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論集萃
“防止年終突擊花錢”似乎成了四季歌,每年年底都要唱,讓老百姓很揪心。
為什么會發(fā)生年底突擊花錢?前不久湖南省文化廳發(fā)生的一件政府招標采購案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案例,招標“只買貴的,不選對的”,目的是“花光預算”。為什么要“花光預算”?因為預算結余,一方面要被財政沒收,另一方面還會減少明年的預算指標。
這里正反映了預算制度上的3個漏洞,即預算編制不準確、使用無監(jiān)督、績效無考核,這才是“花光預算”產生的制度性基礎??梢?,防止年底突擊花錢的關鍵,還是在于完善預算監(jiān)督管理制度。如果不從完善預算法入手,從制度上堵塞漏洞,靠從總理到財政部官員們反復強調、發(fā)出號召,是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
在防止年終突擊花錢的問題上,我們更需要聽到人大的聲音,看到人大的行動。人大的幾項基本職能,就包括管住政府的錢袋子。如果說是預算制度存在漏洞,如何修訂法律,從根本上完善預算制度,這更是具有立法權的人大的責任。
在2010年廣州市人代會上,與會人大代表對市財政局提交的預算報告進行表決,最終以75.6%的比例通過。在當日大會表決的9份報告和議案中,財政預算報告得票倒數(shù)第一。
人大代表參加人代會的職責,本來主要就不是去“叫好”,而應該是去“挑刺”。其中,對財政預算報告的審查,無疑應該是重中之重。只要真正是認真審查,就不可能所有的代表都會滿意,必然會有一些代表對報告“有意見”。既然有意見,就應該表達出來;表達之后仍不予理睬,或者得到解釋仍不滿意,就應該勇敢地投反對票。只有當人大代表都決不勉強投贊成票,預算報告的編制水準,特別是財政資金安排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更為真實的反映。
作者:舒圣祥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深圳市起草了《深圳經濟特區(qū)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 (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意見稿規(guī)定:救助人因提供救助行為造成自身人身損害的,屬于職工的,視同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筆者能夠理解深圳市政府的良苦用心,也贊同對救助人給予法律保護,但并不贊同意見稿中“視同工傷”的規(guī)定。
視同工傷的規(guī)定與國家行政規(guī)章相矛盾,即使通過了也沒有法律效力。“視同工傷”是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一個概念,是指職工的人身損害雖然不是因工作造成的,但可以比照工傷處理的情形。而深圳該意見稿中擬規(guī)定的救助行為,不能作為參照適用的對象。
由用人單位或者社保部門承擔救助人的人身損害責任也于理不通。因為救助行為有受益人,應當由受益人承擔責任,即使受益人無力承擔責任的,也應當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立法上的平等是其他一切平等的前提。政府作為“守夜人”,肩負著平等保護每一個社會主體合法權益的神圣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的首要條件就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制定每一部法律或者法規(guī)。只有在立法上做到平等,才能在司法上實現(xiàn)平等。深圳市政府擬將救助人因提供救助行為造成自身人身損害的視同工傷的做法,表面看來是為了維護救助人的權益,實則是以法律的形式強迫用人單位和社保部門為被救助人買單,是借法律的名義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究其原因恐怕是犯了“耳根子軟”的毛病,在要求保護救助人權益、制定一部“好人保障法”強大輿論的影響下,迷失了方向,喪失了立場,唯社會輿論是從。
日前,有網友發(fā)帖曝出云南省富寧縣擬為即將召開的縣“兩會”采購978只上海牌手表作為參會紀念品,總價約60萬元。2011年12月2日,富寧縣委、縣政府回應稱,此次“兩會”不買、不發(fā)放紀念品,且會在“兩會”結束后,將會議經費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在網絡圍觀、媒體跟進的合力下,阻擊一個貧困縣60萬元的花錢沖動,并非難事,難的是如何把所有由納稅人開支的國家權力機關的每一次開銷都曬于陽光下。此次事件留給人們的唯一亮點,可能是目力所及范圍內,“兩會經費”的第一次承諾公開。在此之前,2011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發(fā)言人趙啟正曾被記者問到每年“兩會”開銷的問題,趙曾坦言被“難住”。除此之外,有關各級“兩會”開銷的議論,從未止歇,但一直停留在坊間熱議、細節(jié)揣測、奢華驚羨的層次,難有實質性推進。
盡管“兩會經費”不在政府信息公開的規(guī)制范疇,但卻一定在國家機構信息公開的進程中,依然應當將包括經費公開在內的諸項內容盡快列入議程。由此角度看去,云南富寧承諾公開“兩會經費”,實值得各級各地群起效仿。
法律文化是培育法治理念、引導法治行為的重要載體,是由法律意識形態(tài)及其與之相適應的法律規(guī)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設施等構成的觀念、態(tài)度、評價和信仰。大力加強法律文化的研究、教育、傳播,對于法律實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當今社會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后,法律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更加迫切地需要優(yōu)秀的法律文化。我們要積極發(fā)揮法律文化養(yǎng)心怡情、踐行育人的作用,在全社會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營造崇尚法治、尊崇法律的濃厚氛圍。要大力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規(guī)范文明、積極向上的法律人的品格和形象。
就說年終突擊花錢,2007年的最后一個月,各級政府花掉了近1.2萬億元,2008年12月,花掉超過1.5萬億元,2009年最后一月花掉2萬億元,2010年12月花掉17982億元,而 2011年,財政部的說法是2.2萬億元,又創(chuàng)了新高。
為什么要突擊花錢?這些巨額資金列入了當年的預算,得到人大的同意嗎?大多數(shù)沒有。既然沒有,為什么還能夠花掉?因為這些錢本來就是超預算的收入,超預算當然意味著是不受預算約束的。
說預算是紙老虎,問題就在這里。事實上,我國的預算法只規(guī)定不許短收,卻不禁止超收。這樣的結果是,只要政府愿意,遠遠超出預算的收入不但不違法,而且還是政績呢。
預算制度本來是要約束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的,但是現(xiàn)在它不但不能約束政府的收支,甚至還有放縱與鼓勵政府根據(jù)自己的意志超收超支的嫌疑呢。說預算制度是紙老虎,實在還算是客氣的。
對這個問題應該做出直接回答,明確對司法是否公正雖然上至國家領導者,下至被確定為犯罪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判斷,都有發(fā)言權,但終須以司法者的判定為準。這是因為,憲法規(guī)定了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等司法者獨立行使司法權,并不同程度地握有國家賦予的終局性決定權(檢察機關終局性決定的范圍小于審判機關),以對司法公正的判斷為準,預定目標,實施行為,作出決定是獨立司法和終局性決定的應有之義。這個判定不能由他人代勞,只能司法者親為,否則,沒有司法獨立和終局性可言。同時,司法者親自審理過案件,接觸過當事人、訴訟參與人以及審閱過全部證據(jù)材料,這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條件,所以司法者的判定有著充分的信息作基礎。
作者:殷國安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康文學 來源:《檢察日報》
來源:南方報業(yè)網
作者:劉家琛 來源:《人民之聲報》
作者:梁發(fā)芾 來源:《新快報》
作者:方 文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