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堂
陪同毛澤東重上井岡山
1965年3月16日,毛澤東乘專列南下到達武漢,住在東湖邊上的梅嶺一號。
4月27日清晨,毛澤東對前來請示工作的汪東興說:“請平化同志來一趟?!碑斕焐衔?,張平化接到汪東興的電話:“主席在東湖,請你馬上來一趟?!背酥?,再沒多說一句。張平化當即向省委其他同志交代了工作,乘廣州到北京的特別快車到了武昌南站,隨后乘武漢市委派來的“吉斯110”小車來到梅嶺一號。毛澤東一見張平化,便招手要他坐在身邊的沙發(fā)上,與他漫談起來。毛澤東問:“湖南農(nóng)村社教運動怎么樣?”
張平化簡要地作了匯報,特別談到了醴陵軍山公社這個典型,省委在4月30日剛剛發(fā)出了號召全省干部學習軍山公社自覺革命經(jīng)驗的決定。
隨后,毛澤東又問了湖南的工業(yè)、鐵路等方面的情況,最后才把話題轉(zhuǎn)到井岡山。毛澤東說:“我年紀老了,經(jīng)常夢到井岡山。很想去看一看,你最近能不能抽出時間,帶帶路?”
張平化1959年秋回湖南后,去過兩次井岡山,井岡山很多老人都念叨毛主席,很想請主席回井岡山看看。因此一聽毛澤東要重上井岡山,他感到十分高興。當即說:“跟主席上井岡山,我隨時有時間,現(xiàn)在交通又方便?!?/p>
毛澤東含笑說:“那你先回去準備準備?!?/p>
4月29日,毛澤東離開武漢到達長沙,張平化、王延春、華國鋒等人前往大托鋪迎接。當晚,毛澤東下榻九所三號樓。由于毛澤東在長沙患重感冒,直到5月21日專列才離開長沙。
登上專列后,毛澤東邀請張平化夫婦一起坐進專列會議室車廂休息。列車沿湘贛線向株洲、醴陵方向疾奔。下午2時,專列到達醴陵,毛澤東一行改乘小車前往井岡山。5月22日,毛澤東到達井岡山茨坪,住進了井岡山賓館。
38年過去了,毛澤東對當年井岡山斗爭的情景仍記憶猶新。有一次,他對陪同上井岡山的張平化、汪東興、時任江西省委副書記劉俊秀、副省長王卓超說:當年在井岡山時,我們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風,現(xiàn)在比較提倡的是艱苦奮斗,得到重視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忽視的是士兵委員會。支部建在連上,隨著我們掌握政權(quán),現(xiàn)在全國各行各業(yè)都建有黨的組織,成為領(lǐng)導機構(gòu),黨的力量加強了。但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實行政治民主,保證我們黨不脫離群眾,比井岡山時士兵委員會就要差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更沒有形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有效的方式。井岡山時期士兵委員會是有很大作用的。毛澤東接著說,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井岡山的一些好制度、好作風,摸索出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避免走資本主義道路,防止修正主義。
張平化陪同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正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后期,張平化想借此機會了解一下中央和毛澤東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新的指示和精神。一天,在與毛澤東交談時,張平化提出,希望在主席方便的時候聽我匯報一下湖南的社教運動。毛澤東笑了笑,說:“這個問題不用匯報了,情況我都知道,現(xiàn)在看來,光搞社教運動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毛澤東這段話,引起了張平化的深思,社教運動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那么搞什么才能解決問題?毛澤東所指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張平化很難理解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心中感到困惑。
張平化原計劃自始至終陪同毛澤東,但卻身不由己。5月25日上午,他必須啟程趕回長沙主持一個重要會議,需要提前下山。這一天,毛澤東起得特別早。早餐后,張平化夫婦向毛澤東辭行,毛澤東送他們到大門口。應湖南同志要求,毛澤東和湖南來的同志照了相。上車前,張平化請毛澤東回房休息。毛澤東說:“你們這么多人那么遠送我上井岡山,我走幾步送送你們,有什么不行?快上車吧?!?/p>
張平化含著激動的淚花,說了聲“請主席保重”,便懷著復雜的心情離開了井岡山。
“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三次發(fā)話力保張平化
1965年11月10日,上?!段膮R報》發(fā)表了姚文元寫的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當時,張平化和湖南省委正忙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忙于抓經(jīng)濟工作,很少注意報紙上這類文章,并且對那些長篇大論的筆墨官司也不感興趣。因此,他沒有指示《湖南日報》轉(zhuǎn)載。
毛澤東對此很不滿意,他責問張平化:“讀了姚文元的文章沒有?《湖南日報》為什么不轉(zhuǎn)載?”
張平化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讀了,我不太懂明史。中央也沒通知?!?/p>
當時轉(zhuǎn)不轉(zhuǎn)載姚文元的文章是一種政治態(tài)度,沒有轉(zhuǎn)載這篇文章的北京市被毛澤東批評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長彭真也因此被打倒。張平化卻并沒有受到任何處分,是因為毛澤東認為,張平化絕不是要與自己作對,而是這個老實人認識沒有跟上來。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發(fā)。6月,經(jīng)陶鑄建議,毛澤東批準調(diào)張平化進京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wù)副部長,協(xié)助陶鑄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由于江青的干擾,中宣部工作始終無法正常進行。兩個月后,張平化借毛澤東叫他座談如何辦好《人民日報》問題時,提出了重返湖南工作的要求,毛澤東當即同意。
張平化回到湖南不久,便被冠以“湖南省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quán)派”,成為全省“造反派”、“紅衛(wèi)兵”批判斗爭的對象。江青原先對湖南不轉(zhuǎn)載姚文元的文章就惱羞成怒,這次借批“走資派”便火上加油。她在接見湖南“造反派”赴京代表團時說:“張平化在東北就大反林副主席,以后又緊跟劉、鄧、陶,可謂是死不悔改,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像這樣的人,歷史上不會沒問題。”在林彪、江青的煽動、指使和慫恿下,湖南對張平化的批斗隨之升級,殘酷的拳打腳踢,使年已花甲的張平化多次暈倒在地,還被“造反派”關(guān)進私設(shè)的監(jiān)獄。
“反對林副主席”這莫大的罪名從何而來?又是何人所定?張平化開始有些懵頭懵腦,經(jīng)認真回憶后,他才想起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在東北一次會議上所發(fā)生的事。
1945年12月,張平化出任中共西滿分局常委、分局民運部長兼西滿軍區(qū)政治部主任。1946年,他根據(jù)分局指示,帶領(lǐng)一個工作組赴嫩江省納河縣開展土地改革試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天,張平化接到西滿分局書記李富春從哈爾濱打來的電話,要他立即趕到哈爾濱參加東北局主持召開的一個群眾工作會議。張平化來不及做任何準備,就匆匆趕到了哈爾濱。此時,會議已經(jīng)開了一天,張平化剛剛坐下,便被主持人指定發(fā)言,要他匯報西滿地區(qū)的群眾工作情況。張平化對整個西滿地區(qū)的群眾工作缺乏全面了解,加之來時匆忙,沒有來得及搜集,只得對在納河開展土改試點中的群眾工作情況談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和體會。他在發(fā)言的最后說:“經(jīng)過在納河的一段工作,我們深刻體會到,只要認真深入下去,做深入、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對日寇、對國民黨反動派、漢奸、地主有著滿腔的深仇大恨,一旦把他們發(fā)動起來,這些農(nóng)民群眾就會堅決勇敢地站起來和敵人進行斗爭,就能成為我們工作中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
張平化的發(fā)言剛結(jié)束,就被與會的東北局書記林彪叫到一間小房子里進行個別談話。林彪很不高興地問:“你對東北農(nóng)民的估計,是誰的意見?!?/p>
張平化直言不諱地答道:“這些都是我在納河搞土改試點工作時的直接體會,不代表任何人的意見?!?/p>
林彪繼而追問:“是不是彭真告訴你的?”
聽林彪這一問,張平化一時感到莫名其妙,但對待上級,他覺得沒有必要去猜測,便很坦誠地回答:“這全是我在試點工作中的切身體會,絕沒有領(lǐng)導授意給我,真有不妥之處,領(lǐng)導可以指出,可以批評。”
林彪聽完,很不高興地叫張平化走了。
散會后,張平化百思不解,便找到了當時駐東北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彭真,匯報了林彪找他個別談話的情況,并問及林彪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彭真解釋說:“從東北梅河口會議開始,黨內(nèi)對東北群眾工作的看法就有爭論。林彪認為,東北的農(nóng)民和關(guān)內(nèi)的農(nóng)民不一樣,他們受漢奸的影響很深,不能把他們當作依靠的對象。對此,大多數(shù)同志有不同意見,與你有同樣的看法。你們西滿分局的同志沒有參加梅河口會議,因此也就不知道林彪對此問題有‘獨特的見解。今天你的發(fā)言與他的見解有點背道而馳,他當然不高興,這也不能怪你了,你也不要有什么思想顧慮?!?/p>
此后,張平化再沒有把這件事記在心里,可這事卻在20年后被江青重新翻了出來,并蓄意加以歪曲和擴大,成為張平化的一大罪狀。后來,張平化的情況被反映到毛澤東那里,毛澤東說:“張平化我了解,他不會干這種事?!彼€在一次接見軍委碰頭會擴大會議人員時說:“張平化要保?!笔潞?,周恩來強令湖南“造反派”停止對張平化的批斗,同時命令湖南省軍區(qū)迅速將張平化護送到北京。
1969年,林彪趁毛澤東不在北京之機,以戰(zhàn)備為名,把大批干部趕出北京,被周恩來保護起來的大批干部也被“緊急疏散”,張平化被送到湖北“五三農(nóng)場”勞動。
1971年8月,毛澤東到南方巡視,到達武漢,向湖北省委認真詢問張平化的情況,省委領(lǐng)導人作了匯報。毛澤東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的湖南工作,他對華國鋒說:“原湖南省委是好的?!辈⑻崦麖埰交癁樗膶萌舜蟠?。9月,經(jīng)毛澤東再次提名,張平化出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并于1973年8月重返湖南,擔任湖南省委第二書記,全面主持湖南工作(當時第一書記華國鋒在中央工作)。
張平化回湖南不久,江青又借批林批孔,大批湘劇《園丁之歌》,煽動湖南“造返派”再次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湖南省委和張平化,攪亂湖南各項工作。1974年,毛澤東回到湖南長沙,圈定要看影片湘劇《園丁之歌》。影片放映后,毛澤東熱情鼓掌。他身后的服務(wù)人員說:“主席,這是部受批判的電影?!泵珴蓶|說:“這是個好戲,為什么要批判?”并再次鼓掌。
江青知道后,大發(fā)雷霆,隨后在一次私自召集的十二省、自治區(qū)負責人會議上,她指著張平化罵道:“張平化,你為《園丁之歌》翻案啊!”張平化有了來自毛澤東的“尚方寶劍”,理直氣壯地回答說:“是的,我們認為《園丁之歌》是出好戲,這不是我個人的意見,省委集體討論,劇本可以繼續(xù)演,電影片子可以繼續(xù)放?!苯嘀来嗽挸鲎悦珴蓶|之口,不得不放棄對《園丁之歌》的批判。
就這樣,毛澤東三次發(fā)話,才使張平化在“文化大革命”中逃過一次又一次的劫難。
毛澤東晚年回湘久住,張平化精心安排
1974年10月13日,毛澤東又一次回到湖南。
張平化再次與毛澤東見面,心情十分激動,也感到十分沉重,因為此時的毛澤東,已經(jīng)令人難以置信的衰老,連走路都顯得很困難。
毛澤東對前來迎接的張平化等人說:這一次是來休息的,不談工作。你們搞你們的事去,我不影響你們。
張平化深深知道,導致毛澤東身體狀況急劇惡化的原因是林彪事件的發(fā)生。這次毛澤東回湖南,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讓他老人家休息好,休養(yǎng)好,盡快恢復健康。因此,他在多方面都作了周密、細致的安排。
毛澤東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只有與熟悉和喜愛的人在一起,心情才會愉快。為此,張平化特意安排曾經(jīng)為毛澤東服務(wù)過的幾位服務(wù)員再次來接待毛澤東。
毛澤東來到住地,一眼就認出了郭國群、曾彩謀兩位服務(wù)員。他親切握著她倆的手,笑著說:“小郭、小曾,你們還在這里?!笨吹矫珴蓶|臉上露出的笑容和愉快的神情,張平化知道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
張平化還知道,毛澤東喜愛看家鄉(xiāng)的花鼓戲、湘劇等傳統(tǒng)戲曲,可當時中國能搬上舞臺的只有十幾部樣板戲和電影,這些毛澤東又不感興趣,怎么辦?張平化絞盡了腦汁,從過去的很多戲中挑選了《劉??抽浴?、《討學錢》、《蘇三起解》等戲曲,組織文藝團體排練,并指示文化系統(tǒng)進行創(chuàng)作、會演,從中挑選優(yōu)秀節(jié)目進行演出。毛澤東看后,果然十分高興。
為了讓毛澤東吃好,張平化又安排了曾多次為毛澤東做飯的廚師石蔭祥,專給毛澤東做他愛吃的湘菜。
由于張平化的細心安排,毛澤東身體狀況明顯有了好轉(zhuǎn),張平化也為能使毛澤東恢復健康做點事而感到高興。11月中旬的一天,毛澤東提出要去湘江游泳。張平化為之一驚,但他知道,要拒絕毛澤東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便勸說毛澤東到省體育場的游泳館去游。
毛澤東乘坐紅旗牌轎車來到游泳館,見到在這里等候的張平化,沒看到他夫人,便問:“唐慕蘭怎么沒來呢?”
張平化回答說:“我沒有告訴她?!?/p>
毛澤東說:“多年不見老熟人了,讓她來嘛!”說罷,便更衣下到了水中。張平化則趕緊派車去接夫人唐慕蘭。
唐慕蘭乘車來到省游泳館時,毛澤東已在池內(nèi)游了幾個來回。他上岸穿好毛巾浴衣,一邊與唐慕蘭握手,一邊打趣地說:“哦,久違了,慕蘭同志,我似乎還是應當叫你‘花木蘭吧?”
唐慕蘭清楚記得,早在50年代隨張平化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時,正逢常香玉主演的豫劇電影藝術(shù)片《花木蘭》在全國上演,因而毛澤東借諧音字戲謔地稱她為“花木蘭”。
唐慕蘭坐在毛澤東身邊的藤椅上,看到毛澤東比起“文化大革命”前衰老了很多,聯(lián)想到近十年的滄桑,不禁百感交集,淚水直流,一時想不起該向毛澤東說些什么,只是喃喃地問毛澤東這些年身體可好。
毛澤東有些疲憊,講話有些吃力,一字一頓地說:“慕蘭同志,你是好人,你樣子雖然有些變了,但還是花木蘭嘛?!?/p>
此時的毛澤東已經(jīng)81歲了,服務(wù)員明顯發(fā)現(xiàn)毛澤東在使用瓷餐具、茶具時手發(fā)顫,比較吃力,便為他換上其他材料的輕便用具,但毛澤東又不喜歡。
這一情況反映到了張平化處,張平化立即與有關(guān)部門商議,決定專門研制一套輕便瓷器,要求具有地方特色、時代特色、美觀、實用、輕巧。醴陵群力瓷廠接到任務(wù)后,成立了攻關(guān)組,日夜加班加點,在半個多月時間內(nèi),圓滿燒出了這批主席用瓷:薄胎碗(內(nèi)外飾釉下彩花)40件,茶盅40件,蓋杯40件。
這批雙面釉彩高級薄胎瓷器精美絕倫,毛澤東對其特別喜愛,他在長沙過的82歲生日就是用的這套瓷器,后來回北京時全部帶走。之后不論走到哪里,都把這套瓷器帶著。毛澤東逝世前喝的最后一口湯,吃的最后一口飯也是用的這套瓷器。
不知不覺,毛澤東在湖南住了114天。1975年2月3日,毛澤東發(fā)現(xiàn)春節(jié)快到了,提出要回京,張平化等誠懇挽留。毛澤東說:“客散主人才安,我走了,你們好好過個春節(jié)吧,我冬天再回來。”
此后,張平化一真苦苦等著毛澤東再回來,因為毛澤東曾對他說過,他要在湖南頤養(yǎng)天年??烧l也沒有想到,毛澤東卻再也不能回湖南了。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
從1927年在家鄉(xiāng)酃縣跟隨毛澤東,至毛澤東最后一次回湖南,張平化跟隨毛澤東近半個世紀。他們之間的情誼可以說經(jīng)歷了時代的變遷、風雨的考驗。
(責任編輯: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