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澳大利亞〕蔡成
1
這一日是2006年12月30日,地點在澳大利亞悉尼西部的奧本市。這天,全球所有報刊大概都在頭版頭條高調宣布一則國際要聞,這則轟動世界的新聞必將以重大歷史事件的面目載入史冊,關鍵詞是:薩達姆、絞刑。
關于老薩之死,全球媒體上兩類點評:其一,大獨裁者終被繩之以法,罪有應得;其二,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英雄被美帝和伊拉克傀儡政權聯(lián)手用政治陰謀的手段奪去生命。
哈桑認同后一種說法:他是英雄,我們阿拉伯人全都尊奉他是偉大的民族英雄
哈桑是黎巴嫩的男子常用名,尤在南部黎巴嫩,男子十之八九都用這名。哈桑在黎巴嫩時叫哈桑,來到澳洲后依舊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他的腦海中沒 入鄉(xiāng)隨俗 這個詞。比不得我們中國人,往往一到異國即迫不及待給自己取個響亮的洋名。
自打宣判老薩死刑的那刻起,悉尼警方就開始緊張,等老薩正式走上絞刑架那天,警方如臨大敵。事先有報道稱數(shù)個臨近市鎮(zhèn)警力將借調去支援奧本——哈桑的雜貨店所在的城市,以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暴力沖突。
哈桑的店鋪本打算關門停業(yè)一天,后來計劃改變,營業(yè)半日——他也高估了事態(tài)的嚴重性。
2
奧本是悉尼西部的一個衛(wèi)星城,原本是傳統(tǒng)的重工業(yè)城市,2000 年悉尼奧運會后來了個華麗轉身,朝著商貿業(yè)和現(xiàn)代工業(yè)并重的經濟模式轉化。工商業(yè)發(fā)達導致物質生活豐富,自然吸引民眾目光,再加上房價較低,奧本也就成了新移民的聚居地,其中華人占16% ,阿拉伯人占13% ,土耳其、越南、印度、非洲等眾多族裔隨處可見。
多民族雜居難免招致文化沖突,該地也就成了悉尼人傳言的社會治安最差的城市。若論人數(shù),華人雖坐當?shù)厣贁?shù)族裔頭把交椅,可要說到影響力就遠遠不及阿拉伯人了。在悉尼只要說起中東人,沒有人不提奧本,此地儼然成了中東人在悉尼乃至新南威爾士州的大本營。而以奧本為大本營的黑幫組織有好幾個,如年輕人唱主角的 奧本小子。其實該地數(shù)個黑幫組織的中堅力量未必全是中東人,可曝光的幾起大案要案中,挑大梁的恰恰是中東人,一粒老鼠屎足以攪壞一鍋湯,就是這么個意思,哪怕多數(shù)中東人挺友善。
3
如上所述,奧本 臭名 在外,加上確有人放出話來,老薩 光榮 那日要整出些響動,悉尼警方嚴陣以待也就理所當然了。事實上,這天除了黎巴嫩人的抗議外,奧本還有流落異鄉(xiāng)的伊拉克人的狂歡慶典,他們旗幟鮮明地擁護將老薩送上斷頭臺,人數(shù)也不多——約300人而已。有槍聲劃破街市,后來警方找到了空彈頭,但無人知曉,究竟是誰的手指扣動了槍的扳機?也許這是一顆憤怒的子彈,出自高喊為薩達姆復仇的抗議者之手;也許它是一顆形同禮炮的喜悅子彈,是詛咒老薩的狂歡者開槍為他送行。
游行當日,在奧本街頭,不成形的隊伍奔涌過來,又蜂擁過去。每張繃緊的臉上憤怒和痛苦并存,吶喊此起彼伏。隊伍的規(guī)模比想象中小太多,我原以為數(shù)目至少成千上萬呢。尖利的汽車鳴笛聲聲入耳,我正琢磨這究竟是警車還是救護車,警笛卻銷聲匿跡了;有煙躥起,伴隨著聽不出細節(jié)的嘶喊 別慌,有人焚燒國旗和畫像而已。隨處可見警察的身影,或站或行,三五人成一小團體——在澳大利亞,很少碰到單槍匹馬出動的警察,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提倡一個好漢三個幫。
如果那天奧本敵對的兩支游行隊伍狹路相逢,會發(fā)生什么爆炸性的情節(jié)呢?實際上,那天敵對雙方并沒互掐,他們錯過了相逢,因為他們事先就有意識地選擇好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各走各路,相安無事??棺h也罷,歡慶也罷,節(jié)目一完,演員觀眾均作鳥獸散,街面上遍地狼藉,難免給人臟亂差的視覺效果,而商貿隨即恢復,街市頃刻繁榮。
這有什么用呢? 哈桑的眼里沒淚,臉上籠罩著一層厚厚的傷感。一個女人臉上云山霧罩的憂傷易讓人沉醉、著迷;一個男人臉上層層疊疊的痛苦卻只會讓人不忍卒讀。
4
游行和示威 有什么用呢 是哈桑的見解,也是讀懂了 政治 二字個中真味的明白人的徹悟。實際上早在 伊戰(zhàn) 之前,全世界各地都有反戰(zhàn)游行示威,都有人焚燒美國國旗、布什畫像,然而戰(zhàn)爭的話語權當然不會掌控在平民手里,政客嘴里輕輕吐出的一句話才舉足輕重。不管戰(zhàn)爭維系的利益方僅僅是一個集團、一個黨派,甚至不過是個人而已,可只要是以國家名義舞動指揮棒,戰(zhàn)爭就遲早會打響第一槍。
哈桑對老薩的故事了如指掌。說起來,黎巴嫩與伊拉克說不上有多親密,但他們有共同的敵人:以色列。幾次中東戰(zhàn)爭,使得以色列成了阿拉伯的全民公敵,而哈桑一口咬定以色列不過是站前臺亮相唱戲的,禍首是美國。我估計太多的中東人抱同樣觀點。大家敢怒也敢言,而敢真槍實彈跟美國對著干的,是薩達姆。正因如此,老薩成了阿拉伯人心目中的民族之魂和孤膽英雄。
我不反駁哈桑一味唱紅老薩同志,畢竟哈桑的祖國被以色列折騰得千瘡百孔了,好不容易有條漢子揚言學習阿拉伯的前輩民族英雄薩拉丁,要把紅旗插到以色列的心臟耶路撒冷去,不值得追捧嗎?
無可否認,薩達姆是強人,他始終心懷英雄情結,可他的英雄夢里帶著更多的私心雜念,他夢想恢復老巴比倫王國的榮耀,希望自己跟隨阿拉伯民族最偉大的民族英雄——薩拉丁的足跡,用一己之力打敗歐洲的 十字軍。遺憾的是,老薩僅學了前輩的皮毛,他堅信血腥的武力征服,卻無視薩拉丁的武器不僅是鐵血,還有為敵我雙方都敬重的慷慨和仁愛。于是薩達姆一意孤行地把整個國家和自己的個人命運捆綁一起,先和伊朗打了8 年 兩伊戰(zhàn)爭 ,在喘息期間用坦克飛機攻占科威特,再鼓足勇氣跟美國叫板 他一步步走上不歸路,也將伊拉克引入至今仍遍地狼煙的悲慘境地。
5
薩達姆好斗,我的耳邊經常聽到悉尼人對黎巴嫩人的評價也是 好斗 ,我心生疑惑:是否中東人都好斗。我小心翼翼問哈桑:都說你們黎巴嫩人勇敢好斗是真的嗎? 哈桑苦笑:不這樣我們就沒法活下去。
今天的貧困國家黎巴嫩曾經是中東最富庶的國家之一。黎巴嫩曾有中東小瑞士 之稱。后來黎巴嫩脫離法國統(tǒng)治后獨立,獨立不久就爆發(fā)內戰(zhàn),內戰(zhàn)一熄就與鄰國交火不止 黎巴嫩跑步進入民不聊生的境地。
我們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里出生長大,能扔下斗爭的武器嗎? 哈桑握緊拳頭。
哈桑的雜貨店面積不大,擺設和華人小超市沒啥兩樣,硬要找出點差異來,那就是他的店里亞洲食品略少,而多了許多五花八門的豆類,其中有些我之前不曾見過。黎巴嫩人愛吃豆子嗎?我沒問哈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