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趙雅楠
這是梁文豐在香港大學的最后一個暑假,他選擇在距離家鄉(xiāng)1500公里的上海度過。學法律的他曾經在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實習,今年暑假卻在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打工?!胺珊蜕虡I(yè)是分不開的,我這次不僅能接觸到內地法律,也有助于我訓練思維、鍛煉分析能力。”他告訴《新民周刊》。
和梁文豐一起來到上海實習的還有另外32名港大學生。作為“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2012”項目的成員,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委托香港大學從400多名報名者中選出了33名在校本科生,這個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們將在上海度過。
如今,實習已經過半,這些頗具未來領袖氣質的港大精英愛上了上海這座城市。香港回歸十五年之際,越來越多的香港畢業(yè)生把內地作為今后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一站。
忙碌的工作日
在每個工作日,梁文豐剛過7點就起床了。他和另外32名港大實習生都住在靜安區(qū)康定路的一家快捷酒店。他的實習地點在虹口區(qū),而且8點半就要開始工作,這意味著他不得不比在繁華地段工作的同學更早出門。梁文豐還需要穿正裝,這意味著在大熱天步行去地鐵站就可能大汗淋漓。從酒店步行到地鐵7號線昌平路站大約10分鐘,梁文豐需要換乘4號線到臨平路站,然后步行150米到達辦公室。如果順利,每天上班路上的單程時間大約45分鐘。
“每天下班時間是下午5點半,我會多留下15-30分鐘,看看是否還需要做什么。”梁文豐說,公司其實分配給實習生的工作并不多,但他希望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好印象。梁文豐感到自己很幸運,因為一上班就遇到公司有新項目,他承擔其中一部分的調研工作,研究招商需要吸引哪些品牌,如何營運整個商業(yè)地產項目等。
大二女生黃琬善一開始很羨慕梁文豐,她剛來上海實習的第一周有些無聊。這位學文學的女生在香港時候做過文化項目的實習,但她更希望自己多接觸不同的領域,因為她喜歡和人打交道。今年2月,她在香港大學學生發(fā)展及資源中心(CEDARS)的網頁上看到“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2012”,覺得不妨嘗試一下,就遞交了簡歷,通過了面試。
黃琬善被分配到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的銷售部實習。第一周,她只是接受內部培訓,朝九晚五。周圍的上海同事很照顧這個香港小姑娘,沒派給她什么活兒。黃琬善找到實習的感覺是從第二周開始,同事讓她輸入投保單的資料,她也可以外出參加一些產品推廣,幫忙布置場地等。
在上海的實習還讓黃琬善感受到了許多不同,她對《新民周刊》表示:“我在黃浦區(qū)的人民路培訓,后來公司派我去浦東塘橋實習,兩邊的消費都不低,幸好有同事帶我去一些相對便宜的地方吃午飯。我覺得這里很有人情味。而且上海似乎比香港更注重環(huán)保,夏天的室內外溫差不會因為開冷氣而相差太大?!币驗槠綍r不需要加班,她下班后就約上港大同學去品嘗各種美食,小籠和年糕是她的最愛。
和黃琬善經常一起搜羅上海美食的還有大二女生張利珊。和大多數(shù)報名的港大學生不同,她是經朋友推薦才來報名“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2012”的。她向《新民周刊》透露:“我有個好朋友參加了去年的上海實習,我是學會計和財務的,所以應該比較適合這個項目?!睉{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和出色的面試表現(xiàn),張利珊被安排到浦東陸家嘴的恒生銀行大廈工作,朝九晚六。張利珊一開始在恒生銀行市場部,參與調研和部門會議;后來又去了產品開發(fā)部,需要準備相關法律文件并參加各種產品推廣大會?!斑@種跨部門鍛煉,可以讓我學到更多東西。”
一個項目的誕生
“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在今年是第二屆,這個項目負責安排港大最頂尖的學生到上海的國企、外企、民企和港企實習,并安排CEO座談分享會、復旦大學交流日、領導接見、香港駐滬辦參觀和國情講座等多元化的交流內容,讓這個項目在同類項目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項目主辦方是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這個機構的會長是香港人姚祖輝。姚祖輝早年就讀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獲碩士學位,目前是香港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CEO。此外,他的身份還是香港大學和復旦大學的校董,哈佛商學院全球校友會校董。9年前,他舉家移居上海。從2007年開始,他就負責安排香港6所大學的學生到內地實習,當時效果很好。他希望把這件事做得更精更久一些,于是就在2009年成立了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
2010年恰逢上海世博會,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選拔了一批香港志愿者到中國館和香港館服務,得到滬港兩地政府及社會的廣泛肯定。而2011年正式啟動的“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就在之前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為培養(yǎng)學貫滬港的年輕人提供平臺和機會。
在姚祖輝看來,參與“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的“精英”必須具備幾個要素:標準的普通話;學校的尖子生;良好的心態(tài);擁有領袖能力。而對于參加實習計劃的港大學子而言,除了能在上海工作幾周以外,最重要的收獲可能就是與CEO的零距離交流。
在去年,15家企業(yè)的CEO或高級總監(jiān)會至少抽出一天空閑時間親自帶教30名實習生。姚祖輝稱這個項目為“CEO Shadowing”,就是讓香港學生做一天CEO的影子。這個創(chuàng)意部分來源于美國哈佛大學的“校友介紹”模式。在上海有一個“哈佛中心”,是在滬哈佛校友聚會的平臺,每當有哈佛的學生想來上海實習,這些校友就會通過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絡,提供適合學弟學妹的實習機會。
今年,這一部分內容有了改進。一方面,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在學生到上海的第一周就CEO座談分享會,邀請了今年18家實習企業(yè)中的3家——盈石企業(yè)管理、恒生銀行和萬順昌的三位CEO各抽出1小時和33名實習生交流。另一方面,主辦方和香港大學校友會上海分會合作推出了“師友計劃”,讓在上海工作的港大校友一對一地擔任實習生的導師(mentor),保持溝通,為學弟學妹們的工作生活提供建議和幫助。
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楊啟恩告訴《新民周刊》,她2007年參加了內地實習項目,當時還是北京大學到香港大學的交流生。她在萬順昌的表現(xiàn)給姚祖輝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一畢業(yè)就留了下來,目前的正職是萬順昌企業(yè)傳訊的助理經理。
楊啟恩說,今年的實習項目以“十二五規(guī)劃”為主題。每個學生需要繳納6000港幣給主辦方,包含來回機票和在上海50天的住宿。每家企業(yè)會給學生平均每人2000元人民幣的實習補貼。由于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的工作成員都來自萬順昌,所以他們是義務兼職,不另外領取薪水;而港大校友會上海分會也是義務參與各種工作,但不提供任何資金支持。余下的資金缺口目前由香港政府埋單。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嚴格控制每年的實習人數(shù),也有部分出于控制成本和便于管理的考慮。
實習項目也很注重港大學子的社會責任。在周末,實習生們會參加志愿者服務,例如和上海久牽志愿者服務社所關心的民工子弟進行一天的互動。久牽的創(chuàng)始人張軼超對《新民周刊》表示,目前服務社中的民工子弟可以通過港大校友會上海分會去相關企業(yè)實習,這對于只有高職或中專學歷的他們而言非常寶貴。
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主席高鼎國在和民工子弟互動活動的間隙告訴《新民周刊》,今年實習的公司比去年增加了3家,因為原來的公司都不愿放棄暑期接收港大實習生的機會。而師友計劃的負責人、港大校友會上海分會的劉先生則表示,去年參加過實習的港大學生會發(fā)電子郵件詢問上海的就業(yè)機會。和現(xiàn)場活動的很多民工子弟一樣,越來越多的香港學生也希望留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