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
河北省邢臺縣,始建于秦代,《邢臺縣志卷一·沿革》這部文獻里記載:“始皇三十六年置屬鉅鹿郡?!蹦菚r,才開始稱信都縣,后來,又更名為“襄國縣”。到了隋朝,改稱“龍崗縣”。宋宣和二年,也就是1120年,則稱“邢臺縣”,沿用至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邢臺縣自唐至民國二十六年,即公元618年—1937年這1319年間,共有過248任縣官,其中唐宋7人,元金10人,明66人,清135人,民國30人。日偽時期的所謂知縣不計,大約五年多一點時間換一任。這么多的縣官,猶如滿天的繁星,留在了邢臺縣的歷史天空之上??墒牵W亮者微乎其微,絕大多數(shù)都是歷史的匆匆過客,粉墨登場,熱鬧非凡,庶幾離去,歸于寂然。
不過,邢臺縣在明朝萬歷年間,曾出現(xiàn)過兩任縣官,他們的卓越事跡,人們千百年不忘。他們一位叫朱誥,另一位叫王大受。
(一)治水興學的故事
先說朱誥,此人字清冷,河南南陽人。明萬歷丙戌進士。萬歷十八年,也就是1590年,他自東明(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移任邢臺縣知縣。1595年,因“考功卓異報升”,調(diào)到北京做京官去了。朱誥在任五年間,在城東一帶,疏渠建閘,興修水利;在城西挖井找水,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
朱誥上任之初,恰逢一位何姓侍御來邢巡視,朱誥陪同這位長官整整轉(zhuǎn)了三個月,對全縣的基本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他們尤其視察了東汪、王快一帶,發(fā)現(xiàn)了泉水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又在華家莊(今華莊村)他看到有泉二區(qū)(今之狗頭泉、黑龍?zhí)叮岸嗳兹绨俜小?,但“其流散漫”,“以有用而棄之無用也”。出水量很大,遍地涌泉,但都白白流失了,他問老百姓為何不修些水利工程把泉水利用起來,用泉水灌溉莊稼,眾人一愁莫展地反問“為之奈何?”看來,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場面。
據(jù)史料記載,朱誥他們視察的這個地方,曾是“澤國”一片,1975年開挖百泉時,出土了許多鹿、野豬、猛犸象的動物化石。朱誥認為,該泉區(qū)“宜于西南低下處筑堤,高丈許,長數(shù)丈許,合二水而匯為一區(qū),則巨津矣。由是開渠引而北之,以資灌溉,利不薄乎”。在他的組織下,民眾在這里筑堤并建起了永澤閘,澆灌晉祠、王家莊、張家莊、梁家莊、黃家屯等5個村莊的田畝。永澤閘下的另一股清流,則通過“闊七尺長十三里”的水渠,自河會村流至河曲村,“灌田八村,計五十余頃”。
小龍泉位于華家莊村東,本來“可堰以灌,而民任其潰溢,竟歸于河”。朱誥了解到,該泉舊有渠道,但用水要交租子。一些農(nóng)民交不起,便被禁止用水,那些水也就“任其放焉。其地其水委而棄之篾如也。”因為農(nóng)民交不起地租水費,使大量的水資源滾滾而去,白白浪費。朱誥發(fā)出一番“天乎”的感慨之后,隨即組織民眾筑土石而堰,“廣約三畝,開渠約五尺,長二里,灌田十余畝?!逼鋵?,就是當?shù)毓賳T現(xiàn)場辦公、為民謀福了。
這三眼泉水治理以后,老百姓親眼看到了治水的好處,也嘗到了治水的甜頭兒,于是,群情為之大振。朱誥乘勢率領民眾,相繼完成了下列疏渠建閘工程:
流珠堤,自前樓下村至后樓下村匯合,灌民田四五十余頃。
黑龍?zhí)堕l,渠闊丈,長十五里,自小汪村至石井村,灌田十村計二十余頃。
明沙泉閘,深闊一丈,長六里,自晉祠村至朱家莊(今橋東區(qū)),灌田四十余頃。
晉祠閘,渠闊一丈,長五里,灌本村田計二十五頃。
東汪閘,渠闊一丈五尺,長十里,引七里河水自東汪至河曲村,共灌田九村計十五頃。
大賢閘,渠闊四丈,長二里余,自大賢鋪至河曲村,灌田十村計三十頃……
密如蛛網(wǎng)的堤、閘、水渠,引來泉水適時地灌溉農(nóng)作物,使農(nóng)民有了豐富的收獲,同時,這些渠閘還起著泄洪排澇的作用。百姓們種植小麥、玉米、谷子、高粱等北方農(nóng)作物,還大面積引種了水稻、蘆葦、蓮藕等南方水地植物。這里由此被稱為“北國小江南”。
邢臺縣的城西丘陵區(qū)屬石灰?guī)r區(qū),極度貧水,種莊稼完全靠天吃飯。遇上豐水年,打下的糧食還能湊合吃上一陣子,遇上旱年頭,別說種莊稼了,就連人畜飲水也都成了大問題。朱誥帶人逐村在這一帶“勘察相地”(找水脈)后,先后在小石頭莊、東侯蘭、西侯蘭、火石崗、南崗西等村,深挖“二十余丈”,相繼打成深井十數(shù)眼。其中,南崗西的井水因“寒而潔,甘而香”,被村民以他的字命名為“清冷泉”。在打井不成的村落,朱誥組織村民建蓄水池,積蓄雨雪,以備飲用。
萬歷十九年,也就是1591年,朱誥來到大石頭莊和小石頭莊(今南石門鎮(zhèn))?!耙赜星f二,一曰大石,二曰小石,相距不二里許。其以大石者舊有井,深可三十仭,下望隱隱,底始見焉?!敝形缣栒瞬拍芸匆姷?,這井可夠深的。就是這口井,擔負著兩個村莊的人畜飲水任務。時間久了,為這井水,兩村難免發(fā)生齷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鄉(xiāng)鄰,因為打井水排隊你先了、我后了,你加塞了、我吃虧了等等,吵得臉紅脖子粗。后來,大石頭莊干脆不許小石頭莊的人來打水。朱誥決定在小石頭莊另打一眼井,于是,小石頭莊村募民工、相井位、深掘五丈后,發(fā)現(xiàn)舊井一眼,又掘進七丈,泉水噴涌而出。
文獻記載:“且其源清,其味甘,視大石之井更佳。”大石頭莊的村民紛紛來該井取水,小石頭莊的村民因水源充沛,便不計前怨,慷慨相讓,使兩村之間“民若若若,是是是,亦可矜矣”。如今,讀到那篇寫于明萬歷庚寅小春、不足千字的《小石頭莊井記》碑文時,當年打井的艱辛場景還歷歷在目。那口井打成以后,人們喜悅的笑聲和嘩嘩的流水聲,依舊充耳可聞,我仿佛看到了當年兩村人互謙互讓的君子之風。
當然,也有失敗的記錄,在火石崗村發(fā)現(xiàn)的《石井崗祭井文》一碑,便記錄了一次失敗的打井過程。明萬歷二十年,即1592年秋天,知縣朱誥同縣教諭姚繼崇一起,募工重新開鑿前縣令郝公已深鑿五丈的一口廢井。付給民工的工錢是每丈三兩銀子,犒尚另加。結果“至堅,鑿者難之”。鑿至三十丈時發(fā)現(xiàn)了石筍,“得一洞,滿洞開花,大類靈芝,事甚奇異”。時至萬歷二十二年秋季,終于鑿井無功,滴水未出。恰時逢朱誥報陞停工,遂成廢井,朱誥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為此,“泉之利尚有望於后之君子焉?!?/p>
朱誥在邢臺縣任職五年間,還組織編纂了邢臺縣第一部縣志,創(chuàng)建了五處“社學”。邢臺縣自秦建縣以來,建制多有變化,但沒有縣志,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朱誥一到任,便對“邢倚郭邑,故無志,志總于郡乘,略而弗備”而大發(fā)感慨。他認為:“邢襄之地,歷周秦漢晉,率以為國嗣,成大都,猶為八邑稱首,非渺區(qū)也,徒以附郭因循乏志,非所以著地靈而昭文獻也。況國有史,邑有乘,自古記之”上面這些文字就是朱誥為邢臺縣志撰寫的“序言”。此后,朱誥組織得力人員,歷時一年,編出了邢臺縣第一部縣志,時在明萬歷乙丑,故被方家稱為明志。自此以后,邢臺縣才有了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緒諸志和民國年間續(xù)修的縣志。1993年,邢臺縣人民政府又付梓了貫通古今的新版《邢臺縣志》。朱公編纂的被人們稱為明志的第一部《邢臺縣志》,如今已無完書,僅有半部殘卷,被保存在北京圖書館的恒溫玻璃柜中,可謂寶貴至極。
“建社學”是朱誥在邢臺縣任職期間辦的另一件好事。他認為:“古者,人生八歲皆入小學而教之。”既要兒童學習文化,也要教他們?yōu)邞獙?、進退之節(jié)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朱誥在縣城建了五處“社學”,“一在東關,命曰居仁;一在西關,命曰由義;一在南關,命曰遵禮;一在北關,命曰養(yǎng)智;一在城中,命曰敦信?!薄霸⒚餍胖狻?。為了把這五處社學辦好,朱誥在聘請私師、課程設置、優(yōu)生獎勵諸方面,多有獨到安排,可謂用心良苦。
一個人做了有益于老百姓的事,人民是忘不了他的。朱誥離邢后,當?shù)貫樗ā吧簟?,稱他為“昭杜父母”??梢?,地方百姓對廉正官員的尊敬與愛護。
此外,朱誥的手下,還立了不少的碑,記錄了他在邢臺縣主政五年的政績,當然也有別人為他立的。這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詬病,有人說他是會下蛋的母雞,一下蛋就會叫,會自己表揚自己。我私下以為,只要實實在在的做了事,宣傳一下自己未嘗不可。朱誥建造的這些水利工程,上世紀70年代還在使用。后來,因為整體水位下降,泉不出水,這些工程才廢棄不用,顯然,這并不是“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相反,為了自己的升遷,弄虛作假謊報政績,或為了制造政績而勞民傷財又造成嚴重后果的,才是最可恨的。朱誥留下了如此豐富的史料,后人才有緣得見歷史的真相。
(二)清廉吏治顯奇方
明代的另一個縣官叫王大受,也于萬歷年間在邢臺縣任職。王大受,字幾生,四川合州人,現(xiàn)在,這個地方屬于重慶市。他是明萬歷乙丑年間的進士,萬歷四十四年,由鉅鹿調(diào)任邢臺縣知縣。據(jù)《邢臺縣志卷一輿地·山川篇》記載:“萬歷四十四年幸遇王公自鉅鹿調(diào)邢?!鄙先我潦迹陀行蠔|十六村的代表、許思玉、王三樂等人狀告關家灣用水這件事。
據(jù)縣志記載,百泉之水和西部山區(qū)山川之水匯合到七里河,過河會村入南河縣,分為二支流,東南入澧河,其正流東北入任縣大陸澤?!八鲂隙厦袷顾划斚驴h十分之一”,許思玉等欲“旁開耳閘”,“少救邢民之?!薄7蛞鄱家颜勍?,但因事涉分水比例,鬧起糾紛。“南任二縣有顯宦”,在外居官的人多,地方不能定,推來推去踢皮球,驚動上憲。萬歷四十五年五月二十日,知府的批示是:“仰侯道院詳示”;五月二十一日,焦道臺批示:“仰侯兩院詳示”;五月二十四日劉按院批示;“旱極矣!以邢水救邢地于勢良急,于理亦順,既經(jīng)該府親臨查勘,更分明白,即建六尺耳閘可也”;同時,撫院也批示“仰道查詳報”……
按說,有眾多高官批示,這事應該立刻解決了,可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省里又派來了“巡方使”,三級政府官員現(xiàn)場審理。據(jù)《順德府志·職官上》記載:“上臺有阿狥意,大受屢以理抗,請巡方使親勘。巡方使意欲同各上臺,時聽審者數(shù)千人窺向背,冤聲動天地,竟有投水而死者。各臺驚懼莫措,是案始定”。當時,會場之激烈、之悲壯,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然令后人為之心驚肉跳、大為不安。
在封建社會,上級的意見是不可違逆的,一名小小的知縣,竟然敢于不計較個人得失,冒著風險主持公道,不唯上,“以理抗”,不能不說是琴心劍膽,可欽可佩。百姓的投水而死,固然起到了作用,但王大受“以理抗”的做法,也是不可磨滅的。
王大受在邢臺縣任滿,被提拔為吏部“文選司主事”,未到任請假歸鄉(xiāng),走到臨潼病故,“囊無馀資”,長安李平田為其買棺材,并出路費請民工送至四川合州老家,歸來的人說,王大受“家僅四壁而已”,邢臺人聽說后,“遙致泣奠”,在靜安村(今靜庵)建祀并立去思碑,稱“前有清冷(朱誥,一作岑)”,看來,這種卓越的政壇人物,恰恰屬于“民之父母,邢之福星”。
朱誥和王大受所處的明萬歷時期,正處于明代這個封建王朝走向敗亡的關鍵點上。皇帝朱翊鈞怠政,數(shù)十年不上朝理政,朝堂上宦官干政,權臣弄權,官僚們多有“門戶之見”,文人政客們則清談以結黨。張居正居然搞了一系列的改革,出現(xiàn)了暫時的“中興”氣象,但終究是回天乏力,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罷了。
張居正死后,一切又陷入了官場腐敗、民不聊生的狀況。在這種風氣中,潔身自好已屬難能可貴,敢于主持正義,不惜冒摘烏紗甚至丟性命的危險,來為老百姓辦一些實事,解決民眾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困難,這樣的地方官員,雖然小如芝麻,但在百姓的心目中形象卻相當可貴、無比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