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師在解釋“奇跡”一詞時,列舉一例:一個人從八樓跳下,竟毫發(fā)未損。他希望學生能說出“奇跡”。
可一個同學回答:“幸運!”
老師很失望,于是說:“此人爬上八樓,又跳下,還是未受傷!”
又一個同學回答:“偶然!”
老師非常氣憤,只好又說:“那人再次爬上八樓,又跳下去……”
還未等老師說完,就有同學搶答道:“他習慣了?!?/p>
畢業(yè)典禮上,校長宣布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臺領(lǐng)獎,可是連續(xù)叫了好幾聲之后,那位學生才慢慢地走上臺。
后來,老師問那位學生說:“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還是剛才沒聽清楚?”
學生答:“不是的,我怕其他同學沒聽清楚?!?/p>
讀小學四年級的弟弟胖得實在不像話,大家常常取笑他。
一天,老師要他們班的同學在聯(lián)絡(luò)簿上記下“每天幫家里做的事”,弟弟怎么也想不出來,最后只好讓媽媽代為填寫。媽媽在聯(lián)絡(luò)簿上寫了“每天幫家里吃飯!”
老師的評語是:“看得出來,他很努力!”
課堂上,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什么叫懶惰”。晚上,老師在燈下批改作文,當他翻開杰夫斯的作文本時,發(fā)現(xiàn)第一頁是空白的,接著,第二頁也是空白的,到了第三頁,才見到了一行字:“這就叫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