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焱
摘要:山西文廟旅游資源眾多,但現(xiàn)狀并不樂觀,如何開發(fā)成為難題。文章從旅游資源、博物館、國學講堂三方面闡述了文廟資源的開發(fā)。
關鍵詞:文廟 開發(fā) 旅游資源 博物館 國學講堂
中圖分類號:F59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7-028-01
文廟,也稱孔廟、夫子廟、圣廟、文昌閣等,全稱叫“文宣王廟”?!夺屆め寣m室》中注釋:“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1}文廟原是為紀念、祭拜孔子而建立的,是中國古代供奉和祭祀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
山西省文廟資源眾多,多達176處,經(jīng)過歷史的洗滌,近況參差不齊,有一些保存很好,但絕大部分已經(jīng)在風雨和人為因素下?lián)u搖欲墜{2}。如何開發(fā)數(shù)量眾多的文廟,成為一個很大的難題。經(jīng)過筆者所在的課題小組成員的實地調查,認為山西的文廟旅游資源開發(f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分層次進行。
一、作為旅游資源開發(fā)
在山西省的176處文廟資源當中,有一批文廟級別高、面積大、建筑群保護好,又有良好的旅游資源集群,這類文廟可以作為旅游資源開發(fā)。這類資源以平遙文廟為代表。平遙文廟是目前山西省文廟開發(fā)中最為成功的一例,它的成功既有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也和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系。
平遙文廟坐落于平遙古城東南隅城隍廟街120號,坐北向南,總面積35811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面積3472.3平方米,廟區(qū)占地8649.6平方米。廟宇建筑規(guī)模宏闊,布局疏朗,中央部分為文廟,左為東學,右為西學,三個建筑群并立組合而成,其價值非常高。其價值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平遙文廟是第五批國保單位,文廟始建于唐貞觀初年,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孔廟;文廟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是中國孔廟中唯一的金代建筑;平遙文廟保存的“文”系建筑群也是中國最為完整的;文廟殿內塑有孔子、“四配”、“十哲”以及“七十二賢人”像,是目前中國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孔子及塑像群;此外,文廟科舉博物館里面保存了一張狀元試卷,是中國1300多年科舉史上僅存的;同時,一年一度的國際攝影節(jié)更是為文廟增添了光彩。
平遙文廟所在的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其涵蓋的旅游資源都具有非凡的價值,古城墻、日升昌、縣衙、明清古街、華北第一鏢局等20處景點,文廟和這些旅游資源形成了互補的關系。如果在旅游線路安排時,可以先參觀文廟,然后是晉商文化、古城墻,游客會有漸入佳境的感覺。
二、作為博物館開發(fā)
中國文廟歷史悠久,經(jīng)歷了幾個發(fā)展階段,其中有一個階段是“廟館合一”甚至“廟退館進”階段{3}。這個時期文廟的“廟”的功能逐漸退縮,而“館”開始出現(xiàn),并逐步占據(jù)了“廟”的地位,在山西典型的就是太原文廟。
太原文廟建于清光緒8年(公元1882年),位于迎澤區(qū)上官巷東端。太原文廟可謂是最早的一批改為博物館用途的建筑群,早在民國8年即1919年就被辟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后來還曾做過民眾教育館,1953年改為山西省博物館,直至省博物館另址重建。今天的文廟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現(xiàn)在中軸線基本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格局,1996年被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成立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今天,博物館中軸線上大成殿陳列有“千秋孔子展”,供奉有孔子、四配和十二哲木主神位的塑像,而兩側的廂房則作為博物館的展館部分。一批又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展覽在此舉行,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觀。
這一類文廟資源因處在城市區(qū)域中心,人口眾多,而作為旅游資源開發(fā)卻缺少文物和歷史價值,資源特色也不夠鮮明,已經(jīng)不可能當作單純的旅游資源開發(fā),也不可能以旅游養(yǎng)資源,因此開發(fā)時可以“中留大道、占領兩廂”。無疑,太原文廟的開發(fā)是比較成功的。
三、作為國學講堂開發(fā)
文廟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產(chǎn)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教化功能。現(xiàn)今開發(fā)的文廟幾乎完全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存在,游客匆匆來,匆匆走,根本沒有機會領會到文廟幾千年文化的深厚積淀,完全沒有發(fā)揮它所具有的教育作用,沒有完成它的文化傳承。
自2004年首次祭孔以來,對孔子對儒學的研究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新的高潮,孔子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是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太原文廟的國學大講堂就是因此而生,每周都會有免費的國學大講堂對市民免費開放。當然,單純的大講堂從覆蓋面上來說太小了,不過這只是文廟的教化功能的第一步。
而這個開發(fā)恰恰是適用于大批文廟的,如果各地的文廟都能逐步開展類似的活動,那我們的文化就會傳承下去。如果以文廟的國學講堂為憑借,讓國學走出宮墻,走進社區(qū),走向學校,引導市民和學子學習儒家修身齊家的典范、孔子風清氣正的楷模和胸懷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那文廟的價值就真正體現(xiàn)出來了。
(基金項目:本文是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山西文廟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305)
注釋:
{1}劉熙.四部叢刊初編·經(jīng)部之釋名卷五[M].上海:上海書店.1989:23.
{2}吉麗娜.山西文廟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D].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2011:11.
{3}唐紅炬.文廟的保護與利用:應在沖突中尋求和諧[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7(6):7
(作者單位:太原旅游職業(yè)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2)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