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鋒
日前,三十位專家學者聯(lián)名向國務院遞交異地高考建議方案,建議隨遷子女在父母常住地接受完整高中教育,至高中畢業(yè)有三年以上連續(xù)就學記錄的,即可在當?shù)貐⒓痈呖己弯浫 7桨附ㄗh教育部門盡快廢除招生指標制,建立全國統(tǒng)一考試。
教育部指導各地年底前須出臺異地高考辦法,有關(guān)異地高考的話題必將趨熱。去年10月就有北大清華專家等十五人上書溫家寶總理,認為高考戶籍限制違憲,也有悖于《教育法》有關(guān)“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財產(chǎn)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和“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yè)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quán)利”的規(guī)定。
近日,有兩位“90后”大學生在復旦大學門前抗議,打出“知識不是力量,滬籍才有重量”的牌子。
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民眾,都在不約而同聲討不平等的高考制度,其背后是社會公平問題,是中下層群體上升通道受阻問題,是階層板結(jié)問題。相對社會公平公正,所謂異地高考加劇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所謂將導致“高考移民”失控等,均是小問題。
曾記否,孝感一中曝出“吊瓶班”,為高考死命拼搏,那是怎樣的殘酷青春。盡管有人將高考和科舉相提并論,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一個高考制度的恢復激活了怎樣的民族上進心!在沒有更好的方式之前,公平公正的高考還是最適當?shù)摹?/p>
曾記否,去年浙江一中學的LED屏幕上打出了這樣一句話:“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該校老師說,高考作為草根改變命運的一條途徑,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中國當前社會板結(jié)有多厲害?二三線城市的“蘿卜招聘”屢有發(fā)生。權(quán)力的代際傳遞,財富的代際傳遞,貧窮的代際傳遞——官二代,富二代,貧二代,代代相傳。中下層子弟“用十八年的努力才能坐下來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希望正在破滅。
中國夢正在消失。何謂中國夢?用俗語解釋就是“鯉魚跳龍門”;用社會學名詞解釋,就是階層的向上流動。其狹義的意思是,只要通過不懈的奮斗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而非依賴于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最近有位網(wǎng)友來私信說:“我在讀博士,而很多同學都南下打工了,以前只覺得他們不易,后來才找到一個詞:人口紅利。在德國,職業(yè)技術(shù)工人很吃香,那是因為一定的薪水能夠彌補工作的不易。一個同學,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每小時八塊錢。所以人口紅利對我們農(nóng)家子弟是辛酸的?!?/p>
有關(guān)異地高考的議論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更宏大的社會背景——社會不公、機會不平等、上升通道狹窄,這些問題不解決,所謂異地高考這類問題就會永遠糾結(jié)下去。
由此視角來審視,異地高考的問題需要盡快解決。和解決異地高考同樣急迫的還有,要盡快平均大城市的教育資源,發(fā)展落后地區(qū)教育。而長遠之計則有賴于解決好社會不公、機會不平等、上升通道狹窄等社會板結(jié)問題。
【原載2012年10月10日《燕趙都市報·燕趙觀點》本刊有刪節(jié),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