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偉
『兩面鏡子』折射不同人生
■姜 偉
李林森,隱瞞絕癥兩年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把病房當辦公室處理公務的四川達州萬源市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森林,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河南省紀委“雙規(guī)”的原開封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同為組織部長,一個很“貧窮”,連治病做手術(shù)的救命錢也是借來的;一個卻很“富有”,辦公室放著大量收受來的現(xiàn)金卡。一個把跑官要官、送錢送物者拒之門外,大聲斥責“歪門邪道少來”;一個卻大肆收受賄賂、“批發(fā)官帽”,甚至叫囂“雖然不能提拔你,但可以讓你不提拔”。一個忠黨愛民、鞠躬盡瘁,離去后引來群眾聲聲嗚咽;一個卻背棄信仰、腐化墮落,雙規(guī)后引來百姓陣陣歡呼。
同為組織部長,林森樹起的是“明鏡”,必受群眾擁戴,光耀青史;森林樹起的是“濁鏡”,必遭萬人唾棄,遺臭百年。正如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提出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省”,組工干部要時常對照兩面鏡子,審視自己,警示自己。
對照兩面鏡子審視黨性。李林森身患絕癥卻隱瞞病情、忘我工作,即便生命垂危被送進醫(yī)院,仍把病房當辦公室,這種精神來源于理想信念的忠貞不渝。而反觀李森林,卻把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這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忽視了人生觀、世界觀的改造。組工干部要常照兩面鏡子,正確對待權(quán)、名、利,堅定政治信仰,忠誠黨的事業(yè),不忘錘煉黨性修養(yǎng)品行,時刻固守共產(chǎn)黨員的精神家園。
對照兩面鏡子審視行為。李林森沒有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給干臨時工的妹妹轉(zhuǎn)正,沒有給中專畢業(yè)的親戚安排工作,沒有給自己的手下謀條好“出路”,卻多次前往高校招攬人才,卻有18名優(yōu)秀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在他手中得到提拔重用,11名長期堅守邊遠高寒山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交流回市級部門,為萬源的發(fā)展選好了干部、集聚了人才,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反觀李森林,不僅個人的落馬入獄,還引起了數(shù)十位“公仆”跟隨入獄,揭開了百名干部買官的面紗。組工干部要常照正反兩面鏡子,正派做人,公道辦事,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匡正用人風氣,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組工干部。
對照兩面鏡子審視作風。李林森始終把自己放得很低,真心實意地做人民的兒子、百姓的公仆,所以贏得了群眾的愛戴。而李森林卻背離了宗旨,背叛了人民,最終被人民群眾所拋棄。組工干部要常照兩面鏡子,心里時刻裝著人民群眾,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經(jīng)常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農(nóng)村,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做人民群眾的“及時雨”、“智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