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舊賞回頭已隔年,高花又見出新妍——周惠泉先生學術評傳

2012-08-15 00:51王永
天中學刊 2012年3期
關鍵詞:金代滿族文學

王永

(中國傳媒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024)

舊賞回頭已隔年,高花又見出新妍
——周惠泉先生學術評傳

王永

(中國傳媒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024)

周惠泉是卓有建樹的遼金文學及文化史研究專家,其學術興趣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金代文學研究、遼代文學研究、滿族說部研究。這些研究代表了當今少數(shù)民族文學及口傳文學的前沿成就。周惠泉沉潛于文學史研究界較少涉足的金代文學文獻,又將視野拓展至整個遼金文學及東北文化特質的闡揚,同時又能緊跟口傳文學研究的國際流行趨勢,在學術界獲得了較高的聲譽。

周惠泉;遼金;說部

周惠泉生于1940年,河北樂亭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專家組成員,吉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兼職教授,中國遼金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元好問學會顧問,曾任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社會科學戰(zhàn)線》主編等職務。主要研究領域為遼金文學、滿族說部文學。多年來在遼金文學研究領域發(fā)表了一系列論著,其中專著《金代文學學發(fā)凡》(1993年)和《金代文學論》(1997年)在金代文學研究方面有拓荒之功。周惠泉曾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十四卷本《中國文學通史》中承擔金代文學部分的撰寫工作,并在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guī)劃委托研究重大項目“中國各民族文學的貢獻及其相互關系研究”中承擔遼金文學研究部分。周惠泉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滿族說部研究”(2006)主持人。

一、金代文學研究:篳路藍縷

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史中,金代文學一直是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實際上,經(jīng)過百年的人文涵養(yǎng),金代文學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足以在宋元之間自樹一幟。若就有金百二十年間的文學實績來看,金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和空間格局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但由于政權的隔閡和戰(zhàn)火的毀損,加之北人生性質樸、文不好名,故而文獻遺存有限,歷代學者對它的研究也不夠。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代學術界,始有許文玉、吳梅等學者稍有談及。直至1980年代,除在諸宮調和元好問研究上略有進展外,余則幾乎無人問津。

周惠泉是金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1983年周惠泉發(fā)表的《金代文學初探》是當代學術界最早一篇全面論述金代文學的文章,文中指出:“由于金朝所轄地區(qū)的北方漢族居民和北方少數(shù)民族天秉本多質樸剛健的氣質,因而發(fā)為文章往往華實相符、風骨遒上;加上歷史悠久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和哺育,金代文學便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從而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墒情L期以來,由于正統(tǒng)思想以及其他觀念作怪,對于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很少予以重視。甚至存在著一種用南宋文學來代替金代文學的傾向。這不僅是違背歷史實際的,也是很不公平的。”[1]這段話宣告了金代文學這一嶄新學術領域的出現(xiàn),對于文學研究界以偏重南宋或者獨尊元好問的不平衡觀念起到了很好的糾正作用。周惠泉此后選取金代文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與他生于北方,就讀于吉林大學中文系并留在吉林省社會科學研究院工作的地域背景有關,而緊接著為鄧紹基主持編寫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撰寫“金代文學”相關條目則是周惠泉駐足金代文學研究之后的早期成果。

此后30年來,周惠泉的研究始終以金代文學為核心,金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和繁榮也正與其預言一致:“金代文學就是北半部中國的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一同創(chuàng)造的。對于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理所當然應該像對南宋文學一樣認真看待。相信經(jīng)過潛心研究,深入開掘,它的價值一定會被更多人所認識?!盵1]自1990年代起,詹杭倫、李正民、劉達科、薛瑞兆、張晶、胡傳志、趙維江、狄寶心等金代文學研究學者的成果相繼發(fā)表,金代文學研究進入一個繁榮的階段,在詩學研究、元好問研究、文學思想研究方面形成了三個研究重心,詞學、戲曲學方面也取得了可觀的成績。這些工作進一步完成了金代文學研究體系的構建,凸顯了金代文學研究的價值,與早已受到國內乃至國際史學界關注的金代史學研究相呼應。

自1983年,周惠泉繼續(xù)沉潛于金代文學文獻的整理和研究中,于1993年出版了專著《金代文學學發(fā)凡》。該書分為《內篇》、《外篇》兩部分,可以視為一部非常完整的金代文學研究史。自金代本朝至今的重要文獻裒輯于一書,不僅為周惠泉個人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界提供了一部扎實詳盡的斷代文學史料。鄧紹基在序言中說:“按我粗淺的知識,我也深知在這些方面匯集資料絕非是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積累所得,在搜集之時,可能終日翻檢,一無所得,可能費盡周折,始有一二收獲,個中甘苦,大家均有體會?;萑緹o私地獻出貯藏,嘉惠學界,足以見出其學人本色?!盵2]次年,李成撰文對周惠泉的金代文學研究進行評述,該文將周惠泉稱為“大力推動金代文學沖出低谷的一位頗有影響的學者”[3],對周惠泉通過撰寫辭條、發(fā)表論著、參編教材、承擔項目等方式在金代文學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予以高度評價,并圍繞“民族文化互補說的提出”以及“交叉立體的作家研究”兩個特色對周惠泉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礎上,周惠泉在專著中審慎提出的諸多見解也多有高屋建瓴之處。1995年常國武在評述該書的時候概括了四點:一是確立了金代文學學的理論框架,二是提出了多民族文化優(yōu)勢互補說,三是總結了金代文學的存佚整理狀況,四是解決了金代作家生平事跡中的疑難點[4]。以上四個方面,的確是周惠泉具有建設性的研究貢獻。

《金代文學學發(fā)凡》出版前后,周惠泉陸續(xù)就金代文學總體發(fā)展、金代文學研究歷程、金代文學文獻保存整理、主要代表作家生平事跡考辨等專題不斷發(fā)表系列文章,分別題為“金代文學經(jīng)緯”(2篇)、“金代文學保存整理概觀”(述要)(4篇)、“金代文學家評傳”(4篇)、歷代“金代文學研究(批評)”(4篇)、“金代文學論”(4篇)。這些論文的陸續(xù)發(fā)表,初步建構起了金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基礎。

1997年,周惠泉出版了第二部專著《金代文學論》(《金代文學研究》),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宋德金、崔文印、郭杰、劉達科、湯曉青等學者撰文予以高度評價。湯曉青說:“論者在梳理金代文學研究工作的發(fā)展脈絡的同時,也列出了一部研究金代文學的學術史大綱。”[5]郭杰說:“多年來,周惠泉研究員勇于突破歷史因襲的偏見,專心致力金代文學的研究,沿波討源,見微知著,理論與歷史并重,宏觀與微觀結合,為科學地認識金代文學(以至文化),恢復其應有的地位,作出了很大貢獻。最近,他又出版了《金代文學論》一書,在豐富翔實的史料基礎上,展開廣闊的視野,提出精辟的見解,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金代文學發(fā)展的過程,高屋建瓴地總結了金代文學研究的成果,從而使此領域的學術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盵6]在該書后記中,周惠泉指出:“根植于漢文化與北方民族文化交叉點上的金代文學,曾經(jīng)以其質實貞剛的審美風范彪炳于世,為中國文學北雄南秀、異軌并驅的歷史走向增加了合力,對于中國文學由多元而發(fā)展為一元的進程厥功甚偉?!盵7]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總論部分在對金代文學和文集進行概觀描述的同時,特別增加了一章《金代散文概觀》,這反映了周惠泉一種宏觀的文體視野,相對于金詩、金詞研究的蓬勃發(fā)展,金文研究的確處于落后的局面。

對于金代散文的專門研究,以周惠泉于1990年在《晉陽學刊》發(fā)表的《金代散文淺論》為標志性起點。此后,學術界關于金代散文作品考辨、代表作家重要文體的專論也時有發(fā)表,就目前研究狀況而言,在金代文學研究的整體格局中,散文研究發(fā)展緩慢,顯得很不平衡。金代各體散文的發(fā)展脈絡、散文書寫與政權建設之間的關系有待理清。周惠泉在這方面的眼光、見解乃至于文獻的整理和作家、文本的考證都對金代散文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引路作用。使后學沾溉頗多。

2000年,周惠泉發(fā)表《20世紀金代文學研究鳥瞰》一文,以跨世紀的學術眼光再次重申“北雄南秀”、“多元一體”的中國文學觀念。這是他立足于個人和金代文學研究同仁研究成果基礎上的堅實論斷,被學術界廣泛接受。2001年,劉達科發(fā)表專文對周惠泉金代文學研究再次進行評述,該文認為周惠泉的學術貢獻是:“從宏觀、美學、文化的層次對金代文學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對金代大量作家、作品和文壇史事進行了考索、辯證、解決了許多歷史疑點和歧說;系統(tǒng)、全面地梳理、總結了金代文學作品的存佚情況;對金代文學研究史作了考察和審視?!逼渲螌W特點是:“始終堅持并不斷完善自己的金代文學觀,始終堅持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相結合、文獻學研究和闡釋學研究相結合、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和文學接受研究相結合、文學史研究和文學學術史研究相結合、理性思辨和經(jīng)驗實證相結合,注重借鑒外來的和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8]劉達科也是致力于金代文學及文化研究的專家,對周惠泉學術貢獻的歸納是很有深度的。

除了前面評述較多的宏觀論斷外,周惠泉對宇文虛中、完顏璹、元好問等少數(shù)民族作家的個案研究也十分著力。以學術界較少關注的宇文虛中為例,自1987年開始發(fā)表關于宇文虛中的論文至2009年《文學評論》刊載他的《宇文虛中新探》,中間歷經(jīng)20余年,總計4篇專論,他對這位有鮮卑血統(tǒng)作家的研究鍥而不舍。對于金代文學研究之“顯學”——元好問研究,周惠泉也并無刻意回避,先后有6篇文章發(fā)表。他曾云自己可能有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血統(tǒng),他的研究,除了地域文化的影響外,自身的民族文化歸屬感也是一種內部的推動力量。

二、遼代文學研究:成果豐碩

或許是被周惠泉在金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盛名所掩,學術界對他在遼代文學研究方面的貢獻一直關注不足,實際上他的遼代文學研究起步也較早,遼金并觀也一直是他所持的學術觀點。

1986年,周惠泉與米治國合作編撰了《遼金文學作品選》,盡管周先生主要負責金代文學作品的選注,但也體現(xiàn)出他對遼金文學內部關系的一種認可。在此基礎上,周惠泉又參與撰寫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專題文化卷》文學部分。到了1996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文學通史系列·宋代文學史》出版,他除了負責金代部分的章節(jié)外,還負責了《遼代文學》部分的修訂工作。1999年,他與楊佐義合作主持了《中國文學史話·遼金元卷》的編寫。全書評述作家180余人,覆蓋面之廣前所未有,可以說它填補了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空白”。這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是一個重要建樹。在他撰寫的題為《民族融合的結晶》的序文中,提出了“遼金元文學史民族融合的結晶”這一觀點,展現(xiàn)了他對金代文學相關北方地域文學的重視。他說:“遼金元三朝,在我國歷史上是民族遷徙、民族交流空前活躍的時期。伴隨著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南下中原,民族文化融合的趨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大加強。由于北方民族文化、包括歌詩音樂的南漸,為中國文學注入了新的因子和新的活力,促進了中國文學的蛻變、更新和發(fā)展。正是從遼、金、元時期開始,傳統(tǒng)文學樣式獨領風騷的格局已經(jīng)不復存在,新興的文體開始崛起并走上文壇的中心,通俗化、大眾化趨勢成為文學發(fā)展的重要流向……”[9]在2006年出版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結項專著《中國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中,周惠泉與孫犁、周暉合作發(fā)表了《遼金時期的各民族文學及相互影響》一章,認為:“正是從遼金時期開始,由于北方民族異質文化的南漸,傳統(tǒng)文學樣式獨領風騷的格局開始改變,新興的文體逐漸走上文壇的重心,通俗化、大眾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促進了中國文學在宋、遼、金、元時期的整合與蛻變,從而實現(xiàn)了中國文學的躍進和轉型?!盵10]317遼、金、元并觀的視野,使周惠泉對北方文學的特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他的研究也為中國古代文學的雅俗變遷這個課題提供了新的證據(jù)。近年來、趙維江、王永等人紛紛撰文,從詞學、散文學角度論證金代各體文學普遍出現(xiàn)“傳奇性”審美取向,元代文學大轉型的因子的確可以向前追溯到遼金時期。

自2000年迄今,周惠泉在遼代文學研究方面已有10余篇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論文發(fā)表。2003年發(fā)表的《遼代文學論》集中體現(xiàn)了他的學術觀點:“遼代文學既是當時的北國文學,也是中華文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遼代文學的崛起,為多元一體、北雄南秀的中華文學提供了同北宋文學優(yōu)勢互補、異軌齊驅的重要范本?,F(xiàn)存遼代文學作品,以詩文為主。遼代初期的詩文傳留殊少。中期以后文化趨于繁榮,作者逐漸增加,藝術技巧日益成熟,作品開始大量涌現(xiàn)。而契丹族婦女文學的崛起和發(fā)展,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遼代的婦女作家以蕭觀音、蕭瑟瑟為代表,其文采風流,不讓須眉。遼代的口頭文學,主要有神話傳說、民間歌謠等。遼代的神話傳說大多與契丹民族的歷史發(fā)展有關,是民族發(fā)展的曲折反映;其國土風俗歌謠純樸遒勁,指陳時弊的諷刺歌謠俚俗生動。遼代的契丹文文學,也取得了頗為可觀的成就?!盵11]在這樣的宏觀視野下,周惠泉還就蕭瑟瑟、《醉義歌》等具體作家作品進行了專門研究,并在2006年發(fā)表的論文《論遼代的契丹文文學》中第一次全面整理和論述了契丹文學。

在雅、俗文學之外,關注到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口頭文學,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周惠泉學術思路的變化,而2007年發(fā)表的《“捺缽文化”:遼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追尋》一文則是結合文本書寫與口頭傳播兩種媒介形式所提供的材料對遼代文史的重新觀照。這個思路和成果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從遼代文學研究中發(fā)展出來的,而是自金代文學研究的基礎上,經(jīng)過數(shù)年口傳及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研究的工作實踐得來的成果。2008年,富育光發(fā)表短文再次評價周惠泉的金代文學研究,認為他“開拓了古代文學研究的新領域”、“提出各民族文化的優(yōu)勢互補說”、“發(fā)現(xiàn)金代文學研究的新資源和增長點”[12]。其中的第三點,實際上就已經(jīng)包含了對周惠泉在金代文學研究基礎上,開始轉向和關注女真民族口傳文學——滿族說部的整理和研究這一變化的介紹。

三、滿族說部研究:開拓創(chuàng)新

自1990年代起,周惠泉的研究視野除了從金代向遼代、元代輻射,也已經(jīng)在關注東北古代文學的地域文化特質了,從女真文學、吉林文學、東北文學、北方文學等角度相繼發(fā)表了諸多論文,大力倡導樹立多元一體的多民族中國文學觀,1994年發(fā)表的《東北古代文學研究初論》是其中的代表。

自1950年代起,日、韓、德、意等國已經(jīng)開始以立法等手段促進本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而200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聯(lián)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公約》更是掀起了世界范圍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熱潮。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田野考察及政府保護工作成果的凸顯,以及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網(wǎng)站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進行的文獻化、影音化和數(shù)字化,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實際上已經(jīng)開始具有了某種程度上的固化的視聽形式,也就意味著,出現(xiàn)了一大批遙遠的、陌生的、活態(tài)的“文本”對象,這些文本對象包含了豐富的關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體信息,值得學者關注。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前沿課題。在這方面,周惠泉對滿族說部的研究可謂開風氣之先。

滿族說部于2004年4月被文化部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試點項目。在吉林省政府文化部門的邀請下,周惠泉擔任滿族說部口傳文學的保護和研究顧問,參加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專家組的工作。由于傳統(tǒng)說部蘊含的珍貴價值,滿族說部經(jīng)由吉林省申報,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接著由周惠泉承擔主持的研究項目“滿族說部口頭傳統(tǒng)研究”也在2006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

在普查、論證滿族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滿族說部”的過程中,滿族先民女真人口耳相傳的長篇敘事文學不意數(shù)見,這令周惠泉非常興奮,原本很受文獻匱乏制約的金代文學研究也出現(xiàn)了新的研究材料。自此以后,從傳播方式的角度,周惠泉把金代文學劃分為書寫的文學與口傳的文學兩大類,在金代文學研究文獻方面實現(xiàn)了突破,為金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長點,促使學術界對金代文學的運行軌跡和深刻內涵作出新的概括、提出新的認識?!坝捎谡y(tǒng)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這些珍貴而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長期以來備受輕視和冷落,使女真語口承長篇敘事文學成為中國文學研究中不折不扣的空白點”[13]。關注多民族文學、關注口傳文學,這是近年來周惠泉十分看重并多次論及的學術觀點。相信這也應該是古代文學研究整體轉型過程中的一個時代性的趨勢,在這個方面,周惠泉的觀念是處在前沿位置的:“因而滿族說部的發(fā)現(xiàn),將改變和重鑄金代文學以及清代文學的深刻內涵,并理所當然地顛覆中國文學史的既有模式,推動學術界在漢民族文學與少數(shù)民族文學相激相融、書面文學與口承文學互動互補中構建中國文學史的新的框架,實現(xiàn)中國文學史由場域狹小、內涵單一的傳統(tǒng)格局向視野開闊、多維多元的科學體系的轉型與跨越。而對于金代文學來說,與其他歷史時期相比,具有獨特魅力并別開生面的珍貴元素,恐怕首先應該從說部一類原生態(tài)作品中去尋找。對此文學史家將會理所當然地重新認識、刮目相看?!盵14]就滿族說部本身的研究而言,周惠泉所提出的目標也是較高的:“包括滿族及其先世女真人在內的北方民族有什么超常潛能、非凡智慧能夠逐鹿中原而捷足先登、獨一無二地成就如此這般的宏圖大業(yè)?北方民族文化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足以對其有效的統(tǒng)治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中華文化北雄南秀歷史格局同滿族及其先民創(chuàng)造的威武健勇的漁獵文明有何必然的聯(lián)系?”他認為“內涵極為豐富的滿族說部一定可以給我們提供原汁原味、鮮活生動的真實答案”[15]。

口傳遺產(chǎn)類包括箴言、謎語、傳說、童謠、傳奇、神話、史詩、符咒、禱語、圣歌、戲曲等。它們傳達著知識、價值、集體記憶,在文化多樣性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的許多形式一度就是大眾娛樂。許多表現(xiàn)方式在特定社群中是流行的,但也有一些有著嚴格的限制,比如,僅在成年婦女中流傳。在許多社群中,口頭藝術表演是非常專業(yè)化的職業(yè),表演者因其對集體記憶的傳達而擁有崇高的地位。這些遺產(chǎn)具有極高的藝術人類學研究價值。比如,滿族說部中保存的《尼山薩滿傳說》就是一個經(jīng)典的東方式的故事講述模式,其中包括一個獨特的穿越人間與冥界的時空交叉方式;其中還有一個故事的目的是反故事,或者說是消解故事的東方式敘事思維,可以與印度的佛經(jīng)故事和中國的傳統(tǒng)小說統(tǒng)觀,也可以與西方的時空穿越題材故事對比。像這樣的口傳文學,正是可以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女真—滿族乃至東北文化的思維模式。

女真民族生于東北苦寒之地,有堅忍的品質,內部事務上崇尚誠實守信,外部事務上又長于謀略和勇武,文藝生活中傳奇志異,這些都是東北文化中蘊含的積極品質,更廣泛而有深度的發(fā)現(xiàn)還有待于周惠泉和滿族說部的研究者們繼續(xù)探索。在這一研究領域,周惠泉為學術界開辟了一片天地。金人王若虛《西城賞蓮呈晦之》有云:“舊賞回頭已隔年,高花又見出新妍”,這句詩正是周先生學術經(jīng)歷的恰當寫照。

[1] 周惠泉.金代散文初探[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4).

[2] 鄧紹基.金代文學學發(fā)凡·序[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4).

[3] 李成.評周惠泉先生的金代文學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4).

[4] 常國武.評周惠泉《金代文學學發(fā)凡》[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5(4).

[5] 湯曉青.金代文學論簡評[J].民族文學研究,1998(4).

[6] 郭杰.評周惠泉近著《金代文學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8(3).

[7] 周惠泉.金代文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8] 劉達科.周惠泉的金代文學研究述評[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

[9] 周惠泉.中國文學史話·遼金元卷[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0] 郎櫻,扎拉噶.中國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11] 周惠泉.遼代文學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2).

[12] 富育光.周惠泉與金代文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09-11(8).

[13] 周惠泉.金代文學與女真族文學歷史發(fā)展新探[J].江蘇大學學報,2008(2).

[14] 周惠泉.說部淵源的歷史追尋與金代文學的深入研究[J].文學評論,2008(2).

[15] 吳雨.“滿族說部研究”座談會紀要[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4).

I206

A

1006-5261(2012)03-0018-04

2012-03-01

王永(1976―),男,吉林長春人,副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 劉小兵〕

猜你喜歡
金代滿族文學
傳承滿族文化 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我們需要文學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對金代提點刑獄的幾點認識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新賓滿族歌舞音樂創(chuàng)作及時空表述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滿族服飾元素在現(xiàn)代女裝設計中的應用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