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努克自己曾說:“柬埔寨人都是淘氣的孩子,包括我在內。”
我曾在西哈努克太皇身邊工作五年,親歷了西哈努克在中國的許多事。
1970年3月18日,趁西哈努克親王出國訪問之機,美國策動原柬埔寨王國首相兼國防大臣、柬埔寨王家武裝部隊總司令朗諾和副首相施里瑪達右派集團政變,宣布“廢黜”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
3月19日,西哈努克按原定計劃自莫斯科抵達北京,我國仍然按照國家元首的規(guī)格隆重接待,周恩來總理等我國領導人和41個國家的駐華外交使節(jié)到機場迎接,西哈努克深受感動。
5月5日,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成立,中國承認其為柬埔寨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同時宣布正式斷絕同政變集團的一切外交關系,并撤回駐金邊使館。撤館后,外交部通知曾在駐柬埔寨使館工作的我到柬埔寨外賓接待辦公室(柬接辦)報到,并立即投身到接待西哈努克等柬埔寨外賓的工作中。
與周恩來的特殊友誼
西哈努克在中國一住就是5年多,直到1975年9月才返回金邊。1979年以后,他又長時間在中國居住,前后長達近40年,成為在中國逗留時間最長的外國元首,也是中國人民最熟悉的外國元首。
西哈努克同中國幾代領導人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與周恩來總理的特殊友誼尤其令人稱道。自從1955年親王同周總理在萬隆第一次會見起,兩國關系一直在穩(wěn)定發(fā)展。西哈努克在朗諾政變后抵京初期,情緒低落,周恩來傾注了大量心血做西哈努克的工作。他到京后的第一個月,總理幾乎每天到釣魚臺國賓館同其會談,鼓勵他堅持“反對美帝及其走狗朗諾集團的正義斗爭”,表示中國堅決給予支持。會談次數之多、時間之長,在中國外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北京的許多外交場合,只要一有機會,周恩來總理總是盡可能邀請西哈努克參加,熱情地把他介紹給一些中國的新老朋友。對于西哈努克在中國期間的生活和他出訪參觀等活動,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并囑咐外交部門為他的外出安排舒適的專列或專機。
從1970年西哈努克到中國至1975年親王離華回柬埔寨的5年中,他訪問了朝鮮、南斯拉夫、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國,全部都是乘坐周恩來特別為他安排的專機,另外還有一架專機裝運他在出訪中要贈送的禮品。每一次西哈努克出訪,周總理都堅持親自到機場迎送,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感動不已。
西哈努克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1970年到1975年間,我成了一個被罷黜的國家元首流亡于北京。在此期間,周恩來從未停止向我表達他非同尋常的問候、關切與尊敬。我與周恩來之間的友誼的確是非常特殊的。在北京的那幾年憂心忡忡的日子里,無論是周恩來有事同我商議或是我有事與他會面,他總是不讓我勞神去他的辦公室或住宅,我再三懇求也無濟于事。除非純粹的社交應酬,他總是堅持要我同意他來拜會我。”
1976年周恩來總理的逝世讓剛返回柬埔寨三個月的西哈努克深感悲痛,他向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和他的同事們提出,要回一趟北京,向周恩來表達他最后的敬意。但因波爾布特對他的請求不予理會而作罷。1979年1月6日,西哈努克夫婦飛抵北京,被安排住在東交民巷15號,安頓下來后莫尼克公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她的書架上設了一個牌位,以紀念朝思暮想的周恩來。書架上還擺放著用多種不同語言書寫的鴻篇巨著或小冊子,全都是緬懷周總理的文章。莫尼克每天都要在周總理的肖像前擺放鮮花,焚燃香燭,以表達對他的思念。周恩來是莫尼克的偶像,她對周恩來非常敬佩。
西哈努克是個“文藝青年”
西哈努克不僅是一位愛國的國王、出色的國際活動家、虔誠的佛教徒,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除通曉法文、英文和拉丁文外,還喜歡寫詩作曲,并能演奏薩克斯管、單簧管等多種樂器。
1970年以前,西哈努克編導了《仙女》、《快樂的森林》、《小王子》、《吳哥的陰影》、《黃昏》等多部影片,并與莫尼克公主一起擔任《吳哥的陰影》等影片的主角。政變后西哈努克還在朝鮮拍攝了影片《戈公玫瑰》,男女主角分別由他和莫尼克扮演。
西哈努克第一次在中國逗留的5年期間,遍訪了中國大江南北,從天山腳下到東海之濱,從黑龍江畔到海南椰林,從繁華的城市到偏僻的鄉(xiāng)村,西哈努克的足跡遍布中國大地,所到之處受到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并拍攝了大量新聞記錄片。國內當時故事片很少,西哈努克訪問全國各地的記錄片成了我國電影院的“??汀?,西哈努克和漂亮的莫尼克公主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西哈努克不僅會駕駛汽車、飛機,還喜歡游泳、羽毛球等體育運動。周恩來特意安排在西哈努克住所修建了室內游泳池,請來了國家游泳隊的運動健將當教練。作為柬接辦的工作人員,我也經常陪同親王一起運動。為了鍛煉身體,西哈努克夫婦有時晚上在東交民巷22號賓館禮堂打羽毛球或排球,剛開始時我們柬接辦同志自愿陪同親王打球,時間長了,就排班輪流陪同。
西哈努克親王酷愛電影,在中國當時還禁止放映西方影片的時候,親王夫婦仍可看到美國、法國等國影片。在禮堂放電影時,我們柬接辦的同志也同西哈努克一起觀看。西哈努克還喜歡烹飪,經常親自制作西餐、點心,有時送給我們柬接辦的工作人員品嘗。
為了表達對中國的深情厚誼,西哈努克為中國譜寫了三首歌曲。1965年9月,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莫尼列公主應邀到四川省訪問,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陪同他們乘船游覽長江。浩浩蕩蕩的大江和三峽兩岸起伏的山巒美景令親王心潮澎湃,感動不已,于是提筆譜寫了《懷念中國》。歌詞寫道:“??!敬愛的中國啊!我的心沒有變,他永遠把你懷念。??!親愛的朋友,我們高棉人哪,有了你的支持,就把憂愁驅散……”
1973年4月13日,周恩來總理為西哈努克親王夫婦對柬埔寨解放區(qū)進行視察返回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宴會。席間中國軍樂團演奏了《懷念中國》,曲調輕快流暢,周總理一聽到這首曲子,便隨著樂隊哼起歌來。
1970年5月20日,我國在天安門廣場召開了百萬人大會,譴責美國對越南和柬埔寨的侵略,聲援印度支那人民的抗美救國斗爭。國家主席毛澤東和西哈努克親王并肩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發(fā)表了著名的“五·二O聲明”:《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西哈努克也應邀發(fā)表了講話,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表示要堅決戰(zhàn)斗下去,贏得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和朗諾集團的勝利。
為了表達對毛澤東和中國人民對柬埔寨抗美救國斗爭支持的感激之情,不久,西哈努克創(chuàng)作了歌曲《萬歲!人民中國!萬歲,主席毛澤東!》。歌詞寫道:“高棉人民在民族危亡時刻,得到偉大朋友全力支持。萬歲,人民中國!萬歲,主席毛澤東!你一貫維護您的戰(zhàn)友高棉人民的正義事業(yè)。中柬人民堅決戰(zhàn)斗,直到帝國主義徹底滅亡。我們亞洲苦難將從此結束?!?/p>
此后,西哈努克將《懷念中國》、《萬歲!人民中國!萬歲,主席毛澤東!》這兩首歌曲和他為朝鮮、越南、老撾寫的歌曲印成歌本,并灌成唱片,贈送給我們柬接辦的每位工作人員。我把歌本和唱片作為親王贈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保存至今。
1972年12月9日,西哈努克親王夫婦到天津度周末。當時他在中國已度過近三個年頭。中國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他為中國譜寫了第三首歌:《啊中國,我可愛的第二故鄉(xiāng)》。歌詞大意是:“啊,可愛的中國,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在厄運中遇到了莫大的幸運,我在這里找到了知己。我們目前經歷的痛苦,正是中國過去的經歷。它的全力支持使我完全相信,對未來的悲觀失望必然一掃而光?!?/p>
柬埔寨成語說:“患難之中識敵友”,西哈努克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中國的堅決支持,深感中國是柬埔寨最忠實的朋友,“是可以信賴的”。
作者郇心強為原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工作人員,長期負責接待西哈努克的接待工作。
【插排:外媒評價】
法新社說,西哈努克結過6次婚,育有14子,他吹薩克斯、作詩、寫歌,過著花花公子的生活,但他并不輕佻,而是一個“精明的幸存者”,憑借政治智慧,能讓對手和敵人都對他疏于防范。
《紐約時報》總結西哈努克60年政治生涯時,認為他極具個性,“時而魅力時而無情的西哈努克讓許多大國領導人驚嘆于他的政治智慧,同時提升了柬埔寨這個東南亞小國的地位”。
法國《世界報》說,善變是一個小國君主在強鄰環(huán)伺、內患不已的局面下不得已的選擇,雖然西哈努克形象幾經轉變,但最終仍以“窮人和弱者保護者”的姿態(tài)被臣民緬懷,“誰也不知道,假如當初被推上王位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個王子,柬埔寨半個世紀的歷史將會怎樣改變”。
“德國之聲”曾以“中國的老朋友越來越少”為題形容中國外交的“窘境”: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阿拉伯之春”中倒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陷入內憂外困,朝鮮、古巴和越南也出現各種問題,后者甚至與美、日和印度越走越近。德國《時代周報》則說,今日中國就像俾斯麥時代的德國,鄰國害怕中國的崛起,朋友顯得越來越少,而中國已經意識到問題,希望大力提升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