種開放、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更易于理解文本的情感。當然,這個過程本身也是小組內(nèi)成員相互交流情感的過程。荀子的《勸學》通過設喻把道理隱含其中,“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多么恰當?shù)谋扔?!多么深刻的道理!作者把一個要認真學習、不斷積累、堅持不懈、用心專一的道理寓于議論之中,是那樣的撥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尋味!文本充分表達了老人家對年輕人的拳拳之心,勸勉人們好好學習的諄諄之情,學生在交流中都能充分理解到這一點。
四、 讓學生在成果展示中表達情感
建立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基礎上的成果展示,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收獲環(huán)節(jié),這時大家都產(chǎn)生了強烈的表現(xiàn)欲和表達欲,充分表達自己閱讀、思考、交流所得,將文本中的情感和閱讀后自身產(chǎn)生的情感都表達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是課堂評價的重要依據(jù),小組與小組之間形成競爭,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也大大增強了,表達情感的同時,學生收獲的有講清楚文本情感得到的喜悅,更有獲得同學老師認可與贊同的自豪與驕傲。在《我與地壇》成果展示中,學生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來,話語中充滿了真摯的感動、敬愛之情,有了“母親是最美麗的天使”“母親是天底下最堅強的女人”等真摯感人的語句。這些都是真情使然,因為他們在自主與合作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已經(jīng)歷了與心靈對話并與之產(chǎn)生共鳴的過程,真正做到了情由心生,返璞歸真。這時表達情感已然是水到渠成、真情流露。
五、 讓學生在自我完善、點評提升中升華情感
語文閱讀教學中理解把握的情感,要力求深化成學生自己的內(nèi)在情感。在學生自我完善和師生共同完成的點評提升中要使情感得到升華,努力使文本內(nèi)的情感在學生內(nèi)心激起更大的漣漪,產(chǎn)生更大、更深遠的影響。結合高中語文教材,絕大多數(shù)課文是文學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者也必須通過這個課堂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充分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如學習清岡卓行的《米洛斯的維納斯》,學生通過前面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的閱讀與思考,有了一些感知,產(chǎn)生了一些感動,教師在點評提升環(huán)節(jié)中就可以讓學生就“她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那失去的雙臂正濃濃地散發(fā)著一種難以準確描繪的神秘氣氛”寫寫自己的認識,比較深刻地理解“虛實相生”的道理,從而形成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當然,“活動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 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動情點
文本是情感的重要載體,不管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戲劇,總是把人物、事件、思想、感情有機地糅合,它常常以動人的形象、生動的情節(jié)和強烈的抒情色彩熏陶、感染讀者。因此,語文教學要從情入手,把握作者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在課堂教學、閱讀教學中都要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去體驗,喚起感情的共鳴。
二、 語文教師教學要有激情
閱讀教學中,教師先感動自己才能帶動學生感動,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引導學生產(chǎn)生感情體驗的沖動。教學中教師應帶著自己的感動、感悟,尤其是充沛的感情,運用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語言,真摯地傳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情感如潤物無聲的絲絲春雨自然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自然流進學生的心田和思想深處。
三、 語文教師要重視方法指導
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理解、升華情感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升華自身情感。在范讀時,不僅要把文字流暢地讀出來,還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揚頓挫,并且善于傳達作者細微的感情變化。因為好的文章總是洋溢著強烈的感情,噴涌著激昂的氣勢,教師只有把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時,才能再現(xiàn)出課文的意境和氛圍。
四、 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性、理性并重
感性與理性對每個人都不可或缺,只是某些時候其中一方面會略有偏重。高中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教師有責任告誡學生并認真指導學生努力做到對二者的認識更理性,不可絕對化。同時教師也應充分認識到,謳歌贊頌并追求真善美,批判排斥假惡丑,從而塑造學生高貴的靈魂、高尚的人格,這是語文教育、情感教育的最終目標。用心去領略,使學生的情感世界五光十色,讓學生演奏出一曲曲愛與恨的交響曲。學生在課堂上刻骨銘心的情感體驗,悲時潸然淚下,喜時開懷大笑,樂時忍俊不禁,怒時義憤填膺,使學生對美的事物心生向往,對丑的東西嫌惡生厭。這樣,作者的情感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學生,使他們獲得充分的美感享受。
“活動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情感體驗的教學,是個性飛揚的教學?!陡咧姓Z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重視情感教育意味著強調(diào)學生生存的獨特性(主體性),情感教育是一種個性化的教育,要求尊重個體生命,張揚個性,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展個體能動性,語文才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泰戈爾說: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師者就是蕩水、擊石。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去努力喚醒學生心中沉睡的詩情,去奏響他們心中情感的琴弦,讓語文插上詩意的翅膀,載著年輕的心靈飛向想象的藍天,去感受那浩渺和澄凈。
作者簡介: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