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同世界各國經濟合作,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口譯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同時怎樣培養(yǎng)合格的口譯人才也成為口譯研究和口譯教學的新課題。本文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口譯教學中應重點訓練的四項內容:記憶能力,口譯體語言的表達能力,一句多譯能力及臨場能力。以此拋磚引玉,促進口譯教學成效。
關鍵詞:口譯教學;記憶能力;口譯體語言表達能力;一句多譯能力;臨場能力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3--02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文化與合作日趨頻繁。在這種形勢下,作為翻譯之一的口譯是最直接最便捷最普遍的對外交流手段,因此可以說21世紀的中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大批優(yōu)秀的口譯人才。但與筆譯等科目相比,口譯在高校外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時間較短,對此課的探討與研究也相對遲緩,教學效果也參差不齊。本文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口譯教學應重點訓練的四項內容:記憶能力,口譯體語言的表達能力,一句多譯能力及臨場能力。與同行商榷。
一.記憶能力的訓練。
口譯工作者與筆譯工作者不同,需要有很好的記憶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口譯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員表達前對感知的信息進行記錄的能力。因此,記憶的訓練對口譯而言,是一個重中之重。
記憶訓練的重點是訓練學生記什么,如何記。筆者以為正確的記憶訓練應是培養(yǎng)學生準確、扼要地記憶話語中的邏輯及要點,而不是盲目、雜亂或逐字逐句地死記硬背。其具體方法為首先對話語的邏輯關系進行歸納或調整,理清話語的主要層次針對不同的層次提取其中的核心詞匯或用最簡捷的詞匯對該層次的意義進行概括,最后譯者或是用心記的方法或是用筆記的方法把這些意義框架記錄下來,并譯成目的語。同時,就記憶材料的內容而言,也有一些線索幫助記憶。如,日程安排多以“時間”為線索,參觀訪問多以“地點”為線索等。在做記憶練習時,要培養(yǎng)學生結合個人特點,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二、口譯體語言的訓練
口譯不同于筆譯,因為多數情況下人在說話和寫作時所用的語言都有較大的不同??谧g與筆譯的一個明顯區(qū)別就是口譯的語言需要體現(xiàn)口語化,這種口語化的語言和書面語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1.主語的選擇。例如,“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的。”筆譯為: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was adopted in the 1970s. 而在口譯中,同樣的譯文聽起來就過于死板,沒有動感。如能譯成“China adopted in the 1970s. 整個句子就活了起來,而且也體現(xiàn)了中方講話人代表整個國家向外賓說話的身份。再如“我們公司的宗旨是竭誠為客戶服務?!笨谧g中譯為“Our company makes it our mandate to serve our company is to serve our clients heart and soul.”聽起來更口語化,更具動感。因此口語體語言的一個要點是主語的選擇以人和組織作為主語,往往更有利于體現(xiàn)立場和觀點。2.語法和句法層次。和書面語相比,(1)口譯體語言句子較簡短,結構比較松弛靈活,如用并列句代替主從復合句,或干脆省略連接詞,用動詞的縮略形式等。如:I’ll stay in Beijing until the end of next week (because) I want to discuss the matter with Mr.Zhu. (2)口譯體一般不用分詞短語或動詞分句的形式,而用單獨分句,如:書面體:Known abroad as kungfu or martial arts, wushu has been practiced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by the working people in China.
口譯體;Wushu is known abroad as kungfu or martial arts ;it has practiced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 by the working people in china.
(3)過于冗長或結構復雜的句子,口譯時可分為若干簡短的單句來表達同樣的意思,如:書面體:Over the long years, whichever exploiting class that controlled national or local power , irrespective of the nationality to which it belonged, invariably pursued a policy of national oppression against the other nationalities and brought misery to people of all the nationalities, with the smaller ones suffering the most severely. 口語體;Over the long years, no matter which exploiting class controlled national or local power ,and no matter which nationality it belonged, it always oppressed and brought misery to the people of all the nationalities. The smaller ones suffered the most.
3.次要成分的省略。句子中的某些次要成分在口譯時往往需要舍棄,如口譯“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時如譯作“Warmly welcome quests who have travelled long distances”則顯得修飾詞過多,不如譯作“Welcome quests ”聽起來更符合英語口語的習慣。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口譯體語言能力時教師首先要講清口譯體和書面語的不同,并針對這些不同點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其次要注意使用突出口語表達特點的口譯教材和閱讀材料,如大眾化報刊上的一些人物采訪和較為輕松的小型報道及各種場合的發(fā)言稿等。同時在教學中還應使用口語化較強的語言,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
三、一句多譯能力的訓練。
一般情況下,口譯的譯文沒有對錯,只有好壞之分,因為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基本沒有問題,問題在于英文的表達是否正確。多數情況下,學生都能用不同的句子結構,不同的用詞把意思譯出一個大概,聽的人也知道他想說什么。但就是不夠準確。此時作為教師就要在這種情況下和同學們一起分析哪種譯法更準確而且簡練。教師應鼓勵學生盡量將同樣的中文句子或段落使用不同的詞匯譯成不同句型以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其靈活應變能力,使譯文更加豐富多彩。如:“全國各族人民”可譯作a)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b)people from all ethnic groups; c)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實現(xiàn)宏偉目標”:to achieve /attain /reach/ win/the grand objective “西雙版納是我國云南著名的風景區(qū),每年吸引了數十萬游客?!?)Xishuang Banna is a famous scenic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which draw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visitors every year. 2)Xishuang Banna , a scenic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draw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visitors every year . 3) Being a scenic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Xishuang Banna draw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visitors every year.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臨場能力。
口譯是指用一種語言在現(xiàn)場以口頭的方式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確切完善地重新表達出來的過程。因此它對譯員的臨場表現(xiàn)要求很高:首先譯員口譯時如果無精打采或異常激動,表達呆板或過與豐富都會影響口譯的效果。其次譯員要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即便在眾人前,在隆重或混亂的場合以及遇到困難不會翻譯的情況下,也能保持鎮(zhèn)定,發(fā)揮出平日的水平來。良好的舉止和過硬的心理素質來自于課堂內外大量的實踐,特別是在接近真實口譯現(xiàn)場的實踐上,而傳統(tǒng)的口譯教學往往缺乏真實感,課堂形式過于死板,無法模擬實際場景。因此為適應當前形勢,口譯教學必須突破傳統(tǒng),以實用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臨場能力。具體過程可將教材按單元的內容分類:如教育,工業(yè),人口,旅游,外事接待等等。如在講授:“教育”一章時,教師首先要領學生熟悉課內外關于教育的詞匯和表達方式,然后讓其準備關于學校和教育的相關資料,最后組織學生在班級舉行模擬記者招待會。指派兩名學生充當校領導,找出幾名學生當譯員,其余的學生可以以家長、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等身份提問,同時,在練習后還要對學生的表演加以評價,對口譯技巧用得多、用得好的同學加以表揚,對譯錯的地方也要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和改正方法。
總之,口譯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技能課,其訓練方法、訓練形式也因人而異。但其以實踐為主體,針對重點進行訓練的方法應是相通的,同時,也應承認,我們對口譯課教學的探討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口譯課的教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以此來滿足社會發(fā)展對口譯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曉燕 口譯特點與口譯教學 【J】 中國翻譯2003 (6)
[2]、 張寶鈞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中的“臨場”訓練 【J】 中國翻譯 2003 (3)
[3]、柯克爾 從口譯實踐到口譯教學 【J】 中國翻譯 2003 (2)
[4]、 吳冰 現(xiàn)代漢譯英口譯教程 【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8)
[5]、 孫曉梅 職業(yè)英語口譯培訓教程 【M】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