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任永梅 隋金華
(北京軍區(qū)北戴河療養(yǎng)院,066100)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臨床上表現(xiàn)為高熱和神志障礙,甚至出現(xiàn)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對機體造成廣泛的損傷,其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診斷、快速降溫及各臟器的對癥支持治療對熱射病救治和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F(xiàn)將我院ICU成功搶救1例重癥熱射病病人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患者,男,29歲,主因劇烈運動后意識障礙5 h,高熱、四肢抽搐3 h,由急診收入ICU住院治療,入院時查體:T 38.4 ℃,P 134次/min,BP 115/76 mmHg(1 mmHg=0.133 kPa),R 56次/min,患者處于淺昏迷狀態(tài),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約3 mm,對光反射靈敏。輔助檢查:肌酐 211 μmol/L,尿酸1677.0 mmol/L,谷草轉氨酶48 IU/L,谷丙轉氨酶27 IU/L,白細胞19.20×109/L,血小板200×109/L。血氣分析示:二氧化碳總量17 mmol/L,pH值 6.823,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95.2 mmHg,氧分壓180 mmHg,白細胞19.20×109/L,血小板200×109/L。診斷為重癥中暑、熱射病、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急性腎損傷、代謝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即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連續(xù)行CRRT治療,抗感染糾正酸中毒,防治腦水腫等治療,心電監(jiān)護示竇性心動過速。病人入院第2天,血小板進行性減少為46×109/L,D-二聚體285,凝血功能差,提示病人出現(xiàn)DIC。即給予補充血小板,新鮮血漿補充凝血因子,第6天,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最低值,大便潛血正常,第23天,生命體征平穩(wěn),各種檢驗結果基本正常,病情逐漸好轉出院。
2.1 降溫護理 降溫速度與預后密切相關,體溫越高,持續(xù)時間越長,組織損害越嚴重,預后也越差[1],接診后將病人置于空調(diào)病房,調(diào)節(jié)室溫至22℃,給予頭置冰帽及在四肢大血管放置冰袋,并輔以物理降溫,每30 min測體溫1次,觀察降溫效果,在降溫過程中要加強皮膚護理,每1 h翻身按摩受壓部位1次,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壓瘡及凍傷的發(fā)生。
2.2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對病人病情的變化早發(fā)現(xiàn)、早搶救是挽救生命的關鍵[2]。嚴密觀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壓、心率、心律、中心靜脈壓、尿量的變化,每15~30 min測量1次。
2.3 及時修訂護理計劃 根據(jù)病人的病情制定出適合病人、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配備專人護理。此患者為青壯年,機體應激抗病能力很強,病情隨時都有變化的可能,及時修訂護理要點,護理工作既做到了有條不紊,又可以根據(jù)病人的病情制定出最適合病人的護理措施[2]。
2.4 管道護理 此患者共有呼吸機管道、深靜脈置管、胃管、尿管4種管道。護理中重點確保各種管道固定通暢。避免管道脫出、堵塞及打折。尤其是呼吸機管道和輸液管道的暢通,定時吸痰。吸痰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吸痰管不能重復使用。
2.5 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此例重癥中暑病人病情復雜,并發(fā)癥多,治療措施又在不停地調(diào)整,因此基礎護理與生活護理任務繁重。我們常規(guī)進行了口腔、鼻飼、吸痰、物理降溫等護理,此患者偏瘦,為保護好患者不出現(xiàn)褥瘡,我們在保持患者及床單位整潔的基礎上同時使用了氣墊床。
由于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此例病人入院時病情兇險,隨時危及生命,所以護理重點以搶救生命為主。這就要求護士必須掌握各種護理技能,以及豐富的理論知識,及時準確地配合醫(yī)生完成急救狀態(tài)下的各種治療和護理工作。
[1]童靜,張明,王瑩瑩,等.重癥中暑熱射病患者的救治與護理[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1,6(1):87-88.
[2]韋紅.1例重癥熱射病昏迷患者的護理[J].現(xiàn)代護理,2003,9(6):48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